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停不停”
2018-01-23汪芳
汪芳
阿司匹林诞生于1899年,因具有抗炎、镇痛和减少血栓的作用,直到现在仍被广泛使用。
阿司匹林虽常见,但是并不普通。在我眼中它更像一把双刃剑,虽锋利却也有其两面性,舞好了披荆斩棘,舞不好走火入魔,只有充分权衡选择适宜的人群才能发挥功效。
一名48岁的普通高血压患者,为了控制血压,长时间吃降压药和阿司匹林,因出现胃灼热、恶心等胃肠不适症状入院就诊。经过全面检查之后,我保留了降压药,取消阿司匹林。后来这位患者的血压比较稳定,胃肠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
该患者的病程,无意间被另一位搭过支架、有陈旧性心梗的患者“偷师学艺”。这位仁兄因担心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出血,便私自停服。结果倒是真没出现什么胃肠不适,直接心肌梗死了!
为什么停用阿司匹林,就险些酿成惨剧呢?主要问题出在了大家对其药理作用理解不够透彻。
阿司匹林确实能够降低血小板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是突然停药容易使血小板活性在短时间内“反跳性”加强,好比被禁锢的山洪突然失去堤坝的束缚而一泻千里,血栓风险也随之陡增。
高血压患者尚属一级预防阶段,血栓风险相对较低,即使服用阿司匹林净获益也很少。而为了防止胃肠道出血,遂决定直接停服阿司匹林;而心梗患者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处于二级预防阶段。由于血栓风險很高,阿司匹林必须坚持服用。而擅自停药且没有替代药品及时跟进,只会导致更严重的血栓。
对于大部分仅是血压偏高、不合并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以不吃;若伴有抽烟、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则需要通过医生充分评估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确保获益再做决定。
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既往搭过心脏支架、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经历的患者,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应该坚持服用。
俗话说得好,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像阿司匹林这般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例子在临床上挺常见的,有些患者没有明确药物本身的效力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仅凭个人理解或与其他患者参照就盲目决断吃或不吃,其实很容易擦枪走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