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近十年的思考
2018-01-23孙雪江
孙雪江
(赤峰市博物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从2008年下发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的通知至今,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已经实施十年之久。十年间,全国各地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的变迁。博物馆也从免费开放初期的措手不及,逐步走向成熟。各地博物馆从昔日的门庭冷落到如今的门庭若市,实现了巨大的转变。目前中国拥有博物馆4692座,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达4013座,年接待观众7亿~8亿人。这些庞大的数字时刻提醒着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博物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文化和教育功能,如何使博物馆对现代文明发展发挥出更大作用,这些都是每个文博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 基层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观众数量增幅不大,季节性差异明显
相较发达地区的博物馆,基层博物馆在免费开放初期观众人数较免费开放前有所增加,但并没有出现参观人数爆发性增长。而且观众参观量季节性差异较大,以赤峰博物馆为例,夏季是赤峰地区的旅游旺季,参观人数剧增,以大型旅游团体和中小学生为主;而冬季博物馆每天只有寥寥几十个观众,甚是冷清。
1.2 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偏低
基层博物馆内专业人员匮乏,分工不明确,一人多职,影响工作的深度。以讲解人员为例,一些基层博物馆的讲解人员除了讲解职责外,还肩负着展馆安全、秩序维护和卫生监督等工作。旅游旺季时,讲解员不够用,出现很多观众排队聘请讲解员的尴尬场景,既耽误了观众宝贵的时间,又影响了观众参观的积极性,使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明显降低。
1.3 参观人群素质参差不齐,博物馆环境问题突出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各行各业的人群进入博物馆接受文化的熏陶。这些人因为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博物馆经常出现环境嘈杂、秩序混乱等问题。如有的观众在博物馆使用闪光灯拍照、乱扔杂物,儿童在博物馆中竞相追逐、大呼小叫等,就连博物馆的草坪和花坛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营造博物馆优雅气氛的问题上,观众的素质还有待提高[1]。
1.4 安全保卫工作有待提高
旅游旺季参观人数较多,会出现无序的拥挤现象。而超负荷的管理运行,导致展厅的灯光场景及设备运行等出现故障,维修和管理的跟进工作失控[2]。部分观众为了抢占展厅内的互动项目,造成纠纷,影响馆内秩序。参观者的安全及文物安全问题都十分堪忧。
1.5 展览更新不及时,观众互动较少
部分基层博物馆虽然馆藏文物数量很多,但馆藏文物展出率偏低。展品长时间不更换,陈列展览长时间不提升,博物馆缺乏新鲜感,观众易产生审美疲劳,再次回馆参观率不高。另外,展览主题缺乏新意,展览形式陈旧,千馆一面的现象严重。
2 基层博物馆继续免费开放的建议
2.1 实行团体参观提前预约,缓解参观压力
针对旅游城市夏季参观量大、参观时间集中、冬季人数较少、浪费资源等问题,博物馆可以在夏季实行对旅游团体参观进行提前预约政策,以便对参观人数进行宏观调控、分散接待,并做好预案。冬季组织丰富的社教活动,如内蒙古博物院的“欢乐大课堂”“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课”等,既激发了青少年了解博物馆的兴趣,又平衡了参观人数季节性差异,是提升博物馆接待质量的重要手段。
2.2 通过志愿者招募的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志愿者是博物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志愿者的招募可以减轻讲解员的讲解压力,有效地提升博物馆服务的质量,使观众的参观更加有序。志愿者工作内容不仅是提供义务讲解工作,还包含参观引导、教育活动、维持秩序等观众服务工作。另外,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内的服务设施,安装免费WIFI系统,支持室内GPS的使用和对观众的内容传送,也是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2.3 正确引导公众,提高观众文明参观的意识
博物馆作为公共教育和服务机构,要引导观众文明参观,遵守博物馆内秩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要对观众的不文明行为予以礼貌地制止和耐心地解释。并且借助媒体宣传文物保护的必要性,进而倡导观众对公共产品进行保护和爱惜。
2.4 加强安保和清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博物馆能够正常运转,其安全保卫、卫生保洁等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安保人员要随时进入展厅巡视,制止观众的不文明行为,防止意外的发生。清洁人员应及时清理观众遗留的垃圾废物,保证展厅干净整洁,为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环境。
2.5 及时更换展览,吸引观众主动进馆参观
展览是博物馆实现文化传播的重要资源,也是社会教育职能的服务窗口[3]。基层博物馆应增加场景再现、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将富有质感的展览展示给观众。并根据馆藏特点,定期将文物轮换展出。或以当地特色文化、民俗等为主题,设置临时展览。也可每周对某一文物做专题展览,从文物的出土、修复、历史价值、背后的故事等方面着手,进行详细介绍。使观众每次参观博物馆都有新的收获。
2.6 通过与媒体合作,提升知名度
博物馆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主动让展览走入学校、走入社区。通过特色文物讲座、民俗文化展演等形式,宣传本地区灿烂的历史文化,提升博物馆的社会认知度,培养公众走进博物馆的习惯。另一方面,加强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通过网络平台对博物馆进行宣传,扩大博物馆的对外宣传力[4]。
3 基层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之路
基层博物馆应该把公众参观活动变成一种交流,在服务理念、方式、策略上彻底改变,要充分考虑“使用者定位”的问题[5],要明白我们面对更多的是普通市民,而不是专家学者。在讲解方面,讲解人员要把观众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能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提供不同的讲解,做到“因人施讲”。在展览方面,应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增加让观众动手参与的环节,使观众在体验中学到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6]。未来的博物馆将更加关注和推进自身变革,主动融入现代科技和当代生活,突出开放性与国际合作,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博物馆在完善各项职能时,应积极学习国外博物馆的先进理念。例如,美国的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实施的“人们在博物馆里的记忆”项目,运用视觉、声音和其他感官的“全面途径”,运用多感知体验来满足某些特殊的观众,使观众对博物馆记忆深刻[7]。那我们的博物馆是否可以在展厅配以适合的音乐和气味,来帮助观众增强记忆呢?以赤峰博物馆为例,我们能否在史前文化展厅的贝壳展品旁边加入海浪的声音和海洋的气息,尝试将视觉、声觉、嗅觉等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使用复合感知手段让观众与博物馆之间产生有力的、有情感的、记忆深刻的联系。甚至可以运用多感知手段为残障人士提供可进入体验,使观众通过气味、触觉、音乐和语言想象来感受展览。未来的博物馆应该在日常展览和各项工作中采用更多的方式以满足观众日趋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博物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阵地。
博物馆免费开放制度实施已有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间,免费制度使观众重新塑造了对博物馆的认知,同时也让公众开始更多地参与到博物馆发展中去。免费开放后全国的博物馆虽然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免费开放政策绝不是这些问题的根源。我们应该从自身查找问题的根源,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和博物馆管理的配套制度;强化馆内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及科学知识的能力;树立为公众服务的理念,促进博物馆更好的发挥其文化和教育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