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实践
2018-01-24刘家欣河南省淅川县畜牧局
文│刘家欣(河南省淅川县畜牧局)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处于豫、鄂、陕三省接合部,集山区、库区、移民区、深度贫困区为一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全县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面积261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2.8%。境内山壑纵横,丹江河、灌河、滔河、淇河等主要河流及其支流遍布全县,最终汇入丹江口水库,养殖污染管控稍有纰漏将会影响调水水质安全。要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又要使深度贫困的淅川县如期摘帽,采用“一刀切”办法杜绝养殖既不现实,也不可行。惟一办法只能是关停禁养区内养殖场,科学管控禁养区外养殖业,强化结构调整,疏导倒逼产业升级,提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实现绿色发展。
一、试点示范
充分考虑养殖场户成本投入和承受能力,依据“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技术路线,坚持“老场改造,经济实用,环保达标;新场建设,环保先行,设施配套”原则,先后选择不同代表性的淅川县瑞虎养殖场、淅川县双龙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淅川县众想养鸡场、毛堂国岐养殖场进行试点示范,集成一套适合淅川地区特征且切实可行的养殖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分批次组织养殖场户观摩、学习、借鉴、推广,对整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起到了较好作用。
二、技术集成
1.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养殖环节节约用水、采用干清粪方法收集粪便、固液分离、沼气生产、多级氧化塘、生物降解等环节。
2.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粪污治理技术。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户养殖量相对较小,产生粪污量较少,按照种养平衡、土地消纳原则,治污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可参考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方式。积极采取人工干清粪、垫草、垫料等方式,尽量不用水冲法清理粪污,最大限度减少粪污排放量。对产生的固体粪污进行高温堆积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还田。对产生的污水要建立贮存池统一收集,通过曝气自然发酵、贮存及蒸发,视农时需要灌溉农田、林地、菜园等。也可建设规模相当的小型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燃料使用,沼渣、沼液还田利用。鼓励按照养殖专业户的区域分布,建设区域性粪污处理场、有机肥生产场,统一进行粪污收集和处理。
三、工作实践
1.确定目标任务。2017年10月底以前分轻重缓急对全县禁养区外所有养殖启动污染整治措施,至年底验收合格率达80%以上。
2.确定整治原则。一是发展与治理并重。鼓励发展高效生态养殖,所有养殖均不得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有污染必治理。二是“谁污染谁治理”和依法整治。各养殖场业主必须切实承担治理主体责任,主动治理。对不主动治理或抗拒、阻挠整治的,依法强制关停养殖场。三是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综合利用。四是属地管理、联合治理。
3.组织观摩活动。组织养殖场户分批次到统一打造的观摩点进行观摩,对号入座,选择适宜本场治理模式,同时鼓励创新、引进更加先进、科学的治理工艺和模式。
4.强化工作落实。
(1)加强督导督查。在整治期间,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指挥部所成立的四个督导组分包到相关乡镇,多层次开展督查工作。
(2)建立奖惩机制。为促进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指挥部对配套上马治污设施,达到粪污治理标准或资源化利用的,对环境零污染的养殖场给予3万~5万元奖励补贴。整治期间,各乡镇对整治到位养殖场合格一批自行验收一批,然后将整治资料(包括申请县验收文件)汇总报县畜牧局,畜牧局会同环保、财政、审计等单位相关部门技术人员成立验收小组,对资料进行审查并到现场核验,对照验收标准得出验收结论。对挂牌限期整治养殖场在规定期限内不治理或治理不达标、敷衍应付的进行关停取缔;对在规定时间内不停止排污、不配套治污设施、不服从管理的养殖场户由县畜禽污染整治指挥部组织畜牧、环保、国土、公安、电力等相关部门进行严肃惩处。
(3)严格责任追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由乡镇具体组织实施,党政一把手是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抓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对工作不力,不能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影响水质安全或继续造成环境污染的,县指挥部报请县委县政府责成纪检监察部门跟踪问责,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集中整治工作结束后,各乡镇和县环保局对整治达标养殖场加强常态化监管,防止反弹。凡反弹一个养殖场,罚乡镇财政5万元,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县环保局依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反弹养殖场进行从严处理。
四、成效
