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艾炷直接灸治疗跟痛症
2018-01-23陈春花雷丽芳
陈春花,雷丽芳,肖 芳,黄 瑞,马 瑞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州 510120)
跟痛症又称足跟痛,是指足底跟骨周围的慢性疼痛,与足跟部劳损和退变有关,多因跟骨骨刺、跟腱周围炎、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等引起,此病缠绵难愈,多见于中老年人,严重时可出现针刺样疼痛,步履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西医对于跟痛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内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类固醇激素及手术治疗[2],西药治疗可以减轻和控制症状,但停药后易反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疾病的进展,若长期用药还会引起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3]。中医药治疗跟痛症方法较多,有中药内服、熏洗外敷,手法治疗、穴位注射、针刀及刺灸疗法等等[4-6]。其中,针灸治疗足跟痛,方法独特实用,既可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又可以补肾强骨,延缓骨质衰老退变。而艾炷直接灸历史悠久,是我国艾灸中的经典疗法,但是因为其灼痛之苦及重针轻灸的历史环境,清代以后临床使用较少。本研究采用药物治疗作为对照,探讨针刺结合艾炷直接灸对跟痛症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中60例患者均来自于2015年6月—2016年8月本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28~67岁,病程1个月~5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针灸组(治疗组)和药物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组 针刺取穴[8]:阿是穴、太溪、昆仑。针刺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使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华佗牌0.25 mm×25 mm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垂直于穴位并快速刺入,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艾灸取穴[8]:女膝穴、阿是穴。艾灸操作:取纯净的细艾绒,搓捏成圆锥体的艾炷,高约1 cm,炷底直径约0.8 cm,先在穴位上涂一层薄薄的万花油,方便粘贴艾炷,然后将做好的艾炷放置于穴位上用线香点燃,每穴约5~7壮,每壮艾炷灸至患者感觉到有明显的灼痛感,方可移除艾炷,若女膝穴或痛点处皮肤比较厚重,而患者也不觉疼痛,则可燃尽艾炷。针灸治疗每周5次, 共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
2.2 药物组 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2次/d;骨康胶囊3粒/次,3次/d。2周后观察疗效。
2.3 注意事项 针刺治疗后,出针时应按压针孔,避
3.2 统计分析 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双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3.3 结果
3.3.1 2组患者治疗前后McGill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McGill量表各项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cGill量表各项得分及总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灸和药物治疗都能缓解足跟部疼痛,且针灸结合治疗效果优于药物对照组,见表1。免血肿。若患者晕针,则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患者平卧,松开衣领同时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予温开水或者糖水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行上述处理后,可按压或针刺百会、水沟等穴,即可恢复。仍未恢复者,可考虑现代急救措施[9]。艾灸后若出现水疱,应保护创面,可捈万花油、烫伤软膏等或敷以消毒纱布,避免抓破感染。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简化McGill量表[10]采用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简化McGill量表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评分。
3.1.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跟痛症临床表现及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制定评定标准如下。痊愈:跟痛消失,功能恢复,无压痛,行走自如;显效:跟痛明显减轻,功能基本恢复,无明显压痛,行走无困难;好转:跟痛改善,功能好转,压痛不明显,部分恢复工作;无效:跟痛症状无改变。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McGill量表评分比较(x± s ,n = 30)
3.3.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30)
3.4 不良事件 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
4 讨论
跟痛症是一组以足跟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西医学对本病发生的确切病因及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从解剖上看,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而足的纵弓是承力的主要结构。跖腱膜起自跟骨跖面结节,其在跟骨的附着点经常受到强大的牵拉力的作用,使这一区域的跖腱膜和跟骨骨膜容易受损。跟下皮肤增厚,在皮肤和跟骨之间有弹性脂肪组织存在,称为脂肪垫或跟垫。在跟垫与跟骨之间有跟下滑囊存在。上述各种解剖结构,随着机体体质的下降,长期慢性的劳损,以及行走、运动的刺激,均可使滑囊囊壁充血、肥厚;跖腱膜附着点产生钙化;跟腱纤维撕裂、组织渗出;跟骨亦出现退行性改变,从而产生各种跟骨周围痛症[12]。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多因年老体质衰弱,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因慢性损伤,伤及筋骨,病程缠绵日久,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则痛,故发为本病[13-14]。治疗当以温经散寒、活血祛瘀、补肾通络为主。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可以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炎性物质的排泄,有利于组织的修复,同时,艾草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燃烧时的温热刺激和皮肤经络的传导,使其有效成分直达病所,改善骨内微循环,缓解疼痛[15]。针灸取穴以阿是穴为主,体现了以痛为俞的取穴原则,肾主骨生髓,太溪为肾经原穴,能补髓壮骨,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取昆仑穴配合太溪,可舒筋通络,治疗足跟痛。女膝穴为经外奇穴,在足后跟正中线赤白肉际处,直接艾灸此穴位,可以改善局部血供,温经止痛。
