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建筑艺术

2018-01-23崔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2期
关键词:楼阁天宫建筑

崔茜

(山西省大同市华严寺文物管理所,山西 大同 037004)

1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建筑介绍

华严寺的位置位于城内的西南方向,是一座典型辽代佛教寺院式的建筑,寺内主殿为两座殿式建筑,分别为薄伽教藏殿和大雄宝殿。其中大雄宝殿是一座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房屋式建筑。大雄宝殿极其宏伟、气势磅礴,占地面积与故宫之中太和殿相当。另一座殿式建筑薄伽教藏殿是华严寺中最古老的建筑,据辽史书记载大约建立于重熙七年(1038),另外在殿中的中心位置左侧四椽袱底题记和右侧椽底题记也有当时建造时间的记载。

其实在当时华严寺不仅是辽代帝王进行参拜和存放经书的地方,更多的是作为皇家的祖庙来用,这也是为什么华严寺能够得到辽代历届帝王巡幸的主要原因。

由于当时辽王朝对佛教非常推崇和信仰,并完成了对《大藏经》的雕刻,故设立建造了当时的薄伽教藏殿,主要目的是为了储存《大藏经》。薄伽教藏殿主要建在月台上,高3.2米,面积一共有5间房屋大小,大殿面阔约25.65米,深度约为18.41米。其顶部有较缓的坡度,屋檐十分深入,且四角都处于翘起状态,檐柱升起明显。由于受到其他朝代的影响,尤其是唐代和五代,教藏殿建设采用斗栱,雕饰较少,并在外檐将柱头铺设成为双抄重栱计心造,整体建筑十分简练、雄壮、古朴和稳健。宋代时期在壁藏的设计方面,通常会选用三层设计,与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壁藏不相同,其只有两层,简单而且实用性强。在壁藏的后檐明间的门楣上设有天宫楼阁,一共有5间,中间的3件是龟头殿,整体结构呈现出阶梯式分布,加之用拱桥与壁藏的上端相连接,更加凸显了壁藏的连贯性与整体性,气势恢宏。而且壁藏的上下两层斗栱形式共有17种,不但选材用料科学,结构设计合理,而且在比例以及施工等多方面都十分精准,正因如此才使得壁藏至今保存完好,仍能够让人们领略其风采。

2 华严寺薄伽教藏的壁藏建筑艺术特点分析

华严寺中的薄伽教藏殿和壁藏建筑主要是木质结构,大型的木梁支撑房屋的屋顶,房屋的正脊和翘起的飞檐也都是采用的木质结构。在殿中为了能够更大限度地拓展空间,让整体的结构能够迂回含蓄,具有强烈的空间感,殿内采用了减柱法使金柱后移。这些结构特点不仅将辽代建筑的基本特点表现出来,更是人民智慧结晶的重要代表,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点就是殿内的佛坛。在殿内的中央位置是一个佛坛,这个佛坛也是殿内给与我们冲击力最强的建筑,佛坛的面积非常大,大约占据了整个殿内面积的一半以上。佛坛的上面塑造的是一组高约3米的辽代佛教彩色泥塑像,塑像内容是31尊佛像,其中塑像的中心位置是一尊三世佛,两侧分别为四大菩萨、弟子、协侍菩萨、供养童子和四大护法天王等。每尊塑像的形态、神情都非常逼真,整体感觉就像是如来与众佛讲经的场面,十分地震撼。

第二点就是将塑像作为核心,周围由壁藏将其包裹。壁藏高度达5米,当阳光照射到壁藏与佛像之间就会使之形成一条较为狭窄的通道,信众们就在这里诵读佛经。聆听着悦耳的佛音,佛祖在上,默默凝视,在这形成了美妙的画卷,完美地将壁藏的气势与信众们的身心融合到一起。此外,对于西壁中间的明窗也设计得非常巧妙与科学,它不但能够将天宫楼阁的气势烘托出来,而且还可以对光照及室外温差进行调控。佛教有佛离去后将天宫宝藏和龙宫海藏藏于其中的说法,而华严寺的天宫楼阁在西面,恰好与佛教盛传的西方极乐意义不谋而合,加之心理与环境的融合相通,让人们在观赏时感受到其浓浓的宗教性与至善至美的灵性。

