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升五码扬琴制作改良的调查研究

2018-01-24丁香迎屠金梅

北方音乐 2018年23期
关键词:音位扬琴高音

丁香迎 屠金梅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广东民间乐器制作改良最成功的莫过于扬琴。1999年,参与研发五码扬琴的广州民族乐器厂被收购。2000年,主营扬琴的粤升乐器实业有限公司成立,粤升乐器实业有限公司制作的扬琴在业界有非常好的口碑,制作扬琴选用的木料比较讲究,琴体几十年不会变形,面板不容易破裂。十余年来,汕头粤升乐器实业有限公司在扬琴制作改良方面的成绩被国内外专家认可,并先后被授予“中国扬琴技术研发中心南方基地”“中国音乐学院中外民族乐器研发基地”“中国音乐学院筝瑟与古乐器研发制作基地”称号。“中国扬琴技术研发中心”由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器工业协会主管,全国仅有一北一南两个基地。

粤升乐器实业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攻克了重重难关,开发生产高音、中音、低音扬琴,电声扬琴,带止音扬琴,新型广东五码十音扬琴,外国低音扬琴等新产品。值得庆贺的是高音扬琴被中央广播民族乐团选为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演奏专用琴,在全世界客人面前展示中国文化。公司生产“英特美”、“粤声”牌乐器系列产品有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款式多样化。

为了了解五码扬琴制作改良,2018年3月17日、18日,本文作者屠金梅和丁香迎在汕头大学路叠金工业区参观了粤升乐器实业有限公司的扬琴制作场地,与公司负责人吴汉军、负责销售的傅贞妹(吴汉军的太太)详细了解五码扬琴的制作改良情况,此外,还访谈了粤升乐器实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扬琴调音师林炳诚,潮乐扬琴演奏名家林益树,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吴迪。

一、排位科学、转调方便:20世纪70年代五码扬琴的产生

广东五码扬琴又称十二平均律码扬琴,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张珠、陈照华和广州民族乐器厂前后合作制作而成的。该扬琴的成功研制,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78年科技奖。称其为“五码”是由于该款扬琴音位有五条琴码并列组成,称其“十二平均律”是由于采用十二平均律定音。

中国扬琴从最初的二排码发展到三排码、四排码,直至五排码,每个型号的扬琴音位排列都有迹可循。其中四排码和五排码是现如今最能被大众所接受并使用的型号,其余的二排码和三排码仅剩个别人还在使用。四排码,属于北方的扬琴,音位排列是在三排码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以G、D调为常用调,音位北方曲目大多以这两个调性为主,故四排码扬琴只有这两个调的竹法最为方便和顺手,从低音到高音区的音位运动方向为“右—中—上”。

广东五码扬琴的音位排列在四排码的基础上缩短了高音码一半的长度,将缩减的音放在增加了的倍高音码上。采用“横八纵二、中间纯五”的规律来排列音位。“横八”也就是相邻的两条琴码横向是八度排列;“纵二”即在一条琴码上,上下两个相邻的音位是二度关系;“中间纯五”即在一条琴码上,该琴码左右两边的音是五度关系。这样的排列,是至今为止所有扬琴中最科学的一种排列方式。这样一来,扬琴音位的排列就像钢琴音位一样,演奏者不管弹哪个调、哪个音区都不用改变演奏手法。从低音区到高音区的音位运动方向为“右—左”,每一个调几乎都是这个运动轨迹,降低了扬琴学习者对于音位学习和认音的难度。

广东五码扬琴的出现彻底解决了扬琴的转调问题,提高了教学和演出的质量。凭借半音齐全、转调方便、音位排列与演奏手法统一等各种优势,广东五码扬琴一度在八、九十年代占领了广州、港澳和大陆以外的扬琴市场。随着21世纪广东五码扬琴市场重新被北京系列扬琴挤占,广东五码扬琴销量下降,研制工作也停滞不前。但由于其转调方便的优势,广东五码琴备受粤剧粤曲粤乐扬琴弹奏者的喜爱。现如今,广东五码扬琴还存活在广东部分粤剧粤曲粤乐流行地区、广西零星地带、香港、澳门等地。粤剧、粤曲中的曲调主要是C、G、F、bB调,常常是一首曲子里运用了好几个调性。这时候就展现出五码扬琴转调方便的优势了。

因为在广州地方乐种中有种民间组织叫“私伙局”,是一种由三五粤曲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民间自娱自乐的不穿戏服只唱曲的一种模式。私伙局中从唱家到伴奏者大多都是自学的,所以五码扬琴的成功研制,为私伙局的扬琴伴奏减轻了音位上的难题。且在粤剧、粤曲、粤乐中通常不给扬琴琴竹套上皮套,增加了穿透力、突出了扬琴的音色。

