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盲人钢琴教学方法的启发与思考

2018-01-23文/

钢琴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弹奏盲人钢琴

文/ 胡 娅

近年来,随着我国盲人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盲人钢琴教学也逐步纳入钢琴教育的视野范围之内。如何针对盲人学生的特质扬长避短,帮助他们解决演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成为盲人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命题。笔者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盲人钢琴教学的特色与方法,在此愿与同行们一起分享和交流。

读谱、背谱之启发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这一特殊现象:盲人学生在演奏中几乎从未出现过忘谱或思维突然短路的问题。更为奇特的是在人为中断演奏之后,他们可以从乐曲的任何地方,甚至乐句中任何一个音符轻松地向后衔接。不禁令人感叹盲人学生掌握何等牢固的背谱技能才能做到随心所欲地“对接如流”?

我们常人记谱大多是视觉、听觉、运动神经和作品分析等综合记忆的结果。视觉在读谱、背谱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舒曼曾说:“你必须练习看到纸上的乐谱就懂得音乐的进行,以及每个音在键盘上的位置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视觉记谱法”。然而,盲人学生却无法依靠视觉进行记忆,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才可以造就这样超越常人的强大的背谱能力,从而构建起这样坚固的背谱体系?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盲人的习谱、背谱过程。在盲谱尚未普及的客观条件下,盲人学生只能采用以依靠听觉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听音—找键”“分析—整合”的学习模式:即先整体聆听作品,对乐曲的全貌和结构有所了解之后,再具体分析作品,教师带领学生分段落、分乐句进行“听音—找键”,重点、难点段落有计划、有系统地加强练习。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对作品进行分析,包含对乐曲的动机、乐句、乐段、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调式调性、速度力度、表情术语等内容进行讲解,还要帮助学生“听音—找键”,并对此过程严格监督,避免出现丝毫错误。

例如,我们学习贝多芬《“告别”奏鸣曲》第一乐章,遵循奏鸣曲式结构,分为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五部分读谱。在每一部分的学习中,教师先逐句、逐段慢速弹奏,学生听辨后在钢琴上模仿出来,遇到难以听辨的困难和弦,教师进行分解弹奏。如第32至34小节、第124至126小节的技术难点,做到反复练习、重点攻克。课堂上教师对音乐的讲解是盲人学生读懂乐谱的重要渠道,如此曲以拿破仑侵占维也纳,鲁道尔夫大公离去为创作背景,引子中“告别”动机寓意深长、贯穿全曲。热烈激昂的主部主题与安详柔和的副部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展开部是在引子“告别”动机和主部主题动机基础上加工而成,再现部调性转换,其后在由引子“告别”动机和主部主题动机构成的庞大的尾声中结束。课堂上教师以作品结构为框架结合谱面标识(力度、速度、表情标记、和声、织体变化等),具体讲解音乐理解和演奏要点。

又如,在学习巴赫平均律BWV859的赋格部分时,为帮助学生清晰区分声音层次,可以采取分声部学习的方法。即教师逐句弹奏每个声部,学生逐句模仿。此后在艰难的对位过程中,要求学生区分主题及其他声部的声音。常言道:聋哑眼更亮,眼盲耳更聪。上帝在剥夺盲人光明的同时,也为他们开启了另一扇窗,在钢琴学习中这种“代偿功能”体现为盲人多年以来依靠听觉习谱、触感找键、记忆背谱的学习模式,练就了极为敏锐的听力、精准的手指触感,以及非凡的记忆功能,能做到习谱与背谱同步进行,一次成型。其结果是: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记忆深刻。在无琴、无谱的条件下,头脑中能够清晰地再现弹奏的每个细节。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依靠听觉、触觉与分析来记忆乐谱可以锻炼卓越的背谱技能,构建坚固的背谱模式与体系。然而经过长期的实践,笔者发现其弊端在于:由于学生无法直接通过谱面标识来理解作品,需要经过教师的理解转述,从而简化了学生立足乐谱,开动脑筋去探索发现这一过程。在长期的专业学习中,盲人学生这种深层次的差异体现为:掌握作品的效率和能力虽优于正常学生,但音乐理解能力相对薄弱,音乐表达方式较为被动与单一。

