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工匠精神的生成规律与培育路径
2018-01-23王兴立
【摘 要】 文章论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以实践为工匠精神的本质为理论起点,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规律,从认识的两次飞跃分析了工匠精神生成的开端、载体的形成、本质内涵的产生,阐明了工匠精神生成的总过程和基本规律,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以思维为主线的培育路线、工匠文化三个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工匠精神;生成规律
2015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专题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位工匠用灵巧双手筑梦的故事,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6年3月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国家层面。任何的培育过程和内容都要符合其生成规律,因此,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探索工匠精神生成规律,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以及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实践是工匠精神的本质
工匠精神从我国古代至今就存在,2015年央视播放大型专题片《大国工匠》诠释了我国古代传承至今的工匠精神,《大学》中记载到“如切如搓,道学也;如琢如磨,自修也。”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基础上升华它的内涵,“言治骨角者,即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即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1]精益求精一词由此而来,也是我国古代工匠精神的浓缩和体现。在当代,日本和德国是工匠精神的典范,日本和德国超过200年的企业分别有3146家和873家,[2]它们都有着追求极致、完美和零误差的共同品质,这就是当代的工匠精神。无论是从我国古代至今的时间维度,还是从东西方国家的空间维度上看,工匠精神的生成与培育都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一线工作积累和沉淀,甚至是几代、几十代人在技术、生产、品质等方面的不断地传承、发展、提炼、升华而形成的,其中“一线工作”就是实践。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3]工匠精神中的“工”是指实践主体(人),“匠”是指实践的中介(工具方法、技术技艺、理论规则),工匠精神的生成与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在认识中起决定性作用,因而,工匠精神的培育和生成本质是实践,过程是主体(工)通过中介(匠)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非物质文化产物。
二、工匠精神的生成规律
根据米切姆的技术哲学理论,可将工匠精神存在的方式分为作为“人工物”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过程”的技术、作为“意志”的技术。[4]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米切姆的技术哲学是辩证统一的,人工物的技术主要指工具、设备、仪器和机械等客观物质,为感性认识阶段,知识的技术主要是指技艺、技能、技巧、技术规则等,为理性认识阶段,这两个过程即为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过程的技术主要是指生产、设计、运行、操作等过程,意志的技术主要是指意境、工匠自我价值的实现、存在意志等,这两个过程为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1、感性认识是工匠精神产生的开端
感性认识是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在这个阶段的认识中,认识的主体对工具、设备等人工物有了最直接、最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即“工”对“匠”的表象、结构、外部联系的直观认识。但并不意味这个阶段的认识是最简单的,虽然“匠”是客观存在的物質,但它是由“工”创造的,它蕴含着“工”的智慧和意识,而且“工”对“匠”的创造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每个“匠”的产生都有其发展过程和时代背景,以及“工”的智慧、意识和思想,从这个角度上看,“匠”是“活”的。因此,工匠精神的生成和培育要从认识“匠”开始,不仅仅要认识“匠”的结构、表象、功能,而且要认识“匠”的发展过程和背景以及创造者的思想和意志。
2、理性认识是产生工匠精神生成的载体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认识主体在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辩证的“加工”,再进行概念认识、判断和推理,对“匠”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外观结构到内在联系,从现象到本质,都有深刻的认知,最终升华为技艺、技能、技术规则、伦理等知识技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是辩证统一于实践的,技术知识实践过程就是工匠精神产生的过程,工匠精神正是在技艺技能一次又一次、反复地实践中提炼、升华而凝聚产生,知识技术使得“工”与“匠”连接到了一起,“工”通过知识技术,运用“匠”实现目的和意志。因此,理性认识阶段产生的知识技术是工匠精神生成的载体。
3、第二次飞跃产生工匠精神的本质和内涵
米切姆的技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认为实践最为重要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工匠精神的生成。在这个阶段,“工”在知识技术的载体上,通过运用“匠”去设计、生产、制作、维修产品或作品,工匠精神的本质和内涵是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产生的,它不是静态的过程,也不是一段时间的积累,而是一个永恒发展的动态过程。工匠精神作为“工”长期实践过程中的凝结的非物质文化产物,离开了“工”,工匠精神也就不复存在。而“匠”和“匠”的知识技术作为“工”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实现的中介和载体,它们都具有目的性,其目的为满足“工”的多层次需求,满足“工”价值和意志的实现,这不仅是工匠精神作为意志的技术存在形式,而且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庄子·养生主》中记载的庖丁解牛的故事:“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5]庖丁的“道”就是他的价值和意志,“技”是实现“道”的途径,而“道技合一”就是庖丁的工匠精神本质和内涵所在。基于以上两点,以过程论和永恒发展的视度审视工匠精神本质,赋予了工匠精神当代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技艺的娴熟和熟练,而且是实践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更加重视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的能力,通过反复实践,凝聚和升华工匠的“技”和“道”,真正实现道技合一、匠心统一,从而产生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工匠精神。endprint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索
