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的中英语码转换及成因分析
2018-01-23庞晓红
【摘要】本文以大学校园内的中英语码转换语料为研究对象,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本文较全面地对中英语码转换—语用现象进行了分类及结构特征研究,并对这种语用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运用poplock 分类法对语料进行分类,并就其结构特征做出研究总结。一般来说,大学校园内的中英语码转换分为两类:句内语码转换和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是在汉语语句中夹杂使用某个英语词或者短语,这种表达方式简单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句间语码转换是句子,但多为省略句,句子结构简单短小,措辞简单容易记忆。再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对其做出成因分析,研究发现,对心理动机的顺应是第一位的,对语言现实的顺应紧跟其后,对社会规约的顺应较少出现。同时,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言策略,实现了诸多语用功能:追求文化身份、时尚、便利高效、幽默等。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码转换分类;语码转换顺应
【Abstract】From a pragmatic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bilingual-English and Chinese code switching corpus of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conduct an study in corpu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de switching in order to explore code switching types, structures, characteristics, and pragmatic motivation ,functions.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erms of code switching types, structures,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two types: 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 and 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 Sentences s structures are simple, short, brief, mostly elliptical sentences. And in terms of pragmatic motivation, functions, adaptation to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s ranks the first, adaptation to linguistic motivations and social taboo ranks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respectively. Meanwhile, code switching on campus fulfills various pragmatic functions: seeking cultural status, fashion, humor, convenience etc.
【Key words】university campus; Chinese-English code switching; motivation analysis
【作者简介】庞晓红,甘肃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一、引言
社会语言学家所定义的语码是语言或者语言的一种变体。不同的语言学家对语码转换这种语言现象有不同的定义,Scotton认为语码转换是在同一次谈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Poplack描述的语码转换是在连续的话语中出现不同语言的句子或句子片段。综合多家之言,更为宽泛的定义是:语码转换是实际的语言交流中,一种语言或者方言转换至另一种语言或者方言。国际化的浪潮使这种语言现象越来越普及,故而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理论成果越来越丰硕,研究的视角也越来越广阔,从常规的语言学,语用学延伸至新闻传播,网络流行等。大学生们青春朝气,文化层次高,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勇于尝试;因此,语码转换在大学校园自然兴起,且成流行之势。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各级各类的外语教育中深受重视,对我国学生的影响最为深远,故本文以大学校园里的中英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并Poplack分类法对其归类和特征分析。最后采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性理论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本文所选取的语料来自于大学校园中的现实生活,或者校园生活类影视剧;而且所选的例子具有普遍性。
二、大学校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类型与特征
1.大学校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Poplack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出现在两个句子或分句的分界处。句内语码转换句子出现在句子或分句内部。附加语转换指的是在单一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表述的附加成分。
依照Poplack对语码转换的分类,大学校园里的汉英语码转换基本分两类:第一类为句内语码转换,即在汉语语句中夹杂使用某个英语单词或者短语。大学校园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主要的结构有:(1)英语缩略词替换汉语对等概念: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2)“英语词+汉语词”或汉语词+英语词式固定短语,如“hold住”、很high等;(3)单个英语单词,如 “easy”、“happy”等。第二类为英语中的常用高频且简单的句子,属句间语码。例如:第一类(完整句):Im sorry. Nothing is impossible. Are you crazy? Lets go等 。第二类(省略句): My pleasure. Come on. Ok . Me,too. What a surprise ! Sure. I see. I think so. So so等。這些可以属于任何句子类型,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句;但这些句子的共同特点是句子结构简单短小,措辞简单容易记忆。从句子结构的层面来看,省略句较多,
2.大学校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在形式、意义、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呈现其自身特点:(1)简单明了,在结构,语法,意义方面相对来说简单明了;既可以是句内语码转换,也可以是句间语码转换。(2)转换之后的语义和原来的语义有所出入。 “in”这个词的常用意思为“在…里面、以某种方式等”,而流行语的“in”意义 扩大引申为“时髦的”、“入流的”;(3)从交际者选择语码转换的目的来看,更多倾向于主动的心理因素,而非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或禁忌)这些被动因素。
三、 大学校园中汉英语码转换体现语言交际的顺应性理论
交际者为了适应或者顺应某些具体的语言状况而使用语码转换,这种策略被称之为语码转换顺应。语码转换顺应分为如下几类:语言现实顺应、社会规约顺应、心理动机顺应。于国栋所提出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式将语码转换看作是一种具体的语言选择,这种顺应既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主動地去满足交际者的某种心理动机,或者被动地适应语言现实及社会规约(或者说社会禁忌)。主动的心理顺应满足了如下几个需求:1.中英语码转换满足了人们追求时尚和文化身份的心理。比如,人们总是认为在中文话语里加入一两个英文单词非常的洋气,显得自己特别有文化和国际化,是一种文化身份的体现。2.在语码转换中一些英语词汇,或其他的表达方式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能够提高语言交流的效率,例如:AA制、手机APP、ATM机、CCTV等。3. 满足文化包容的心理。中英语码转换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精神。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门打开,接纳和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时俱进努力把自己建造成一个文化大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化包容具有普遍性。
对心理动机的顺应。按照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性理论来解释,采用英语词的流行语来表达自己特定的思维,是为了顺应交际者的某种心理动机而采取的策略。我们把为了顺应交际者的心理动机而出现的语码转换定义为主动顺应,因为这种语码转换是交际者为了实现自己特定的具体交际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积极主动的交际策略。
A. 追求时尚和文化身份。
例1.A:昨天晚上party 怎么样? B:玩得很high.