除了在粤剧粤曲中使用,五码扬琴演奏已进入专业音乐教育体系。陈照华副教授时任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扬琴教师,十二平均律扬琴研发出来后,成为星海音乐学院大部分学生所用的扬琴。陈照华老师也将自己的女儿陈方文培养成为扬琴教师。现陈方文老师任职于广州市少年宫文艺部,是一名扬琴教师,工龄至今已有25年,培养了一大批五码扬琴爱好者和为星海音乐学院输送人才。陈照华老师和陈方文老师共同编有《扬琴实用教程》一书作为少年宫的教辅用书,该书也是以十二平均律扬琴作为范例编编著的,是唯一一本以十二平均律扬琴作为范例的扬琴书籍。

二、取其精华、改其糟粕:2000年以来粤升五码扬琴的制作改良

和大多数从事乐器制作的匠人一样,粤升乐器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汉军原是做木工出身,儿女们学习乐器演奏,在与乐器老师的长期接触中,吴汉军对民族乐器特点有了深入了解,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吴汉军开始制作乐器,开始时主要制作扬琴。

针对市面上很多扬琴存在面板容易变形、共鸣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弦松跑音等问题,吴汉军和研发人员一起进行攻关,克服了诸多问题,有效解决了传统扬琴一直存在的框架、面板容易变形开裂,使用寿命短;弦松跑音,音准稳定度不够;余音过长,影响整体音效等三大关键缺陷,既保持了传统扬琴的优点,又提高了品质,还创造性地增设了止音器,减少了演奏中的回音现象,获得授权专利22件。

(一)解决扬琴的框架、面板容易变形开裂问题

扬琴144根钢丝线弦的拉力能达到两到三吨,面板承受的受力是非常大。学习扬琴的同学经常为扬琴框架、面板容易变形开裂等问题困扰,一架中档扬琴正常使用三两年就会出现这些问题。为了提升产品的质量,一方面选用好的木材,一方面要求工艺精雕细刻。吴汉军说“首先是选材,要眼力好,才能选到好材。选材后要烘干存放3到5年才能拿出来制作琴,且木材存放越久品质就越好。”①在制作工艺方面,将潮汕人精耕细作、耕田如绣花的细致发挥到极致,粤升很多配件的加工尺寸,都是用游标卡尺来测量的,精确到 0.01 毫米。

(二)解决弦松跑音,音准稳定度不够问题

和制作高胡最重要的工序是蒙皮一样,制作扬琴最为重要的工序则是调音,吴汉军说:“调音没调好的话,即使木材再好,做工再细,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每一架琴都要调音师反复调试,把音效调到最佳状态,保证琴音纯正。”②

(三)解决余音过长,影响整体音效问题

传统结构的扬琴存在击打琴弦后,琴弦振动时间长,造成共鸣箱共鸣发音,在乐队的其他乐器止音后,独有扬琴余音不散,造成整体音乐效果的下降。演奏者在演奏结束或者演奏过程中出现回音时,都是用手按住琴弦,以免产生太大的余音。这样一方面给演奏者特别是使用带有低音的扬琴演奏者带来了很多不便,另一方面也容易因按下力度不均匀而出现余振,产生杂音。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吴汉军研制出一种改进的止音扬琴,包括琴体和止音机构。琴体内设有共鸣箱,止音机构包活至少一个上止音单元和至少一个下止音单元,大幅改善了琴弦止音的效果。

(四)研发高、低音扬琴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现场演奏《五洲同乐》曲目,使用了粤升制造的新型高八度扬琴,从而使粤升扬琴名声鹊起。

研制初期的广东五码琴虽拥有最科学的扬琴排列方式,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该音位排列导致倍高音码(倍高音码是五码琴特有的琴码,是将四排码排列高音码的上半部分挪至扬琴面板最左边单独成立的一条倍高音码。)压着扬琴面板,使得高音码的共鸣位置缩小,难以展现像四排码那样的高音明亮的音色。再加上倍高音码上的音从琴码到山口的琴弦有限距离缩短了,震动不够充分,导致倍高音码的音色和其他四码音色不统一。有鉴于此,广东汕头的粤升琴厂在原来五码琴的基础上,在倍高音码的下方增加一个悬空的木板,通过将倍高音码放在悬空的木板上,使得倍高音码不会直接压在面板上,从而降低了倍高音码对面板的压力和因为倍高音码压着面板所导致的高音码震动空间不足的情况。这一改变,虽让五码琴的高音音色稍亮,但并未彻底解决五码琴高音闷的问题。

三、结语

广东五码扬琴的成功研制适应了广东本土音乐的需要,虽已成批进行生产,但也由于部分工艺问题,导致一直没能广泛推广。现如今也能看到有部分琴厂在为此努力,让我们继续拭目以待,期待完美五码琴研制成功的那天。

注释:

①叶青,邓苏丹《木的琴,让粤升扬琴名扬四海》,《广东科技报》,2018年6月8日。

②同上。

猜你喜欢

音位扬琴高音
从铭文标音出发进行曾侯乙编钟律制研究的路径是否可行?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满语方言中的音位变换现象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音乐艺考生需要牢记的五大考试战术
浅谈中国平均律扬琴
China Fire-fighting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