1、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更加符合思维作为工匠精神培育内容的形式
双元制是将一种私人办的企业作为“一元”,与国家合办的学校作为“另一元”,合作培育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6]学生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就是学徒,后者即现代学徒制。德国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中,学生一周有3~4天的时间在企业实践,1~2天的时间在学校学习, 将实践放在了教育的第一位,这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思维的形成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感悟和理解,然后内消和提炼,最终升华和凝缩为个人的精神品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工学结合”更加能够符合思维形成的过程。德国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其建立在德国整个教育体系、工业制造业体系以及德国的时代社会背景上,与德国人思维方式也密不可分,如果照搬照抄,就很可能会犯了脱离实践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在培育工匠精神中的应用,必须要结合我国国情、教育体系、中国企业发展现况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教育形式更加能够服务思维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容,是我国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形式和可行路径。
2、以思维为主线的培育路线:更加符合工匠精神产生和形成的基本规律
对“匠”的认识是工匠精神培育的起点,这个起点不应该在职业教育阶段才开始,应该在幼儿园中小学阶段开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开展实践课程,在教师指导下去摸索和感受工具和简单设备的结构、表象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以文化课和自我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匠”的发明、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改进、设计、制作、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结构性思维、究根思维和联系性思维。学生进入到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阶段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进入到“匠”的技术知识和实践过程培育阶段,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形式,使得认识和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在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企业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将技艺、技能、规则、标准、伦理、原理等“匠”的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学生进入到企业、行业实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线性思维,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无限发展过程,同时,通过比赛、参加展览、观摩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看成名的作品、高质量的产品、知名品牌,并进行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毕业后,进入到企业、行业中,在设计作品、创建品牌、制造产品时,逐渐地将自我的思想和意志融入进去,从而满足自我价值和意识的实现。当作品、产品、品牌中融入和体现了“工”的个人思想、意志、价值,大国工匠也由此产生,而工匠精神也随之产生。
3、工匠文化:更加符合工匠精神培育的客观环境
文化属于意识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文化对工匠精神培育具有能动作用,这种作用体现为文化熏陶、文化自觉、文化感染,在央视《我有传家宝》的节目中,介绍了许多像莆田木雕大师李洪这样的工匠,他们在成长和实践过程中,都长期处在相应的文化环境中,如李洪从小就成长在具有浓厚的木雕文化环境中,他几乎天天都看到他祖辈父辈创作的木雕精品,感受木料散发的气息,被木雕文化日复一日地感染和熏陶,再与其娴熟的技术相结合,最终内消、升华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和企业教育,都不能忽视文化作为意识的反作用。首先,在校园中,在宣传栏、公众号、网站,线上线下都对中外大国工匠进行宣传。其次,通过设置作品展、文化展、大师展等活动,营造工匠文化氛围。然后,邀请企业、行业中的现代大国工匠进校园,将企业、行业的工匠文化带入学校,指导学生,感染学生。最后,政府主办技能大赛,以赛促学,鼓励创新文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合,共同营造工匠文化,发挥文化作为意识的能动作用,促进工匠精神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 岳麓书社, 1985.3.76.
[2] 王道春,高职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策略探讨[J]. 高教学刊, 2016.22.30-31.
[3] 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55-60.
[4] 肖龙,陈鹏.技术哲学视域下工匠精神的生成及培育[J]. 职教论坛, 2016.34.15-20.
[5] 肖群忠,劉永春.工匠精神及当代价值[J]. 湖南社会科学, 2015.6.6-10.
[6] 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33.5-14.
【作者简介】
王兴立(1986-)男,海南海口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