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策略分析
2018-01-23吕莲谢吉刚
吕莲 谢吉刚
[摘要]“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给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曙光,同时也对创业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网络创业拥有投资小、门槛低、风险小等特点,自然成为创业者的首选方式。阿里巴巴及马云的成功充分证实了其发展前途。不少大学生看到了网络创业的巨大前景,纷纷涌入网络创业的热潮当中,竞争可想而知。“创业有风险”,这其中潜在的一些问题是大学生不应忽视的,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保障。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创业遭遇的尴尬境地,从创新理念以及打造院校专业师资力量等方面简要阐述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就业形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1121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即全面优化互联网生产要素,将其创新成果融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实现具有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给自主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1“互联网+”的背景以及含义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互联网大会上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新概念,表明国家对互联网创业的支持以及认可;随后,在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紧接着在又在同年12月,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腾讯、阿里巴巴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至此,“互联网+”在国内蔚然成风,全国兴起“互联网+”创业浪潮。
“互联网+”的含义:充分利用互联网生产要素,实现传统行业的新形态崛起,打造全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互联网+”与“创业”的有机结合,关键在于“+”和“创”两者上。“+”指的是在原有生产设施和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更多价值创造,推动互联网产业经济新形态演进;“创”指的是创新和创造,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资源平台重塑商业模式,创新经济,创新发展状态。
“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逐步实行于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各种“互联网+”企业以及项目也强势崛起,社会对“互联网+”人才呈现求贤若渴的状态。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给了大学生更多的选择,不少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如王兴、戴志康等。自主创业成功并非偶然,时势造就英雄,商界激流暗涌,创业必有风险,如何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和能力,也是国务院及社会近年来关注的焦点。
2“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尴尬境地
不可否认,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据社会调查数据表明,2017年全国大学生近795万人,另外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超800万人。现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依然存在不利影响,随即衍生出“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也揭示了当前国民经济的软肋:社会可用劳动力严重饱和的不可抗形态。曾经的“天之骄子”却不能更好地适应以及融入社会,毕业境地相当尴尬。因此,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自谋出路被无奈推上“前台”,这在笔者看来并非“不得已而为之”。社会可用资源趋于匮乏,可用劳动力趋于饱和状态,自主创业是在“传统产业”上进行全新加工,其前景不可估计,虽有风险,但是前途无量。21世纪,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普及化、大众化成为趋势。“80、90后”钟爱网络聊天、打游戏、刷评论等娱乐功能。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阵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网民在线人数731亿人,手机上网人数为69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32%,如下图所示。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庞大的网络消费群体,也从侧面展示了互联网发展前景。大学生作为互联网阵地中的“先锋”,在淘宝、易趣以及柏柏网等大的网络平台上万店铺中,40%是由大学生自主经营,不论是经营范围还是商品营业额都不逊于部分专业店主。
网店的成功也吸引了更多的大学生涌入开网店的热潮当中,但是,市场经济资源分配毕竟有限,好多大学生注资运行过程中,没有真正认清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最终形成“僧多肉少”的尴尬局面,以前“人人有钱赚”,现在“家家有余货”,市场供应饱和,消费群体趋于平稳化。然而,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开辟新境,下文以手机App进行简要陈述。
利用手机的普及化,推出手机App,大学生创业市场暂时回暖。然而,种类繁多的App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弄得消费者“眼晕”,App用了刪,删了再用,处于服务边缘化、淘汰化,笔者认为这是大学生创业路径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大量App的推出,造成了便捷服务的表面光鲜,虽稀有,但是并非无可代替;在这里,笔者并没有贬低App服务的意思。现阶段,市场经济平稳化发展,着实给了大学生创业者不小的挑战。如何在创业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在“粥少”的局面下“分一杯羹”,也着实是一件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不得不说,现在大学生创业处于尴尬境地。
3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存在的问题
(1)抄袭过度,创新不足。笔者阅读卢松松先生的博客,其中有一篇名为《中国互联网创业者的困境》的文章,讲述了现代互联网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这些也是现代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文章用大量的笔墨描述“抄袭”现象。其阐述道:“抄袭”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大企业以及各大公司当中。小公司抄大公司、小公司互相抄袭等,并非指大学生没有创新理念,只能说现在的时代对“创新”没有真正的保护,他们辛辛苦苦的创意,实力比你大一点的公司就可以瞬间掠夺,并且很快申请专利,这便是现实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原创者成为“抄袭者”。商界混乱的竞争现象,导致大学生潜意识对“创新”有所保守,最终因激情有余后劲不足,成为其他商家的垫脚石。须知道,创业是指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意优化,创新才是实现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endprint
(2)教育体系不完善,部分大学生创业知识不足。“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创业,并非喊喊口号那么简单,需要有一定的互联网知识以及商业运营知识来进行支撑,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并没有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学生在学校当中没有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深造,缺乏实效性知识的保障,这对大学生创业无疑是一大缺陷。学生只能在书本上进行学习和深究,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与现实创业脱轨,他们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当某些不可预知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只能束手无策,这也严重影响大学生创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3)院校将“创业”推向边缘化。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软硬件条件较差,部分高校中,创业教育被推向边缘化,并不重视学生自主创业这一领域。不少学校花费大量的资金,设立“科技园”“创业园”,最终只是用来参观的“花架子”,学生创业教育无法落实到点上。学生创业起步比别人慢,输在了起跑线上。
