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光南歌剧《伤逝》研究综述

2018-01-24赵雅琪

北方音乐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施光南伤逝子君

赵雅琪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一、第一阶段(1981-2000年)

在1981年至2000年间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并未有关于歌剧《伤逝》中唱段的研究,研究者们大多从个人角度抒发对歌剧《伤逝》的观感或对施光南的歌剧创作风格进行分析,其中有三篇极具代表性。《新歌剧的新成果——观看歌剧〈伤逝〉有感》(《人民音乐》1981年11期)是国内第一篇关于本论题的文章,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表达了自己观看歌剧后的所思所想,并从剧情结构、音乐结构的设定,唱段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及歌剧创作手法对新中国歌剧创作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汪毓和创作的《抒发出千千万万人民心声的音乐——从几首抒情歌曲和歌剧〈伤逝〉谈对施光南艺术风格的浅见》(《人民音乐》1994年09期)一文在剧情结构、音乐结构的设定等方面观点与前者相仿,且均对歌剧的唱段创作给予了高度赞扬,但对歌剧的乐队音乐部分持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李焕之认为《伤逝》的乐队音乐略显平淡,未能将器乐艺术的魅力更精致地发挥出来。而汪毓和认为,施光南打破了以往歌剧分幕分场的习惯,在音乐结构上适当注入了大型器乐创作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突出了整部歌剧的音乐性及抒情性,有利于歌剧音乐结构的严谨统一。笔者认为,在一部歌剧中,声乐与器乐的魅力在于其结合起来所呈现出的整体效果,无论声乐还是器乐,均是歌剧立意、结构的表现,无法将其与剧情分割。居其宏发表在《人民音乐》1999年第4期的文章《歌剧情节:从〈伤逝〉到〈屈原〉——简评施光南的歌剧创作》,则从音乐、戏剧结构等方面将两部歌剧进行了共性与个性的对比分析,并针对二十世纪中国歌剧艺术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抒发了个人的独到见解。

孙晓春的《子君咏叹调的音乐形象与艺术处理》(《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增刊》)一文是国内首篇关于歌剧《伤逝》中人物唱段分析的文章。文章以歌剧《伤逝》中女主角子君的咏叹调《风萧瑟》《不幸的人生》为研究对象,从咏叹调的剧情背景、音乐形象的塑造、艺术处理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女主角的内心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并对咏叹调的音乐形象塑造和演唱艺术处理提出了个人见解。

二、第二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后,关于施光南歌剧《伤逝》的研究成果尤为集中,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择要加以整理、论述。

(一)人物性格、唱段、演唱版本的分析

歌剧《伤逝》中只有两个角色,涓生(男高音)及子君(女高音),但作者独具匠心地安排了一个女中音歌者和一个男中音歌者作为旁唱,以补充子君和涓生的内心独白,并构成了完整的四重唱。研究者们在研究歌剧中人物性格时,通常采用唱段分析的方法对剧中人物的音乐形象、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诠释,表演专业的研究者会在文章中抒发个人对台词、演唱的表演经验与体会。

关于女主角子君的分析研究共有70篇,大多从剧中子君演唱的唱段《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中选取一至三首进行音乐、形象、情感分析及演唱探究。其中,敖锤的硕士论文《歌剧〈伤逝〉人物形象与演唱研究——以子君三首咏叹调为例》在进行人物形象与唱段分析的同时,从宏观角度对施光南歌剧唱段中抒情性、民族性的体现及歌剧的美学价值进行论述。而雷秀莲的硕士学位论文《女性主义视角下歌剧〈伤逝〉中“子君”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文,在常规的唱段分析中加入了对人物形象的深刻剖析。文章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与男性主义视角下的子君形象进行对比,突出了子君少女时单纯温良、追逐爱情时勇敢无畏、爱情生活中甘于奉献等人物性格特征,并对女性主义下“子君”人物形象的爱情审美价值、悲剧性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此外,6篇文章内容与演唱版本相关。两篇硕士论文对殷秀梅诠释的“子君”角色进行了分析:金翠萍的《探究殷秀梅在歌剧〈伤逝〉中对子君的形象塑造》一文对殷秀梅所饰演的“子君”形象及殷秀梅独有的“民歌美唱”的唱法进行了整体研究;张艺则在《殷秀梅、万山红〈不幸的人生〉演唱版本比较研究》中主要对两位歌唱家演唱的子君唱段《不幸的人生》进行了深入比较。歌唱家王莹在《我演歌剧〈伤逝〉》(《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中,从扮演者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更贴近鲁迅原作地诠释“子君”人物形象。

