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8-01-23徐赛儿
徐赛儿
摘 要:《雨的四季》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第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可分四步走:第一步,关注教材和《作业本》的编写体例,了解“自读课”和“教读课”的区别;第二步,通过“三结合”(结合教材和《作业本》、结合“教读课”所学、结合文本特质),解决“自读课文读什么”的问题;第三步,通过“四要”(要确定阅读重点、要带着任务读、要有阅读记录、要有交流和反馈),解决“自读课文怎么读”的问题;第四步,创设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呈现学生的“自读成果”。
关键词:自读课;教学模式;《雨的四季》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上,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不同的课型,学生从学习知识、策略、方法到将其应用于实践,体现的正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到“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理念。这一过程,如果没有教师“学习指导”的强力支撑,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愿望必定不能实现。[1]“教读课”自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自读课”呢?是不是就可以放任“自由阅读”?是不是就可以离开教师的指导了呢?自读课到底应该怎样处理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呢?这是目前统编教材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也是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痛点,很有思索和探究的必要。下面,笔者以《雨的四季》为例,阐述自己对“自读课”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
《雨的四季》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是初中学生遇到的第一篇自读课文,在小学阶段,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自读课文”,只有“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略读”“选读”和“自读”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在他们第一次接触“自读课文”的时候,要先让他们在自己的认知图谱里建构起一个关于“自读”的大致概念,告诉他们“自读课”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一步:关注教材和《作业本》的编写体例,了解“自读课”和“教读课”的区别
上课伊始,笔者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发现《雨的四季》这篇课文在教材编写体例和《作业本》(由浙江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配套教材)编写体例上,与前面的《春》《济南的冬天》有不同的地方?”学生开始翻动教材和《作业本》进行比对,然后他们发现了如下不同(见表1):
在了解教材和《作业本》中有关《雨的四季》一课在编写体例上的不同之处后,笔者问学生:“那么,编者为什么要以这样不同的方式来编排呢?”有学生举手说:“因为这篇文章是略读课文。”笔者再问:“小学是不是有‘略读课文?”学生说“有”,并说老师都是当“精读课文”进行教学的,另外还有一些“选读课文”,老师是让他们自学的。笔者接着问:“那老师是怎样让你们自学的?”学生的回答是:“让我们画出重点字词,读读写写默默,然后概括主要内容,了解中心思想。或者印发一些资料让我们做习题。”还有学生说:“我们老师会让我们自己看类似于《黄冈语文》的书,里面有关于每一篇课文的重点讲解。”这就是说,在小学阶段,学生其实没有接触过真正意义上的“自读课文”,没有接受过“自读”的专业训练。
“自读”,顾名思义,是自主阅读,而“自主阅读”并不等同于“自由阅读”,更不能沦为“做习题式的阅读”或“读读记记背背式的阅读”。它理应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专业而高效的“自主阅读”。笔者告诉学生:“这是你们小学时对‘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的学习方式,但是,这些学习方式,肯定不再适合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了。初中阶段,老师要训练大家真正的自读能力。我们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教读—自读—课外阅读。教材和《作业本》这样编排《雨的四季》,就是传递给大家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春》和《济南的冬天》是‘教读课,所以,由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学,老师教给大家阅读写景类散文的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而‘自读课便是要大家运用‘教读课上习得的‘策略和方法来自读。”
第二步:通过“三结合”,解决“自读课文读什么”的问题
在了解了“自读课”的性质之后,还须明确“自读课文”到底读什么、怎么读。这是“自读课”要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
“读什么”,我们可通过三条路径来确定。
路径一:结合教材和《作业本》
笔者跟学生说:“请大家仔细看教材和《作业本》。你能不能从中发现《雨的四季》的学习重点?大家在谈的时候要有归类思维,还要有理有据。”学生再一次翻开教材和《作业本》,以下是学生的发现:
