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8-01-23英娜
英 娜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天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此次研究就观察全科医学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的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5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52.54±5.47)岁,病历1~37年,平均病程(12.98±4.31)年;对照组男14例,女15例,龄34~82岁,平均年龄(53.26±5.63)岁,病历1~36年,平均病程(13.02±4.22)年。两组年龄、病历等基础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此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允许,其中所有参与患者对此知情,并签署相关同意书。选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的症状标准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者。排除标准:配合程度低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全科医学治疗,全面收集患者信息,沟通患者家属,针对了解患者家庭状况,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建立起密切的医患关系,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方案的科学正确性,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还要进行3个月的心理干预进一步加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与决心。②饮食调节,全面调整饮食结构,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人的糖尿病饮食,保证营养的同时符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③运动方面也是针对每个人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运动锻炼方式,循循渐进,达到能量的进出平衡,保证了营养的供给与消耗的完美结合。④用药方面也是符合自身的症状与身体情况调整最适合的用药及同对照组的常规用药及适当胰岛素应用及适当的中药的调整。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作为主导,服用降脂药、降压药和降糖药,以及定时服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如果口服药物没有明显的效果,就进行胰岛素注射。
1.3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3个月以后,比较患者肌酐、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浓度和空腹血糖浓度的指标,并且比较两组在疾病控制率、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方面的差异。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著+痊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此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使用卡方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肌酐、三酰甘油的指标比较:3个月后,观察组肌酐、三酰甘油的指标分别为:(75.5±6.4)μmol/L、(1.5±0.44)μmol/L;对照组肌酐、三酰甘油的指标分别为:(102.2±11.7)μmol/L、(2.36±0.69)μmol/L。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浓度和空腹血糖浓度的指标比较:3个月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浓度和空腹血糖浓度的指标分别为:(5.7±1.4)mmol/L、(6.5±1.6)mmol/L、(5.7±1.1)mmol/L;对照组分别为:(9.5±2.7)mmol/L、(8.5±1.8)mmol/L、(7.4±2.5)mmol/L,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的疾病控制率、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比较:3个月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分别为86.21%(25/29)、93.10%(27/29)、96.55%(28/29)、86.21%(25/29)。对照组分别为68.97%(20/29)、72.41%(21/29)、62.07%(18/29)、75.86%(22/29)。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发病人群日渐增多,成为了我国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外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安全[2]。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发病的绝大多数,因发病范围主要集中在成人群体,所以又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其症状表现为形体消瘦、疲乏无力、暴饮暴食、多尿液等,而病因来自于生活方式、年龄、环境、遗传以及种族等。全科医学治疗是整合了社会科学、生物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综合医学治疗方法,从患者的日常生活入手,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全方面调整改善患者的身体心理状况,以便更好地对抗疾病[3]。本研究观察组各方面数据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加用全科医学治疗比常规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全科医学治疗对2型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能提升疾病控制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值得推广开来。
[1]张斌.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科医学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217-219.
[2]谢小平.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2):33-35.
[3]樊爱青,苏齐,侯进,等.不同就诊模式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0):2518-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