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精品力作与工匠精神

2018-01-23郑晓萌

中国市场 2018年1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郑晓萌

[摘要]文章尝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阐述在编辑出版领域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当代精品力作。

[关键词]精品力作;工匠精神;文化艺术工作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1164

1当代精品力作的含义

11精品力作的字面含义

关于精品力作的字面含义,《辞海》中并无整体解释。但其中针对“精品”和“力作”进行了明确的语义界定:“精品”即“精良的物品;上乘的作品”,而“力作”则是指“精心完成的功力深厚的作品”。

12精品力作的文化语义

延伸到文化艺术工作领域,精品力作可定义为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晶,坚持“二为”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贯彻“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具有感人至深触及心灵的、超越技术的艺术力量的、强烈而巨大的震撼力的作品。“精品”最重要的标志是人格的力量、人性的力量,是精神的力量和天才的力量与表现技术的完美统一。

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来说,精品力作是他们对生命、生活、人性等敏锐的感受关注及热爱,通过关注人类社会的历史或现状,关注人的情感、人文的精神内涵,认真提炼素材,把握时代的脉动,在创作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表现对象激情灌注的结果。精品力作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没有把对社会地位的奢望及对功名和官职的追求以及对巨大经济利益的渴望作为创作目的,而是胸怀大智慧,以高尚的境界与眼光、以寂寞的从容不迫的工作状态、以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呕心沥血、千锤百炼造就的心血结晶。

13精品力作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语义

从出版各环节的全流程管控方面,适度参与到作者创作工作中,并在实践中磨炼更加成熟的表现技术,拓展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靠“从容不迫”来养育自己,催生内容和质量上都过硬的精神的精品。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编辑出版流程,打造符合“三个第一位要求”(即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出好书放在第一位),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当代优质出版物。

2国外(日德)工匠精神简介及新形势下工匠精神内涵

21日本和德国的工匠精神

日本的工匠精神,脱胎于江户时代的传统匠人文化。“匠人”在日语中被称之為Takumi,从词义上来看被赋予了更多精神层面的含义。用一生的时间钻研、做好一件事在日本并不鲜见。他们对自己每一个产品、作品都力求尽善尽美,并以此自豪和骄傲。

在德国开姆尼兹工业大学博士熊火金的研究中,德国除了“职业性”以外没有对应“工匠精神”的词语。职业性是指让所有工匠都守住自己的行业标准,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22工匠精神内涵剖析

精雕细琢、趋近完美、专注细节、精益求精这种自古以来中国工匠秉持的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2015年以来,工匠精神成为热词,更被写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与耐心、专注、专业同义,与淡泊名利、出乎本心、追求极致相通。

3出版业内精品力作匮缺原因和工匠精神引入的必要性

目前,之所以一些粗劣、低质的出版物频出,既与有些出版单位只求粗放生产、速度获利有关,也与社会大环境某些价值取向发生偏离脱不开干系。大家追求 “短(周期短)、平(投资少)、快(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秉持“差不多精神”——满足于90%,差不多就行了,而不追求100%,从而在根本上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试问,有多少出版单位会像传统老字号中的翘楚“同仁堂”,百年如一日一直秉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客观地讲,这与工匠精神稀缺或者说缺位有相当大的关系。

今天,如果我们把工匠精神视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应持久涵养的文化、应不断修炼的品质,那么,对于行业如编辑出版行业的职业要求就应该提升到既拼坚守专注、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拼推陈出新、别具匠心的创造力。

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出版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把编辑出版工作建设当作系统工程,打造精品力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为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支撑起中华文化大厦,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做出贡献。

落实在个人层面,工匠精神就是一种认真、敬业精神。其核心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认真,认真,再认真,认真是打造精品力作的基础;对每个字、每个细节精雕细刻,是传世精品横空出世的前提;对每一个工作内容、工作环节,都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从思想、内容、语言、科学上坚持严格标准、科学态度,是做出精品力作的保障。最终打造本行业最优质、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4在编辑出版业内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力作的实践例析

在编辑出版工作中,要尊重出版过程的规律性,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做好出版物市场调查、选题策划、审读、改稿、校对等实际工作。

在此,用笔者参与编辑的一套丛书《中国电力百科全书》(担任丛书第三版“ 核能发电卷”的责任编辑,该书于2014年6月出版。该丛书入选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提名奖)的问世为例,简要剖析如何在编辑出版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

(1)严把选题策划关,确保策划孕育出精品。2011年10月,丛书立项。历经3年,各丛书陆续出版。其中“核能发电卷”经过多次调研、出了数个版本的策划案、讨论了不下10次,最终确立了其基本体例及主导思想,即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核电技术发展和管理工作的最新成就,总结我国的核电工作经验。

(2)精研编辑出版流程,切实落实三级审稿责任制。在编辑、审稿环节,笔者承担责任编辑工作,并全程跟进了二审、三审等环节,各环节都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将内容最臻完美的书稿呈现给读者。

(3)“打铁还需自身硬”,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以及编辑数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环节把好质量关。

参与这项工作的同事,都是对自身的各项素养提升有着严格要求的人。基本都在行业内深耕细作了8年以上,而且无一不具有编辑出版中级以上资格。

(4)不厌其烦、反复论证沟通,与作者共同努力、精益求精。因为本丛书作者是丛书编辑委员会的特殊性,所以沟通中面对的不是单人而是多位专业人士,与相关人员就体例安排变化乃至诸多细节性的专业问题的沟通,逾百余次。

(5)书刊整体设计推陈出新、做到尽善尽美。丛书的设计方面,力求既体现电力行业的特性,又凸显各学科的发展推动行业进步的发展性,还要具有新时代下的科技性、简约性、实用性等元素,丛书的责任编辑以及美工人员数易其稿,才最终定案。

(6)书刊校对,专注专业,把枯燥的工艺做到极致。在整个编辑环节这“最后一公里”——校对环节,承担责校的同事们除了对文字订正之外,更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格式问题,最终确保丛书以精细的文字编校质量面世。

虽不敢妄称该丛书已位列精品力作,但丛书问世以后,引起的专业关注和形成的社会影响,让我们看到了践行工匠精神的初步效果。鉴于此,笔者也更加确信,出版单位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编辑出版从业人员若能坚持工匠精神,不断琢磨,精益求精,精品力作出现可期。

参考文献:

[1]刘洁编辑工作者需要培养工匠精神[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6).

[2]周慧琳倡导工匠精神做学者型编辑[J].中国编辑,2017(2).

[3] 张敏以“辞海精神”铸造传世精品 ——浅谈《辞海》编纂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出版与印刷,20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