APP下载

徽州建筑艺术文化遗产VR需求分析研究

2018-01-24文_袁

书画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徽州古建筑遗址

文_袁 琪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内容提要:在中国国家品牌的建设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情境下,安徽古建筑文化遗产迫切需要以数字化方式保存和传播。文章立足于安徽本土古建筑文化遗产,介绍了VR呈现和保存技术,从VR技术传播保存的优势出发,分析了安徽古建筑文化遗产的市场和用户需求,指出数字VR呈现及保护与传统古建筑文化保护方式相结合才是合理有效的传播和保护途径。

“数字化保存及设计”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完好无缺保留的古代建筑遗址屈指可数,甚至有大片的古代建筑遗址正面临着濒临消失的局面,情形并不乐观。然而当前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领域越来越广,为后人挽救这种局面带来了希望。徽州建筑文化遗产可以利用VR技术进行呈现复原以及进行网络传播,不但为学术界和考古界等带来了可借鉴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也将成为展示和恢复建筑遗址复原技术上的革新。

一、古建筑VR复原技术的发展

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作为仿真技术中的一个应用目标—VR技术,它囊括了多种专业技术领域,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等,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VR技术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环境中人应该拥有的一切感官知觉,包括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听觉、触觉、力觉和运动等感知,以及嗅觉和味觉等,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眼部的转动,手势或者其他的人体动作行为,由计算机处理参与者相关动作产生的相匹配的数据,并实时回应用户的感知和动作信息,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并产生感知。

这种新型的成像技术被运用到很多领域,如军事、建筑、大型演出等。近几年VR成像技术在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呈现方面也做出巨大贡献。可以先将建筑文物的各项数据以影像的方式记录并保存,实地测量或者根据史学资料重新建立模型,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建立起一个建筑文物的三维数据库,永久准确地保存濒危建筑文物资源的各项初始数据等重要资料。另外,这能够帮助提前判断,选择要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方式,提高文物修复的精准度,保存建筑上精美的纹饰或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修复文物的时间,让文物能够以完整的形态展出。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与建筑文化博物馆等单位共享文物的三维数据库,再通过VR技术和网络多方位、深层次、生动逼真地展示文物,这样就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使文物脱离地理空间束缚,更加符合现今互联网社会传播方式,真正成为属于全人类的建筑文化遗产。

二、建筑文化遗产VR保存的优势

古建筑保护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也在一步步演变,现在的数字复原及保存技术早已代替了以前的实物保护与复原。建筑上的雕刻纹饰及图案是极其复杂和易损的,实物保护需要一定的环境、技术以及一些专业人员和大量的经费。数字影像、数字动画、数字交互产品、VR技术、AR技术等等,都是文物保护的数字化手段。在保护遗址上,与传统的遗址保护方法相比,数字化保护手段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同时可以呈现最终的视觉效果。

(一)建筑文化数据保存的便利性

历史遗迹的数字化复原随着数字科技时代的到来逐渐成为现实。对古建筑文化遗产的VR呈现是采用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对安徽古代建筑文化遗址进行数字化的保存,其交互效果要比传统表达方式更加直观,观众可以拥有如临遗址现场的完美体验。传统的遗产保护方式能够达到复原的目的,但是成本较高,而且遗址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破坏,相对来说数字化保存的安全性更高。数字化VR技术正好能够弥补传统保护方式的缺陷,数字化保护更便于收集、整理、记录、存储遗址信息,更长久地保护遗址,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更佳。

(二)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性

古建筑的数字化VR呈现在发挥各个地方遗址之间的保护交流作用的同时,还能进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动,是展示徽州地域文化特色重要的城市标志,为城市旅游业和服务业提供了更佳的发展机会。此外,数字化的特点可以扩大实际的影响范围,周边城市也能被辐射到,让城市数字化VR技术运用更加广泛。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可以应用在文化遗址的保护,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走向有更深度的了解。

