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公学政治教育及其当代价值
2018-01-23吕强,冯桢,张琪
吕 强,冯 桢,张 琪
(1.西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西安 710122;2.陆军边海防学院 供应保障处,西安 71002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
2017年1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了陕北公学的“政治教育”。陕北公学(以下简称“陕公”)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独立创办的一所革命大学。它以“政治教育为主,兼顾国防教育”而成为当时极具教育特色的学校。因为有了陕公,陕甘宁边区一时间成为全国抗日青年和爱国人士蜂拥而至的革命圣地,延安也因此更加闻名。正如赴延安的外籍人士这样说道:“延安,最惹人注目的不是边区政府,也不是八路军,却是陕公和抗大。延安的活跃、繁荣,大部分是由陕公和抗大的青年们在支持。”[1]19-20从1937年9月创办到1941年7月合并组建延安大学,历时四年,陕公先后培养出“13000多名的抗战干部”[2]。从毛泽东的高度评价“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3]中可见,陕公当时实施政治教育的社会影响很大。然而,这样一所在中国近代革命事业和教育事业中颇具地位的学校,目前学术界研究的成果却不多。吴赠礼、杜宝伟《陕北公学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论析》[4]和陆继锋、吴明海、张晓蕾《陕北公学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高等教育探索》[5]是其中主要的代表性成果。面对这一不足,笔者从多方收集民国报刊和档案资料,通过整理和归纳,以陕公的教育为切入点,在对抗战时期陕公成立的时代背景、教育思想、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及其历史演变等内容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陕公教育的特点和历史传承,以期为当代西北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有效开展和创新发展提供历史参考,同时也为厘清陕北公学的历史传承提供史料依据。
一、抗战时期陕北公学的成立及其教育思想
陕北公学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那个时局动乱、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1935年10月19日,由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陕西吴起)。10月29日,中共中央陕甘边特委又发表《告红廿、廿六军全体指战员书》[6],更加明确中央要“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的大局面,替中国苏维埃运动定下巩固的基础,迅速赤化全中国”[6]。并指出红军的陕北会师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一个伟大胜利,是西北革命运动大开展的导炮”[7]741-742。自此,中国共产党开始在西北领导全国革命事业,为培养革命力量,也积极在西北兴办教育。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随后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和决心不断高涨,至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在北平发动“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应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共同赴敌”的号召,国共两党实现再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随后按照国共协议,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为当时中华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8]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与抗日人士闻讯后,大批地向延安汇聚求学。据陕北公学首任校长成仿吾描述,当时青年学生前往陕公求学的情景是:
过去在国内战争中间,外面的青年走进边区来学习的是很少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事情就不同了,差不多每天都有青年学生从全国各地,通过各种关系走了进来……卢沟桥抗战开始以后,全国青年学生来的更多了,他们首先从华北大批涌进来,接着就从全国各地像无数点线一样,继续地进来了。为适应这样的客观要求,边区党政当局创办了这个“陕北公学”。[9]
上述材料和相关档案资料表明,在西安事变以前,中国共产党在西北根据地所兴办的教育,其教育对象大部分是根据地内部的民众与军队,因此学员人数较少。但西安事变后,为了满足上述外来抗日青年想要接受教育的愿望,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急需在西北根据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培养大批抗日的骨干力量。起初,由于人数只有三四百人,中国共产党便开放了早期建立的抗日军政大学的一部分来专门接收这些外地的抗日青年。卢沟桥事变以后,全面抗战开始,致使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抗日青年越来越多,边区政府于是就决定兴办一所陕北公学。[10]1937年7月,由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徐特立、成仿吾、张云逸等6人,在陕北延安县开展成立陕北公学的工作,经讨论后决定由成仿吾担任校长,校址选在延安县东门外。[11]成立初期,陕公的最高领导是校党组,并直属党中央宣传部和组织部领导,成仿吾为校长兼党组书记,邵式平为教务长,周纯全任政治部主任,袁福清为总务处长。[10]全校设政治经济系、师范速成系、医学系、国防工程系和日本研究系等五系,学员名额暂定为一千名,各系二百人。[11]为做好招收全国各地青年学员的工作,陕公还设立筹备处,由校长成仿吾兼任主任,分别在三原、西安和延安设有报名处。1937年9月,筹备近两个月的陕北公学正式成立[10],并计划于当年双十节时开学,但由于首批学员众多,学校实际于11月1日正式举行了开学典礼。
当时,陕公为培养政治坚定可靠的抗日干部,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首先,规定了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1937年10月23日,在距陕公正式举行开学典礼的前8天,毛泽东专门为学校书写了重要题词:
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与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地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就能够顺利的解决。[12]
