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结构探讨
2018-01-23童洪星
童洪星
摘 要: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全文共9节文字。关于这9节文字的结构,语文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对有争论的第6节的重点分析,并梳理全文的改进思路,可以得出:文章第1节为第一部分,第9节为最后一部分,而第2~8节应该合起来为一部分,不宜分为两部分。
关键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章结构;复句结构
一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被同时收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和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全文共9节文字。关于这9节文字的结构,语文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凌文和刘世剑两位先生的观点(两位先生的相关文章均见《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凌先生认为,第1~2节为第一部分,第3~6节为第二部分,第7~8节为第三部分,第9节为第四部分。刘先生则“觉得除开头的总起和结尾的悼念语外,中间分成评述作为科学巨匠的马克思和评述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两部分,是比较合适的”,即第1节为第一部分,第9节为第四部分,中间再分成两部分。刘先生继续分析说,“第6段属上比较稳妥”,因为“这段具有过渡性质。但是它的特点是含有两层过渡:一是从评述马克思的科学发现过渡到讲他对科学事业的看法,二是从评述科学巨匠马克思过渡到评述革命家马克思。第一层过渡属于同一部分内部的联系,是本段内容的重点”,亦即第2~6节为第二部分,第7~8节为第三部分。
笔者仔细研读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觉得两位先生的分析均有漏洞,颇值得商榷。今不揣浅陋,将拙见写出,以就教于方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其实是一篇悼词。悼词的一般写法:开头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死者生前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的主要贡献,并作简要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据此,第1节为第一部分,第9节为最后一部分,应该不会有问题。第2节:“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两个“对于”总领下文第3~7节,分别阐述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和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而第8节是写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正因为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和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作出了这许多贡献,才会在当代产生巨大的影响——显然,第8节承第3~7节而来。因此,第2~8节应该合起来为一部分,不宜分为两部分。
现在我们重点来分析第6节。为便于分析,现把第6节以及第7节的第一句抄录于下: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关于这一节文字,我们应该特别留意如下几句话:
(1)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为什么两个“喜悦”的程度不一样?“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我们要充分注意到第7节第一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后面是一个句号。显然,这是一个表原因的句子,但其表结果的句子不在第7节而在第6节,即“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因此第7节文字紧承第6节,论述的是同一个问题。
(2)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为什么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贡献“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6节其实都在阐述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刘世剑先生认为这一节“从评述马克思的科学发现过渡到讲他对科学事业的看法”,进而断定它“属上比较稳妥”。其实,马克思为什么“对科学事业”会有这些“看法”?原因还是“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因此,笔者认为,第6节属下才真正是“比较稳妥”的。
以下是笔者对本文第二部分的结构分析示意图(图1):
二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3节有一个长句,其中冒号后面单独拎出来是一个复句,对其结构的分析,现亦颇有分歧。黄国荣先生撰文(见前述人教版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苏教版教材的《教学参考书》)说:“第一层,使用了由关联词语‘首先必须……然后才能……所构成的条件关系复句来表达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观点。第二层,使用了‘从而来揭示‘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因果关系。第三层,则用‘……而……这一表示对比的联合复句来阐述如何解释上层建筑的变化。”根据黄先生的意思,这个复句似应这样分析——
(1)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2)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4)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6)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这样的分析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笔者认为,恩格斯在这里论述的,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里面的三句话: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明确起见,我们不妨用国人熟悉的詞语来重新表述恩格斯的这一段话:
(1)先有物质,(2)后有意识,(3)所以,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4)(而)上层建筑是从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因而,(上层建筑)也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6)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为便于理解,可在第(4)句前面加一个“而”字。在这里,第(5)句是一个表结果的句子,这个结果直接承第(4)句而来,而跟第(3)句却没有太直接的联系。第(6)句则针对第(5)句而发,是对第(5)句的补充,两者是并列关系。而(4)(5)(6)的论述基础又是(3)。因此,把复句的下半部分的第三层分到第(6)句前面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仅仅是一个单句,并不是复句。因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不过是一个短语,并不构成句子。所以,把第二层分到“从而”前面也无法令人信服。
根据上面的分析,窃以为这个复句的结构应该这样理解:
(1)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2)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4)(而)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6)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