动作与音乐协调统一之启发

盲人学生的演奏状态较常人略显僵硬与呆板,不能很好地运用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我们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邀请三位具有良好演奏能力的学生现场为大家演奏,同时进行录音。结果在场观众无一不被同学们精彩的演奏所深深感染。接下来再听同样的录音,大家感觉到效果不及现场观看激动人心。同样的音乐带给听者不同的感受,其根源在于:现场表演中,肢体动作作为无声的语言参与到“演奏”这项行为艺术中来,将演奏者内心对音乐的感受与领悟表达出来,丰富了音乐的感染力,增强了音乐的说服力,呈现给观众全方位的、完美的艺术享受。纵观钢琴艺术史,弹奏方法经历了古老的、除手指之外其他部位纹丝不动的“手指派”,发展到今天强调身体各部位(肩、背、腰、臂、腿、手腕、手指等)力量贯通、协调自然的科学弹奏方法。当今一切肢体语言、肢体动作的前提是自然、放松,其实质是全身力量的贯通与各部位间的协调运用。钢琴演奏是声音、表现、情感的艺术,肢体动作与音乐内容协调一致,将不同情绪、不同风格的音乐内涵生动、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是符合并且顺应音乐表达内在要求的。在盲人教学中,动作与音乐的协调统一问题最为顽固,改进过程较为艰难,探究其根源在于:

1.担心弹错音。盲人学生演奏中时刻警惕“摸不准琴键、找不到音”,他们手指不敢离开琴键,双手自始至终紧紧把持住键盘。可见盲人对于弹错音的恐惧,以及由此带来的肌肉紧张感是难以逾越的,只有依靠不停地触摸键盘才能获得安全感。

2.害怕动作不当。因无法目睹他人演奏中协调的肢体动作及贯通的用力状态,盲人头脑中对于动作与音乐的结合毫无概念和意识。演奏中,即使内心强烈地感受到音乐,但他们羞于表达,唯恐自己动作滑稽怪异引人嘲笑。

根据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音乐表达为出发点和目的,最大限度地解开学生的心结,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应采取“迎难而上”的办法强化技术训练。每天进行大跳和复杂把位等高难度技术训练,提高弹奏的准确性、把握性和灵活性。如李斯特练习曲《钟》开始部分就可以很好地训练弹奏的准确性,经过长期大量的训练,学生技术能力明显提高,从而减轻了思想压力。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强大的技术保障能够使心理获得安全感,使演奏愈加游刃有余。再者,保持轻松自然的状态是一切肢体语言表达的前提条件。因此,教会学生科学地运用力量,改善局部僵硬紧张的状态,达到从头到脚贯通地用力,久而久之使学生在演奏中轻松地运用动作表达音乐。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和弦、八度练习(如弹奏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开始的八度和弦),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力量通透的感觉。此外,还可以真正实现学生自发地运用动作来诠释作品的音乐要求。教学中我们要从音乐理解入手,以音乐表达为目的,通过详尽准确地讲述谱面标识、作品背景及音乐风格特点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蕴含在音符背后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内涵,使学生内心受到触动,从而抛开杂念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世界中。

以德彪西《水中倒影》为例,盲人学生在领悟到印象派音乐所表达的抽象、光怪陆离的水面及影子的景致后,弹奏快速跑动的乐句时不再只关注手指弹奏的颗粒性,而是指尖与琴键紧密地“粘连”在一起跑动。琴键如同手指的延伸,手腕起到“轴心”的作用,手臂悬浮于键盘上随着把位的需要自如地移动。运用这样的肢体动作演奏出朦胧梦幻的声音效果,由此,学生在追求音乐情感与意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与音乐相协调的肢体语言,尽可能使演奏声情并茂、人琴合一。

