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活饮片生产加工工艺规范化研究

2018-01-23孙振阳王英姿聂瑞杰张景珍王思雨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干燥羌活加工工艺

孙振阳+王英姿+聂瑞杰+张景珍+王思雨

[摘要] 该研究以羌活醇、异欧前胡素、挥发油和浸出物(水、醇)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软化方法、切片厚度和干燥方法对羌活饮片质量的影响,采用归一距离评价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软化、切制、干燥工艺会对羌活中5种成分的含量造成影响,羌活饮片的最佳加工工艺为羌活药材捡去沙石等非药用部位,除去霉变、虫蛀部分,用流动的饮用水抢水洗净,码放于润药池中,采用闷润法进行软化,每1 kg药材每隔2 h喷洒1/8量水,药材上部用洁净湿润的棉布覆盖,闷润12 h至药材内外软硬程度适宜后切厚片(2~4 mm),于50 ℃鼓风干燥4 h,期间翻动2次。该工艺切实可行,为羌活饮片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对羌活饮片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羌活; 软化; 切制; 干燥; 加工工艺

[Abstract] Notopterol, isoimperatorin, volatile oil and extract (water and ethanol)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ftening method, slice thickness and dry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 slice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analyzed by homogeneous distanc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softening, cutting and drying processes could affect the content of five components in 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 incisum. The best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 slices was as follows: non-medicinal parts were removed; mildewed and rot as well as moth-eaten parts were removed; washed by the flowing drinking water; stacked in the drug pool; moistening method was used for softening, where 1/8 volume of water was sprayed for every 1 kg of herbs every 2 h; upper part of herbs covered with clean and moist cotton, and cut into thick slices (2-4 mm) after 12 h moistening until appropriate softness, then received blast drying for 4 h at 50 ℃, and turned over for 2 times during the drying. The process is practical and provides th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processing of 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 with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 slices.

[Key words] 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 softening; cutting; dry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羌活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或宽叶羌活 N. franchetii H. de Boiss.的干燥根茎和根,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1]。2015年版《中国药典》将挥发油、浸出物、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作为羌活质量评价指标,现代研究亦认为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是羌活的主要有效成分[2-4]。目前羌活的加工工艺为净制、软化、切制和干燥,经课题组调研发现,羌活在进行加工时,不同企业采取的加工工艺差别较大,如进行羌活药材软化时,有的企业规定软化时间为12~24 h,但关于用水量却没有规定,有的企业只是规定药透水尽,对于软化时间和用水量均无规定;干燥时,多数企业采用的干燥方式为烘箱干燥,干燥温度存在差异。由于采用的加工工艺没有统一的标准,致使生产出来的饮片质量相差较大,从而影响临床应用。本实验根据羌活药材的性质、现有羌活生产工艺规程及实验条件,并依据《中国药典》并参考各地方炮制规范以及相关文献报道[5-7],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羌活项下的指标:浸出物、挥发油、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首次系统地对羌活的炮制加工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出科学、合理、稳定、可控的羌活加工工艺,满足临床用药安全、稳定、有效与可控。

1 材料

1.1 药物与试剂

羌活药材由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孙志蓉教授鉴定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 incisum或宽叶羌活N. franchetii的干燥根茎和根。endprint

羌活醇(批号111 820-20150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异欧前胡素(批号110 827-20161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色谱纯,Fisher),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SIL-20A自动进样器,SPD-20A紫外可见检测器,CTO-10A SVP柱温箱);BSI10型1/1 万电子天平(SARTORIUS A6 Made by Sartorius);KH72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机(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ZN-02小型粉碎机(北京兴时利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search plus 单道可调量程移液器(312 000 0267,德国Eppendorf);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030A,北京北方利辉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浸出物的测定

分别用乙醇和水作溶剂,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

2.2 挥发油的测定

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204)项下的甲法测定。

2.3 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 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44∶5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0 nm,色谱图见图1。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羌 活醇60 μg、异欧前胡素30 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2.3.3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3号筛)约0.4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50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失重,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方法学研究表明,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在0.120~2.400,0.060~1.200 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溶液在4 ℃条件下放置24 h性质稳定(RSD分别为2.1%,0.50%)。方法的精密度(RSD分别为2.3%,0.49%,n=6)、重复性(RSD分别为1.9%,0.46%,n=6)和加样回收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9%,RSD分别为1.2%,0.88%,n=6)均符合要求。

