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 训练 教育 创新—访美国舞蹈家殷梅

2018-01-24兰天文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舞者大脑舞蹈

兰天文

兰天文(以下简称“兰”):首先向老师表达衷心的祝贺!听说您第三次成功入选“美国国家舞蹈项目”,这也是您始终坚持创作、天道酬勤的最好回报,真为您感到高兴!

殷梅(以下简称“殷”):谢谢天文!刚刚接到入选通知,这不仅是创作上的资助,更是荣誉和来之不易的机会。

兰:先请您介绍一下“美国国家舞蹈项目”吧。

殷:好 的,National Dance Project(NDP)是 美国最主要的艺术基金会资助的舞蹈项目。该项目由新英格兰基金(New England Foundation)资助,其核心理念是支持有社会责任心、具创新勇气的艺术家,资助其作品的创作和发展,以使艺术家未来可以孵化出更多的艺术项目。当艺术家入选后,将得到可观的项目制作资金,以及作品巡演时签约支付剧场的费用,以此支持创新作品的巡演,帮助艺术家的作品被美国各地剧场熟悉。该项目解决了艺术家暂时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

兰:解决了后顾之忧,您就可以沉浸到创作中去。我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分享您此次入选的作品的创意。

殷:舞蹈剧场Peony Dreams: on The Other Side of Sleep中文译为《惊梦—彼岸》。灵感源自学习心学之觉醒——梦的修习。我对中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经典之作《牡丹亭》发生兴趣。即使各门类艺术都有以《牡丹亭》为蓝本的改编解读,但我所追求的“沉浸式”(immersive)空间却是徘徊在《牡丹亭》原本的故事以及它的深层“相似”而表面“无关”的故事之间。借《惊梦》母题发挥,既“相似”又“无关”的是13岁时的汤显祖,拜了大师学习心学,在成长和灵修中,剧作家顿悟,在他极度清醒的梦中,让杜丽娘走进四维空间。只有在那里,时间不再是直线的流逝,却像滔滔大海无止无休,过去即是现在,将来也是过去,生即可以死,死即可生。《惊梦—彼岸》以审视个人经历揭示内心,洞察历史及历史如何有目的地为我的精神成长而存在的必然性,力所能及地接受一切,包括我所不理解的。作品中一位13岁的年轻舞者用了20年时间写了数千封家信的“身体记忆”与400年前剧作家笔下的青春梦者杜丽娘、《牡丹亭》的另一位青春女读者俞二娘的“蝇头小楷”平行并置。同在作品时空中探求的是历史与现在、过去与将来,探求的是青春、梦的激情和生命的不可知。时空交错,自省内心,每一位艺术家都在对所处时代和自己的位置做反省、对话、对比、反思、批判、定论,无不在东西方文化的现实中“惊梦”。过去人们用各种艺术形式去演绎《惊梦》的故事,而我认为汤显祖不仅用他的文学才华书写了绝伦的《惊梦》,更可贵的是他营造了一个立体、多层次、错综复杂、超越时空的空间。他邀请我们进入,去理解、去审视、去对照、去进行艺术表现。我们可以从各个立体层面打开那个通向心灵的空间,“沉浸”惊梦的空间,去讲各自独特的惊梦。汤显祖的超越卓绝不仅因为他是位天才的剧作家,更因为他同时是位生命虔诚的修行者。汤显祖的“妙手”和“天目”窥探的大地可能仍是片处女地。接下来我会时常翱翔在汤显祖的精神故乡,在那曾是游园惊梦的时空,追寻那13岁拜师心学的年轻生命,触摸俞二娘评《牡丹亭》的蝇头小楷,和她那无数鲜活的不眠夜,生命轻之又轻的蛛丝马迹……这些故事令我的舞蹈通过“沉浸”的剧场过程,在为期40天的觉知系统(inner technology of knowing)训练中,寻找那原本属于自己纯粹本真的表达,发现《惊梦》和清醒梦之间更为有趣探索的小架构、小空隙,连语言和眼睛暂时都看不到的关联与时空一体。

兰:很期待看到您的作品。您刚刚提到了“学习心学之觉醒梦的修习”,听说参与这个作品的舞者需要接受“觉知体系”的训练,您能介绍一下这个体系吗?