音乐想象力之启发

由于盲人学生的听觉异常敏锐,在演奏中对于速度、力度、手指弹奏的干净程度,以及踏板都有很好的控制能力。然而,即使具有这样良好的音乐才能,他们的演奏却常常缺乏生动与贴切感,难以达到感人肺腑、身临其境的程度。课堂上,盲人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感性的、抽象的音乐描述,比如:声音的色彩、紧张的情绪、舒展的旋律、壮观的场面、梦幻般的感觉,等等。每当老师用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盲人学生仍难以把上述种种感受转化为音乐语言、表达出来时,便请求老师直接、理性地告知应该或强或弱,或快或慢,然后再把设定好的音乐编辑到“记忆的程序”中,而这样做必然失去音乐的生命力。这也是由于盲人自身特殊的生理原因所致,演奏中理性思维占主导,相对缺乏音乐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针对上述问题,培养音乐想象力,引导学生去感受和表达音乐的情感与意境,我们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1.户外教学。我们走出课堂,感受风雨、雷电、冰雪、暖阳、流水等自然现象,抚摸花草,怀抱大树,畅想自然界赐予人类的奇妙感受,并引导学生把这些难以言表的微妙感觉借鉴、运用到乐曲理解与演奏中。如在学习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时,我们借鉴“狂风怒吼,雷电交加”的户外体验来诠释作者心中的压抑与反抗。演奏舒伯特《降A大调即兴曲》(Op.90,No.4)时,体验涓涓溪流来弹奏水流轻轻滚动般的华彩式短句,优美而灵动。

2.运用语言、文学启发式教学。文学创作需要想象力,文学作品是想象的升华和结晶。教师尽可能运用诗歌、散文、背景故事等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开启盲人学生音乐想象的空间。例如:演奏李斯特《彼得拉克十四行诗》这首乐曲时,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文中的语句,结合音乐的跌宕起伏,身临其境地表达作者心中悲戚、渴望、无奈和叹息等复杂的情感。此外,情景故事也是开启音乐想象的钥匙。在练习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小红帽”》时,可以运用情景描绘的方法:开场由弱渐强的低音音阶表现狼的咆哮,紧接着出现可爱的小红帽主题—轻快的脚步、蹦蹦跳跳的旋律,与狼的形象鲜明对比。其后主题不断切换,进入激烈的追逐。中段突慢之后不断加快,表现被狼追赶的小红帽越跑越快,也是技术难点部分。随后音乐逐渐缓和,跳音转为流畅的连奏,表示小红帽最终战胜大灰狼的美好心情,首尾呼应。结尾以狼郁闷、狼狈的咆哮声结束。课堂上,把上述故事情节与音乐细节对应讲述,用语言的描述和情景气氛带领盲人学生走进他们从未看到过的场景,感受音乐的情节变化及喜怒哀乐。

3.角色互换。课堂上可以适当尝试以盲人学生为主导进行音乐讲解与演奏的形式,教师提出见解和意见,以便深入理解作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开启自由想象的空间。学生在分析、理解作品的过程中尽可能去想象音乐的形象和声音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在音乐想象、音乐表达、音乐研究三方面能力均有所提高。我们以巴拉基列夫改编曲《云雀》为例,学生根据音乐要求尽情地发挥想象,把一些音乐细节与鸟儿的情态联系起来,通过主动思考,演奏中音乐表达意图更加明确到位,倚音模仿鸟鸣及鸣叫后的高八度回声,指尖流淌的清脆灵动的声音把云雀扑扇翅膀、千姿百态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此外,我们还会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举办独奏音乐会、专题音乐会、室内乐和双钢琴演出等活动,不断丰富盲人学生的舞台经验,提高音乐审美和艺术修养,通过谈心切磋艺术心得,探讨改进方向。

以上是笔者在近三年的盲人钢琴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和启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取长补短,探索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使其演奏水平、音乐修养及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希望使个性化的钢琴教学在盲人群体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以此促进盲人钢琴专业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弹奏盲人钢琴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随声附和的盲人
论琵琶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
盲人节
纸钢琴
盲人分衣服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