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探讨
2018-01-23汪炳良胡美华施星仁叶红霞
汪炳良,胡美华,施星仁,姚 莹,叶红霞
(1.浙江大学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9; 2.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浙江 湖州 315000;3.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4.湖州吴兴金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5000)
浙江省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大省。根据统计资料,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省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在全国排名第10位左右,2016年全省蔬菜(包括西甜瓜)播种面积达73.5万hm2,总产值近590亿元,居全省种植业产业首位,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广为栽培的蔬菜种类中,多数适合育苗,而且需要育苗。育苗是蔬菜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实现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基础之一。浙江省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大力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在杭州、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建立了一批集约化育苗场,但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简陋、管理不到位、育苗风险大、设施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1],与蔬菜集约化育苗水平高的山东、辽宁等相比[2-3],浙江省蔬菜集约化育苗规模及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与一个蔬菜生产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据测算,我国每年育苗移栽蔬菜对种苗的需求量在6 800亿~7 300亿株,而目前全国集约化育苗供苗量仅1 000亿株[4]。因此,蔬菜集约化育苗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
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一新形势下,农业部提出了大力发展集约化育苗能力建设的要求,浙江省农业厅也将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列为农业主推技术之一,不少专家对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管理等提出了建设性建议[1,3,5-6]。为了推进浙江省蔬菜集约化育苗工作,作者在长期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参考外地经验,对浙江省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进行了研究,拟与同行探讨。
1 内涵及作用
1.1 内涵
目前,对集约化育苗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论,集约化育苗是指利用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装备,在人工控制、尽可能最佳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科学化、标准化的技术措施及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手段,实现优质、快速、低成本、高效率、批量化生产优质秧苗的育苗方式。
集约化育苗的内涵体现在集中、集约、节约3个方面。其中,集中指育苗产地的集中,是将零散、农户单独进行的育苗改为规模化、批量化、商品化的育苗方式;集约指育苗技术的集成,是集种子处理、基质配制、种子播种、光温水气肥药(含化学调控)技术为一体的育苗方式;节约指育苗资源的节约,将传统育苗中的高耗、低效、高风险转变为低耗、高效、低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浙江省多数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实际上仅仅是一种利用基质、穴盘在较好的育苗设施条件下进行的集中育苗,最多处于集约化育苗的初级阶段,仅有少数几家基本达到了集约化育苗的程度。