毛泽东的题词,为陕公规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而在随后的开学典礼上,毛泽东讲到陕公的任务时指出“第一,我们要造就大批的民族干部,他们是有革命理论的,他们是富于牺牲精神的,他们是革命的先锋队”,又为学校指明了办学方向。第二,明确了教育方针和宗旨。陕北公学是在抗战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培养抗战干部”[13]是陕公明确的教育方针,而“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是它明确的教育宗旨[14]。第三,形成鲜明的教育原则。以培养抗战人才为目标的陕公,在抗战时期形成了坚持以“抗战教育”和“国防教育”为主的教育原则。第四,总结出三个独特的教学原则,分别是“理论与实践联系、少而精和教学一致”[13]原则,同时与之相应地有三个学习原则,“一是少而精,稳扎稳打不贪多好远;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中国到外国,先学历史,后学理论;三是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配合起来”。第五,革命的校风也体现出陕公的教育思想。“忠诚、团结、紧张、活泼”是陕公校风。虽仅有八个字,但却蕴含着陕公教育思想和特点。
二、陕北公学的政治教育
由于陕北公学成立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和中国人民进行顽强抗日的特殊时期,这就决定了它的教育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设置时,就不只是单纯的灌输,而是要按照“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为主”的教学计划来进行。[15]因此,为了能够把一名青年学员培养成具有一定政治工作能力的干部,陕公在学员的入学资格、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方法与管理上都形成了自己明确的规定。
第一,规定了四条学员的入学资格。“一是要求思想前进,忠诚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者;二是政治经济系要求高中毕业及同等程度者,其余四系要求初中毕业及同等程度者;三是要求年龄在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之青年男女;四是要求身体强健,能吃苦耐劳者。”[14]
第二,在教育计划上特别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以政治课程为主,军事指挥课程为辅。其中,政治教育中通常开设有“社会科学常识、抗日民族运动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6]等教学课程。而军事指挥教育中又以“军队政训工作”为重点课程,并兼顾“游击战术和普通军事常识”的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在教学计划学制的设置上,要求以短期培训为主。陕公成立时,就曾对教学计划学制规定为培训期6个月。后因抗战初期,上海、太原等全国大中城市的相继沦陷,为尽快培养抗战的政治干部和招收流亡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抗日青年,则将培训的期限缩短为两个月。[10]此后,陕公的学制分为普通班和高级研究班两种,普通班培训期为4个月,高级班培训期为1年。[9]陕北公学政治教育课程及内容简况[17]如表1所示。
表1 陕北公学政治教育课程及内容简况表
第三,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抗战基本理论、抗战政策及方法、指挥民众武装进行战斗基本知识、对目前时局的认识”这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陕北公学在成立时,规定其教学课程有“中国革命问题、辩证法、社会科学、游击战术、民族统一战线和日本问题”等主要内容。以后因抗战的需要,教学内容时有缩减,但依然保留着“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运动、社会科学概论和游击战术”这三个基本内容。[10]
第四,在教学方法上多采取讨论和集体研究等革命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陕公学员每天上课的时间只在3~5个小时之内,而将其余时间放在了师生和学员间的相互讨论上。这种相互讨论固定在学员每天课前或课后,并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先由学员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最后作结论;二是先由教师阐述讨论的议题,再交由学员们讨论。通常情况下,第二种讨论的组织是按每班8人公推出一人作为主席代表,再由主席分配给大家教师的议题并要求每人根据议题准备材料。在讨论时,每个议题都必须经过学员们的相互讨论、研究、补充和纠正后才能获得结论,最后经主席将结论交于教师整理后,整个讨论才算结束。陕公这种学员在上课以外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的教学方法,使学员们可以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集体讨论,不仅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法将“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学员们能在学习之中加深革命友谊,增强集体凝聚力。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还有突击周班级间的竞赛。这种在学习中竞赛式的教学方法,是在学员间、班级间、分队间和队与队之间相互派出代表商定条件,进行学习的竞赛。竞赛后,先进的要帮助落后的,而落后的要赶上先进的。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当时陕公所规定的制度,而是学员们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学习方法,一般都以各队的学生会和救亡室为中心开展。[18]陕北公学X班在突击周的学习竞赛情况[10]如表2所示。
表2 陕北公学X班在突击周的学习竞赛情况表
第五,在教学管理上,为加强学员的军事和创造能力,学校施行半军事化和民主集中制的编制。[10]学员平均8~10人被编为一个班,称为学习小组,每3~4个班又被编为一个分队,每4~5个分队又编为一队,每一队的人数约在120~140人之间,且一切行动都执行军事化管理。每队的队主任由学校直接委任,主要承担全队的政治责任,却不能干涉队长的行政事务,而正副班长、正副分队长及正副队长则都由学员们自己民主选举产生,如不称职也由学员们集体开会随时撤换。其中,每队的队长主要负责管理每队的军事,而副队长主要管理每队学员们的学习,并设有学生会和救亡室组织,定期出版报纸。每一周每队必须举行一次民主生活检讨会,每月则举行一次晚会[9],以充分发扬学员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民主精神,训练自律品格。另外,学校成立一个学生总会,而每个队则成立学生分会,完全用民主的方式处理队内的一切事物。
三、陕北公学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陕北公学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独立创办的第一所以培养抗战民众干部为目标的学校,它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它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教育特点,对当时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和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领导的抗日解放事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陕北公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其模式,不仅是对国家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最好回应,也对当代国家高等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而且对厘清陕北公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传承关系和增补与丰富陕甘宁边区研究特别是边区教育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