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整体性解读*
2018-01-24■章乐
■ 章 乐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次机会,我能以教材编写者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相关情况。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
首先给大家介绍本教材的编写背景。
第一个编写背景是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因为,本教材的编写遵循了这次课改中确定的那些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新理念,比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品德培养回归儿童的生活”等。除此之外,这次课改还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我国教材编写的法定依据,所以,本教材编写的第一个依据就是2011年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第二个编写背景是“三科”教材的统编。这里的“三科”是指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及初中的历史学科。之所以要统编,是由语文、历史和德育教材的独特性所决定的。具体原因有二:其一,通过“三科”教材能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其二,国家想集中力量编好一套教材,原来多个版本的教材存在着水平上的高低差异。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而言,由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担任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原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担任执行主编。除此之外,教材编写团队还由大批德育理论研究者、各级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成。
第三个编写背景是教材名称的变更。依据2016年4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文件,从2016年9月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次教材名称变更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这一要求。由于课程名称的改变,目前本教材编写的依据除了上述两个课程标准外,还有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此大纲为本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的编写提供了依据。
为了落实尊重儿童的理念,本教材力求呈现一个儿童的生活世界,建构一种儿童文化,让教材富有童心和童趣。
二、教材蕴含的新理念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教材中蕴涵的新理念。
(一)尊重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
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的人,童年是人生之中具有独立价值的时期,每一个儿童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存在价值,因此,童年生活不仅仅是为成年生活作准备的阶段。卢梭的《爱弥儿》一书之所以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原因就在于它确立了现代教育中的儿童立场:儿童不仅是人,儿童还是儿童。但是,在以往的教育中,人们眼里往往只有成人,没有儿童。
为了落实尊重儿童的理念,本教材力求呈现一个儿童的生活世界,建构一种儿童文化,让教材富有童心和童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第11课“别伤着自己”就设计了一个儿童下棋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究家庭生活中隐藏的危险,这一设计关注了儿童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为了让教材能够符合儿童的特点,满足他们的需求,鲁洁教授一直提醒我们要“走近儿童,走近些,再走近些”。
(二)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这一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教材预设的德育目标是引导学生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儿童的生活是多样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使儿童在多样的可能生活中选择一种更有价值、更具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来涵养他们的德性。我们可以把德育教材和教师比作“蜡烛”,以此来点亮儿童的生活世界,让他们看到一些平时看不到或者熟视无睹的,但却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可能生活,并引导他们尝试过这种生活。
其二,教材的内容以生活为逻辑进行整合。在德育理论中,存在着“大德育”和“小德育”的争论,但是回到儿童的现实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各种教育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比如,在购物这一生活事件中,既会涉及数学教育和法律教育,还会涉及礼仪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因此,本教材就以生活逻辑来整合多种教育内容。比如,一年级上册第4课“上学路上”就通过“我的上学路”这一生活事件整合了安全教育、礼仪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其三,教材预设了关注生活、反思生活、超越生活三个教学环节。以往的德育教材预设的教学过程包括学习知识(通过故事解决“德目”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遵守它)、巩固知识(通过练习,从正面和反面进一步巩固“德目”)、考核知识(通过考试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德目”)三个部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这些“德目”究竟是如何影响儿童生活的,并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在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念下,教学过程就转变为关注生活、反思生活和超越生活三个环节。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第5课“我想要 我能要”中,教材首先从儿童想要的东西切入,通过留白的“心愿单”来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然后引导儿童反思自己想要的东西,引导他们澄清想要的理由;最后给予儿童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知道不该要,但还是想要”的心理障碍,由此引导他们超越生活。
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中的主持人问题、留白和省略号的设计,以此来引导儿童关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三)激活学生发展的“活性因子”
由于受传统知识论课程观的影响,人们往往将教材当作确定的、权威的知识,因此,教材就成了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对象。然而,本教材基于经验论课程观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将教材的功能定位为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活性因子”。如何实现这一功能呢?
