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招商引资项目选择中应厘清的几种关系

2018-01-23何新易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招商引资项目关系

【摘 要】 本文认为,招商引资工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多维层面和多种关系,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大小项目一个样、新旧项目一个样、内外项目一个样、上下项目一个样、点面项目一盘棋;把“名优特大”项目与“散小传统”项目、领导项目与群众项目、外来项目与本土项目、增量项目与存量项目、点项目与面项目之间的关系厘清并处理好。

【关键词】 招商引资;项目;关系

招商引资项目选择是一个考核工作人员智力心力和体力的活,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理解力和思想定力,难以胜任这份工作。面对当前经济下行探底、产业转型升级、“三去一降一补”、环保督查的新任务和各地重复恶性竞争,招商引资工作越来越严峻和困难。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基调,激发了全国各地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一些地方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把招商项目引进和落地作为地方政绩考核的权重指标,招商引资被定位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逼人的形势,造成招商工作人员压力山大,以至于招商人员在面对“名优特大”项目与“散小传统”项目、领导关系项目与群众项目、本土项目与外来项目、存量项目与增量项目、“点”项目与“面”项目之间关系处理的时候,认识不清、莫衷一是,在选择、实施、推进落地招商项目过程中存在“重前轻后”,出现“最后一公里”、“肠梗阻”而功亏一篑的现象。如何使招商引资项目在地方上引得进、留得住,则需要冷静清醒,厘清关系。

一是处理好“名优特大”项目与“散小传统”项目的关系

“名优特大”项目就是知名公司或者著名产品的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特殊行业项目、投资规模大的项目,“散小传统”项目就是产业配套不紧密、传统夕阳产业、投资规模不大的项目。项目一对比,大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自然钟情前者而舍弃后者。各地争抢“名优特大”项目,容易引起各地血拼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互挖墙脚。缺乏冷静思考、全面考察,必然带来迷迷糊糊、盲目狂热。为了引进“名优特大”项目,一些地方不惜无原则地给足税收、金融、社保、政府特许经营政策,还无底线地降低地价、赠送宝贵土地、给予补贴。盘点下来,获益的是少数被招引的投资者,受损的是地方财政和当地民众福利。有的项目圈地占资源,迟迟不开发;有的项目因后续资金、技术、人才、配套设施跟不上,难以投产开工。招商引资成本大大高于项目未来产生的收益。真正的“名优特大”项目在社会上毕竟是少数,可遇不可求。有争抢,就有投机。社会上投机分子会假冒“名优特大”之名,到处招摇撞骗,无良地吸食民脂民膏。面对社会充斥鱼目混珠的“名优特大”项目,就需要谨慎小心、仔细辨别。众所周知,项目好坏评判标准,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适宜性,即是不是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不考虑产业基础、地理区位、交通自然条件和国家战略差异,一个地方以超越竞争对手、近乎倾其所有的优惠招商政策去引进所谓的“名优特大”项目,是违反经济性原则的。这样的项目顺利落地生根固然可喜,如若该“名优特大”项目是不切合当地实际的“中看不中用”的“花瓶”项目,则会成为地方财力的“吸血鬼”、成为经济发展的“鸡肋”。对于容易被轻视的“散小传统”项目,要客观认识其价值。“散小传统”项目,往往占当地企业数量的90%以上,能够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能够配套主导产业,能够带来产值和税收,增加就业。对于不污染环境、不过多占用土地、不以索要扶持政策為目的的“散小传统”项目,应该就是适宜引进的好项目。辩证地看,“名优特大”项目是“散小传统”项目长期专注发展的结果,今日的“散小传统”项目也可能成为明日的“名优特大”项目。所以,在处理“名优特大”项目与“散小传统”项目时候,要“火眼金睛”,剥去“名优特大”项目华丽外衣,把适不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作为主要指标来甄选项目,而不是把时髦和靓丽作为项目优先选项;既要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也要铺天盖地的小项目;既要能够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培育特色产业、创造新兴战略产业的散小项目,也要能够改善民生、绿色环保的长线大项目,从而实现“招大商、大招商”的局面。