1.2 作用
1.2.1育苗方式变迁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自古就有育苗传统。纵观我国蔬菜育苗方式可以发现,自有历史记录以来,我国蔬菜的育苗方式经历了6个阶段:完全依赖自然环境、利用园土进行露地育苗阶段;利用营养土进行简易设施育苗阶段;利用营养土、容器(草钵、纸钵、泥块)、保温或降温设施育苗阶段;利用营养土、营养钵(塑料育苗钵),具备保(加)温或降温条件的设施育苗阶段;利用穴盘、基质,在具备保(加)温或降温条件的设施育苗阶段;集约化育苗阶段。
目前,适合(值得)集约化育苗的蔬菜主要采用3种育苗方式:利用营养钵(营养块)设施育苗、利用穴盘(以及基质)设施育苗、集约化育苗,其中将前两者称为传统育苗方式。
1.2.2传统育苗方式的缺陷
作者多年观察比较认为,传统育苗方式存在以下一些明显的缺陷:首先,操作程序复杂,且均以人工操作为主;其次,抗灾能力弱,容易遭受恶劣天气的影响;第三,种子出苗率、成苗率低,不适宜高价种子的育苗,也不适合种子供应紧张品种(青花菜品种绿雄90等)的育苗;第四,容易发生或传播土传病害;第五,长期取土育苗对土壤生态造成威胁;第六,不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1.2.3集约化育苗的优点
集约化育苗之所以成为我国蔬菜生产的主推技术,就在于它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节能、省资,占地空间小,且可节省种子20%左右,省电能2/3以上;第二,许多作业环节可以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具有明显的省工省力作用;第三,有效减少土壤传染病害发生,降低育苗风险;第四,可以培育高质量的秧苗;第五,商品秧苗适于长距离运输,利于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1.3 适合蔬菜种类
在现有的育苗水平下,有性繁殖的蔬菜,理论上均适合进行集约化育苗。但是,适合集约化育苗并不等于适宜采用集约化育苗,一些育苗方便、栽培面积较小、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或秧苗经济价值较低的蔬菜,如芥菜类蔬菜、葱蒜类蔬菜、秋季栽培的不结球白菜等不建议采用集约化育苗。
浙江省目前适合集约化育苗的蔬菜主要是茄果类(包括番茄、茄子嫁接苗)、瓜类蔬菜(特别是西瓜、甜瓜、黄瓜、瓠瓜、笋瓜、苦瓜,以及除了笋瓜外的嫁接苗)、甘蓝类蔬菜(主要是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春大白菜等。
2 基地建设规范
2.1 选址要求
集约化育苗基地的选址需要考虑多个方面,不能只看土地流转是否方便,应该进行详细的调研和政策咨询。综合各地成功的经验,在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的选址上应该从五个方面进行考量:第一,在政策层面上,应符合土地的中长期使用规划,不宜将集约化育苗基地安排在粮食功能区;第二,交通方便,考虑秧苗辐射面,最好建设在蔬菜产业集聚区1 h左右交通圈内;第三,地势平坦、高燥、开阔,无污染,尘埃少,受台风影响小,不易受淹的区域;第四,有充足而优质的水源,有电力供应条件;第五,与蔬菜规模种植区域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以降低育苗期间病虫害的风险。
2.2 建设规模
根据我国蔬菜集约化育苗大省(山东、辽宁等)的经验,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的建设规模以年育苗量3 000万~5 000万株为最佳[3]。浙江省虽是蔬菜生产大省,但却是蔬菜育苗小省,在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中,建设规模既不能太小,也不宜太大,更不能盲目建设,应因地、因势制宜。需要从市场需求、育苗种类、设施设备条件、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经济状况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市场需求方面,既要考虑蔬菜基地对育苗的需求量,也应考虑同类品种的集约化育苗基地育苗能力及其分布。此外,不同蔬菜种类适宜的育苗规模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体现在不同种类蔬菜秧苗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体现在不同蔬菜的育苗技术及管理难度差别。
2.3 设施建设
育苗设施主要包括育苗苗床及育苗大棚(温室)2个方面,这是蔬菜集约化育苗最基础的条件。
2.3.1育苗苗床