(三)建筑文化遗产呈现的交互性

数字化VR技术进一步发展也推动了文化产品的交互性。用户不但可以从视觉上感受建筑的造型,还可以从一些设定好的传感系统上以触觉、听觉等来感受,这种多维度的交互方式可以让用户更加全面地了解该建筑文化。同时在交互渠道方面,用户在互联网终端就可以通过数字化 VR 技术的运用平台亲眼看到文化遗址的现场面貌。只要能够联网,就能随时随地想看就看,打破了时间、地点、财力等前提条件的限制;同时也让数字化的文化遗产能够更加直观地被用户所了解和感受,真正做到建筑文化遗产大众化传播。另外,数字时代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播,能够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关心和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也能提高他们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他们保护建筑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

古建筑VR数字呈现是一种更环保、更具有可持续性的文化遗址保护方式。传统建筑类的文化保护遗址,特别是对各个建筑类别中的物质文化遗址进行修复时需要耗费许多木料、石材等自然资源。这不仅对自然环境有破坏,也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资源。而通过VR技术对文化遗产以及建筑遗址进行数字化保护,不仅可以减少成本预算,还能对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展示和修复。它的优势在于不会对自然资源产生压力,还可以通过新型的环境保护方式达到文化遗产和建筑遗址数字化资源可持续使用的目的,很有可能在未来也继续引导着新的环保资源方式。

三、安徽古建筑VR复原的必要性

(一)市场导向

徽州保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是全国有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地点。安徽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16年黄山市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去年黄山市共接待游客5187.1万人次,同比增11.17%;旅游总收入450.1亿元,同比增长12.3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1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32%,创汇6.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6%。国内游客中,安徽本省游客来黄山的最多,达到1317.9632万人次。省外最大客源地仍为江浙沪长三角地区,江苏游客达622.5035万人次,浙江游客516.5670万人次,上海游客达273.3476万人次,其次以来自北京、河南、山东、江西、福建、湖北等地的游客为主。入境游客中,韩国为黄山市最大入境旅游市场,达67.4390万人次,占入境游客总数的31.339%;其次为台湾同胞和香港同胞,去年分别接待61.1251万人次和18.3294万人次,分别占入境游客总数的28.405%和8.518%。紧随其后的,分别为美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法国、日本、德国。

在传统旅游文化传播下的传统旅游方式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VR呈现方式,将景区内的建筑文化以数据影像的形式通过互动的交互方式来展现给游客。这样大大地弥补了传统旅游的不足之处。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空闲时间选择旅游,主要的旅游方式是自由行与跟团游。如果想要充分的旅游时间,并且不想个人行动受到太多的限制,就可以选择自由行的方式。自由行需要游客提前做好功课,自己规划好路线,了解景点的相关信息,到达目的地也不能只顾着拍照,而是要用眼睛和心去记住这一段旅程。但游客个体能够搜集和了解的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总是不完整的,而借助虚拟漫游,游客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更有效的景点信息。就拿去歙县许国石坊游玩来说,我们可以提前在虚拟漫游系统中虚拟游览,掌握一些关于牌坊的历史渊源与具体意义。此外,借助虚拟漫游可以改善跟团游中游客可能存在不满意的状况。游客参加旅行团,走的是旅行社已经设置好的旅游路线,去什么景点,用哪种交通工具,旅行社早就已经设定好了,游客只需要选择跟哪个团就好了。到了旅游目的地,每到一个景点导游都会为游客们完整地介绍景点信息。但在旅游旺季或者目的地是非常有名的地方,会遇到许多游客,环境纷繁杂乱,常常是被人群挤着走,可能都来不及好好欣赏。利用虚拟漫游就不会有这种问题,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景点的信息。现在旅游市场非常大,很多旅游景点每天都要接待大量游客,超负荷运行对一些古建筑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徽州的古村落也不例外。景区每年都要在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上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景区设置各种标语提醒游客注意保护古建筑,但是许多古建筑在对游客开放后,遭到了拍照、乱摸乱写乱画等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如今,古村落已经不是全部对游客开放了,一些徽派古建筑已经关闭了游客游览通道。将安徽古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和VR形式呈现不仅可以提升游客用户的旅游途中体验,还可以极大推广和传播当地的建筑文化。

