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旁批教自读

2018-01-23王超

王超

摘 要:旁批,是统编教材自读课文中的一种教学资源。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旁批这一教学资源?肖培东老师的《一棵小桃树》教学很值得我们学习。肖老师借助旁批,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借助旁批提示的方法自主阅读,最后引导学生悟出文中不寻常的情。

关键词:自读课;旁批;《一棵小桃树》

《一棵小桃树》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在《一棵小桃树》前面的一篇文章是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同样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贾平凹的这一篇散文再次强化了对托物言志这一手法的运用。文章通过对小桃树从出生到成长、迷茫及最后看到希望的描写,表现了青年一代真实的成长历程。肖培东老师考虑到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对文中的五处旁批进行巧妙的整合、提炼,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文本阅读,思考小桃树带给作者的不寻常的情感。

编者在《一棵小桃树》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标注了五处旁批:

1.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

2.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寫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3.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

4.蓄着我的梦的核桃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

5.“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你读出来了吗?

对以上五处旁批,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第一处的旁批是在提醒我们,阅读散文要注意紧扣作者的情感,要能从眼前的这一株“没出息”的小桃树身上读出作者不寻常的情感;第二处旁批是告诉我们,自读课文的阅读要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描写,要仔细体味;后面的三处旁批都是用问号的方式来告诉我们阅读文本时需要思考的内容。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紧密联系着“我”与小桃树之间不寻常的情。肖老师很准确地引导学生分别从散文内容、阅读方式以及作者情感等方面自读这篇语言含蓄而寓意深刻的散文。

一、借助旁批,测学定教

肖老师借助旁批中的三个问题切入教学,这样做既检测了学生自读的情况,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同时又在提醒学生,阅读这样的自读课文时要关注文中的旁批,要会合理利用文本中的资源。

师:三个问题中,同学们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生:“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我觉得应该是作者到城里上学,然后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准备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渐渐地忘记了家乡那棵小桃树。

师:作者离开了家乡,到城里去读书和工作,渐渐地就忘记了家乡土院中的那棵小桃树。

生:“蓄着我的梦的核桃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我认为这里不仅仅是在写花,因为小桃树一直是由奶奶照顾的,作者写小桃树实际上是在写他对奶奶的思念。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是写花包含着我对奶奶的思念。还有没有同学从其他角度理解的?

生:这篇文章其实有一个追梦的主题,“蓄着我的梦”不仅仅是在写小桃树,还写了自己对梦想的追求。这棵小桃树的开花,也是作者在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在追梦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追求梦想的曙光。

师:我也想开花,真了不得!这里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你读出来了吗?”读出来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的并不多,都是在若有所思)没关系,没读出来我们就再好好读读。这个问题看来有点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在肖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第三和第四个旁批中的问题回答得相对较快,而对第五处旁批中的问题的回答却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学生在文中对应的语段就可以找到答案: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去想了。

虽然这个问题相对较为简单,但也绝不是编者随意提出的。小桃树长得很纤弱,我又是为了学习、工作而渐渐地忘记了家乡土院中的那棵小桃树,这就为我后来内心的愧疚而作了一层情感上的铺垫。

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需要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思考。在这个问题上,肖老师引导学生由花及人来思考,让学生明白了文中的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这样明暗双线交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也就有了思考的抓手。

第三个问题,不仅指向文章的写法,而且指向了文章中那不寻常的情。这种情感,我们从以下的句子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纤弱的小桃树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变得更加坚强,这段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升华,更是整篇文章的归结。迷茫中的作者,从小桃树的身上汲取了信心和力量。作者受到小桃树的激励,在情感上来了一个转折。在这个问题上,举手的学生不多,此时肖老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作答。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深入阅读和品味文本。

借助旁批中的三个问题,肖老师既掌握了学生的学情,也指导了学生自读课文,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很清楚了。

二、借助旁批,示范研读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旁批,肖老师向学生提出:“五个旁批中,告诉我们阅读自读课文的方法的是哪一个?”经这一问,学生自然就会关注到第二个旁批。接下来,肖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旁批中的关键词:描写、反复出现、仔细体会。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就不难理解,编者的旁批是对他们阅读课文作了提示的。

师:反复出现的“没出息”的小桃树,按照旁批的内容,应该指向第四自然段。我们就来反复地读读这段话,仔细去体会。

生:“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师:想想,这段话中哪个词语最能写出小桃树的“没出息”?