苗床是蔬菜秧苗生长的场所。常用的苗床有床架式(其中潮汐式苗床是目前最佳的苗床结构)、下陷式和平地式3种,并以前两者为主。不同苗床结构其育苗大棚的利用率不同,采用床架育苗时,育苗大棚的利用率一般可以达70%~75%,下陷式苗床的大棚利用率仅50%左右。苗床结构主要取决于育苗的蔬菜种类及配套设施(设备),特别是浇水设备(方式)及冬春季加温设备(方式)。进行甘蓝类蔬菜育苗时,可以全部采用床架式苗床,茄果类、瓜类蔬菜育苗时,无空气加温条件的宜采用下陷式苗床。床架(带有滑动装置)宽度1.8 m,长度根据育苗大棚(温室)的长度确定,要求床架滑动方便,满负荷育苗时床架不变形;下陷式苗床净宽1.2 m,长度依电热线长度确定,对于长度为100 m的电热线,苗床长度为12.4 m的整倍数,下陷式苗床的每个建设单元面积不宜过大。
2.3.2育苗大棚
育苗大棚的功能是为蔬菜秧苗生长创造一个较为适宜的外部环境。育苗大棚从其种类分主要有连栋温室和连栋大棚(配备内外遮荫、水帘和风机等)、单体大棚(以跨度8 m为佳)。连栋大棚、连栋温室的土地利用率、设施可利用率均较高,也有利于环境控制,但造价较高(特别是连栋温室);单体大棚造价相对较低,但土地利用率、设施可利用率均较低,且不适合床架式苗床育苗。育苗大棚的面积取决于大棚类型、育苗规模及苗床类型。一个以进行甘蓝类蔬菜育苗为主的基地,育苗规模达到同时培育1 000万株秧苗、在采用128孔穴盘育苗的情况下,苗床(床架式)面积需要12 000 m2左右,育苗大棚面积约需16 000 m2(可适当配备简易防雨、遮荫拱棚设施,减少连栋大棚、单体大棚的比例);一个以茄果类、瓜类蔬菜育苗为主的基地,达到同时培育1 000万株秧苗规模、采用50孔穴盘育苗的情况下,苗床(下陷式)面积需要30 000 m2,约需育苗大棚60 000 m2。
2.4 设备选购与配套设备建设
育苗设备及配套设施设备是集约化育苗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核心。
2.4.1育苗设备
育苗设备主要包括播种机、基质搅拌机及催芽室、嫁接室、嫁接愈合室等单一或成套设施设备。
播种机主要有2大类,一类是半自动播种机,另一类是全自动播种机。现阶段,无论是半自动播种机或是全自动播种机,均有多种款式、多种型号可供选择。不同款式、不同型号的播种机各有特点,价格差异较大。育苗主体可以根据经济实力及育苗规模、劳动力状况等选择适宜的播种机。目前,甘蓝类、茄果类蔬菜的半自动、全自动播种机较为成熟,瓜类主要采用手工播种。
基质搅拌机是对育苗基质进行搅拌、调湿,为播种做准备。采用全自动播种机(带有基质搅拌机)的无需另配搅拌机,对于自配基质进行集约化育苗的基地,对搅拌机的要求应更高一些,能够真正做到搅拌均匀,否则将严重影响秧苗的一致性。
对于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议采用催芽技术。其中,瓜类蔬菜一般在催芽箱(发芽箱)内催芽后手工播种,茄果类蔬菜采用播种后在催芽室催芽,出苗后放置在绿化室或育苗床育苗,高温季节播种的甘蓝类蔬菜播种后在催芽室内催芽、出苗前移入苗床育苗。发芽箱可选购普通的生化培养箱或专业发芽箱;催芽室(同时可作为嫁接苗愈合室)可以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搭建,配备控温、控湿装置,控温范围一般10~30 ℃,空气湿度宜控制在85%~95%,并配备空气循环系统;夏秋高温季节,甘蓝类蔬菜播种后可利用闲置的冷库在25 ℃左右温度下催芽。
进行嫁接育苗的基地,无论嫁接季外界环境是否适宜,均应在嫁接室操作。嫁接室的基本要求是无阳光直射、无明显空气对流,并配备照明、嫁接操作平台、控温控湿系统,温度参数15~30 ℃,空气相对湿度75%~80%。在低温、高温季节,嫁接苗放置在愈合室愈合,其他季节在无愈合室的情况下可在育苗大棚、苗床的基础上通过覆盖进行愈合。
2.4.2配套设备
集约化育苗的配套设施设备主要包括施肥给水设备、环境调控设备及秧苗装运设备。
施肥给水设备。集约化育苗期过程中,通常选用商品育苗基质,对于苗龄较短的蔬菜或育苗季节,育苗期间一般不需要进行追肥;在需要追肥的情况下,如果采用潮汐式给水系统,则可以进行肥水同灌,但追肥浓度宜低于0.1%,其他苗床育苗一般通过普通喷雾器进行叶面追肥,追肥浓度在0.15%以下。除潮汐式苗床以外,给水设备一般采用移动式洒水车,也可以利用水龙头加喷淋装置进行人工洒水。
环境调控设备主要是光温控制设备(设施),这是我国南方地区低温及高温季节育苗的难点。在温度控制设备(设施)方面,冬季是保温、增温,夏季是降温(特别是降低夜温)。保温一般通过多层覆盖途径,而增温(加温)有不同方式,一是进行育苗床加温,通常采用电热线加温;二是进行空气加温,有采用地暖(热)加温、利用各类锅炉燃烧各种燃料(柴油、生物质等)加温,其中利用锅炉加温需要注意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对幼苗及操作工人的伤害。夏季降温首先采用通风及遮阳网覆盖,有条件的利用水帘和风机降温。光照控制除了通过盖(揭)膜遮(透)光外,冬季应该配备补光设备,一般采用高压钠灯、LED植物生长灯进行补光。
秧苗装运设备包括运输车辆及装载秧苗的容器。集约化育苗方式培育的育苗一般均连同育苗容器(主要是穴盘)装运,需要根据秧苗种类、规格及运输距离,选择适宜的装载容器(床架、包装箱等)。高温季节运输秧苗还需注意考虑降温(如车厢内放置冰块)措施,夜间运输。
3 运行与管理规范
3.1 人员队伍
