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参小”音乐课程的开发研究*
2018-01-23易柯宇
易柯宇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做出的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并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整合各类美育资源,促进学校为社会互动互联,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国家教育部已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一起纳入小学艺术教育。“高参小”项目是响应国务院号召,为加强小学美育工作而付诸实践的一项实际行动。目前全国已有很多学校已相继开展建设综合发展艺术教育的特色道路,为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教育需要提供适合的个性化教育服务。
探索研究“高参小”项目的课程开发,不仅将高校人才与学科专业优势服务于基础教育,促进小学教育的特色发展和质量发展,同时还能促进高校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人才和未来教师的培养,从而搭建一条高校教师、未来教师和小学一线教师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发展与双方人才的培养。
一、“高参小”音乐课程开发研究的意义
首先,“高参小”音乐课程的开发研究能帮助对接小学创意校园文化,促进小学生多元成长,均衡发展,提升素质教育。围绕“美育育人”的核心理念,完成了特色主题音乐课程研发。特色音乐课程以“以美育人”为理念,将知识技能与音乐审美情感相平衡、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打造具有突破性、有效性和时效性的课程方案。重视课程的研发和实践,不断打磨课程,持续开展集体教研、教师培训,以课堂教学为引领,高校教师带领专业大学生与小学一线教师一同探索艺术育人途径,提升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丰富课堂活动形式。
其次,带领专业学生与小学一线教师一同研讨课程,研发和打造特色精品音乐课程,发挥项目自身优势,从更高的站位出发,提出清晰的理论指导思想。引导实践、实习大学生以人文音乐教育为课程主线,注重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心灵,让孩子们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以自然无痕的形式实现美育育人的功能。常规的课程设计之上,要求更强调学生的情感培养,在课程中引导小学生们通过歌曲感受朋友间深厚友谊,学会用歌声表达情感,体会音乐学习的快乐。提高在校大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科学探索课程,不仅能培养实习大学学生动手和探究能力,激发实习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用大学中所学的专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推崇民族音乐教育为课程主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本土民族民间艺术,注重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心灵,不仅让孩子们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以自然无痕的形式实现美育育人的功能。还能促使实习大学生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学习。
再次,特色音乐课研究开发过程中引导实习学生音乐教育注重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基础,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课程实施促进儿童感知自我、认识自我、创造自我,以及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最终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生们对自我的重新审视,在研究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我。
有效补充牵手学校小学生素质教育资源,提升牵手学校的素质教育质量和水平;反哺学校学院教育教学,同时促进高校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人才和未来卓越教师的培养,促进双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二、高参小音乐课程开发的目的
“高参小”项目需要双方学校进行文化建设、学科课程教学、学生社团发展、教师培养培训、理论实践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抓住了重点、做到了倾情投入、有效实施、精准服务,把目标落实到培养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同时促使教师研发课程在本区域做社团建设打下基础,推进小学音乐学科创新与构建,帮助小学全方位、多样化、深层次地开展学校美育工作,为区域其他小学提供良好的办学理念与实践经验,给同级学校、教师以促进、学习、借鉴作用。
其次,通过访问高校专家对扶持以及教学实践、专项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在校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基地校音乐教师的培养,探索未来教师与基础一线艺术教师成长的新路径。
然后,把高校前言研究方向带入项目校,通过课程给项目学校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教育方向。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发挥学科在美育方面的优势和引领作用,支持中小学办学特色化发展,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增进优质教育供给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继而尽育人的历史责任。
再次,需本着“有教无类”的普育理念,在对孩子们的音乐专业知识授课时,避免纯技术和生硬的基本的训练,并将“德”的教育融入到日常音乐教育中,让孩子们在快乐课堂学习中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让孩子们学习将音乐朴素的内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最后,在高参小项目的通力合作下,能促进在学校文化建设、学科课程教学、学生社团发展、教师培养培训、理论实践研究五个方面继续深度推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技能,引导更多中小学生自主地参与,使项目校的美育特色发展工作呈现新气象。
三、“高参小”音乐课程开发内容
建立“高参小”课题小组,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授课团队、授课形式、开课方式、新闻宣传、经费管理、课程结果展示、效果反馈”上重新设计相关工作机制。
打造精品课程,进行特色音乐课程的研发与实践,逐步完成对接小学音乐课程方案与体系的构建。双方专业教师进行互动教研,商讨教学模式与课程开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有进行课程实践的音乐教师围绕小学现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创编了一套既包括素质教育因素,又包括音乐技能教学内容的独特音乐教学模式,既提高在校实习大学生素质与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能在课程教授中潜移默化的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次,创意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多元成长,均衡发展,提升素质教育。采用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发学生研究分析作品,解放学生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大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舞台自信,增加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集体活动与学习中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再次,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本土民族民间艺术。在已有的学艺术类课程上一些以实践为主的课程,让学生从理论课堂走入实践课堂,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把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联通。将知识技能与音乐审美情感相平衡、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音乐,激发学生的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开展儿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与演唱、合唱排练、民谣传唱等内容有计划、系统的向小学生们传授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合唱历史文化知识,学习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以学习弘扬传承本土民族民间音乐为主,了解重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结语
以“艺术育人”为目标,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探索基础艺术教育。小学特色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师资、课程团队做支撑,从而丰富学校美育教育内涵和拓展美育教育方式外延。改变传统观念,充分挖掘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通过高校教育资源共同研究探索小学在美育等方面的发展。通过“高参小”的合作方式,小学可以获得更多办学资源与理念。小学可以借助“高参小”项目引的入师资和课程来培养、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借助这个项目平台对学校整体办学起到支持和互助的作用,从而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