殷:好的,这是我正在研究整理的觉知系统—Inner Technology of Knowing。舞蹈是艺术,舞蹈更是为了“从有觉悟的身体,走向有觉悟的生命”。修炼身体的觉悟分成:身体(body)的觉悟—能量(energy)的觉悟—意识(mental)的觉悟—精神(spirit)的觉悟四个部分。它以肢体运动的呼吸为途径,将冥想、瑜伽、太极、气功、灵修有机结合,让身体放松、放下、空灵、干净,让呼吸与可感知的空气接触,将身体的意识、经络,通过启发打开,达到开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效,使大脑前后、上下协调,发掘身体原本的觉知和智慧,使人达到自愈和精神的修炼状态。

舞者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上古时期的“巫”异曲同工。舞者有“巫”的能力,既是沟通者(interpreter),也是翻译者(translator)。通过“灵修直觉的维度”(lucid dreaming),达到深度沟通、翻译的作用。灵性直觉是心智、冥想的体系,是在一种绝对清醒的状态中,达到一种与直觉自觉的频率对接的状态,是深刻、超越价值的状态。在通过修炼感悟直觉的频率时,“妙手”即可“偶得之”(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当前在美国,有些编导在创作之时,找一群小学生一起玩游戏“创作”,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大人们在孩子身上和直觉中寻找灵感。因为孩子们本身即是灵体,充满着与生俱来的灵性频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源泉。修炼、实践、研创身体觉知系统,都是为了回归源泉、回归自然,再度启发觉悟,使人成为最好的学习观察者、艺术家。

兰:理解了您的初衷。知道您数年如一日地坚持练功,看到您拍的瑜伽照片完全不敢相信是您的身体!肢体的轻盈、能量、质感保持得很好,想必这也是您多年坚持修行所获,您作为舞者的自律特别令人感动、敬佩!

殷:谢谢!生活在美国多年,真是一场修炼。艺术家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从第一步制作、有思考和灵感开始,到写项目计划筹备资金……直到呈现于舞台,每一步都要自己参与。有时请舞者不如先请自己、自己身体来得快。因此东西方文化自然而然地在我的思想与身体里产生联系,自然而然地成为“身体记忆”,如同“觉知体系”一样,也是在身体中逐渐产生。这套体系训练舞者的身心,是创作者的“谱”。

兰:当下,中国也在转变舞蹈教育观念,在对待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方面,做了大量的“素质教育舞蹈”的研究与实践。您能谈谈美国在这方面的开展情况吗?

殷: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从小学会学习,大脑的发育才会完整。如果半脑关闭,学习能力就会下降,因此,要重视全脑学习。通过舞蹈参与达到目的,左右前后大脑、神经系统、身体获得全面发育,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是最关键的。美国的课堂讲究开放式。当前的幼儿园、小学课堂打破常规的座位安排,倡导大、小孩子一起学习,其目的在于创建一个与社会状态类似的学习环境,将真实的社会状态纳入课堂氛围,全面锻炼学生的适应协调、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开发其大脑完整发育的状态。

对身体的开发,其本质在于将大脑成长与手、眼、四肢结合在一起。在小孩会爬时,帮助小孩成为全面学习者。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中间还有一个体,通过神经交叉动作。当左右大脑平衡、协调时,中间体就会充分发挥作用,变得越来越强壮。在此过程中,肢体与大脑间的协调、合作,其意义在于增强未来抗压能力,为以后的身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仅以体操式的方式规定身体的运动,会忽视对孩子们的身体表现力、创作力的培养,缺乏“身体觉悟”,教育会变得贫乏。

