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笛子溯源

2018-01-24◎郑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18年3期
关键词:七孔竹笛笛子

◎郑 重

黄帝时期(距今4000年),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从那时开始就有人以竹子为材料制作笛子了。《史记》中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谿、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

笛在古代称为“篴(dí)”。到了汉代,《说文解字》中也有“笛,七孔,竹筒(tǒng)也”的记载。

1978年,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chí),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可见,古代的“篪”与“笛”都是指竹笛。

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间。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支竹笛,都属横吹类的笛乐器。

北朝时,笛子不仅极为普遍,而且有所发展,形制、长短、粗细变化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开始有了“横笛”之名。隋朝后期,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

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中国的笛子也是在这个时候传入日本的。在古都奈良(日本本州中西部的内陆县)的正仓院中,珍藏着我国盛唐时期制作的4支横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横笛各一支,竹质的两支,它们长短不同,但都开有7个椭圆形音孔。

在晋时已有竖笛,吹头加一木头,使气从缝隙中通过,射向两哨孔边棱发音。

宋代时的笛子多种多样,有叉手笛、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以后笛子与现在类似,由于戏曲的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的不同分为两类:梆笛和曲笛。

20世纪60年代,赵松庭发明排笛,将2~4根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富于变化,易于演奏。

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最早是用天然竹材制成的,所以也称为“竹笛”。现在也有石笛、玉笛及红木做的笛子,古时还有骨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竹笛声音效果较好,制作成本较低。

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然而,笛子的表现力不仅仅在于优美的旋律,它还能表现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比如模仿各种鸟叫等。

笛子,是古老的中国乐器,也是中国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

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猜你喜欢

七孔竹笛笛子
山里有间笛子铺(中)
山里有间笛子铺(上)
My Mother
游大小七孔
我的坚守
贵州大小七孔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游荔波小七孔
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