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世俗音乐及其转型原因
2018-01-23邱玲
邱 玲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引言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音乐发展中,经过唐代繁荣的音乐发展,宋代的音乐也有自己的发展,不仅沿袭了唐代的宫廷音乐的盛茂,也是世俗音乐的兴起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启了中国古代音乐的新道路。
一、宋代宫廷音乐总览
(一)北宋宫廷音乐的繁荣
北宋宫廷因袭唐制设立了名目繁多、种类细致的机构来管理宫廷音乐活动,并具有相当规模,宋宫廷有教坊、钧容直等多种团体,这些机构在北宋宫廷音乐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管理作用,组织的音乐活动,场面盛大。北宋宫廷中表演的艺人多为宫廷训练的艺人,表演的音乐形式仍然以歌舞、器乐等音乐形式为主,教坊、宴乐新声的创作也相当兴盛,而杂剧、说唱等具有民间性质的音乐形式还没有完全独立,民间的音乐活动也很繁盛,但是如节庆活动等重大的文艺演出还是由宫廷出面组织,搭建场地,并组织宫廷教坊、钧容直等艺人献艺,虽然说后期北宋宫廷音乐表演中融合了许多的民间音乐,统治者也与市民阶层进行了音乐对话,但是总的来说,宫廷音乐依然是主体地位。因而总体来看,北宋的音乐文化仍还是以宫廷为主导力量的,带有领导性的特点。
(二)南宋宫廷音乐的衰败
经过了北南宋之交战争的洗礼,宫廷音乐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宫廷乐人、乐器和音乐典籍大量散失,等到南宋建国时己经屈指可数了,这对南宋宫廷音乐的重建无疑是重大的打击和阻碍。在宫廷音乐的机构和管理上,南宋同样面临着重建问题。重建仍然保留了太常寺管辖下的太乐局和鼓吹局以及钧容直,但是与北宋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负责宴乐表演的教坊则从南宋一开始就干脆被减省了。原教坊的乐工则被遣散到其他地方述职。教坊对于南宋来说己成枯萎的花朵。
二、宋代世俗音乐的兴起与发展
北宋末年,随着民间音乐的勃兴,教坊已逐渐衰落,在北宋末期,宫廷里开始有了民间“勾栏”里艺人表演的杂剧的节目。
到了南宋,世俗音乐不仅继承北宋的传统建立了专门的演艺场所瓦舍勾栏,还比北宋发展的更为理想,南宋民间艺人的专业化分工更为细致,南宋临民间艺人中还出现了专业的“社会”团体,这是民间艺人发展到有规律、有规模、有分工的一定时期的一种专业性的发展。这对世俗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对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也是推动性的作用,也使得勾栏瓦舍商业性演出与市民阶层融入一起。
三、宋代音乐表演场所
宋代宫廷音乐、世俗音乐的转型发展与音乐表演场所的变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表演场所的变化,改变了主要音乐受众的群体,刺激了音乐商品化的出现,扩大了艺人团队,使得民间音乐细分化、独立化、专业化。
宋代音乐的表演场所由宫廷转移到了民间。瓦舍和勾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音乐从宋代起进入以民间音乐发展为主体的新时期。宋代的民间音乐已经走出寺庙,广泛活跃于城镇的瓦子勾栏、茶坊、酒肆、歌馆以及大街小巷的热闹之处。瓦舍和勾栏的出现促使宋代说唱、散乐等音乐艺术形式进一步发展。
四、宋代宫廷音乐走向世俗音乐的原因探微
宋代音乐从宫廷音乐走向了世俗音乐,这一现象是历史发展必然的现象。谈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从历史、社会发展、阶级层次个各方面都造就了宫廷音乐的衰退,世俗音乐的发展。
五、结语
本文对整个宋代,从北宋到南宋宫廷音乐的衰退、世俗音乐的兴起发展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宋代音乐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宫廷音乐与世俗音乐的对比发展,市民音乐的繁荣,使得音乐发展在宋代有了一个重要的变化。瓦舍勾栏这些城市商业化的表演场所的兴起,让各阶层之间的音乐对话站在了一个接近公平的位置,个人认为不能简单的去评价宋代音乐的进步与衰退,宋代的音乐发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来宋代以前宫廷音乐的繁盛与正统,也照亮了宋代以后音乐发展的方向。宋代音乐的研究对于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