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发展绿色经济战略重点与对策

2018-01-23梁愉立

价值工程 2017年28期
关键词:绿色经济问题对策

梁愉立

摘要:广西发展绿色经济取得重大成效。但广西发展绿色经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绿色经济重点目标和重点战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科技创新;加快“互联网+”和智慧化发展。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推进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市场化;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强化发展绿色经济的主体责任;提高绿色认识,树立绿色理念。

关键词:绿色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0引言

绿色发展要由理念变为现实,必须依靠发展绿色经济才能真正落地,造福于人类。广西提出着力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发展绿色经济是营造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的关键。广西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必须发展绿色经济,才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弯路,实现绿色发展,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1廣西发展绿色经济现状特点

绿色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发展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广西发展绿色经济具有如下现状特点:

1.1绿色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广西属亚热带地区,农林业资源优势突出,光、热、水资源丰富,富产农林土特产品,发展绿色农林产业具有传统优势。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实施甘蔗、桑蚕、果蔬、茶叶、食用菌等绿色种养业提升工程。蔗糖产业绿色经济,以科研攻关为突破,着力培育系列高产高糖抗虫抗旱甘蔗品种。以土地整理为切入,加大蔗田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完善蔗田水利灌溉体系和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糖料蔗连片种植,建设500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按照国家农业机械化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积极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降低糖料蔗生产成本。大力研发和生产精制糖、功能糖、药用糖、甘蔗制酒(朗姆酒)等高附加值产品,探索甘蔗和制糖产业向生物化工、生物质能源等绿色经济方向转变。桑蚕资源多级循环利用的新型产业链初步形成。据统计,2015年,广西桑园面积达201.38千公顷,桑蚕产量36.06万吨,通过加快“三高”蚕业原料茧生产基地县和蚕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的建设,提高桑蚕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推进桑蚕产业向多元化发展,推动蚕蛹、蚕沙等废弃物的利用和研发,有力地促进了广西循环性绿色桑蚕产业发展。在取得以上重大突破的同时,发展绿色农林产业,因地制宜,各地根据林地条件,优化经济林树种结构,发展经济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突出发展林产化工、木材深加工、油茶、花卉等优势产业。实施标准化和认证试点,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牧等林下经济,打造精品示范基地。积极改造传统养殖业,科学使用安全配合饲料,严格饲料绿色生产,推广使用生态养殖技术,创新优化养殖模式,推进种养结合、立体养殖、循环利用等,控制并逐步降低养殖业污染。

1.2绿色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

针对广西资源型工业比重大,绿色工业发展,广西选择对治理污染成效明显和改善环境显著的行业推进。一是积极推进糖业循环经济发展。甘蔗制糖循环经济模式被列为全国糖业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的示范样板。广西100多家糖厂全部在不同程度实现循环经济,蔗渣利用率高达100%,蔗渣制浆造纸产量和技术居世界第一,蔗渣发电量居全国生物质发电第一。蔗渣、滤泥、酒精废液等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及废弃物基本上实现了综合利用。二是积极研发推广铝业、有色金属加工等“三废”处理及利用。百色市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河池市有色金属工业示范基地建设和来宾市铝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加快:先进的采选冶技术、工艺全面推广,采矿回采率大幅度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三废”处理及利用系统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三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散装水泥。2015年,广西水泥散装率达49.00%,水泥散装量5418.53万吨,节约近12亿个包装袋,水泥包装袋纸折合优质木材34.28万立方米。若用塑编袋包装需消耗石油8.559万吨:散装水泥密闭运输减少散装水泥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耗损285.3万吨,同时免破包可减少对大气255.63万吨粉尘排放。散装水泥发展绿色经济,既节约资源能源,又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排放。四是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城区建筑工地扬尘、工业烟尘治理、道路扬尘整治、秸秆禁烧工作力度。2015年,广西区内14个设区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8.5%:2015年广西化学需氧量、氨氨、二氧化硫和氨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71.7万吨、7.67万吨、42.12万吨和37.34万吨,与2010年比较,“十二五”期间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1.9%、9.2%、26.39和17.22%:2015年,对全区39条主要河流的72个断面进行监测,河流水质总体良好。