生:我认为从“委屈”这个词可以看出来,它长得很委屈。

师:哦,它长得很委屈,作者说这棵小桃树长得很委屈,也就是说这棵树长得——

生:这棵树长得很丑。

师:你来说说看,树长得很委屈,就是说树长得——

生:长得很不健康,很不正常。

师:有道理!你说说看,很委屈,是说树长得——

生:长得很瘦弱。

师:这棵小桃树长得特别瘦弱、很丑,长得很不健康,很不自然。大家发现了没有,作者并没有这么说,只是用了哪个词?

生:委屈。

师:委屈!这个词,我们平时会不会这么用?这个人长得很委屈,你会不会这么用啊?

生:不会。

师:可是,作者却用出了味道。所以陌生化词语的运用有助于表情达意,高手用词就是不一样。

借助旁批中的“描写”“仔细体会”等关键词语,肖老師引导学生潜入文字深处细细品味。散文往往是托物寄意的,为了让读者更为具体地感受文中的丰富内涵,作者对家乡土院中的小桃树作了细致描绘和精心刻画,而且这种刻画是以反复出现的形式来强化表达效果的。小桃树的纤弱姿态犹在眼前,而“弯了头”“紧抱”则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桃树的可怜姿态,它生长在角落里的害怕与孤独都包含在里面了。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品味出文中的一个动词“拱”,更让人从中感受到小桃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暗示了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顽强与不屈,为后文小桃树的“有出息”埋下了伏笔。最后,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副词中也读出了深意:“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第二天才舒开身”,这一“竟”一“才”两个副词读来既让人对小桃树充满了怜爱和担忧,同时更有一份惊叹与敬重!文中的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就是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肖老师抓住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外形特征,引导学生由形而悟神,深入体味文章所表达的不寻常的情。

肖老师引导学生如此品读小桃树,就是去理解小桃树的“没出息”,体味作者是如何运用形象的语言来写景状物、寄托情感的。同时,文章后面的阅读提示也明确地告诉我们:小桃树是他儿时便怀有的,向往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我的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小桃树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是相似的,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孤独、苦闷以及小桃树“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的激励都饱含着作者对奶奶、对故乡、对童年的真情。这样,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也就更加明晰了,学生也就会明白“我”的情感在这里为什么来了一个转折。

三、借助旁批,感悟深情

散文阅读重在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中五个旁批以情开头(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以情收尾(“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你读出来了吗)。对于编者的意图,肖老师作了很好的处理,他将作品情与作者情巧妙地融合,引导学生去感悟文中不寻常的情。

师:“我常常想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作者说常常想写,却没有写出一个字,我想问问同学们,如果贾平凹先生今天只能写一个字,来写他的小桃树,你觉得他会写哪一个字?

生:梦!因为在文章中,多次出现了“梦”这个字,而且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还写道: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这就是说家乡土院中的小桃树就是“我”的梦的寄托。

生:爱!文中许多处对小桃树的描写,都凝聚着作者的爱,由小桃树联想到奶奶,也可以写对奶奶的爱。

生:念!在文章的第12自然段写了“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说明小桃树寄托了“我”的思念。

生:灯!文章第13自然段写道:小桃树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小桃树的经历也像灯一样启迪着“我”。

师:这位同学一直没有发言,你喜欢哪一个字?

生:蓄!“将核桃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师:你真聪明!蓄了这么久,终于说出了一个好词儿。老师认为这篇文章就是写蓄的,为人生蓄梦,为未来蓄力!包括文章的写法,也是慢慢地蓄意而写。还有哪个词?你说说看。

生:老师,我有自己一个独特的想法。文章写小桃树表达了自己的多种情感,我觉得这篇文章很难用一个字来表达。用“梦”可以表达“我”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用“爱”可以表达我爱小桃树,用“念”可以表达我对奶奶的思念。

师:我还能说什么呢?

[掌声四起。]

从《一颗小桃树》的立意和作者在文章中塑造的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复杂而不寻常的情感。作为读者,我们就是要去仔细体味,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常常想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家乡土院的这棵小桃树的浓浓深情,“常常”更见得怀念之深。如何找到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肖老师巧妙运转:“如果作者只能用一个字,来写他的小桃树,你觉得他会写哪一个字?”肖老师的这一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同时也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梦”“爱”“蓄”“念”等词语的不断涌现,让我们看到了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思考的自觉,也让学生对“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很好地体现了在自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适时点拨的特点。

统编教材确立的教读课、自读课与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编排体系,就是要让学生在教读课中学到阅读的方法,在自读课中运用所学的方法,然后再把视野拓展到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进而达到会读书的目的。肖老师的《一棵小桃树》的课堂教学借助文中五处旁批,紧扣散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点以及文本阅读的思考点,深入研究自读课文的特点,自主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值得我们慢慢咀嚼与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