蔬菜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蔬菜育苗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约化育苗基地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一个专业化团队,包括技术骨干和技术工人。
3.1.1育苗技术团队
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需要一支育苗技术团队,一般需要配备相关的队长或主管,包括秧苗生产统筹与计划队长、播种车间主管、自根苗育苗车间主管、嫁接车间和嫁接苗愈合车间主管、种子与秧苗质检主管及设备维护维修主管,可以根据相关技术骨干的专业素质、育苗规模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
3.1.2育苗技术工人
一个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配备的育苗技术工人宜分为2类,一类是相对固定的职工(长期工),另一类是季节工。长期工分布在各个相应岗位,如播种、假植、肥水管理、光温管理、病虫防治、嫁接、器材回收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各个岗位配备专人或兼职。季节工一般就近招聘,但对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如秧苗嫁接)必须建立相对固定的招工渠道。根据近年来的招工实际,建议在海南、广西等地建立蔬菜嫁接工的招工渠道。
3.2 育苗技术体系建设
育苗技术体系是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生产的灵魂。
3.2.1技术研发与技术集成
蔬菜种类品种多、栽培方式多、栽培区域广、栽培季节多而灵活,导致育苗品种、育苗季节多而复杂,加上不同季节、不同育苗条件的环境差异导致育苗周期的不同,不仅需要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有相当高的育苗技术水平,而且与蔬菜集约化育苗相关联的各种技术需要育苗基地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育苗基地的经验进行集成。作为一个专业化的蔬菜育苗基地,应当对主导品种的育苗技术(包括不同种类、品种、育苗季节)进行系统的观察、比较、研究,形成适合自己实际条件的育苗技术体系,以提升育苗能力、降低育苗风险。
3.2.2自根苗培育技术体系建设
自根苗是目前浙江省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培育的最普遍、数量最大的秧苗。其育苗技术体系包含以下一些主要内容:种子采购;不同种类、品种的育苗季节、播种期;种子灭菌、浸种、催芽的方法及相关参数,如种子灭菌的方法,种子浸种的时间、催芽温度等;育苗基质、育苗容器(规格)的选择;播种方式、播种后出苗前的温度、水分管理,特别是保温或降温、保湿措施;出苗后不同阶段的光、温(包括昼夜温度)、水(包括空气湿度)、肥、病虫管理措施及相应技术参数(特别是温度参数);成苗标准。需要针对每个(类)品种制定不同季节育苗的操作规程。
3.2.3嫁接苗培育技术体系建设
随着土传病害日益严重,嫁接育苗越来越普及,嫁接育苗与自根苗育苗既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明显的不同点。嫁接育苗技术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一些环节:根据不同接穗品种及栽培方式选择适宜的砧木种类和品种;种子采购;不同种类、品种的育苗季节;嫁接方法及接穗与砧木播种期;种子灭菌、浸种、催芽的方法及相关参数;育苗基质、砧木与接穗育苗容器(规格)的选择;播种方式、播种后出苗前的温度、水分管理;砧木假植、嫁接前光温水的管理措施;嫁接及嫁接后转入正常管理前每天的光、温、湿的技术要求;嫁接愈合后光、温、水、肥、病虫及除蘖管理;炼苗;成苗标准。需要针对每个(类)品种在不同季节育苗制定操作规程。
3.3 育苗基地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3.3.1生产管理体系
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在秧苗生产上主要有订单生产和自主生产2类。每一类生产方式均有一定的风险,订单生产的风险主要来自育苗技术,自主生产的风险主要来自秧苗市场。无论采用某一类生产方式还是2种生产方式并存,育苗基地均需建立生产管理体系,每个环节均有明确的责任人,记录操作管理档案。
订单秧苗生产管理体系。接受订单、明确任务(品种、数量、供苗时间)→种子采购与质量(尤其是发芽率)检验→根据供苗时间判断播种时间(包括分批播种)→确定播种量→确定苗床面积与苗床分配→种子处理与播种→苗盘摆放与标签→(嫁接→)秧苗管理→成苗→秧苗质量检验→供苗。
自主生产秧苗生产管理体系。蔬菜种类品种确定→供苗时间预判、数量确定→种子采购与质量检验→播种期确定(包括分期播种)→确定苗床面积与苗床分布位置→种子处理与播种→苗盘摆放与标签→(嫁接→)秧苗管理→成苗→秧苗质量检验→供苗。
3.3.2质量管理体系
