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陕县地坑院人文环境浅析
2018-01-23张媚月苗健
张媚月+苗健
[摘要]由于远古社会生存条件恶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发明了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的地坑院。先民们挥镢刨挖,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冬暖夏凉的窑院。德国建筑大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造师的建筑》一书中,称这种风格的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为先民们在黄河流域传承数千年的“地下四合院”给予了精彩点评。
[关键词]地坑院;生土建筑;地下村庄;冬暖夏凉;生态平衡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1035
1引言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建筑的发展基本上是文化史的一种发展。中国建筑发展的起点就是半地穴式“房屋”,“穴”作为住宅形式之一始终在继续着,先民们在黄土高原挖掘“横穴”作为房屋的“窑洞”一直沿用至20世纪。[1]在河南豫西地区有许多地坑窑洞式房屋,有的地方整个村庄和街道都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树冠和地面的林木,民居寓于大自然的环境之中。从环境建筑学的观点看,这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2]
2地坑院的构筑及功能
在远古中原的黄土塬上,先民们结合地势挖出深达数米的长方形或接近正方的深坑,在一隅挖出通达地面的甬道,沿四壁掏出窑洞以构筑地坑院。
地坑院有八孔、十孔、十二孔窑,最大的为十六孔。院口规格约9×10米、10×11米、11×12米,地坑院深度约6米。主窑高约375米,下主窑高约365米(偏窑约35米)。窑宽32~35米,进深约7米。窑洞分主窑及下主窑,两侧为偏窑,主窑由长辈或院主住,偏窑按资排辈居住;窑院除住人外,尚有单独的偏窑做茅厕、鸡舍、畜圈等。地坑院的入口有直进、曲尺、回转型等,是从地坑院的角窑凿出斜坡通向地面,为阶梯式甬道或坡道。地坑院门洞口定位是正窑相对的左角为出口,占一孔窑位,内设拐窑;甬道一侧挖水井一眼,深度约20米,供人畜用水。距水井约3米处打有菜窖一座以冬储红薯、萝卜、白菜。地坑院窑门为一门双扇,以槐木、椿木为主,有坚固不走形、门不走扇、无响声等特点;窗户多用杨木做成方格状,糊以窗纸贴窗花,窗花多为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之类。地坑院窑洞的拱形支撑曲线有半圆形拱、抛物线拱等类型,拱形的曲线与上部拦马墙等直线元素形成鲜明对比;门窗是拱形曲线下的构图中心,古风浑厚的门、窗格、窗花寓意深远。主窑门口依窗向内垒筑连灶土炕,炕箱內素土填底,炕底用土坯摆出槽状过火墙,过火墙用土坯封盖,素泥罩面。火坑炕头影墙外垒灶煮饭,同时兼顾取暖;火坑中间留有一洞的称怀灶,可单独用来烧火取暖,坑尾沿窑壁向上留一烟囱,直通窑顶外部,是将做饭、取暖、睡觉的功能整合;土炕对面可摆放桌椅以接人待客。地坑院内打有渗井一眼以容纳雨水,渗井底层铺垫沙石以供过滤,雨水集中后渗透于地底深处,地坑院内无水淹之虞。沿地坑院崖边砌筑有“拦马墙”,青砖白灰垒就,上设带坡度的遮雨檐,由青瓦铺成以防雨水冲刷垂直墙面,兼防人畜或杂物掉入院中。窑与窑间下部有垒砌的贴砖以保护底部,称窑腿,以防雨水溅损院墙。窑洞顶部的平地压实做打麦场使用,在粮库窑顶凿穿一直径约015米的孔,平时木桩缠布塞牢,待农忙时节将小麦等农作物打好晒干后顺孔灌入窑内,既提高效率,又省却了劳力;储藏粮食用苇子做的囤,下铺麦糠,盛粮后上盖麦糠再用泥封,可储存三年五载不生虫,不腐烂。在豫西塬上的地坑院是当地祖传的居住形式,其深藏于地下,冬暖夏凉,冬季窑内温度可在十摄氏度以上,夏季保持在二十摄氏度左右,非常宜居。
3地坑院的生态人文理念
在古老中原的风土民情中,建造地坑院关系到子孙繁衍、家族兴衰。先民们将“八卦”原理融入地坑院构建形式中,风水先生按照八卦乾(qián)、坎(kǎn)、艮(gèn)、震(zhèn)、巽(xùn)、离(lí)、坤(kūn)、兌(duì)的八个方位来确定地坑院正窑。阴阳八卦排布顺序是:西北角开始为乾,正北是坎,东北是艮,正东是震,东南是巽,西南是坤,正西是兌。首先确定正窑,要求正窑“后有靠山,前不蹬空”,正窑确定在八卦中哪个方位的字上,就以该字命名。正窑在正东则称为“东震院”,地坑院最好的朝向当数“东震院”。地坑院窑洞建成合龙口仪式最为隆重,工匠在主窑洞的拱顶上留下仅容一砖或一石的空隙,用系了红布、五彩线的砖或石砌齐,然后燃放爆竹,摆上当地的十碗宴席大宴亲朋,祝主人乔迁新居,平安吉祥。地坑院中栽植梨树、石榴树、榆树、梧桐树等,寓意吉利平安、多子多福、年年有余、家栖凤凰等吉祥之意。
20世纪前期,德国建筑大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地坑院的这种洞穴式住宅,称这种风格的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3],为先民们在黄河流域传承数千年历史的“地下四合院”给出了精彩点评。
4地坑院与四合院比较
地坑院与四合院相比,均为四面围合宅院,均发源于历史悠久的黄河流域,四合院从地坑院演变而来。四合院是典型的封闭式院落,四周由房屋的后墙与围墙所包裹,是一个耸立地表的独立单元;地坑院是一个大隐于地的地理单元。前者是地上备料建造,综合成本高;后者于地下挥镢刨挖,建造成本低。四合院一年四季浸淫地表之上,有酷暑严寒、风袭雷电、火灾地震之虞。而地坑院藏于大地之下,内蕴地灵之气,坚固耐用、挡风隔音、防震抗震,冬暖夏凉,雷电风袭、地震火灾到来均无大碍。两者相比,地坑院安全性与舒适度提高了许多,成本、能耗却很低,优越性不言而喻。[4]
5地坑院的保护传承
河南陕县地区有近百个地下村落、数千座地坑院,地坑院作为人类“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见证,“古风仍在目,陶穴缅遗篇”。[5]当地政府加大了对集中分布的地坑院群落的保护,将保护区内地上建筑全部拆除,恢复了“见树不见村,闻声不见人”地下村庄的昔日风貌,2006年11月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结合城市居民老龄化的特点及同居式养老的需求,参考国内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经济条件,在交通便利的地坑院进行养生、养老等多种经营模式来综合保护传承。从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看,地坑院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共生共荣、生态平衡的典范,是最接“地气”的建筑,作为人类穴居活化石的地坑院给探访并居住其中的人们体验到“时光倒流”的奇妙感受,已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6结论
地坑院是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是历经数千年检验传承下的宝贵资源,做好对地坑院村落研究保护,挖掘其人文生态及养生养老的经济价值,让老祖宗发明的有着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民俗学、人文地理学及社会学价值的地坑院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是我们的责任。地坑院经历了大自然数千年严酷考验而流传至今,证明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生态环保、舒适实用、廉价节能等方面与地面建筑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84
[2]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9-21
[3]伯納德·鲁道夫斯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4]苗健,陈建萍传统民居的奇葩——环保节能的天井洞房院[J].中外建筑,2006(2):42-43
[5]李秋香,罗德胤,贾珺北方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