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研究

2018-01-23孙蕾吴攀龙何欢张亦婷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政治生活互联网+时代

孙蕾 吴攀龙 何欢 张亦婷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的内涵及其基础性、实效性、常态化特征,论述了班级党小组严肃政治生活的意义。分析了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现存问题,主要有党员对政治生活缺乏严肃态度、班级党小组缺乏系统规划、政治生活缺乏生动元素等,提出“互联网+”时代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发展策略,高校党组织要加强理论教育,弘扬爱党、爱国的主旋律;班级党小组领导要系统规划政治生活;班级党小组要丰富政治生活方式;党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政治生活新元素。

【关键词】 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互联网+”时代

一、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内涵及特征

早在1929年毛泽东就在古田会议中提到反对主观主义错误,要“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正式采用“党内政治生活”的提法。在新时期,习近平也把党内政治生活作为从严治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主要抓手,明确要求全党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五章第三十一条明确指出,“党的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班级党小组是党在高校的战斗堡垒,其政治生活是由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其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所开展的一系列党内活动组成。

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基层组织任务的规定,班级党小组的基本任务应该包括“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高校党组织、党总支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负担的任务”;“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評,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绩,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可以说,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锻炼的主要平台。[1]因此,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具有基础性、实效性、常态化等特征。

1、基础性特征

班级党小组是我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生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是党与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接触的直接载体。其基础性特征,决定了这项工作必须得到高校党组织和班级党小组的重视。

2、实效性特征

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通常以理论学习、观看教育影片、通读文件等形式呈现。“互联网+”时代又为丰富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持媒介平台。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班级党小组实效性。提高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实效性,既要强调“实”,即落在实处,又要强调“效”,即高效率开展政治生活会。

3、常态化特征

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是各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工作。它贯穿于各二级党总支、党支部各项工作中。高校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成为又一个典型特征。

二、班级党小组严肃政治生活的意义

高校是培育国家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培养国家建设者的重要历史使命。班级党小组严肃政治生活,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塑造、高校育人生态的净化、我党群众路线和“两学一做”等工作的落实,以及整个社会风气的匡正,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塑造大学生人生观

“互联网+”时代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很容易便轻松获取大量信息。其开放性、互动性和隐蔽性,使得大学生既能从中获益,却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埋下了隐患。让大学生党员在政治生活会上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更多大学生的人生观。因此可以说,班级党小组有序、创新开展政治生活,已经成为基层党组织正确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有利于净化高校育人生态

“当代大学育人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中主要包括主体和客体。主体主要有:大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社会人(含校内服务人员);客体主要有:大学校园的物质条件、制度条件和校园文化(含学科环境)。[2]在这个庞大的育人生态系统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导致该系统失去平衡。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的介入,可以深入到该系统的每个细微之处。从党员党性教育入手,净化党员心灵,规范党员行为,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治学环境和学习环境,进而净化高校育人生态系统。

3、有利于党性教育工作的落实

高校党组织是我党在高校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主要载体,其工作基层落脚点就在班级党小组上。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党组织对党员党性教育的工作质量。

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工作往往贯穿于党员的常态化工作、生活中,如支部会议、党小组活动等都以不同的教育形式来规范党员行为、提高理想境界。因此抓好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工作,有利于将党员党性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4、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匡正

每位党员的背后是家庭、班级,每个家庭、班级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网络上的负面新闻和情绪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社会风气的匡正要靠每位党员、每个基层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发挥班级党小组力量培育国家未来接班人,加强班级党小组党内政治生活创新化、规范化工作,将会间接影响社会风气的匡正。endprint

三、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

虽然班级党小组工作一直是各高校严抓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1、党员对政治生活缺乏严肃态度

部分党员对政治生活缺乏严肃态度。有些人传播消极消息,对政治生活甚至是高校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嗤之以鼻;还有些人当老好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违反党纪党规的身边事充耳不闻。这两类人都是对政治生活缺乏严肃态度,以为只要走走形式便可交差,结果使得所在的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收效甚微。