灸法古称“灸焫”,是运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穴位或病变部位,直接进行烧灼的治病方法。《灵枢》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艾灸有其特有的功效,但后人为了避免灼肤之痛,改变其法,下衬姜、蒜、盐、泥等,甚至产生了灸不着肉的温灸之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与古人用于急、难、危、重症的“灸”法相去甚远。直接灸是最古老最经典的灸法,因其置于皮肤穴位上直接燃烧,故刺激性和灼痛程度较一般灸法要强烈,然而这种灼痛刺激及其产生的持续炎症正是灸法技术取效的关键[16]。现代研究也表明,这种灸热刺激与烫伤引起的过度热刺激不同,属于生理性炎症反应,本质上具有维持机体稳态的功能,除了对施灸局部产生一定的治疗效应外,从某种意义上说,燃艾时所产生的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还可以作用于腧穴感受装置与外周神经传入途径,刺激信号传入中枢,经过整合作用传出信号,调控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循坏系统等,从而调整机体内环境以防病治病[17-18]。
目前对于跟痛症的中医证型的分型研究较少,有些专业教材中没有跟痛症的中医证候分型,业界亦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19]。
由于个人体质及其对疼痛的感受差异,在本研究的艾炷直接灸的实际操作中,有些病人会有少许瘢痕,但不会化脓。直接灸虽然略有烧灼皮肤之痛,但在对病人实施灸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病人对疼痛的感受程度,调整艾灸刺激量,使患者放松心态,由轻到重逐步适应灼痛的刺激,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艾炷灸不像针法深入肌肉而达体内,且时间短,一灼而过,远较针法安全[17],重灸派医者陈延之在《小品方》中论述“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随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表明灸法比针法更易于被普遍百姓推广掌握[20]。本研究的目的除了观察针灸结合对跟痛症的临床疗效之外,还希望能够引起临床医生对直接灸的重视,客观的看待针灸各种疗法对于临床治疗的实际意义,建议医疗工作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针、灸、针灸结合、针灸与其他方法结合等等。
[1]姜华,辛仲斌.中医药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1,19(5):71-73.
[2]史春强. 针刀松解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
[3]施阳.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 2008, 17(4):56-58.
[4] 唐传其,陆强益,梁燕芳,等. 中医外治法治疗跟痛症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 2014, 36(6):936-940.
[5] 杨玉光. 针刺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足跟痛48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4):67.
[6]李山鹰, 彭俊侨, 柳松. 药物针刀疗法治疗跟痛症100例[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4):558.
[7]马勇.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76.
[8]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48-196.
[9]许能贵,符文彬.临床针灸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18-122.
[10]邱建忠.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D].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011.
[11] 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2] 赵文海,詹红生.中医骨伤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352-354.
[13] 崔海峰, 陈立忠. 经筋疗法辨证论治足跟痛[J]. 吉林中医药, 2015(7):743-745.
[14] 许广里, 吕红艳, 顾灵溪.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足跟痛的临床观察[J]. 吉林中医药, 2011(10):995-996.
[15] 邱卫东.针灸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6): 817-818.
[16] 周攀,王玲玲,张建斌. 承淡安《中国针灸学》对艾炷直接灸的贡献[J].中国针灸, 2014, 34(4): 409-412.
[17] 李国伟. 着肤灸临证应用心得[C].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民间医药学术交流会暨安徽省民间医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 2014:167-168.
[18]项燕.灸法作用机制研究[C].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 2011:358-367.
[19]王文飞.基于聚类分析对跟痛症中医证型的初步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20]杜梦玄. 评王焘“唯取灸法”之历史成因[J].针灸临床杂志,2000, 1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