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江河水》演奏中的意境分析
2018-01-23王丹慧
王丹慧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一、意境——“物我两忘”、“物我同一”之境
意,顾名思义,意志、意气;境,境界、情境。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家主体的情和意与审美客体“境”的结合体。王国维提出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之境在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得以体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此,作者寄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于荒原野草中,实际上就是人(主体)在对象(野草)身上发现了相似性,把草当成了自己。所谓“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就是这个道理。因而,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话或一首作品所造成的境界。如《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十个意象来表现凄凉萧瑟的秋天,营造出游子悲秋思乡的意境。
在音乐作品中,意境的色彩也是多样的。如广东音乐《平湖秋月》则以清新明快、悠扬华美的旋律描写了杭州西湖的胜景之一“平湖秋月”皎洁月光下的西湖幽静迷人的意境。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取材于陕西特色戏剧曲牌,具备戏剧性的委婉格调及高昂激情,音乐极深刻的描绘秦地名风名俗和西北人民朴素豪爽的个性,形成了一派清新、浓郁的西秦风韵。这些都是人(主体)站在客观事物角度上的意境感受。
二、《江河水》结构分析和演奏处理
《江河水》这首作品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引子A B A1)。在此曲中逢3、6通常不揉弦,5、2、1等重要音一般要持续揉弦或压揉,但也要视情况而定。首先,引子部分多以四度进行的长音伴随压揉展开,其中的装饰音以二胡强弓段拉奏,音乐色彩极具戏剧性,为后面主题音乐做了情绪和意境上的铺垫。其次,A段以一个带波音的压揉展开,共分为“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旋律多为五声性级进和四度跳进,且在句法上,运用了有类似于加花变奏的展衍式发展的音乐手法(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主题片段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以使听众百听不厌却又万变不离其宗)。第三句的颤音6的长音将此乐段推向高潮,弓子力度上也是先sfp,再逐渐推向ff,仿佛这个女人久久不能停息的哭泣声在愈演愈烈,内心的悲愤与痛苦通过音乐表达出来。第四句在6同音反复后音调逐渐下行,就像江水退潮后慢慢远去…
接着,B段转入A徵调,加入了4,使乐句更添哀怨的色彩。弱起进入,在演奏上弓子的运用也尽量集中在后半弓,发声虚弱,较少揉弦。四个乐句似对答式问话,演奏上的力度应从pp到p,两句之间的扬琴间奏更显凄凉无助的场景。最后一个长音5为下一高潮段落的来临做铺垫,右手推弓从弓尖慢慢推向弓根并伴随左手迟到揉弦,仿佛主人公从低声小泣到嚎啕大哭,画面感极强。
最后,A1段迎来全曲的高潮段落,以五声调式音阶级进上行的方式将旋律推向颤音6,用fff的力度持续演奏并无限延长,随后是对A段的变奏,满弓拉奏、持续揉弦、速度加快、力度增强,使音乐变得更加紧凑。最后一句速度撤了下来,渐慢中力度也转向mp,同样以音调逐渐下行结束全曲,其中注意小三度的垫指滑音,滑到位才能体现其韵味。
三、融情于景——《江河水》中的意境
此曲从另一层面演绎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新婚刚过,丈夫就被抓去做劳役,一去几年不归。然而女子决定去千里寻夫,可在路上遇到回来的人,得知丈夫早已死去,她悲痛欲绝,来到与丈夫分别的河边失声痛哭,因而哭倒了长城八百里……
引子的散板片段描绘了一幅“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画面,冬季的东北地区十分冷清,3、5、6、1等几个长音的出现好似乌云笼罩大地,荒芜萧条的景象,为接下来主人公的出场做氛围的铺垫。
A段的1压揉进入,东北妇女开始悲痛的倾诉凄惨人生:丈夫死去,为何官僚政府不通知、惨遭非人虐待却无人问津此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人性的泯灭。随着音乐的深入,主人公也愈加陷入无法自拔的悲痛之中。最后一句的长音6在哀叹声中结束哭诉,迎来下一段若有所思的回忆。
B段整体弱奏,扬琴间奏之后的两句力度渐强,后在长音5上推向高潮。对仗的两句是主人公回想起平日里丈夫与自己生活的点滴往事,至今历历在目,但现在人去楼空,所有的一切已化为灰烬,我能怎么办、能怎么办啊!最后的5将弓段无限拉长,伴随一点点揉弦,好似平复的心再次被往事点燃,下一刻就要迸发出来,随即进入最后的高潮段落。
A1段强弓和长音的继续推进使音乐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向统治阶级和官僚贵族们不断发泄心中的强烈不满,强调自己的悲伤和无奈。结尾处音乐处理稍慢,女子终于认清了现实,起身离开河边,带着无尽的泪水一步一个脚印远去,留下孤独的背影,让世人展开联想……
结合意境分析与演奏上的处理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至关重要,才能奏出动人的音乐。当然,技术部分的训练是乐曲演奏的基础,理论指导、技艺娴熟,加之好的乐感,才能使演奏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杨久盛.《江河水》一曲的由来和发展[J].人民音乐,1981,02.
[2]唐毓斌.谈演奏二胡独奏曲《江河水》的体会[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5,04.
[3]韩瑞生.二胡曲《江河水》作品与演奏分析[J].黄河之声,2005,06.
[4]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