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钢琴伴奏的体验与风格探索
2018-01-23杨明晨
杨明晨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一、民间舞蹈与钢琴伴奏关系
民间舞蹈的节拍称为舞律,钢琴伴奏的节奏称为音律,二者有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联,同时二者的结合能够完美地展现艺术美。好的钢琴伴奏能够用清亮、深厚、节奏明快的奏曲,根据民间舞蹈课堂的需求做到灵活、多变、即兴发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当前我国民族舞蹈钢琴伴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舞蹈钢琴伴奏专用曲谱资料较为单调
目前国内外民族舞蹈教学中使用的钢琴伴奏曲谱仅有三本,这些曲目都是早些年间艺术工作者根据当时民间音乐曲调改编而成,并广泛流传至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教学曲谱当今社会已格格不入,仅是简单的单声部旋律,曲谱尚不完善,只适合民间舞蹈初级学者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单调枯燥的旋律,无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民族舞蹈的精髓,从而产生厌烦心理,失去学习的热情。
(二)民间舞蹈风格与钢琴伴奏的不协调
在民间舞蹈伴奏音乐中要能够根据舞蹈的舞步和展现的民间特征进行奏曲,但在选曲过程中过于重视音乐的节拍和舞蹈的融合,忽视了伴奏音乐的民族风格。中国民间舞蹈种类丰富,每种舞蹈都具有其独特性,所展现的艺术风格也是各不相同,所以不同民间舞蹈教学所采用的钢琴伴奏曲也不尽相同,做到舞蹈风格与钢琴伴奏的融合。
(三)钢琴伴奏者主动意识薄弱
有些钢琴伴奏者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单纯的以“伴”为主,缺乏主动参与教学意识,致使简单的重复节拍,往往忽略了调性和和声间的变换,无法全面的展现舞蹈风格,从而使课堂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如民间蒙族舞蹈,其特点是肩部动作要丰富多彩,如若钢琴伴奏者单单重复一种音符,则无法表现出不同动作所要表达的节奏、音乐的起伏变化,更遑论蒙族民间舞蹈的风格体现。而又钢琴伴奏者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专业的钢琴弹奏能力,对民间舞蹈的认识不够透彻。
三、提升民间舞蹈钢琴伴奏体验与风格探索的重要举措
(一)不断丰富民间舞蹈钢琴伴奏音乐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量宝贵的民间音乐在逐渐消亡,被人们“口传身授”的民间艺术也在随着老艺术家的离开而衰亡,因此,民间舞蹈伴奏者要高度重视,这就需要舞蹈家和音乐家的一同协作,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通过不同方式真正体验当地民俗文化,探索民间舞蹈和音乐的点点滴滴,寻求民间舞蹈素材,并记录整理,进行编曲创造,使得钢琴伴奏与民间舞蹈相统一,丰富钢琴伴奏曲谱。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对我国民间舞蹈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民间舞蹈的认识,使音乐与舞蹈风格完美融合,如盅碗舞大多数是在内蒙古地区庆典上所跳,属于一种礼仪性舞蹈,内容主要是请安、敬酒、退场等仪式,该舞蹈需要与一种典雅大方的蒙古族音乐相匹配,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音乐中学习舞蹈,提升学生对艺术的认识,激发学生未来的创造灵感。
(二)提升钢琴伴奏者演奏技巧
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即兴表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一方面是音乐的节奏,不同民间舞蹈的特点都是由其自身鲜明的节奏体现出来,因此,钢琴伴奏要能够演奏出不同民间舞蹈的节奏,这项能力需要钢琴伴奏者在不断的训练和总结过程中不断提高。例如蒙古舞蹈的节奏流动感强,气势磅礴,钢琴伴奏者要运用短音技巧,以此配合蒙古舞蹈的节奏,使音乐更具草原风格。维吾尔族舞蹈曲调活泼,节奏愉快,应作用切分节奏体现出维族舞蹈的节奏特点。另一方面是呼吸的节奏,呼吸是舞蹈的重要方面,舞者需要通过呼吸的节奏来体现舞蹈动作的舒展,钢琴伴奏者要将音乐与舞者呼吸的节奏相融合,更好的体现出舞者的表演意境。例如当舞者“起范儿”前通常需要一个深呼吸,就需要将音乐节奏适当延迟到舞者吐气,通过音乐与舞者呼吸节奏的相结合,把握舞者的舞蹈气息。
四、结论
探究民间舞蹈与钢琴伴奏的关系,如何更好的发挥出钢琴伴奏的特点和作用是舞蹈及音乐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这需要钢琴伴奏者不断提高伴奏技巧,由此不断增强民间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