1.任务大头落地。两年来,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水质,淅川县2016年成功关停禁养区内全部规模养殖场户614家。至2017年年底,禁养区外269家规模养殖场户中110家养殖场、128家规模养殖户实现养殖污染治理达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顺利通过河南省涉牧民生实事验收。农村人居环境初步改善,主要河流及其支流水质持续好转。
2.绿色发展势头强劲。为保证淅川县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淅川县紧抓禁养区养殖场关停和禁养区外畜禽污染整治、资源化利用历史机遇,加快行业洗牌,适时确定了“控制猪鸡生产、鼓励发展牛羊、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工作思路,根据环境容量合理调整优化畜禽养殖结构、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把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淅川乌骨鸡、南阳黑猪、中华蜜蜂、鸽子和桑蚕等特色生态养殖作为今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通过两年关停整治、倒逼、疏导、政策支持,全县畜禽养殖结构明显优化。已有17家养殖企业在中原区域股权中心成功上市。特色养殖大幅提升,淅川乌骨鸡存栏接近20万只,产品市场知名度逐步向好;南阳黑猪县内肉价适度上涨,并运往周边城市,市场供应稳定;蜂群数量快速增长,接近1.4万箱,土蜂蜜农户门口价接近200元/千克;县内种鸽数量接近2万对,发展大户40余户,产品供不应求。野鸭、水鸡、山鸡、火鸡、鹊山鸡、肉兔、毒蛇等特养业逐步壮大,绿色发展势头强劲。
五、探索
1.充分考虑淅川县域区位特殊性。淅川县是河南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情况特殊,区位特殊。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标准必须要高,治理必须彻底,除自身努力外,河南省乃至国家在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尽可能把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落户淅川,助力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建设。
2.强化新建养殖场管控。要严格执行《南阳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限养区内严禁新建、扩建、改建各类畜禽养殖场。适养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项目,必须符合生态红线、城镇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选择远离居住和噪音环境,无水、土、气污染,同时自身也不能给周围环境带来污染。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充分利用适宜的区域开发养殖小区,合理规划,将畜禽粪便统一集中,统一处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
3.积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支持,建设壮大有机肥生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企业。淅川县近似“柳叶”状,东南至西北距离较远,而养殖密集区正好位于东南的厚坡镇和西北的荆紫关镇。要积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支持,在厚坡镇要巩固扩大现有有机肥生产厂规模,将处理畜禽粪污能力由目前每天20吨提高到每天100吨以上。在荆紫关镇建设畜禽粪污有机肥厂或其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企业,日处理能力最低应在80吨以上。其他远离这两乡镇的地区严格落实“以地定养、以肥养地、种养平衡”措施,根据畜禽养殖规模配套相应粪污消纳土地,或根据种植需要发展相应养殖场户。种植养殖通过流转土地一体运作、建立合作社联动运作、签订粪污产用合同订单运作等方式,针对种植需要对畜禽粪便和污水采取不同方式处理后,直接用于农作物、蔬菜、林果生产,形成农牧良性循环模式,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积极与临县西峡结合,探讨两县合作建设病死畜禽处理中心。
4.持续优化畜禽结构,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地方品牌。淅川乌骨鸡是淅川先民长期选育留给后人一笔宝贵财富,系国内外惟一一个产绿壳蛋的白羽乌骨鸡品种。其产品独特,市场定位高、销路好,品种适应性强,农户有养殖习惯,又有龙头企业引领,要将其作为山区农民林下生态养殖首选品种,利用扶贫资金和物种保护项目等,给予适当扶持,努力打响淅川乌骨鸡品牌。同时,政府和职能部门进一步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其他特色养殖和草牧业发展。
5.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县畜牧局将2018年确定为“畜禽养殖科技推广年”,强化养殖场户科学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培训、推广,并严格考核,不走过场。推广根据畜禽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以可消化氨基酸代替粗蛋白质的需要量,配置符合畜禽需要的氨基酸平衡日粮,降低氮的排出量。推广在畜禽饮水中添加EM等微生态制剂,降低畜禽粪便中的臭味,达到感官上无害化。 引导科学投料,既保证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又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减少因未消化的饲料发酵对环境的污染。科学控制养殖用水,除改水冲清粪为干清粪外,要改无限用水为有限用水,减少终端污水处理量。引导鼓励中小型养殖场户积极采用发酵床零排放养殖。通过大力培训推广科学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辅以必要资金奖补,最终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