1.3绿色清洁能源发展成效显著

广西着力发展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突破。防城港核电站1号、2号机组已于2015年底试发电成功,2016年已并网发电,年发电量高达150亿千瓦时。在“十二五”期间广西的太阳能发电、水电、风电、核电清洁能源均得到快速地发展,比重不断提高。到2015年,广西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产量达13.7亿千瓦时,折合43万吨标准煤:水电产量777亿千瓦时,折合2410万吨标准煤,比较于2010年增长了63.5%,年均增长10.3%。截止2015年,广西的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达89.7%,比2010年增加11.9个百分点,年均增加2.4个百分点。

1.4废物资源化利用取得成效

将废物变为资源,化废为宝,这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关键。广西将废物转化为有机肥,在环保产业技术取得突破。近年来,针对禽畜粪便、城镇污水污泥等有机固废物社会排放总量大、排放源多而分散、规模大小不均,不易储存和长距离运输,集中大规模处理综合成本高,污染问题突出等社会难题,广西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尤其是广西力源宝(集团)科技有限公司,攻克发明的有机固废物生态处理技术与环保设备,获得了二十多项国际专利和国内专利。该设备融合生物生化、机械与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空气力学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颠覆了传统有机固废物处理方式和过程。形成了以下技术优势:一是安全高效、成本低。“有机固废生态处理机”可实现有机固废物的全天候连续处理,无废水、无臭气、无苍蝇滋生等二次污染产生,清洁环保。二是灵活方便,简单易行。小规模机型每天处理畜禽粪便是0.1-5吨,适合小规模养殖户和农户,即装即用,高效清洁安全。该技术的发明和创新,成功地为广西打造1000亿元废物资源化有机肥环保产业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endprint

1.5绿色服务业发展迅猛

随着广西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旅游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广西以旅游业为龙头,加快绿色服务业发展。将“重视环保;品牌化经营;人性化服务;产业融合;富有创意的营销。”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将环保放于第一位。在发展旅游业中,广西坚持保护环境原则,依山就势、就地取材,铁路、公路穿山而过,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开辟绿色服务业发展空间。2014年,广西接待旅游总人数达2.9亿人次,同比增长17.4%:旅游总收入2600多亿元,同比增长26.5%。同时,依托广西生态优良、山青水秀、碧海蓝天等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凭借广西拥有23个县市“中国长寿之乡”,发展养生养老健康产业,把绿色服务业发展推上新水平。

2广西发展绿色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二三一”产业结构将会维持较长时间,全区资源型产业、高耗能行业比例偏高,重化工业转型升级正爬坡过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消耗和要素投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风险正进入高发期。发展绿色经济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2.1生态较脆弱,自然资源、环境容量承载力有限

广西面临能源需求日益扩大,资源短缺却日益严重的现状,广西虽然矿产资源丰富,有着“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但改革开放几十年后,除了石灰石矿、重晶石和铝土矿等少数矿产能勉强满足目前开采需求,其他的有色矿产资源储量已经接近开采殆尽,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2015年,来宾市、桂林市、柳州市等6个城市酸雨频率为42.5%,降水酸度平均值为5.59,比2014年上升0.29个pH值单位。区内下雷河和南流江为轻度污染,九洲江为中度污染。广西石漠化地区生态较脆弱,因为长期自然植被不断地遭受破坏,大面积陡坡开荒,造成了地表裸露,而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强,随时间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

2.2产业层次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广西经济增长对重化工业的依赖性大,石化钢铁等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占很大比例,粗放式发展模式仍具有较大惯性,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和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压力巨大,面临着投入、市场、社会稳定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2.3绿色经济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滞后

广西绿色经济优势和经济效益不明显突出,难以形成吸引投资的新优势。而广西绿色经济投入不足,中央和广西自治区的预算资金有限,民间资本参与绿色经济投资的激励不够,促使发展绿色经济的社会融资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广西绿色经济的发展。