(4)學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风靡全国,然而,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真的可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更多的大学生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个人知识、交际能力等都是其次,关键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富二代”,大家的经济水平相对一般,白手起家的大学生偏多。经济基础薄弱,经不起风险的冲击,辛苦打下的创业根基,很容易被击垮。
4“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成长道路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更像是一场持久性战役,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功利性。时代在发展,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紧跟时代潮流,应大势所行才是正确的发展策略。
(1)引入创新理念,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实现大学生创业的平稳化成长的关键在于创新。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创业创新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创新教育。首先,学校应加强创新管理机制建设,结合专业特色开发优质创新创业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吸引力[1],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将创业教育普及,激活学生的创业头脑,以点布面,以学生带学生,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其次,鼓励学生提出相关创业新点子,学校设立“互联网+”创业社团,给喜欢“互联网+”创业的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实现其创新点子实用化。最后,开放院校的科技园和创业园,让学生的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创业,为其创新理念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另外,学校还可以联合“互联网+”创业教育专家在学校进行创新教育的演讲,为学生创新创业道路指明方向;还可以在校园中设立创新创业支持基金,支持大学生创业者,每个学期由各班级评选杰出的创新创业者模范,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延续其创业激情。
(2)打造专业素质过硬师资。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建设,保障学生能够接受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是学生创业道路上的引路人,其专业素质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的创业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专业师资的建设,可采用教师引进和内部培养的教育模式。例如,院校可以花重金聘请创新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专业负责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指导,为学生分析当前“互联网+”背景形势,为他们的创业提出可借鉴的方法和意见。校内专业教师须打破学科内合作惯性、培养跨学科教学素质以及强化团队化教学意识,学生也需要培育学思相长的学习模式,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此外,还可以采用“一带多”的培养模式。由专业的创业教师培养其他的普通教师,传授正确的教育方式;普通教师需要充分领悟“互联网+”时代教育的特征,将其融入自我发展规划之中,提升自我创业、多学科交叉知识能力。[3]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对创业教育教师进行专业素质评估;每个学期组织教师去其他知名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其专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丰富自身教育方式。还可以请一些创业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座谈指导,全体创业教育教师参加,学习最先进的“互联网+”创业理念,实现院校创业教育理念良好转型。
(3)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能进行良好创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拥有可支持性的社会文化氛围。[4]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政府以及社会应当给予其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创业文化。如今,政府针对大学生出台相应的创业贷款优惠政策,这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努力在社会形成“支持创业,尊重创业,宽容失败,创业光荣”的文化氛围。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推进,健全和完善奖惩机制,对于一些浑水摸鱼的创业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以便更好地进行创业;此外,仅仅依靠社会的力量还不行,还应需要院校以及家庭的多方面支持。[5]尤其是家庭方面,现阶段,部分家长依然存在“创业不如就业”的思想,这更多地表现出对“互联网虚拟化”的不信任。这部分家长存在互联网经商太不可靠,这未免有些狭隘。因此,必须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到“互联网+”环境下创业的前景以及巨大优势。例如,院校可以举办以“互联网+”创业为主题的座谈会,向广大家长发出邀请函,在会议上向他们讲授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以佐证家长对互联网的偏见。比如讲述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陈欧,他是一名标准大学生创业者,现在是聚美优品的CEO。陈欧作为一个资深游戏爱好者,还在校时他就决定游戏领域创业,凭着自身的创业热情和努力,陈欧以有限资源做出了游戏平台GG-game,并在2010年3月创立了化妆品电商网站——聚美优品,功夫不负有心人,聚美优品在2014年5月中旬正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超过35亿美元……让更多的家长了解“互联网+”创业的优势和前景,最终能支持和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
(4)建立“互联网+”创业资金支持体系。作为祖国创业动力后备军的大学生,在创业前期就会遇到资金不足、无人扶持等问题,而大学生创业的重要转折点往往由于资金的缺乏前功尽弃。在我国“互联网+”的大趋势下,笔者认为,应该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相关部门扶持大学生创业经济体系,以保证大学生创业能得到创业资金的资助,并能够持续有效地创业。另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法律法规为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所以,要扶持大学生创业必须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新兴产业的网络经济,若未能在法律法规的有效规范下,是不利于网络经济的发展的。基于此,国家应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一些商业垄断行为、欺诈行为和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维护良好的创业氛围,还大学生民主、自由的创业空间。
总之,“互联网+”概念以及理念的提出,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更有优势、更有发展前景的平台。社会、院校以及家庭应当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支持和理解,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为其创业成功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荆全忠,邢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5(9).
[2]刘刚,于晓东,程熙鎔整合型课程及其在管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15(9).
[3]李子运高校教师发展视阈下“互联网+”教育的六大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7(1).
[4]杨伊“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观转型——从传统教学三要素到网络教学三要素[J].科教文汇(上),2016(6).
[5]刘海韬,尚君,吴旭可穿戴技术对智慧教学环境构建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