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应付了事,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政治生活中去。党员领导干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其所在党组织的政治生活会的收效。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好搞个人专断,他们要么喜欢个人拍板,要么全部撒手放权、不闻不问,总之是没有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政治生活中。

2、基层党组织缺乏系统规划

个别班级党小组没有对政治生活做出明确的系统化规划,而是上级党组织有指示,便临时开一次支部会议;上级党组织临时有要求,便匆忙组织一次参观教育活动。在其工作计划上根本没有政治生活具体工作安排,更谈不上政治生活常态化。

3、政治生活缺乏生动元素

部分班级党小组在政治生活形式上缺乏考虑,有的学生党支部搞成了闲谈会、批评会、通报会,很少涉及到形式多样的思想交流会。政治生活形式的单一、无趣,也削弱了党员同志踊跃参与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便形成恶性循环,政治生活越来越形式化,基层党员也就越来越没有归属感。

四、“互联网+”时代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发展策略

要想严肃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提高政治生活质量,就要发挥黨员同志们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将问题各个击破,集中精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党组织要加强理论教育,弘扬爱党、爱国的主旋律

高校党组织要帮扶基层党组织加强理论教育,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多样的理论教育形式渲染浓厚的校园政治生活氛围,强化党性观念。毛泽东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3]因此在高校党组织领导下,学校其他部分要积极配合,共同构思,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高举旗帜,坚定立场,弘扬爱党、爱国的主旋律。

2、班级党小组领导要系统规划政治生活

班级党小组的政治生活,要有别于其他单位、其他级别党组的政治生活。要结合高校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的特殊身份和特殊生活环境,系统规划好政治生活,如政治生活形式、开展政治生活的频率等。如海南医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党支部就以创建示范点为载体,系统规划政治生活,推动党建工作。该支部把“三进”工作列入政治生活规划中,即党小组要“进公寓”、“进实习点”、“进班级”,政治生活真正融入到支部党员的生活中。

3、班级党小组要丰富政治生活方式

政治生活方式不能过于单一、呆板,也不能过于娱乐化、庸俗化。班级党小组要从“互联网+”时代背景中汲取新的生命力。互联网让当代青年大学生具备了更多政治参与意识,也为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庞大的素材库。但不能忽视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党员们可以在互联网上畅所欲言,但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自己的想法,辨别网络负面新闻的真伪。诸如此类担忧,应引起班级党小组的特别重视。真正做到既丰富了政治生活方式,又规避了网络平台带来的风险。

4、党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政治生活新元素

随着我们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等留下大量的生活痕迹,大数据时代已经走向我们。大数据不断增长的影响,也逐渐变现出来。党员同志们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不断挖掘班级党小组政治生活新元素,在自由开放的网络平台下坚持自律,不断为班级党小组提供政治生活新看点。如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支部支委的匿名投票选举;各党小组同时奔赴不同区域进行政治生活体验,再集中在网络平台共享收获等等。

总之,班级党小组是一个小熔炉。只有不断强化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并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挖掘新生元素充实政治生活,班级党小组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党员干部的党性才会越来越坚强,党员归属感才会越来越强。新时代的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只有始终坚持提高党员党性、严肃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会,才会使高校风清气正、教职员工专心于教,大学生专心于学,才能真正发挥党组织在高校育人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延生,付婷婷.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与高校营造良好教书育人环境问题探析[J].时代教育,2016(3)49.53.

[2] 卢杨.当代大学育人生态系统的建构[D].宜昌:三峡大学,2010.

[3] 毛泽东选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作者简介】

孙 蕾,海南医学院辅导员,讲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1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从事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吴攀龙,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兴趣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东北大学2012级博士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生活互联网+时代
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优化路径研究
e时代
e时代
《政治生活》中几个难点问题的破解
e时代
巧抓主语归类设问5招玩转《政治生活》主观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