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蒙古族舞蹈中安代舞的传承与创新难点

2018-01-23

黄河之声 2018年1期
关键词:舞蹈发展

孙 婕

(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安代舞主要是一种在甘肃北面的草原上流行的一种生态型舞蹈,安代舞从产生发展至今具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现有的资料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科尔沁草原南部的库伦旗。最初是蒙古民族信仰的萨满教用来给蒙古族人民治疗疾病的萨满教的舞蹈,这时的安代舞蹈中含有祈求神明精灵的庇护、赶走邪恶赶走疾病消灾解救的意思,关于安代舞的流传和发展还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在很久之前,我国北方的科尔沁大草原上,住着父女俩,草原上彼此作伴,相依为命。不幸的是,女孩得了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经过无数个医生诊断治疗,都不见好转。眼看女儿的命危在旦夕了,这位父亲哭泣着向长生天祈祷能够保住他女儿的命。这位父亲的举动吸引了周围村子其他人的关注,前来围观的村里人逐渐增多,他们心疼这对父女,跟着这位父亲一起向长生天祈祷,他们跟着这位父亲甩臂跺脚用红色的布条拿在手中挥舞舞蹈模仿能够驱邪和和温暖的火焰,人们围着牛车哀歌。在反复的唱跳过程中,感动了长生天,女孩的病好了。

这个故事发生之后在民间广为流传,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后来人们对这个故事进行升华,在草原上不管是求雨、祭敖包、那达慕盛会,都会用这种都用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表达和祭奠,抒发人们的感情。人们对自行组成一个圆圈,并都敞开自己长袍的下摆,右边的手拿着一块绸巾,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在婉转的旋律和悠扬的曲调下人们给这种舞蹈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安代。传统的安代舞具有舞蹈准备、舞蹈发起、舞蹈高潮、舞蹈收场几个程度,这几个舞蹈程序都需要“博”来主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兴安地区安代舞原有的迷信色彩程度不断降低,安代舞逐渐脱离了原本迷信的成分,并作为一种民间舞的形式流传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当人们过某种节日、庆祝丰收、举办婚礼、举办丧礼、举办迎宾宴会时,当地人们往往都会跳安代舞。在安代舞的表演上,小姑娘、小媳妇会头戴跳舞头巾,小伙子会脱掉自己的鞋,光着脚丫跳舞,孩子们则是扮起各种鬼脸来进行跳舞。安代舞的舞蹈动作一般包括一边甩巾、一边踏步,绕着巾进行踏步,叉着腰拍着手,向前奋力奔跑,努力跳转翻阅,在空中踢腿练习等等。这些动作的训练具有优美、平稳、动作灵活的特点,并组合成了一种盛大的舞蹈场面,将艺术美和生活体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安代舞一般能够在节庆活动或者休闲娱乐活动中进行,具体表现形式是一个人进行领唱,其他人进行附和,之后形成上百人,甚至上千人的载歌载舞形式。安代舞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很强的自我娱乐性、鲜明的民族特点以及充分的生活化气息。随着时代的发展,安代舞发展更加平民化、通俗化,其舞蹈的练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只需要一定的音乐节奏和领唱歌手就能完成舞蹈的训练。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安代舞的表演人员也不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妇女、老年和儿童都能参与到其中,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进行自由舞动。

“民间舞通常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自娱方式,有时也可用于节日庆典和祭祀活动。他还是专业舞蹈的主要素材来源。”①传统的安代舞演练需要音乐歌曲的伴奏,歌唱成为安代舞表演的重要特征。但是从艺术的发展角度上看,安代舞是一种以演唱为主,加上舞蹈动作的民间舞蹈形式。安代舞的曲风乐调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歌手和舞蹈表演者通过安代舞这个形式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情感,将舞蹈本身内容和思想的感染力传递给观看舞蹈的受众。安代舞的歌词在开始和结束阶段具有一定的模式,中间内容表演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适当地改编和创作,以一种或者赞美、或者嘲讽、或者嬉笑怒骂的方式来展现。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安代舞发展得到了完善,不仅是一个区域的文化代表,也成为我国舞蹈艺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安代舞广泛地流传在民间,后来经过有关人员的加工和再创作成为一种舞台艺术形式,最后在肃北地区落户,成为当地庆典活动、宴席举办、接见奉送时不可缺少的内容。现阶段,安代舞具有的舞蹈动作一般有原地踏步摆绸或者向旁边进行轻轻的移动,身体向前倾斜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传统形式上的安代舞一般不需要音乐的伴奏,舞蹈者一般是随着演唱者的演唱来进行舞动。舞蹈配乐基调总体鲜明愉快,舞蹈涉及的动作简单。另外,传统的安代舞有“博”主持仪式,表现为歌曲演唱者和善于安代舞的男人进行舞蹈,病人跟着模仿,其他人在旁边围观,在舞蹈演绎高超的时候,众人会以“啊哈嗬”、“合吉耶”、“奔布来”等词语呼喊助威。随着情绪的高涨以及舞蹈的深入进行,人们会由最开始的伴歌发展成为顿足伴舞,在舞蹈中充分表达自己欢乐的情感。

随着安代舞在人们之间的广泛流传,参与安代舞演唱和舞蹈的人逐渐增多,安代舞的唱词、曲调等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出现了对歌、活跃舞蹈气氛的环节。在时代进步发展下逐渐演变的安代舞后来的动作重点体现在手。在每年的丰收季节,参加安代舞的人员会大幅度增加,从白天到夜晚人们都能够不辞辛苦、不嫌劳累的进行舞蹈的排练,排练时间长达连续的一个礼拜、半个月甚至一个月。舞蹈表演的人数不确定,最少的时候是十几个人,最多的时候达到了百来人。