(二)用户需求

VR技术不断进步,能够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用户可以通过多感官的方式去认知数字世界。徽派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是源远流长的古徽州文化的载体。安徽古建筑文化以照片、文字、视频的方式来展示,用户会感觉交互性不强,逼真度也比较弱,如果采用建筑VR呈现的方式来介绍徽州的建筑流派,将徽派建筑的建筑特征直观地展示在用户面前,让用户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徽派建筑的结构和构建。二维的方式没有办法将建筑内部结构清晰地表现出来,但是借助建筑的虚拟漫游的方式,用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建筑的构造与特征的信息。

大多数用户去古徽州旅游之前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徽派建筑的背景信息与建筑特色,因此徽派建筑的具体信息也被加入了VR设计中,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充满互动和趣味的了解过程,整个VR的设计以调动用户的兴趣和增加用户与平台之间的互动为重点。同时为了让用户了解关于徽州古建筑文化遗产的深层次信息,系统会搜集及存储关于徽州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专业资料,并配有讲解,因为在数字虚拟空间中搭建虚拟建筑的模型一定要根据真实资料来完成,甚至建筑内部的装饰也要制作得十分精细。这样才可以从细节上展示出徽派建筑的建筑风格,用户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安徽古建筑文化的魅力所在。

建筑艺术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建筑表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徽派建筑就是一种富有徽州地方色彩的建筑。安徽地区保存了大量古徽州建筑中的优秀作品。徽派建筑的选址、选材、结构、环境、装饰等都受到传统观念和文化的影响,自然条件也占一定的因素。古村落里的小巷子、街道,居民家中的天井,房屋的青砖、黛瓦、马头墙,都能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过去的科技水平不高,所以没有什么影像介绍,现存的关于徽派建筑和徽州建筑的文化资料多为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借助三维虚拟技术能展示立体的建筑内部结构,将徽州建筑文化以更加清楚的方式呈现,让用户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与体会建筑及其文化的吸引力。

四、安徽古建筑文化遗产VR呈现及保存的局限性

安徽古建筑文化遗产在VR呈现及保存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国内还处于发展的阶段,技术并不成熟。在我国遗址保护方法主要是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这也反映了我国在建筑遗址数字化技术方面比西方国家起步晚、水平低,虚拟现实相关技术运用范围不够广,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创新和特色。

(一)核心技术缺少

当前国内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有部分都使用数字化VR、AR等相关技术效果,但是在技术上的运用只是引用前人所研究的相关数据参数,相关的数据并没有被有效地应用和开发。在实际的创作中,研究人员在进行集合信息、搜罗图片等作业时很少使用实际的检验成果。在商业推广上,设计当地传统的特色历史文化元素不能与现代的行业接轨,也不能带动相关经济服务行业设计。

(二)软硬件成本高

由于近些年来三维的遗址保护产业的蓬勃发展,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更高,电脑的系统所占的内存越大,电脑的运行速度越慢,用户进行阅览的加载速度也会随之减慢。因此,要想提升网络速度,前期数据搜集的电脑终端发送需要达到最佳状态,就需要提高投入的成本。

(三)VR呈现方式繁杂

有很多的建筑遗址、文化遗产在网站平台上面贴出在采集时就已经选好角度的二维图像,而这只能作为简单的信息被在网站上浏览的人粗略领会,虽然分辨率上具有优势,清晰度高,但是不能自我挑选任意角度,也很难获得视觉呈现效果。与三维 AR技术相比,立体效果和选择性不足。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VR数字化保存和呈现是现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推广的最佳途径之一。它改变了传统的保存和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和人机交互技术,以用户体验为设计导向,以古建筑文化传承为核心,大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和保护力度。但古建筑文化的传统保存和传播方式也有一定优势所在,两种保存和传播方式相辅相成才能让我国的古建筑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徽州古建筑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辽上京遗址
徽州人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国古建筑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