二是处理好领导项目与群众项目关系

领导项目是地方主要领导或者上级领导介绍的项目,群众项目是一般群众介绍的项目。领导项目被誉为“一把手工程”,体现着领导的关心和重视。领导关心地方经济发展并帮助引进项目,是地方梦寐以求的好事。上级领导介绍和推介的项目,很多有着“高大上”性质,既能够拉动当地GDP,也具有区域战略布局,是稀缺资源。一般情况下,领导项目似乎更容易落地生根。因为对下属而言,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协调的事情,具有政治性、压倒性优势,容易被职能部门当作头等大事、倾斜性执行和推进,可以一呼百应,毕其功于一役,大干快上,效果快捷。实际上,越是“高大上”领导项目,越是需要大量宝贵土地、厂房、资金、人力、政策资源作为配套,越是有可能因资源挤占引起复杂的社会问题。这种项目短期内往往难以万事俱备、一蹴而就,倒是容易“雷声大雨点小”,成为“胡子工程”和“半拉子工程”。“三拍项目”(拍脑袋、拍胸部、拍屁股)往往与领导项目有关,原因在于领导有任期而项目没有任期,长期低成本的“供血”,导致新官不理旧账。群众项目,是通过各部门、民间、网络方式发现引进的,相比领导关系项目,不那么具有重大性和政治性,身价不那么高,但具有市场自然属性、更接地气。在享受地方优惠招商引资政策的时候,群众项目一般只能享受普惠制,不能像领导项目那样享有VIP特惠政策。事实上,真正的“高大上”项目来自于民间,来自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市场和资本有本能逐利的触角,会自然地伸进适合生长发展的区域中来,不需要领导去可以招引。招商工作不是几个人的任务而是一群人、所有人的参与。群众项目引进和落实,更应该成为一种常态、长态,对领导介绍的项目,既不一股脑全盘吸收,不唯上,也不一味地排斥。既要热情欢迎,也要冷静分析,要有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定力,以实现官方“委托招商”、“定向招商”与民间亲友招商、网络招商、全民招商共存的局面。endprint

三是处理好外来项目与本土项目的关系

外来项目是来自本土以外的资本项目,本土项目是指在本地长期内生发展的资本投资项目。外来资本项目是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能够带来新的产业发展理念和方式,补齐当地产业发展短板,又带来新生力和竞争力,推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比本地资本在业绩报表上更能体现增值。因此,有的地方招商引资人员特别钟情外来项目,整天忙乎外出调研和迎来送往,以为“外来和尚会念经”,而对想进入开发区享受同等政策待遇本地资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横挑眉毛竖挑眼,忽视本地资本发展需求。尽管外来项目比本土项目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本土项目也有自身优势。实际上,土生土长的本地资本更具有区域稳定性,不会随便乱跑,更能够实实在在地保证增量,更能够克服外来资本“水土不服”的不足,同时本地项目也具有地方产业传统和特色。本地政府的态度决定着招商安商富商的气氛,对新入驻的外来资本更亲商、更热情的“娶媳妇”活动,有助于外来资本放心进入。在本地资本看来,如果本地资本能够得到外来资本一样的政策优惠和政府亲情,也是能够脱胎换骨、生机勃勃,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所以,招商人员在权衡本土项目和外来项目优先次序的时候,只要项目符合开发园区产业发展需要,都应该一视同仁,内外一个样地看待和开放,不要“招了女婿气跑儿”,不能内外有别或者厚此薄彼,从而实现外来的“洋气项目”与本地“传统项目、特色项目”共生互补的局面。