2.4 数据分析

为综合评价羌活饮片的质量,且便于统计,采用归一距离评价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首先,对各指标数据做归一化处理,然后针对每个指标取其最大值,得到理想样品,计算每个样品与理想样品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小,对应的方法评价越好,距离越大,对应的方法评价越差。计算公式为:综合指标=[∑(dmax-di ) 2]1/2,其中d=(Ymax-Yi)/(Ymax-Ymin),Y代表各指标成分的含量。综合指标代表对应方法距离理想化值的距离,越接近0效果越好,越大效果越差。

3 结果

3.1 软化工艺的考察

3.1.1 泡法 取羌活净药材500 g至容器内,加水1 500 mL没过药材,室温浸泡直至内外湿度一致,取出,用切药刀切成厚片,50 ℃鼓风干燥烘干。

3.1.2 闷润法 取羌活净药材500 g至容器内,上覆盖湿布,每隔2 h喷洒1/8量水,闷润12 h,取出,用切药刀切成厚片,50 ℃鼓风干燥烘干。

3.1.3 结果 依据各指标项下的测定方法对2种不同軟化方法制得的饮片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

通过比较发现,闷润法的平均综合指标为1.37,泡法的平均综合指标为1.60,且羌活采用泡法进行软化,测得的挥发油平均质量分数为1.24%,不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规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4%(mL·g-1)],而闷润法工艺简便易行,闷润时间和闷润水量的标准化使羌活饮片的制备工艺更便于规范化操作,因此选择闷润法作为羌活药材的软化方法。

3.2 切片厚度的考察

取羌活净药材,按照优选出来的软化方法进行软化,分别切制成2,3,4 mm的羌活厚片,50 ℃鼓风干燥烘干,依据各指标项下的测定方法对2种不同软化方法制得的饮片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

不同切片厚度下各个指标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不同切片厚度的平均综合指标为1.56,1.53,1.36,使用SAS 9.4软件对不同切片厚度的综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3,4 mm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厚度为 2,3,4 mm时,羌活中总含量差别不大。综合生产实际,羌活的切片厚度以厚片(2~4 mm)为佳,结论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致。

3.3 干燥工艺的考察

在预实验的基础上,选择40 ℃鼓风干燥6 h,45 ℃鼓风干燥5 h,50 ℃鼓风干燥4 h和55 ℃鼓风干燥3 h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羌活饮片鼓风干燥的最佳工艺。具体为:取净羌活药材适量,按照优选出的软化工艺进行处理,分别采用不同干燥工艺进行干燥,干燥结束后依据各指标项下的测定方法对2种不同软化方法制得的饮片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

55 ℃鼓风干燥制得的羌活饮片中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平均质量分数和为0.12%,低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标准(不得小于0.4%),因此55 ℃鼓风干燥不适合羌活饮片的干燥。40,45,50 ℃的平均综合指标为0.74,1.18,0.64,使用SAS 9.4软件对不同干燥温度的综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5 ℃与40,50 ℃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40 ℃与50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考虑到生产实际和降低能耗,因此选择50 ℃鼓风干燥4 h作为羌活饮片的干燥方法。endprint

4 讨论

中药成分复杂,产生的药效是各个成分的共同作用,用某个单一成分作为工艺考察的指标,不能体现其总体质量。因此采用多个指标综合评价加工工艺可以使分析结果更为科学和客观,使趋于加工工艺优化合理、可信[8]。“归一距离评价法”将样品的多个指标归一化处理为一个综合指标,并得到一个理想模型,每个样品的综合指标与理想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既考虑到每个指标,又避免在处理数据时的主观性,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9-10],因此本实验采用“归一距离评价法”对数据处理分析。