我们在教孩子们舞蹈时,如不断提出“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时,其实已经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自觉”,这是非常糟糕的现象。孩子只有在身、心、灵放松着“玩”的状态,没有意识到别人在看他的表现时,才能真实地将身体与大脑统一,做到完全的身心投入,不被干扰。因此,小孩“玩”的状态其实就是“投入”的状态,小孩本身具备这个状态,教育者不要去干扰、影响这种投入的状态,而应该帮助孩子们保持“原本”的投入。孩子如果太“自觉”,就容易脱离“本真”的状态,开始“开小差”,与其他孩子比,与“原本”的投入就背道而驰。当前我们的舞蹈教育,很大程度上都在干扰这种和谐状态,如果不坚持培养“原本”状态的教育理念,很难将创造力开发出来。

老师在舞蹈课堂上,仅需创造一个环境。例如在课程设计主题为“海洋”时,不用限制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只需要为他们创造环境,以“玩”的方式,结合数学、天文、地理、历史、生物等各类知识,以开放、包容的方式,通过身体的感知,让身体参与,使课堂呈现出“孩子主导—投入—活学活用—交流—提问”的线索,使身体、大脑与心理全面健康地发展。

这样的教育理念,用到各门类艺术教育中,都是适用的。例如画画,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常用的手来画,尝试双手同时作画,用身体画,使其意识到空间与身体的关系,帮助大脑全面开发。大脑与身体并用,可以为未来的画家、艺术家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对普通学生的舞蹈教育不仅是要教会其舞蹈技术,还应关注其他方面,否则路会越走越窄。我们培养身体与当代、环境、世界的交流,与任何想象联系起来,是为了让人建立一生的学习能力,挖掘人的潜能、自信,让孩子们保持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用各种想法的“玩”,使其不停地思索“为什么”,当孩子们成为课堂里真正的主导、领导者时,相互启发、协商、合作,所有的可能、潜能都将得以发挥,而身体的表现欲望更能真正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合作力、领导力。这如同我们看到海洋生物本身,其空间、自我表现出的构图、形式美感已经体现出惊人的艺术高度。我们需要使这样的艺术表达在孩子们身上自觉地流露并加以呵护,让接受舞蹈训练的人成为一个潜能被全面开发的人。

兰:您在谈学生的舞蹈教育过程中,多次提到了完整的“人”的概念,您自己是否在这方面构建了针对青少年的训练体系呢?

殷:是的。我在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建立了“殷梅实验室”(YinMei Lab)。这套体系目前还在完善过程中。其中肢体动作的设计所包含的元素,用以提高脊椎神经系统的协调、感官的觉知能力,身体思维、手眼身法步的组合,同时开动两叶大脑使身心能够开放地投入学习状态。参与本次课程实践研究的有来自生物学、舞蹈治疗、艺术心理治疗、舞蹈教育等不同学科的专家、访问学者以及5名舞蹈专业本科生。研究对应的课程包括:觉知和自愈、感灵瑜伽、“谱”沉浸式剧场、身体剧场与即兴创作、当代艺术身体的形式与内容。最终通过有针对性的身体动作和舞蹈学习,促进青少年左右大脑的协调合作,健全其中枢神经系统,开发智力成长,调动身心潜能,使其成为自然、全面的学习者。

说到身体的觉悟,跳舞与否不重要,训练大脑与身体的协调合作至关重要,这是儿童早期发育期的发展之路。西方有科学研究证据表明,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需通过艺术、教育、觉悟、表现方可达到目的。这套课程的初衷是让运动和学习成为一体,并走入艺术之境界,通过舞蹈让儿童、青少年成为未来的舞蹈家、艺术家、科学家、歌唱家、戏剧家、文学家等等。因此这套课程分别针对少儿、青少年、大学生以及成年人。

兰:如您所说,您将“觉知体系”一方面应用于专业训练、创作,另一方面应用于青少年舞蹈教育。我来贵校访学一年,发现美国的舞蹈高等院校,由于各自定位不同,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亦存在差异,想听听您对此的见解。