例2. A:你来负责这个assignment怎么样。B:我怕hold不住.
例3. 情景是圣诞节聚会 。
A. Merry Christmas! B. Merry Christmas!
例4. A:我的Apple Six Plus已经用了一段时间了 B: 看起来还挺好的,这款已经out了
B. 寻求方便,提高交流效率。
例1. A:干什么去? B: 去ATM取点钱
例2. A: 怎么手机购物啊? B: 下载一个相关的手机APP
例3. A: NBA里你最喜欢谁 B: 我是Kobe的fans
例4. 你看的那个节目是哪个频道 B. CCTV Four
C. 强调和突出。
例1.A:你说了很多,但not to the point,用yes或 no 直接回答
例2.A:你来付钱 B:why? why? Why?
例3.A: 考试结果出来了 B:Who is Number One ? C. who?
例4.在进行某个赛事之前 主持人: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are you ready?One, two, three, begin
D. 制作幽默。
例1.A:你买的这款手机真cool啊 B:你也可以买一个啊 A:可是money
在哪里啊?money, money, where you are?
例2.(收到某种惊喜)A: your birthday present
B: oh,my god, what a surprise A:看你高兴的那样。
例3. A:昨天我差点被车撞了,躲得快,要不就over 了 B:啊!
例4. A:你都看了这么久,买不买? B: to buy or not to buy, its a question.
2.对语言现实的顺应。不同语言的使用区域中,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等使两种语言各自具有的语言要素和结构,因此我们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所有英语概念的对等成分。特别是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国际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化和普及;外来文化概念和新鲜事物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概念。所以语码转换就需要对语言现实状况作出顺应。
例1.A:可以操作Windows X Office吗? B:Word和 Powerpoint没有问题, Excel有点问题。
例2. A:这一段时间上网快多了。 B:现在用的是4G网络。
例3. A:警察用DNA技术抓住了那个潜藏多年的逃犯。
例4. A:这是谁啊。 B: Lady Gaga, 怎么样,sexy吧!
例5. A:喜欢音乐吗? B:Jazz and Rock很不错!
例6. A:世界上已经有clone baby . B: 哇,好神奇。
3.对社会规约的顺应。对社会规约的顺应指交际者出于对某种社会文化、习俗和规约的考虑和尊重而采用不同的语言。
例1. A:现在大学里竟然有人得AIDS。 B:太可怕了。
例2. A:我从小家境贫寒,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努力学习,不想成为一个loser。
AIDS 和loser都是不吉利,或者会引起尴尬的话题,故采用语码转换顺应了中国的社会规约和文化。
四、结语
中英语码转换是在中西语言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诸多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语言现象。就其特征而言,具有简结,生动,新颖等特点。无论是句内语码转换或句间语码转换在语言结构方面都比较简单。至于在心理动因方面,汉英语码转换更多倾向于主动选择的心理因素,而非迫于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的被动转换。但由于时间和篇幅有限,对于其背后原因的探究仍有不足,有待日后作出系统,客观,全面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Myers-Scotton C.Code Switching with English:Types of Switching, Types of Communities[J].World English,1989(8).
[2]Myers-Scotton C.Duelling languages: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Code Swit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Poplack S.Sometimes I will Start a Sentence in Spanish Y Termino En Espanol Toward a of Code Switching[J].linguistics,1980.
[4]Ver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74.
[5]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