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之魂
2018-01-23秦浩正
◎ 秦浩正
创新教育是近来教育界关注的话题。当前社会、经济正在发生高速的发展和变化,大至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增长模式,小至个人的社会适应和生活状态等都要不断更新、不断变化。教育界逐步认识到,创新教育已经不是“精英”的特权,而是全体学生的基本教育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林崇德教授主持的研究项目明确地提出了“实践创新”是新一代中国人的核心素养,指出了教育发展新方向。[1]因此,今天来思考创新教育的价值转移,思考创新的核心所在,具有现实的、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开展创新教育一定要特别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尝试从创新和意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再将它们综合起来,看看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一、对创新的认识
“创新”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名词,如用于哲学、科学技术、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领域,同时它又是生活中的常用名词。中文中创新的词义是“创立或造新”(《汉语大词典》)或“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常用新词语词典》)。
创新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innovation,其词义是“引进新的东西”“新思想、新方法、新设备”等(译自merriam-webster.com)。从学术角度看,创新这一概念由约瑟夫·熊彼特首先运用于经济学。他说“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引入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重视创新,其官方网站专门设有“创新”频道。OECD对创新的定义是“创新是新的运用或有意义的改进,包括产品(物品或服务)、加工过程、新的市场方式、企业实践、生产组织及其外部协作等。”OECD的定义更倾向于企业创新。
两位研究创新的学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和迈克尔·雷纳将创新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他们认为:“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创造,或改进原来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去理解创新的涵义。
(1)创新是客体(知识、物品、方法、过程、组织等)的更新和改变。这里的客体,是指对应于主体(人)的一切可以感知或可以想象的事物。从这一涵义出发,不仅新的事物可以被认定是创新的成果,在已有事物上所做的改进,包括部分改进,也可以被认定为创新的成果。
(2)创新指向积极的意义。创新是一种更新和改变,但更新和改变不一定是创新。因为变化总是有不同价值取向,或者带来更多的利益(也包括便利等),或者反过来,产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创新语义具有正面性,也就是指对人类有积极价值附加的变化。
(3)创新发生在几乎所有领域(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创新的客体包括了几乎所有与人有关的事物,既可以是物质对象,如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也可以是社会对象,如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等,还可以是精神对象,如知识创新、艺术创新、文学创新、移风易俗等。所以说,创新的领域十分广泛。
(4)创新是主体(人)有目的的行为。使客体发生更新和改变的是人,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由于创新是由“需求”驱动的,所以创新不是“适应”,而是人的有目的、主动的行为。人们从事创新活动(无论是否将其称为创新)总是有某种自觉的动机。
(5)创新体现了人类本性,即主动性和能动性。人类作为地球生物中唯一被确定有高级智力的动物,其本性中就有好奇、探究的因子。在不受约制的情况下,求异求变几乎是人类自动产生的需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原因,所以说,保护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保护人的本性不受侵害。
二、对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认识
在谈论创新教育时我们特别提到了创新意识。什么是意识呢?从一般词义来看,它是指“识见”“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汉语大词典》),英文的对应词汇常用consciousness,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指人的“知觉的状态或水平,对外在事物和内在状态的觉察”(译自merriam-webster.com)。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意识是人对事物的觉察、知觉、认识等,其涵义广泛。
意识是很多学科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其中心理学对于意识的定义对教育最有参考意义。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人对环境和自我的觉察、认知和监控。从上述表述中可看出,意识是人的自觉性的体现,具有认知的特征和调节行为的作用。我国心理学家潘菽曾说,“意识到”和“没有意识到”,“意识到”和“充分意识到”的作用大不相同。
前文提到,创新是人有目的、主动的行为。根据意识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创新是人的有意识的行为。这里我们已经将创新和意识联系在一起。那么,究竟何为创新意识呢?可以认为,创新意识是意识的下位概念,它是人对创新行为的觉察、对创新行为的认识和对创新行为的监控。套用潘菽教授的话,有或没有创新意识,创新活动的效果大不相同。
(1)对创新行为的觉察。人们大部分的活动是日常活动,明确的创新活动所占比例不高,但日常活动中也有创新因素。能否自觉觉察创新活动和日常活动中的创新因素,是认识和优化创新行为的基础。这里的自觉,是指觉察创新活动的主观意愿,这里的觉察是指知道、分辨所从事的活动是否属于创新活动,或者活动中是否有“更新和改变”的因素。
(2)对创新行为的认识。创新是人们有目的的行为,是一项综合的活动。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所持有的价值观,以至于思维品质和人格特点等,都会影响人的创新行为,都会影响创新活动的成效。理性地认知创新行为既是创新活动成功的保证,也是调控优化创新行为的基础。理性的意思与感性相对,理性认识意味着要从事物变化的规律或创新活动的规则角度看待创新行为。