1.这篇散文的语言很值得细品。理由如下:(1)教材第11页的第一处“批注”就是针对这篇文章精准的语言的;(2)教材“阅读提示”也是要我们关注这篇文章优美的语言;(3)《作业本》中很多题目的设计都是针对语言的,如“学习任务二”就是对语言的关注。
2.需要了解雨在四季的不同特点。理由如下:(1)教材第11页的第一处“批注”,其实也是要引导我们通过语言关注“春雨”和“夏雨”的不同特点;(2)教材“阅读提示”中提到了“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其实也是告诉我们,要关注雨的特点;(3)《作业本》中“学习任务一”中的第2小题就是要求仿照“春雨”的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夏、秋、冬三季雨的不同之处;(4)《作业本》“学习任务二”第4小题题干中也提到了“不同作家笔下的雨各不相同”,在分析这些不同作家写雨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时,必须得结合“雨的特点”。
3.需把握作者对雨的情感。理由如下:(1)教材中最后三个批注其实都是跟作者的情感有关的;(2)“阅读提示”中也说到了“优美的寫景散文常常用饱含感情的、细腻生动的笔墨,把景物描写得分外美丽,分外灵动”,这里的“感情”就是作家的感情;(3)《作业本》各大学习任务中都或多或少涉及了对作家情感的分析,就如“学习任务三”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习任务四”也要求写作的时候把情感恰当地寄寓在“雨”中。
“语言”“特点”“情感”,这便是学生根据教材和《作业本》获知的《雨的四季》的阅读重点。笔者在黑板上板书了这三个关键词,并告诉他们:“关注教材和《作业本》,了解编者意图,是我们解决‘自读课文读什么问题的一条重要路径。”
这时,有一学生提出:“老师,我发现《作业本》开头的那个《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其实就已经告诉我们《雨的四季》的学习重点了。你看,这四个学习任务分别要求我们‘把握特征美‘赏析语言美‘探寻情感美和‘自主表现美。所以,我认为,《作业本》的编者确实很厉害。”对此,笔者给予及时肯定:“是的,编者厉害,你们更厉害,你们通过这样的比较和勾连,明白了编者的编写意图,这不也很了不起吗?编者的心思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猜出来的呀。以后,揣摩编者意图也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一大能力哦,包括揣摩命题者意图,而这也会让你的‘做题过程不再是单纯的刷题,而变得更有意义。”
路径二:结合“教读课”所学
随着教学的继续,有学生提出:“老师,您在讲《春》和《济南的冬天》的时候说过,读散文,就是通过作者精准的言语表达,体味作者独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篇散文,也可以这样读。您看,黑板上的这三个词其实就是散文阅读的三大块。‘语言就是留意言语表达,‘特点就是独特的所见所闻,‘情感其实就是作者独特的所思所感。”对于学生的这一发现,笔者颇为惊讶:“当我们还只是在借助教材和《作业本》思考‘读什么的时候,这位同学已经勾连我们之前所学的散文阅读策略来思考这一问题了。”然后,笔者告诉他们:“勾连‘教读课所学的知识,便是解决‘自读课文读什么问题的第二条路径。”
路径三:结合文本特质
笔者继续提问:“除了这两条路径,我们还有第三条路径吗?”学生陷入沉默。笔者启发道:“我们知道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写景散文,我们都可以用散文阅读策略来进行阅读,语言、特点、情感都是我们绕不开去的阅读重点。但是,是不是每篇文章都会有不同的侧重呢?比如《春》和《济南的冬天》分别侧重什么?”学生马上回答道:“《春》侧重的是诗化的语言,《济南的冬天》侧重的是言语表达和情感之间的关系。”紧接着,有学生提出:“我觉得《雨的四季》的阅读应该侧重于通过语言去感受雨在四季里不同的特点。”笔者马上给予表扬:“说得真好,这位同学找到了这篇自读课文阅读重点中的重点,结合《雨的四季》的文本特质,这其实就是确定‘自读课文读什么的第三条路径。”
最后,笔者总结:“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掌握了确定‘自读课文读什么的三条路径,我们可以称之为‘三结合:结合教材和《作业本》,结合‘教读课所学,结合文本特质。前面两条路径都是外界助力,最后一条路径是内部因素。”
第三步:通过“四要”,解决“自读课文怎么读”的问题
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后,就得讨论一下“怎么读 ”的问题。笔者把这一问题抛给学生,学生讨论后给出的“读法”如下:
1.读课文,反复读,出声读。
2.要对生字、生词进行标注,并掌握它的写法。
3.理清文章的结构,给每一段概括大意。
4.分析一些优美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
然后,笔者开始引导:“这些是大家小学阶段经常用到的自学方法,是很有用的,建议保留。但如果只会用小学的阅读方法的话,显然阅读能力不会提高。大家是否还从前面两篇‘教读课文的学习和今天刚才的讨论中获得一些新的阅读方法呢?”这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他们有了新的发现:
1.生字、生词除了掌握它们的写法之外,还要还原它们的语境,掌握它们的用法。
2.要动用圈点批注阅读法,谈感悟或提出疑问。
3.要借助自读课文中的“批注”来阅读和思考。
4.要动用《作业本》,圍绕里面的“学习任务”来自读。
5.可以和同学交流,分享阅读所得,解决阅读困惑。
6.可以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充实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笔者作了总结,并提醒学生在“自读课文怎么读”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四要”:
一要确定阅读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确定阅读重点的路径其实也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三条,以后可以继续摸索。