蔬菜秧苗质量是集约化育苗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秧苗质量,同时涉及种子、基质、肥料、农药等各种原料质量以及育苗管理。
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的秧苗质量管理体系涉及以下内容:各类蔬菜品种各个育苗季节的生产操作规程制定;种子、基质、农膜等各类农资的采购与质量检测;各个育苗环节的档案记录,炼苗;成品苗质量检验。制定秧苗质量可追溯制度。
3.3.3原材料管理体系
蔬菜育苗涉及多种不同性质的原材料,包括直接用于育苗的种子、基质、穴盘、肥料、农药,以及与苗床、育苗设施有关的农膜、遮阳网、防虫网、性诱剂、色板等,这些原材料需求量大、使用频率高,有些一次性使用,有的则可重复使用。因此,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需要建立严格的原材料管理体系,实行制度化管理。
建立原材料采购制度。根据原材料使用计划和库存情况,及时进行采购。在对原材料质量及其稳定性、价格等货比三家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采购渠道。原材料的采购必须有提前量,切忌临时采购。
建立原材料质量检测及出入口管理制度。对采购的原材料,特别是种子应严格检测,包括病虫害安全性及发芽率。采购的原材料必须建档入库并由专人保管,出库需要出库单,其中种子应进行低温干燥保存。对于重复使用的材料在初次使用后在独立仓库存放,再次使用后及时归位。此外,需要对原材料库存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4 基地建设与管理建议
4.1 基地建设
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首先应该进行市场、环境、各类资源的调研,建设规模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经济、技术、管理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建设。可以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根据浙江省蔬菜分布特点及集约化育苗产业基础,可以新建、改建(扩建)提升一些育苗基地。当地可以结合主导产业,进行育苗基地建设、提升布局,如嘉兴、温州可以重点布局茄果类集约化育苗基地,台州、宁波重点布局西甜瓜嫁接育苗和甘蓝类(特别是青花菜、松花菜)育苗基地,杭州、湖州、丽水可重点布局茄子、番茄嫁接育苗基地。另外,可综合利用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水稻育秧中心季节性空闲的设施设备,扩大甘蓝类蔬菜育苗的应用覆盖率。
4.2 订单管理
签订订单必须规范,注重细节,责权利明确。特别是品种、数量、时间、秧苗质量要求必须明确、不含糊。客户提供种子时,必须由双方签字封存样品,测定种子发芽率,如遇发芽率等质量指标不符要求,须在第一时间告知客户。同时,接受订单应量力而行,对于无法履行的订单要善于婉言拒绝。所有订单必须归档保存。
4.3 秧苗生产
对接受并签订的每一份订单,均需要根据供苗时间,列出各个育苗环节的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对于大批量的订单,特别是嫁接苗订单,宜将确定一个供苗时间范围,在育苗数量上应留有余地。整个育苗过程应有跟踪机制,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
4.4 秧苗供应
在秧苗即将出圃前,应提前通知客户,以便客户做好秧苗定植准备;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供苗时,应及时向客户通报,说明原因,提出补救措施,争取获得客户谅解;因客户要求延期供苗时,需要做好控苗措施。
参考文献:
[1]胡美华, 苏英京,王高林,等.浙江省瓜菜集约化育苗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5): 655-658, 661.
[2]张元国, 魏家鹏, 张琳. 山东省蔬菜集约化育苗现状与发展前景[J]. 中国蔬菜, 2012(17): 12-14.
[3]刘清华.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5): 58-61.
[4]张真和, 马兆红.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概况与“十三五”发展重点[J].中国蔬菜, 2017(5): 1-5.
[5]刘宗裕, 魏勇, 朱辉忠,等.大型集约化育苗企业的生产管理[J].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2(6): 89-91.
[6]夏寒冰, 张峰豪, 姚红兵,等.蔬菜集约化基质育苗的产销主要环节管理探讨[J]. 上海蔬菜, 2014(3): 19,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