四是处理好增量项目与存量项目的关系

增量项目是新引进或新增加的资本项目,存量项目是处于按部就班投资生产的项目。增量项目既包括外来新增项目,也包括原有企业再投资项目;存量项目是已经生产且不扩大再生产的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中,有些同志认为,存量项目对GDP的贡献是边际增加的,远不如新引进资本“整编性”规模的贡献大。在招商引资绩效考核中,为做足增量,一些招商同志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地引进新资本、新项目,重视程度如同嫁娶新娘,服务态度如同“保姆式、店小二”,而对存量项目采取漠视和不闻不问,全然不顾已有企业被冷落的感受。事实上,存量项目与增量项目都是做大地方经济总量的增加项,它们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已有的存量项目是以前的增量,现在的增量將是未来的存量,存量项目是现实的生产力,增量项目是预期的生产力,存量项目比增量项目在GDP创造方面更靠谱。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培育方面来看,存量项目是基础,增量项目是补充。存量中,支柱性的项目是区域产业规模做大、档次提升、品质做优的基础,新增项目应该是对存量项目产业链的延伸或补齐;增量项目是对存量项目的产业转型升级。另外,存量项目往往是新增项目的言传身教的“宣传者”、是孵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母鸡”。因此,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既要重视存量项目的做大做优,不做减法,也要重视增量项目,花大力气不断做加法;业绩考核中,既要关注增量项目业绩,也要同等重视对存量项目新增的投资、技改和设备的服务业绩,将新项目引进与老项目服务同等看重,从而实现走出去招商与请进来“以商招商”互动的良好生态。

五是处理好“点”项目与“面”项目之间的协调关系

“点”项目是各地方封闭独立引进的产业项目,“面”项目是更高层级区域进行战略性产业布局的项目。一个地方面对上级行政区域是一个点,而上级行政区域对下级行政区域则是一个面。从项目属性方面来比较,“点”项目是各地方通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方式取得的,具有竞争性;“面”项目是通过行政分配方式生成的,具有垄断性。竞争性的“点”项目自有利弊:“点”项目容易形成差异发展、特色发展、个性发展的路径,一方面激发了地方经济活力,另一方面因为行政区域之间为了政绩而各奔前程、各扫门前雪、互挖墙脚,造成了产业布局碎片化、项目重复化、资源约束化、产品同质化,导致招商工作危机四伏、抢盗成风、血流成河,引发招商优惠政策无序泛滥、无底线。“点”项目存在的弊端,亟需要从大格局上对各地产业项目进行科学调度、合理布局。“面”项目作为区域整体性,上级行政机关可以从区域战略高度,考虑各地方之间人力、资本、技术、信息、交通、生态等资源禀赋,在时空上进行整体协调和互补流动,以解决“点”项目所存在的无序和内耗问题,实现发挥区域产业比较优势和经济成本最优化的效果,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项目最优布局。所以,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树立“功不在我”、舍小求大的思想境界,树立“一盘棋”思维,讲求产业区域布局中点面关系、局部全局关系、协调整合关系,讲求人、产、生态之间和谐共处,重视空气水资源的跨境环保,突破狭隘的区域地方本位主义限制,达成区域一体化协同化的产业布局;在项目选择中,既要鼓励各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优势发展的局部“点”项目引进,也要讲求“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整体“面”项目布局,从而实现“小格局与大格局”协调双赢的局面。

总括起来,招商引资工作要做好,项目选择是关键。没有项目,其它经济工作一切归零。如何辨别、引进、跟踪、落实项目,需要坚持“四个一个样、一个一盘棋”的思维判断标准,即大小项目一个样、新旧项目一个样、内外项目一个样、上下项目一个样、点面项目一盘棋,也就是将“名优特大”项目与“散小传统”项目、领导项目与群众项目、外来项目与本土项目、增量项目与存量项目、“点”项目与“面”项目的关系一一对应地处理好,理解透,不要重视前者而轻视后者。

【作者简介】

何新易(1966-)男,湖北武汉人,经济学博士,南通大学商学院国贸系主任,由中组部委派,作为第十六批博士服务团成员,现挂职重庆市万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协管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局,主要研究方向:园区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国民经济.endprint

猜你喜欢

招商引资项目关系
浅议招商引资与地方经济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招商引资研究
人社局荣获全市2016年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奖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策略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