(3)对创新行为的监控。对创新行为进行自主监视和调控,其含义与元认知相似。[3]元认识是对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控,自主监视和调控创新行为则包括对创新过程的认识、管理和调控等。对创新过程的认知应当包括对创新者(自我)的认识、对创新方法的认识和对创新策略的认识等。对创新过程的管理和调控包括制定创新计划、对创新过程的监视和依据计划和监视结果做出的调整、修改等。
三、 创新教育与培养创新意识
前文论述了创新意识的涵义及其对创新活动的重要性。那么,在中小学创新教育中培育创新意识的意义何在,其重点又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根本价值不是培养专门的创新人才,而是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1,通过外显的创新行为得到表现,这种表现的水平就是创新能力。[4]所以说,创新教育的直接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关于创新能力,托尼·瓦格纳借用阿玛博的创造力(创新能力)框架对其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图1所示的创新能力组成模型,并特别强调“动机远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图1 创新能力组成模型[5]
创新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创新能力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有意识行为的表现,都需要积极地加以培育。笔者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发现,关于创新动机的意识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但在创新教育中往往重视学习专业知识、重视训练创新思维,恰恰忽视了创新动机的培育。创新教育之所以不能取得所期望的成效,不重视或没能有效激励创新动机可能是重要的原因。
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许多学生,尤其是年龄较低的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动机来自对创新无意识的兴趣。有效的创新教育,应当突出培育创新动机,促使学生将一般的认知需要转化为更高级的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笔者体会到,培育创新动机,就要注重以下3个创新意识:“创新有用”“我要创新”和“我能创新”。
(1)关于创新有用的意识。创新有用是创新的“价值意识”,也就是能觉察、认识到创新价值,在调控创新行为时考虑价值因素。在创新教育中进行创新价值意识的教育,既要突出创新对社会、对国家的积极意义,也要关注创新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来自人的需要,需要是分层次的。树立创新有用的意识,是促使对创新的认知需求向更高级的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转化的因素之一。创新有用的意识有利于学习者产生接受创新教育的需求,或者在创新活动中维持更长久的动力。
(2)关于我要创新的意识。我要创新是创新的“行动意识”。我要创新,而不仅仅是认识创新的意义,欣赏享用他人创新成果,而是意味着自己要参与创新活动,意味着学习者可以期望通过参与创新活动实现提高创新能力的价值。维克多·弗罗姆在期望—价值动机理论中提出,动机激励水平的高低等于期望与效价的乘积2。强化“我要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期待,强化对创新活动的积极情绪体验,都有利于学生将接受创新教育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3)关于我能创新的意识。我能创新反映的是“自信意识”。学生本性中就有创新因子,在创新教育中产生“行动意识”一般不困难,难的是如何维持学习动机、如何逐步提高学习的动机水平。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支配人类行为的重要力量,自我效能包括对行为能力的自觉和个体对自身能力的稳定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常表现为自信心强,具有积极的情绪,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很少自我放弃等3。在创新教育中提供成功的创新体验,有利于学生逐步提高自我效能感,产生对自身创新能力的信念,从而增强创新自信,提高接受创新教育和投身创新活动的动机。
综上所述,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开展创新活动时,需要有强烈的创新动机。是否有创新动机,动机的强度是否足以激活创新,是否足够持久,对创新活动而言都至关重要,而这一切又与创新意识有关。“创新意识是创新的精神动力”。[6]这里所说的创新意识,实际上是指关于创新动机的意识。对创新意识的词义进行新的解释,突出了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出发点,突出了激活创新活动的根本。创新教育也是同理,围绕创新动机培育“创新有用”“我要创新”和“我能创新”三大创新意识,无疑是创新教育的第一要务。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之魂。
注释:
1.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外在的能力和内在的品质的总和,包括思想、情感、兴趣、才能、知识、身体和心理品质等。
2. 维克多·弗罗姆(Victor Vroom,1932—),美国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期望—价值理论的弗罗姆公式,这一公式的表达式为:F = EV,其中F是动机激励水平,E是期望,V是效价。期望—价值理论提出的激励水平公式有很多,弗罗姆公式是受到广泛认同的公式之一。
3.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美国心理学家,首先提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行为目标的能力的评价和判断,被知觉的自我效能就是自我效能感。当自我效能感深入人格系统时,就形成了自我效能信念。成败经验是产生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1] 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克里斯坦森,雷纳. 创新者的解答[M]. 林伟,李瑜偲,郑欢,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 李越,霍涌泉. 心理学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于建新. 素质教育探讨[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5] 瓦格纳.创新者的培养[M]. 陈劲,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6] 聂向山,王承动,蔡志民,等. 创新教育与创新素质[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