第三点就是延续了唐宋建筑的特色。公元916年辽代建立,在建立的同时也在对中原文化进行了了解和吸收,在佛寺、城墙以及宫室的建筑方面也是大都使用汉族工匠,所以华严寺的壁藏建筑也延续了唐宋的建筑特色,而薄伽教藏殿壁藏不论在用材还是在结构方面大都与宋朝法式制度相一致。而且,华严寺不但有唐宋建筑的风格,还保留了契丹族原有的习俗,成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佛寺之一。天宫楼阁上的龟头殿勾栏与其中心凸出的单勾栏做法同同时期独乐寺观音阁的上层也大体相同。檐柱头铺作皆七铺作重抄双下昂重栱,与独乐寺观音阁、奉国寺的大雄宝殿相类似。在抹角栱方面由两层变成四层,这在当时还是首例,在辽代的其他建筑的屋角、檐端中,大多都采用上翘、弯曲或者垂脊、悬鱼等方式。

第四点就是华严寺的壁藏建筑具有统一里求变化的风格。华严寺壁藏在大殿中处于坐西朝东的位置,其轴心为天宫楼阁,并将壁藏划分成南北两部分。壁藏的外观从平坐腰檐之下都是相同的,而且台边上下的边缘部位与直线、曲线相互混合镶饰。斗栱采用了补间和转角作为辅作,这样更能够凸显出创建者的创新之心。壁藏的上下檐柱头都是由7种昂重栱造,其中柱头铺作有1种,余下6种为补间铺作,还包括10种转角铺作。这些种类的铺作使得建筑即便是在呈对称的状态下也可以彰显出不同的变化,增添了建筑外观的多样性。其中,补间斗栱与下檐斗栱相一致,北壁与南壁的施泥道栱柱头和无泥道栱柱头分别为三层和四层,补间斗栱减为两朵,而且补间铺作上层与临朵相互连接呈现出了鸳鸯交手栱的形状。天宫楼阁两面是挟屋,在挟屋的正面使用五铺作重抄重栱造,平坐斗栱均六铺作卷头重栱造,在顶上是“人”字形的建筑,在升起的地方是九脊和半九脊顶的三级递减形状。另外顶上的列檐柱每间都是37 枚,瓦片都是31陇,腰檐的坡度最低,只有 21度,天宫楼阁的最高,达到了31度。上檐其次,为28度,而其他均在21度~28度之间。为了能够让 38 间的壁藏不显得那么呆板和雷同,所以每一个腰檐平坐上的勾栏栏板纹样都不同,再加上屋顶上栩栩如生的脊兽雕刻,使得整个壁藏气势磅礴,灵气十足。这些都是源自于大师之手,不仅体现的是当时的技艺高超,更是大师们心中所想、感情的流露。

建筑艺术分别以两种形式来体现,一种是雕塑型,另一种是结构型。薄伽教藏殿壁藏就属于结构型, 它之所以如此精粹,全部体现在天宫楼阁多样性和杂技性方面,完全展现了建筑的艺术之美。为能够全面将结构力量展现出来,在华严寺重檐高屋的壁藏中央特意建设了一座面阔五间的天宫楼阁,并且将其两端采用拱桥形式与壁藏相连接。在桥下位置又专门设置了较高的明窗,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出天宫楼阁的稳健,将结构用一种轻松自如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够凸显出天宫的深邃和灵动,很好地将人间与圣境、宗教思想与形式以明动美好的方式相互融合,使人们既能感受到建筑的宏伟与稳健,又能够感受到宗教思想的虔诚,让人们能够在精神和情感上得到满足。在辽朝建立时,建筑都比较注重与环境的整体性,重视内部与外部相结合,重视色彩装饰与附属艺术相结合。而且华严寺在平面布局方面也延续了我国古代的轴线分割风格,整体建筑以天宫楼阁为中心,把壁藏分成两等份,且相互对称。在立体性方面,大殿伫立在20阶的高月台上方,大殿内的菩萨群与佛像全部面朝东,位于佛坛之上,在佛像的后上方6米之处就是天宫楼阁所在的位置,殿内布置摆设分别呈递增形式直至10米高地,不论谁人在此地驻足都只会有对此建筑的景仰与对佛祖的虔诚。平面设计与立体空间的相互协调融合,让建筑显得更加壮观和美好。

3 总结

根据全文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宝库之中,最具有典型代表的就是华严寺的壁藏建筑艺术。华严寺的壁藏建筑艺术不仅是一个典范和一座里程碑,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思想的结晶。而对于华严寺的壁藏建筑艺术的揣摩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慢慢去发现、慢慢去品味才行。■

猜你喜欢

楼阁天宫建筑
天宫出差乐趣多
天宫之眼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紫檀木边嵌玉 石楼阁图挂屏
建筑的“芯”
他用筷子搭起心中的楼阁
亭台楼阁知多少
天宫二号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