二要带着任务读。比如采用三遍阅读法,第一遍读“特点”,第二遍读“语言”,第三遍读“情感”,当然,特点、语言、情感很多时候是不可分的。也可以一遍遍不停地深入地读,在不断地重复阅读中拓展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三要有阅读记录。圈点批注是一种记录,完成教材“批注”中的问题和《作业本》中的相关学习任务也是一种记录,如果能围绕阅读重点进行专题式的分类整理更是一种高层级的记录。
四要有交流和反馈。交流和反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但必须能够调动起阅读积极性,发现阅读过程中的优缺点。
这时,课堂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笔者让学生带着对“读什么”和“怎么读”的认识,自读《雨的四季》,并告诉他们:“今天的作业也是自读这篇课文,明天的课堂上,我们将以口头交流的形式反馈大家的自读成果。”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学生翻教材和《作业本》的声音,很多学生在书上圈点批注。
第四步:创设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呈现学生的“自读成果”
“自读课”并不是自己读完就结束了,它必须有交流和反馈的环节。这样,学生的“自读”才会有动力,有监督,有辐射,有提升。那么,该采用怎样的交流反馈方式来呈现“自读成果”呢?“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可以任选其一或双管齐下。
方式一:围绕阅读重点,结合教材、《作业本》等进行自读成果的口头交流
《雨的四季》自读之后的第二天,学生开始在课堂上围绕“特点”“语言”“情感”这三个关键词进行交流,先是小组交流,后是全班交流。交流的时候,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批注”和“阅读提示”,可以结合《作业本》内的相关任务,也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圈点批注。这个时候,学生经过了自己的自读与思考,加上交流有主题,所以,发言非常积极,彼此有思想碰撞,很多疑问在交流中被解决了,新的疑问又不断产生。课堂上,笔者时刻提醒自己,这节课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哪些高质量的解读结果,而是激发交流的热情,引发思维的碰撞,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的能力。当然,有些时候,教师的引导可以让课堂深入,让学生的思维更上一层楼。比如,当有学生说这篇散文的语言很优美,并且举了很多例子之后,笔者就引导学生标出这些句子,然后探究这些句子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上的一些共同点,探究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让语言优美起来的。最后,学生分析得出几条让语言优美起来的法门: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动用联想想象;用陌生化的诗歌语言;调动多种感官;饱含情感……这样的引导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只关注“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
方式二:围绕阅读重点,采用多种个性化样式,完成自读成果的书面交流
一节课的交流结束之后,笔者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阅读成果进行整理,形成《雨的四季》的自读成果书面报告。整理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和个性化,如画思维导图、出手抄报、写赏析性文章、整理课堂实录等。
第二天,学生的自读成果交上来了,真是异彩纷呈。除了笔者在课堂上讲过的这些样式之外,还有一些学生脑洞大开:有一个学生以阅读题形式呈现,他根据文本核心价值,命制了一套题目,并拟定了参考答案;还有一个学生,用了叙事的方式,记录下了自读的整个过程,包括自己的思维过程,也包括课堂上的各种思维碰撞给他的启发,最后还不忘夸老师几句,说这样的自读课是他所喜欢的,并表示受益匪浅。最后,笔者从中选择了几份有代表性的阅读成果,在班级里进行了展示。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热情,自读课成了他们的期待。
“自读”绝不是放任学生自由读,教师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扮演的不是权威,而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然而,是不是每一篇自读课文都需要教师进行这样的组织和引导呢?是不是每一篇自读课文,都得占用课堂时间来讨论“读什么”“怎么读”呢?显然不是。《雨的四季》是初中阶段的第一篇“自读课文”,所以,教师必须在学生进入“自读第一课”时,先教给学生“自读”的方向和路径。“读什么”便是“方向”,方向怎么定?記住“三结合”:结合教材和《作业本》,结合“教读课”所学的知识和策略,结合文本特质。“怎么读”便是“路径”,路径怎么走?记住“四要”:要确定阅读重点、要带着任务读、要有阅读记录、要有交流和反馈。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个“三结合”“四要”的“自读模式”。当然,这不是万能模式,更不是唯一模式,但掌握了这一“自读模式”,便是掌握了“自读课”的某一种正确打开方式。长此以往进行自读训练,“自读课”定能一步步地发挥其最大功效:第一,学生能根据自读课文的内容、批注、阅读提示,以及《作业本》的学习任务设置等来确定阅读重点;第二,学生能学以致用,把“教读课”所学到的知识及阅读策略等转化为实际阅读能力;第三,学生能在自读过程中对自己和他人的阅读成果进行记录、交流和整理;第四,以后,学生在面对课外的一篇篇文章乃至整本书的时候,必将能准确把握其阅读重点,并运用阅读策略获得丰厚的阅读成果,最终学会阅读。
参考文献:
[1]章新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