2.4环保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缓慢,占比较低

广西环保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环保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偏小,没有大型节能装备生产制造,也缺乏环保产品制造等大企业。现有环保企业的主营业务主要是一些低端的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常规的环境影响評价和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受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基础薄弱,规模发展的基础不够,且支持其发展的体制机制及配套设施不健全,因此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慢,占比重较低;广西生产性服务产业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结构还不够完善,发展较慢,占比较低。

2.5发展绿色经济体制机制不完善,保护和支持力度不够强

广西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补偿水平低,影响了人们建设生态屏障的积极性:财政、税收、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制度不完善,支持力度不强,处罚力度不够,不利于调动社会、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积极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指标、评价方法及激励制度尚未建立,相关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尚未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推动发展绿色经济的强大动力和社会氛围。

3广西发展绿色经济重点目标

针对广西发展绿色经济存在的问题,明确广西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以绿色经济建设为核心,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做大做强优势绿色经济,逐步形成发展绿色经济新模式。

3.1绿色产业化目标

首先,加快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着力打造森林资源利用与木材加工、林下养殖、中草药利用及生物医药、肉牛养殖与循环有机农业(水果、蔬菜、特色种植等):生态与农业休闲旅游业(包括农家乐、生态旅游等):农业废物资源化有机肥等。这些产业主要布局在次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高价值的中药材和木本粮油、森林旅游和特色探险游主要布局在禁止开发区域。实施新兴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种养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等若干个千亿元产业,力争到2025年,广西绿色产业占农业产业的比重达到60%。

3.2产业生态化目标

主要将传统优势产业向生态化转型升级,发展具有绿色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冶金、建材、制糖、食品、林产业、茧丝绸等传统产业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布局在重点开发区、次开发区内的开发区及其城镇周边的产业园区。企业节能环保等指标达到和优于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循环型工业与节能减排主要布局在重点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循环型农业经济主要布局在次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及部分禁止开发区。广西力争到2025年,生态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国家级园区和广西自治区级园区实施生态化改造分别达到50%和30%以上。

3.3绿色城镇体系目标

建设绿色宜居城镇,以绿色城镇体系建设,带动发展绿色经济壮大,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切实加强城镇公园和绿地建设,加快城乡垃圾、污水、工厂烟尘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5年,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烟尘处理率达到98%以上,绿色建材普及率达到80%,城镇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endprint

4广西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战略

4.1生态产业化

利用广西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引进技术、资金和投资者,加快发展绿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绿色渔业和绿色休闲农业,着力打造森林资源利用与木材加工、中草药利用及生物医药、林下养殖与肉牛奶牛养殖产业、绿色与有机循环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与生态健康养生业等五大干亿元产业,积极发展城郊设施与精品农业、海水生态化养殖和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产业,着力做大做强,将其培育成为广西农业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4.2产业生态化

着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积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冶金、建材、制糖、林化、茧丝绸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新材料、新型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能源集约节约利用、节能降耗、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工业绿色发展。

4.3发展循环经济

着力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链接,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废物和水资源循环、链接利用、促进源头消耗和排放减量。重点是推进矿产资源和城市矿山的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废水、废气和城镇污水、污泥的循环与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建设循环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有机肥产业,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

4.4实施科技创新

发展绿色经济,核心是科技创新,只有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的重大突破,才会有绿色经济的大发展,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着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生态产业化技术、产业生态化技术、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技术的攻关,力争尽快取得突破和产业化,实现重点产业的共性技术自主创新;加强重点耗能行业技术改造,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快引進和推广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加强绿色经济的技术支持:强化设计创新、标准创新,工艺创新、不断提高绿色产品、工程设计标准,推进传统工业产品绿色生态设计和转型升级。

4.5加快“互联网+”和智慧化发展

“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全面整合广西经济与社会的各领域。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包括生活及消费各个领域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走向绿色发展。