其一,教材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或范例,而不是学习和记忆的对象。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中的主持人问题、留白和省略号的设计,以此来引导儿童关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其二,努力让教材成为与儿童对话的文本。要想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激活作用,就必须调适教材自身与学习者的关系,建构一种对话式的关系模型。因此,本教材将自己定位为儿童的“对话者”和“同龄人”,这样教材就可以和儿童顺利进行对话了。
(四)致力公民素养教育的法治教育
本教材中的法治教育是一种公民素养教育,而非法律专业教育。因此,法律精神与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是第一位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则是第二位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基于这种定位,本教材关注儿童生活和儿童发展的特点,低年段的法治教育更多体现为规则教育,为今后的法治教育打好基础;中年段的法治教育则是在生活情境中渗透法律条文,并通过这些情境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相应地,教学也要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需求出发,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
此外,本教材还关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及其限度的问题。对于浅层次的融合,本教材通过生活事件融合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比如,一年级上册第4课“上学路上”就以“我的上学路”这一生活事件融合了交通规则教育和关爱教育。对于深层次的融合,本教材还关注法律教育背后道德精神的渗透,比如,六年级上册的法治专册就用了一个单元专门讲解法律对于儿童的特殊保护,让儿童认识到法律对自身的特殊保护有哪些,同时引导儿童掌握如何运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就体现了在法律教育背后渗透道德精神的原则。当然,在关注两者融合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两种教育融合的限度。对于不能融合的主题不作机械的融合,能够融合的主题,也要区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层次,将道德教育定位为软性的要求和高尚的选择,而将法律教育定位为刚性的要求和底线的保障。
在本教材中,除了“为什么”这类问题外,还有体验型问题(你有何感受)和行动型问题(请你演一演正确的做法)。问题类型的丰富,表明本教材不仅关注道德认知,还关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三、教材的主要特色
本教材所追求的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处理好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情、行的关系,编出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特点,我们先看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勇于承认错误”这一课。本课先讲了华盛顿砍倒了爸爸心爱的樱桃树后,由于华盛顿勇于承认错误,爸爸没有责怪他的故事;然后教材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华盛顿砍倒的是爸爸心爱的樱桃树,但华盛顿承认错误后,为什么爸爸没有批评他?爸爸为什么说“我宁愿不要樱桃树,也不要听你撒谎”?对于这两个问题,大家很容易看出其中的道德认知取向。因为,“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就是要思考理由。但是,在本教材中,除了“为什么”这类问题外,还有体验型问题(你有何感受)和行动型问题(请你演一演正确的做法)。问题类型的丰富,表明本教材不仅关注道德认知,还关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二)处理好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使教材成为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公正的见证
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存在差异的国家,比如,城乡生活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基于此,本教材就需要关注生活的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性问题。事实上,教材的城市化倾向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因此,本教材在生活场景截取、范例选择和图片呈现等方面均考虑到城乡二元文化之间的合理比重。当然,在努力做到这点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帮助农村儿童适当地了解城市生活,这是考虑到农村儿童将来也可能进入城市的缘故。
除了关注城乡公正,教材还关注了性别公正。曾有学者撰文指出,以往的德育教材中存在着榜样选择男性化的倾向,因此,本教材力图避免这种倾向,尽力体现男女性别公正,比如,教材在范例人物的选择上都尽量做到男女比例平衡。同时,为了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本教材还作了某些特殊设计,比如,设计了“我和爸爸去买菜”的场景。
(三)结合国情,处理好“学本”与“教本”的关系,编出“利学易教”的教材
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多以学科教师兼任为主,德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教材只是内容载体的话,那么教学就很容易变成死记硬背的模式。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在追求“学本”的同时,力求使教材具有“教本”的特性。
如何做到“学本”,在前面的教材观中已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那又是如何做到“教本”呢?主要方法有三:首先,通过课文栏目设置,指示教学活动。教材中的课文栏目多是针对学生的,需要他们去观察、操作和探究。其次,通过课文范例,指明教学重点。比如,三年级上册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不仅呈现了书本、交往等传统学习途径,还呈现了玩耍这一容易被忽视的学习途径。这一范例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也指明了教学的重点。再次,通过课文呈现,展示教学蓝本。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课文以教学蓝本的形式呈现,并不是说课文就是封闭式的设计,教师只能按照这个蓝本进行教学。事实上,蓝本只是教学的参考,它的作用在于指明教学范式的类型和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设计同类教学活动。
事实上,蓝本只是教学的参考,它的作用在于指明教学范式的类型和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设计同类教学活动。
四、教材的总体使用建议
教材如何使用,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我想这是大家,尤其是一线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就本教材而言,我想提三条使用建议。
(一)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
要想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满足学生实际的道德需求,解决他们遇到的道德困惑。然而,即使教材精心选择典型案例,也无法完全适应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此,建议教师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如何做到呢?
其一,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并加以有效利用。教师要特别注意教材中的留白、省略号和主持人问题设计,引导本班学生关注、反思和改变自己的生活经验。
其二,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提高其精准度。比如,对于“课外阅读中的快乐”这一目标,不同的学校就有不同的侧重。对于大城市的优质学校而言,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较为丰富的阅读经历,就可以将“课外阅读中的快乐”定为目标;但是对于一些农村学校而言,这一目标可能就不太合适。因为农村学生的家中可能只有很少的课外书,甚至没有。不过,对于他们而言,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学习途径—玩耍则可以成为目标。
(二)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
由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学会学习又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对于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以往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事实上,道德教育更多不是“教”的问题,而是“学”的问题。如何做到呢?
其一,教学要从价值灌输转向价值探究。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那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自然地获得某种价值观,而不是先给学生预设一种价值,然后再让他们对其进行验证。
其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学习资源,并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绝不意味着将他们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地的对其进行培养。
(三)注重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的融合
涂尔干曾指出,“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的融合:一方面,利用教材的开放性设计,将课堂教学转化为学校的日常德育活动,深化或拓展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利用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框架整合学校的日常德育活动,以此实现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活动的良性互动。
最后我想用鲁洁教授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讲座。鲁洁教授曾说:“我始终坚信,德育应该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和冷冰冰的理性;它面对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丽人生的追求。人—人心—人的善心,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希望我们都可以为这门课程成为最有魅力的课程而共同努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那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自然地获得某种价值观,而不是先给学生预设一种价值,然后再让他们对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