殷:作为一名任教25年的大学教授,我可以从许多角度回答你。相较于中国的舞蹈高等教育,美国大学的文化不仅是教授舞蹈,更是为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成为他们可能成为的舞蹈人。英文表达“教授”是“facilitator”,意指尊重教育本身规律,极力创造一个最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挖掘潜能,发生兴趣,学会自我研究创造的人。教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舞蹈是什么,而是促成软化的工具,让种子自身发芽,使学生的内心、直觉、悟性与世界关联,让学生自己的潜能得以展现,实现自我指导,发现自己,成就每个人的“完整”。

在美国,每一所高校的舞蹈专业,基本都有自身独特的体系,究其原因在于每所高校的师资差异。教授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舞蹈教育的方向与个性,而学生们则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舞蹈教育。

我们先来看舞蹈教师们的成长经历。当学生从舞蹈本科毕业后,舞者们需要寻找各种机会去各大舞团实习,即使是进入知名的舞团,也不一定能养活自己,很有可能需要在几个舞团演出,并且需要兼职打工才能解决生计。舞者至少经过在舞团几年的演出,找准自己的兴趣与研究方向后,再重回大学,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报考硕士或博士。若想进入高校,需先决定选择哪种体系、哪位教授、哪所大学学习。硕士研究生们所研究的方向都不同。教授要根据学生的方向给他们介绍最前沿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进美国高校做舞蹈教授,有两条路可走:一类是学者型,要求至少出版两本以上的专业著作;另一类是编导艺术家,首先需要有国家重大的表演项目资助或剧场的创作、合作、演出经验,有专业舞评,是一位业界公认出色的表演艺术家或有责任心、有能量带动当代艺术和教育领域的领先者与创作者。教师在工作7年后,经1年的审查,并由10多位业界的专业教授、艺术家们(不相识者)写信推荐,才有资格被评为终身教授。因此,当前美国高校的舞蹈教师均是有着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家,每所学校也因每位专家的个性及所擅长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学生根据自我基础、兴趣而择校。这也就是纽约大学帝势学院(Tisch School)和茱莉亚学院(Julliard School)舞蹈系的师资不同、定位不同、教学不同的原因所在。我所在的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舞蹈系也与其他高校不同。我们注重当代艺术理念和编导教育,特别注重“当代艺术的‘形式’教育”。传统与当代的区分就在于“形式”,同样是讲故事,传统的讲法可能是“起承转合”,而在当代需要打破千篇一律的形式。因此,学校将每位教师的专长发挥到极致。我在校所开设的课程中,获得过学校“学科设计奖”基金支持的课程就有:“易经与编导艺术”“中国书谱与舞谱”“太极与当代舞技术”“光与表演艺术”(与物理系光学专业教授合作开设)。这些课程使学生博采众长,令其发现自己的喜好,并在未来深入发展。舞蹈系大部分的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学习背景。有别于中国专业舞校,皇后学院舞蹈系的学生可同时攻读神经科学、运动科学或教育专业的双学位。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继续从事社会或中小学舞蹈教育,也有学生在专业道路上矢志不渝,踏入舞者之路,或成功入职高校,更有将自己攻读的其他专业与舞蹈结合,继续深造,进入舞蹈治疗、艺术治疗、身体运动科学等专业。我的教育理念和体系目前通过“德稻大师教育”,在武汉成龙影视传媒学院定期教授密集课程,同时与多所高校交流。课程包括:肢体剧场即兴创作、导演/编导戏剧法、“谱:觉知体系”、感灵瑜伽、当代舞蹈技术等有价值的理论实践课程。希望能将这些课程介绍给中国的高校和学生们。

兰:您深入的介绍,令我意识到美国舞者成长的不易,同时更加明确了未来作为教师关注学生舞蹈观念的引导与养成的重要性。最后,谢谢您接受我的访谈!

猜你喜欢

舞者大脑舞蹈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学舞蹈的男孩子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