实验发现,羌活在使用泡法软化时,由于药材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使羌活中水溶性成分流失,挥发油含量降低,且药材易伤水;采用闷润法,可以有效的避免药材伤水等问题,且指标性成分损失较少;采用每1 kg药材每隔2 h喷洒1/8量水,闷润12 h软化药材,容器中水分无残留,做到“药透水尽”,且软化后的羌活药材达到切制要求,无伤水出现,故采用闷润法作为羌活药材的软化方法。

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羌活饮片的炮制为“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由于羌活中含有较多挥发油,且挥发油是羌活的主要药效成分[11-12],因此在考虑进行羌活饮片干燥时不宜选择过高温度,以免对羌活的挥发油含量造成损失。在进行干燥考察时,首先以羌活饮片的含水量作为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的选择条件,通过前期预实验确定为40 ℃鼓风干燥6 h,45 ℃鼓风干燥5 h,50 ℃鼓风干燥4 h和55 ℃鼓风干燥3 h。根据文献[13]报道,羌活醇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转化生成异羌活醇(羌活酚)和脱水羌活酚,实验结果表明,45 ℃羌活醇含量较其他组具有较大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羌活醇在45 ℃干燥5 h时,羌活醇的转化程度最大,导致其含量最低,在其他温度下羌活醇的转化受到抑制,含量上升;异欧前胡素属于补骨脂型香豆素,分子中具有内酯结构,在加热条件下可水解开环,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但此反应为可逆反应,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可以闭环恢复为内酯结构[14],本实验结果发现55 ℃异欧前胡素的含量较其他组具有较大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异欧前胡素55 ℃干燥3 h时,异欧前胡素分子的内酯结构打开,导致测得的含量降低,因此在干燥温度最终优选时结合实验室结果和药厂生产规范选择50 ℃鼓风干燥4 h作为羌活饮片的干燥方法。

加强中药加工工艺的研究,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是控制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途径。本实验通过对羌活生产工艺的关键环节进行考察研究,建立了稳定可控且具有操作性的羌活加工工艺标准,为企业中药材炮制的流程化、标准化、精细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 一部[S]. 2015: 182.

[2] Okuyama E, Nishimura S, Ohmori S, et al. Analgesic component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J] . Chem Pharm Bull, 1993, 41(5):926.

[3] 王牛民, 孙金钥, 魏友霞, 等. 羌活中异欧前胡素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点[J]. 医药导报, 2017, 36(9): 978.

[4] 李云霞, 郑晓鹤, 孟宪生. HPLC测定大鼠体内羌活醇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2(7): 8.

[5] 陈琳. 五种性质类药材软化方法的探讨[J]. 中國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18): 82.

[6] 谢杰. 浅谈切制前的软化处理对饮片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8): 121.

[7] 季德, 宁子琬, 张雪荣, 等. 不同干燥加工方法对天麻药材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6, 41(14): 2587.

[8] 戴晶晶, 朱建勇, 王素娟, 等.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考察二黄颗粒剂提取工艺[J]. 中药与临床, 2017, 8(1): 25.

[9] 郝宁, 朴钟云, 臧健, 等. 总评归一值优选酒炒威灵仙炮制工艺[J]. 中药材, 2015, 38(1): 65.

[10] 张栋, 孙晓燕, 顾纪锋, 等.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富马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片最佳处方[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1, 32(1): 14.

[11] 陈智煌, 廖华军, 刘晨, 等. 羌活挥发油的GC-MS分析及其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初探[J]. 海峡药学, 2015, 27(8): 20.

[12] Azietaku J T, Ma H, Yu X A, et al. A review of the ethnopharmacology, 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J]. J Ethnopharmacol,2017: 241.

[13] Kozawa M, Fukumoto M, Matsuyama Y, et al. Chemical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Chinese crude drug "Quiang Huo"[J]. Chem Pharm Bull,1983,31(8): 2712.

[14] 匡海学.中药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102.

[责任编辑 孔晶晶]endprint

猜你喜欢

干燥羌活加工工艺
云南宽叶羌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应用前景探讨
羌活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基于描述逻辑的数控铣床加工工艺知识库检索
奥氏体不锈钢薄壁件加工工艺的研究
羌独二活分治上下寒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