智慧化发展领域十分广阔,其应用遍及广西经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融汇到经济与社会的每个领域。根据广西的发展现状,其战略重点应着重于三大领域,即智慧城市、智慧产业和智慧企业。以智能化发展促进绿色经济实施。

5广西发展绿色经济的对策措施

5.1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传统产业转型为绿色经济的关键是绿色技术的突破和成果的转化:因此,要建立健全以科研院所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强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人才团队引进和绿色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绿色科技攻关联盟,组织国内外科技资源和人才进行联合攻关,力争在绿色生产技术、绿色能源、清洁生产、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执行广西制定的《广西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行动、重点领域科技成果引进转化行动。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运行顺畅、协调有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立广西自治区、市、县三级全覆盖的统一网上技术交易平台体系,加快绿色科技的转化。

5.2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采取“国家+广西自治区+地方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的方式筹集发展绿色经济资金。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要向生态产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倾斜,加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加大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人才培养和研发的资金扶持:要整合资源,集中财力,加大对生态产业、循环经济园区、资源节约的支持。

二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加大投入。利用财政引导资金和财税政策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绿色经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利用PPP模式,重大环境治理领域引入第三方治理,推动城镇环保设施建设运营产业化:支持企业投资节能、低碳、环保等绿色经济的发展。

三是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的投入。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支持政策性银行设立绿色经济专项信贷服务:鼓励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发展绿色股票和相关投资产品;鼓励机构投资者投资于绿色金融产品。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充分利用广西特有的地理位置优势、生态品牌优势,推出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尤其是生态产业化项目,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循环农业生产基地、生物医药产业等优势资源项目向国内外招商,吸引外省、东南亚国家、发达国家前来投资开发,做大做强绿色经济。

5.3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推进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市场化

积极发展绿色交易市场,加快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在南宁、柳州、桂林和梧州分别建立绿色产品交易市场,并逐步向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鼓励各地利用能源使用权、水资源使用权、碳排放权等权益进行交易、融资发展绿色经济。研究制定广西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完善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在重点流域和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合理推进跨行政区排污权交易。推行水权交易制度,结合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合理界定和分配水权。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endprint

5.4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强化发展绿色经济的主体责任

要以发展绿色经济为目标,以落实发展绿色经济主体责任为重点,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地区发展绿色经济工作负总责。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成立由广西自治区主要领导作为总负责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发展绿色经济领导小组,负责编制绿色经济规划、重大问题决策、重点项目指导等工作。同时各地市也成立绿色经济领导小组,负责传统产业转型向发展绿色经济工作,组织绿色经济、绿色生活的宣传,监测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等工作。二是加快建立生态产业统计评价体系。将绿色经济特别是生态产业纳入统计范畴,确定统计指标,完善统计方法。三是构建实施绿色经济考核体系。对各个地方的绿色经济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损害等纳入绿色经济考核體系中,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设置不同指标和权重分值,实行差异化考评:同时针对每个地方的情况设立节能减排目标。四是强化目标管理。五是强化领导责任。严格绿色考评机制,将绿色考评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硬性考核指标,实行发展绿色经济领导问责制度,对完不成任务或造成重大环境责任事故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5.5提高绿色认识,树立绿色理念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绿色理念,明确发展导向。首先领导干部,要增强绿色发展意识,自觉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并将绿色经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次,要提高绿色执政理念。各级政府要在决策、规划、政策等方面突出绿色经济,将绿色经济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体现在政府施政的各个方面,为绿色经济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各部门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拒绝铺张浪费。三是企业增强环保责任意识,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在追求高效益的同时也要节约能源资源:积极推广绿色技术,对产品进行设计和制造尽可能使用绿色材料,生产过程达到绿色经济的要求,减少使用化石原料。四是广大群众要形成绿色生活的价值观。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建设贯穿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全民绿色意识,增强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逐步改变人们的传统消费模式,主动适应绿色消费,提高绿色消费水平,使绿色消费尽快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鼓励绿色出行,减少对过度包装、耗能高产品的购买,支持购买节能节水型、贴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沼气、光伏、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传统燃料。endprint

猜你喜欢

绿色经济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