同“子君”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相比,关于男主角涓生的研究成果则较少,仅有6篇,且同关于子君的研究类似,主要集中于人物形象及唱段的分析。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韩钧宇的硕士论文《歌剧〈伤逝〉男主角涓生的演唱分析》,文章把人物形象分为“三象”:视听具象、个体心象、形而上象,从人物具体的“声”到个体的“心”再到抽象的社会评论观,对涓生的主要唱段进行了分解与探讨,并结合自身表演经验,从舞台视角、情感视角和历史视角讨论了角色理解与演唱效果的关系,对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于歌剧《伤逝》中重唱作品的专题研究也相对较少,仅有4篇,其中较为细致的是:杨靖的硕士论文《歌剧〈伤逝〉重唱作品的演唱分析》,文章着重分析了重唱在剧中的布局发展及对剧情发展的作用,并对重唱音乐的调性、织体、声部、音色及演唱、情绪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二)风格、特征、历史价值分析

在音乐风格的研究方面,有12篇公开发表的文章。文章虽以“歌剧的音乐特征”或“音乐风格”等音乐艺术元素为主题,但仍多以唱段选段、重唱等为主要内容,不足以支撑全剧的音乐特征分析。

在对文学特征及历史价值方向研究文献的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两部分内容在文章论题及结构的设置中多有重合,但仍可根据研究的不同侧重方向进行分类研究。

从文学特征方向来说,宋丹妮的硕士论文《从文字到音乐的悲剧阐释——小说与歌剧〈伤逝〉艺术手法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小说原著与歌剧《伤逝》的比较研究,阐述了好的文学创作对于《伤逝》歌剧剧本、台词及音乐创作的潜在影响。郭霞在硕士论文《歌剧〈伤逝〉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解读》中对歌剧脚本进行了诠释学分析,并从文化角度解读了歌剧《伤逝》的艺术价值、社会和人性反思、悲剧美学等延伸性意义。

从历史价值的角度进行剧目分析的文献有15篇。余佳的硕士论文《歌剧〈伤逝〉的艺术特征及其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较具代表性,文章在第三部分概述了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歌剧发展概况及《伤逝》的创作方式和创作思维对当今中国歌剧创作的启示、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三)多角度的比较分析

1.与国内歌剧的比较研究

张聪慧在其硕士论文《中国歌剧典型女性形象及其演唱风格》中从歌剧作品的体裁多样化、审美开放化、结构新颖化等方面阐述了《伤逝》及《原野》在中国歌剧发展潮流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对中国歌剧典型女性角色的形象特征、主要唱段风格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两方面的分析,从表演角度论述了对以“子君”“金子”等为代表的不同风格女性人物演唱风格的把握。

2.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贺艺戎的《中外女性悲剧角色“托斯卡”与“子君”音乐形象的比较研究》与林婕的《歌剧〈奥赛罗〉中黛丝德蒙娜和歌剧〈伤逝〉中子君女性悲剧角色的音乐形象塑造》均把视角放在西方歌剧中的女性人物与“子君”的形象对比分析上,且着重强调了人物所蕴含的悲剧性。

三、总结

以上对1981年至今关于施光南歌剧《伤逝》研究成果的简单梳理与归纳,难免有疏漏之处,笔者将在后期的研究中不断进行充实与完善。纵观近四十年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尽管数量可观,但在文章内容上也多有重复,只有个别的文章对内容有较为精细的研究。对个别论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如对施光南歌剧作品的整体把握;歌剧《伤逝》的整体音乐特征分析;歌剧《伤逝》的文学性、时代性、民族性特征分析;歌剧《伤逝》的历史价值等等。

本次对施光南歌剧《伤逝》研究综述的意义在于总结前人研究的经验,避免走入研究的误区;通过公开发表的论文判断研究的趋势与价值,为笔者今后的论文写作打下基础;了解论文写作必须言之有物,有创新、有发展,尽可能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同时,也要丰富笔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写出有深度及研究意义的文章,避免学术研究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出现。

猜你喜欢

施光南伤逝子君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新老读者与《商界》的故事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小说《伤逝》中男主人公“涓生”的人物形象分析
子君的错
子君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