一)陕北公学“以政治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为当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初期就一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创办的一所“以政治教育为主,军事教育为辅”的革命大学,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一直被我国的高校沿用至今,是当代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政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了陕北公学的“政治教育”,并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而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9],这一结合陕北公学教育模式的重要讲话为我国当前及其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二)适应时代特征、立足现实需求,推进“双一流”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教育
陕公在当时全国抗日热情高涨的历史环境下成立,它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全国抗日青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望之”的学校,其特点与优势就在于它适应时代特征,开办了目标明确且特色鲜明的抗战教育、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这种站在当时社会实际需求上发展的教育,具有极高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必能在短期完成符合现实要求的教育目的。当今,随着国际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国际教育已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国外高校的竞争,国内生源的流失,我国高等教育要想继续发展壮大,除了不断加强“双一流”建设以外,应依据时代和地域需求,大力发展特色教育。
(三)开创独特教学方式,促进当今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改革创新
陕公教育的历史,可以说为近代中国教学方式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模式。陕公的很多教学方式都在当时具有创新性,它摒弃了当时传统教灌式的教学方式,而广泛采用集体讨论和半军事化管理的教学方式,使学校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了学员的学习计划”,学员们的学习因此变得有计划且更加积极主动。这种被称为“有计划学习”[13]的教学方式至今仍然被我国教育界所推崇与沿用。所以,系统研究陕公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将对今天西北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提供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稳定“双一流”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
(四)完善陕甘宁边区的研究,特别是边区教育史的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一直对陕甘宁边区的研究青睐有加,不断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问世,其中尤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和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最具代表性。然而,这些研究却主要集中在对陕甘宁边区历史地位[20]、陕甘宁边区政治史[21]、陕甘宁边区经济史[22]、陕甘宁边区社会史和陕甘宁边区史料价值整理研究等五个方面[19],而对边区教育史的研究还存在投入不足、力度不够等问题。以陕公的教育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其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特点,在边区教育史研究特别在边区教育模式研究方面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1] 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 陕公纪念四周年·抗战来造就万余干部[N].解放日报,1941-08-05.
[3] 孙国林.“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毛泽东与陕北公学[J].百年潮,2006(4):46-50.
[4] 吴赠礼,杜宝伟.陕北公学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论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2):135-138.
[5] 陆继锋,吴明海,张晓蕾.陕北公学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高等教育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12(4):85-88.
[6] 告红廿、廿六军全体指战员书[Z].陕西省档案馆.
[7]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
[8] 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民国廿八—三十年)[Z].陕西省档案馆,1941(4).
[9] 成仿吾.半年来的陕北公学[J].解放,民国廿六年第38期.
[10] 边区实录·陕北公学[J].抗战三日刊,民国廿六年第六十三号.
[11] 林伯渠等六人发起筹办陕北公学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J].新中华报,民国廿六年第390期.
[12] 陈标.《毛泽东年谱》中卷订补[J].抗日战争研究,2012(1):137-141.
[13] 邵式平.陕北公学一年来教学的点滴经验[J].解放,民国廿七年第63期.
[14] 陕北公学招生简章[J].新中华报,民国廿六年第391期。
[15] 小川.陕北公学的轮廓画[J].民锋半月刊,1938(5):2.
[16] 边区实录·抗日军政大学[J].抗战三日刊,民国廿六年第六十五号.
[17] 陕北公学开学纪念特刊[Z].陕西档案馆.
[18] 陕北公学巡礼[J].统一战线,民国廿六年第一卷.
[19]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EB/OL].(2016-12-08)[2017-09-05].http://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5253.htm#1.
[20] 林建成.试论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J].民国档案,1997(3):104-109.
[21] 陈先初.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建政的历史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2002(1):132-160.
[22] 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J].近代史研究,2001(1):16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