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新概念、新论断和新提法
2018-01-23牛田盛
牛 田 盛
(南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大基本形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正是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概念、新论断而建构的。为此,要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必须对其中的新概念、新论断和新提法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分析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论断和基本提法。
一、新概念
(一) 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概念内涵丰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概念的内涵反映了对象的本质属性。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变为“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范围。一个概念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概念的丰富内涵表明,它不是泛指,而是特指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矛盾。
概念有规范性概念和描述性概念之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概念显然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即科学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矛盾体系状况。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界定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主要任务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描述性概念又可分为“分析性概念”与“综合性概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概念主要是用来分析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特殊矛盾的,是一个分析性概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这一概念也是一个具有特定、丰富内涵的政治概念。十九大报告从五个方面界定什么是“新时代”: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就概念的内涵而言, “新时代”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状况。就概念的外延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概念的丰富内涵表明它不是泛指,而是特指中国社会主义自十八大以来所进入的发展新阶段。
就概念的分类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概念显然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即科学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状况。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提出一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划时代意义。就这两个概念所分别反映的历史时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上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则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
从描述性概念的分类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概念主要是用来概括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显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而非分析性概念。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词内涵丰富,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三大修饰词,所以可能因侧重点不同会产生以下三种相似但也有差别的理解。
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这个词的重心是社会主义思想,指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思想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想相比的不同。这个其他的社会主义思想,过去尤其指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思想。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个词的重心是思想,比较的对象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则是强调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别和比较。三是 “新时代的”, 作为修饰词其重心是新时代,比较的对象是中国之前的发展阶段。这个修饰词强调的是时代差别。最后这一种理解比较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同样表明其不是泛指一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而是特指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仍然是一个描述性概念,用来描述十八大以来所形成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具体一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属于描述性概念中的综合性概念。
(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概念的内涵?十九大报告的定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概念的丰富内涵也表明它不是泛指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未来奋斗目标,而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33年的奋斗目标。相对于前面两个基本政治概念而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则是一个规范性政治概念。规范性概念又叫价值性概念,用来表述那些被认为是“应该”或“必须”的事情。这类概念的功能在于用来规范行为,而不是描述事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概念的提出就指明了中国今后33年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规范性概念往往都具有价值承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概念的价值承载主要体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五大奋斗目标同时也是五大价值目标。相对于描述性概念,规范性概念因其具有价值承载而容易引发误解和争执。因此,要准确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价值观意义的概念,必须对这一概念内涵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等五大价值观进行准确厘定。
简言之,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基本概念有特定内涵,且分属于描述性概念和规范性概念,准确理解、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及其特征,才能更好加以贯彻落实,指导实践。
二、新论断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论断是运用概念对客观对象情况做出断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则运用了“主要矛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两个概念,对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矛盾的实际状况这一客观对象做出了“已经转化”的肯定判断。
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否改变,十八大之前就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引发了相关学术讨论。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主要运用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两个概念对中国当前社会矛盾体系中的矛盾状况这一客观对象做出了“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肯定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属于综合判断,是基于党的十八大之后五年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已经解决而新矛盾产生的经验事实而做出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基于“新时代”概念,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运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论断”两个概念对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状况这一客观对象做出了“进入新时代”的肯定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论断属于综合论断,是基于党的十八大之后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事实而做出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即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论断是我们党对中国国情阶段性变化所做出的战略性判断,是一个基于实践经验而做出的正确论断。
(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论断主要运用了“新时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概念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这一客观对象做出了“形成”的肯定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论断也属于综合判断,是基于党的十八大之后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经验事实而做出的。
(四)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一论断主要运用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多个概念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这一客观对象做出了“建成”的肯定论断。相对而言,较之十九大报告的其他主要论断,从哲学概念论角度,这一论断属于分析判断,是在思辨推理的基础上做出的。
十九大报告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主要矛盾、理论创新和奋斗目标等所做出的重大论断,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为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三、新提法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提法
所谓推理,是指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论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提法就是分别运用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而得出的结论。
第一,从“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到“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的重大历史性变革、产生的重大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做出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十大领域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重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从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开创性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的前提出发,得出了进入“新时代”的结论,这一推理形式属于归纳推理——即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第二,从“主要矛盾变化”到“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提法是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前提中推理出来的。其完整的三段论过程是:事物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到“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从“事物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到“中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的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属于演绎推理。演绎推理较之归纳推理,只要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一定为真。从“主要矛盾变化”到“进入新时代”的演绎推理比从“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到“进入新时代”的归纳推理更可靠。因此,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基本依据。
关于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的关系,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形成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范畴内,因而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关于“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提法
从“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能取得如此大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从思想理论上讲,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这一新提法实际上分别运用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个过程。首先,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即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各领域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归因为各领域的理论创新,进而推理出十八大以来我党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其次,运用演绎推理,其三段论是:任何新理论体系的形成都需要提出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十八大以来我党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
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回答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这一推理过程是:任何特定理论的产生都要系统回答特定时代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显然这一推理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因此其得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结论具有无可置疑的正确性。
十九大报告还把“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化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分别对上述问题逐一阐明解决之道。
从“四个伟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的需要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任何理论都是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不可能取得成功。“四个伟大”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其成功同样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导,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为了指导新时代“四个伟大”的实践应运而生。这一新提法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充分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逻辑必然性。
(三)关于“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提法
从新时代到新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结论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已知论断中推理而来。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可见“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其逻辑推理过程是: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推理仍属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
从新理论推出新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结论还是从“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已知判断中推理而来。十九大报告在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其逻辑推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属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即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这一推理还属于演绎推理。
总之,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新概念,基于这些新概念,又提出了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论断。上述重大论断之间还存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关系,例如,从“主要矛盾变化”的前提出发,推出“进入新时代”的结论;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回答和“四个伟大”基本实践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推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结论等。
由此可见,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新概念、新论断和新提法彼此紧密联结,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只有准确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搞清楚这些基本论断和重大思想何以产生,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理论结构,更好地把握其所蕴含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