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和声教学中的课程交叉与融合探索*

2018-04-02吴海妮

黄河之声 2018年1期
关键词:弹唱和弦旋律

吴海妮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应该说“核心素养”是国家对教育提出的追问,“核心素养”提出重视学生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声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师范生教育技能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为全面音乐专业技能及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能力的学生,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师范能力。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多项音乐基本技能,其中钢琴即兴伴奏、弹唱、创作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声课程正是钢琴即兴伴奏、弹唱、创作的基础。

从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来看,一般在第二学年开设和声课程,第三学年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这两门课程是培养学生弹唱和即兴伴奏的主干课程。但由于学时短,学生基本不能应付教育实习和毕业的要求,更达不到音乐教学所要求的能力。辛笛教授在《应用和声教学的多样化探析》中提出:“学校应该开设一些能让学生把所学和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课程,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分门别类的课程设置和课程间的界限,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揉和”与“交叉”,打破陈规戒律,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真正地活起来,做到实践中运用和声、在运用中巩固和声、在创作中创造和声。”[1]

因此设想:从第一学年视唱练耳课中循序渐进的引入键盘和声的知识,既能提高学生的的弹唱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基础的和声听觉能力,第二学年开设和声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重点学习歌曲编配、弹唱、创作的方法,提高实践能力,让和声课成为真正意义上培养能力的音乐基础课程。等到第三学年开设钢琴即兴伴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和声基础知识与和声听觉能力,相信学生学习即兴伴奏将会有长足进步。

一、和声与《视唱练耳》课程交叉

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运用键盘和声的形式交叉和声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和声听觉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音准与调式感觉,优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无形中延长了和声学习时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无意识和声听觉能力,即感性认识。

(一)教学内容与方式

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增加弹唱内容,从2/4、3/4、4/4、6/8拍视唱曲和歌曲弹唱开始,调式调性遵循视唱学习规律,从无升无降号开始进入,逐渐到一升一降,二升二降等调号的弹唱,融合即兴伴奏和应用和声知识,培养学生的弹唱能力、和声听辨能力与思维习惯。

例如,在视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时,改变传统试唱练耳弹旋律唱旋律的教学方式,从简单的键盘和声知识入手,引导学生练习弹奏模式化的伴奏音型,为视唱作品伴奏或自弹自唱。谱例[2]如下:

1、键盘和声

2、伴奏音型

3、弹唱音型

4、弹唱范例

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运用自弹自唱和口唱旋律、手弹伴奏两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增强了作品的音乐表现力,也有利于学生脑、手、口的分工协作能力提高。

(二)《视唱练耳》与键盘和声相结合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视唱能力培养

在视唱教学中,多数老师注重弹奏视唱旋律,而忽视了钢琴伴奏对视唱的重要作用。在单声部视唱中加入钢琴伴奏,和弦进行凸显出的和声功能与色彩,横向旋律的流动结合和声、伴奏音型,一起塑造出一个纵向的、多层次的音乐形象,丰富了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学生在视唱作品时,不仅仅关注的是每个音符的音高,而是乐句的流动与作品完整的表现。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视唱能力的训练,不仅能加强学生视唱的音准和音乐表现力,而且也为多声部视唱纵向音乐感培养奠定基础。

2、有利于学生和声听觉能力培养

和弦听辨是练耳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学难点,包括和弦具体音高和性质的听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关注单个和弦的音高和性质,而忽略了和弦序进和功能进行,失去了和弦听辨的实际意义。在视唱练耳中,增加键盘和声的弹唱与伴奏,先培养学生对和声的感性认识,然后再通过分析调式调性与和声,达到理性认识。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进行练耳训练的时候,对和弦的听辨一定更加准确。

《视唱练耳》与键盘和声相结合,不仅体现了音乐学专业的专业特色,还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视唱练耳》注重唱与听辨,因此通过弹唱谱例训练学生的音准与对作品理解,融合的键盘和声知识只要求学生能够弹奏即可;而《和声》课程再次利用弹唱谱例,增加和声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两门课程的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而且也增强键盘弹奏能力。

二、和声与即兴伴奏的融合

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弹奏、弹唱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和声学习,应注重其实用性,将和声与即兴伴奏相融合,训练学生为旋律编配和声及弹唱能力。

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和声课能够学到更多与即兴伴奏有关的知识。在和声课教学中,将四部和声改为模式化的节奏音型,为旋律进行和声编配,学生通过大量弹奏从而培养和声听觉能力和感性认识。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钢琴基础层次不齐,相对薄弱,因此弹奏练习均可采用C调记谱,让学生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和弦序进及感受和声色彩,避免因各种调式和弦不熟悉,而浪费大部分时间去计算和弦级数。采用C调记谱方式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声,而且对建立首调概念有很大帮助,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钢琴基础水平进行移调训练。

和声与即兴伴奏相融合,使和声课变得灵活有趣,充满音乐性,非常符合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三、和声与作曲融合

学生在掌握了基础和声知识之后,能够根据提供的和弦序进创作旋律,或使用所学的和弦进行动机发展,将和声知识与创作相融合,用自己的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这才是学习和声的最终目的。

在具体教学中,先采用和弦音创作。学生根据和弦序进,运用和弦音旋律创作,从简单的单音反复开始,过渡到多个和弦音、音阶式、琶音式旋律创作。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一些乐句、乐段的创作知识讲解,学生即可完成简单的音乐作品。和弦音创作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学生很有成就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第二阶段,运用和弦外音创作。在和弦音基础上,加入经过音、辅助音、先现音、延留音等和弦外音,可以使旋律更加流畅、具有华彩、增加和声紧张度和色彩等,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和弦外音的魅力。在以往的教学中,和弦外音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作品分析的方式进行,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而运用和弦外音进行创作,学生不仅能够真实地感受各种外音的特征,而且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弹自唱,可以获得更高的音乐感受和审美体验,学习效果明显且有效。

和声课与创作融合,从简单的和弦音到和弦外音的运用,再到离调、转调,将每一点和声知识灵活运用,这是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音乐体验、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四、结语

在一部作品中,音乐形象的成功塑造是由很多音乐要素相互作用而为,因此,和声与视唱练耳、即兴伴奏、创作等课程的交叉、融合,将和声回归于音乐原本状态,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整体理解,而且对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和声课程不仅可以与视唱练耳、即兴伴奏、创作课程交叉,也可以和电脑音乐、曲式分析等课程融合。课程的交叉、融合,加强了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最大程度的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增强实践性,也丰富了教学内容,这也是当下“核心素养”对课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辛笛.应用和声教学的多样化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

[2]辛笛.辛笛应用钢琴弹唱教程-边弹边唱学钢琴[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7.

[3]辛笛.辛笛应用钢琴和声教程-弹钢琴学和声[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1.

[4]辛笛.辛笛应用钢琴作曲教程-弹钢琴学作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

[5]关心.高师视唱练耳课程中的钢琴伴奏渗透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猜你喜欢

弹唱和弦旋律
古筝弹唱古诗词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论弹唱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不会乐器也能“秀”弹唱“玩”编曲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南山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