安代舞的演练对场地的要求较高,需要的是宽敞的平地,在平地上铺上马粪或草,之后用湿土盖硬,提升场地弹性。场地中央需要埋上一个空碗,在空碗的上面架起座车轴,并用布盖紧轴顶。传统安代舞的表演需要歌曲作为伴奏,且要求安代舞要具有歌唱的特性,将舞蹈动作、伴乐节奏、歌曲演唱三者充分的结合,从而将安代舞的精髓充分地展现。安代舞表演到高超阶段会让人感到精神愉悦、神清气爽。后来安代舞的发展将"踏步"、"跺脚"、"甩巾"及自定围圈等基本步法和大量的民歌、好来宝、祝赞词充分融合,实现了对安代舞的整合发展。

从历史上看安代舞就在蒙古舞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近400年的历史中在民族舞蹈方面发挥着其重要性,鲜明的民族特色,突出的地域个性,和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奠定了安代舞在内蒙古民间舞蹈中的地位。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内蒙古库伦旗地区进一步对安代舞的产生、发展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响。发展至今,安代舞成为蒙古民族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在1996年,库伦旗被称作是中国安代艺术之乡。在时代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安代舞的内涵得到拓展,成为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民间舞蹈,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并在发展演变中成为蒙古民族发展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安代舞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不变的是以舞蹈动作为基础。在安代舞的深入发展下,其舞蹈动作由原来的三四个发展到如今的二十多个。但是受文化变迁的影响,安代舞的继承传播方式和传播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需要有关人员进行重新思考和整合。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对安代舞的保护和重新整合。在2006年的时候,蒙古族的安代舞被确立为第一批国家级别的文化遗产。2007年,甘肃北部的一个县城举办了第一届“电力杯”安代舞活动大赛。通过这场比赛将原本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淡化的安代舞重新发展起来,得到了各界人们的关注和研究。2008年,随着广场舞和全面健身运动的深入推广,安代舞成为人们全面健身运动和广场舞发展的首选,得到了不同民族人们的青睐。在2010年来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的全面启动。虽然国家在做着很大的努力,但是,现在的安代舞在传承上还是面临着危机,随着老艺术家的去世,安代舞原有的一些舞姿失去了传承,安代舞中那些原生态的内容和表演形式逐渐丧失,表现在一些蒙古人民聚居的地区,能够完整地跳完一整支安代舞的人越来越少。安代舞中涉及到的传统仪礼和舞蹈程式、唱词也几乎丧失殆尽,更为可怕的是,很多年轻人甚至认为安代舞是一种老年健身操。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安代舞需要专业的舞者继续研究发扬传承安代舞。传承安代舞刻不容缓。民间舞通常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自娱方式,有时也可用于节日庆典和祭祀活动。他还是专业舞蹈的主要素材来源。

作为一名出生并生活在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的舞蹈编导,安代舞在我的舞蹈生涯中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学习安代舞经典的舞蹈动作和安代舞代表性的红绸道具外,怎么样的能够使得安代舞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够既保留了安代舞的精髓又加入了能够符合现当今时代潮流的创新意识呢?这也是我在教学和编创舞蹈作品时遇到的创新难点。安代舞拥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正是这些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使得安代舞在发展创新上遇到了困难,作为舞蹈编导在进行安代舞的编创时改变的多了就没有了安代舞的样子,给观众感觉不伦不类。改变的少了,又觉得编创来编创去还是这些动作,这些套路没有新意。不能带给观众新奇特的感觉。那么安代舞蹈的创新难点怎么能够解决呢?笔者认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舞蹈编导思想上的创新,才是安代舞创新的根本。虽然原生态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但是安代舞不能始终保持着较为陈旧的舞蹈编创意识。安代舞的创新需要我们新一代舞蹈编导有用更加强大的专业知识和更高一级的思想意识,既能够保证安代舞的精髓又能加入更加先进的思想意识从而能够赋予安代舞新的更加澎湃的生机。比如舞蹈《一片绿叶》舞蹈本身是胶州秧歌,舞蹈编导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舞蹈的创编手法同时在音乐上也选择了现代感很强的西方的雅尼《夜莺》作为舞蹈的音乐,这些组合起来带给观众的是全新的胶州秧歌,东方古老民族的胶州秧歌配上西方现代音乐又加入了西方现代舞的一些元素和编创手法,既没有失去胶州秧歌本身的特点,又给胶州秧歌加入了新鲜活力的元素。使得《一片绿叶》这个舞蹈作品备受观众的喜爱。也让很多舞蹈编导眼前一亮,原来民族民间舞蹈还可以这样编创。安代舞的创新难点也在于此。要积极学习优秀的舞蹈作品,吸取优秀舞蹈作品编创思想的精华再加入自身对于安代舞蹈的理解和认识还有丰富的舞蹈编导的素养。这些组合在一起相信安代舞蹈的创新难点一定会被攻破。“以生活为源,在借鉴和创造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②相信我们在吸取传统舞蹈的养分时再加入现代新鲜的思想创作方法一定会有更加优秀的安代舞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

注释:

① 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7:103.

②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10:205.

[参考文献]

[1]曾小梅.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12.

[2]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

[3]《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内蒙古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1.

猜你喜欢

舞蹈发展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舞蹈课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