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桂坊里掌门人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拳代表性传承人孙红喜

2018-01-23

非遗传承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福海徒弟俱乐部

龙 颢

绵拳是一种均匀柔和、圆活连贯、刚柔并济的传统拳术,历经近百年的历史,已成为上海市独具地方特色的代表性传统武术拳种之一。2014年,绵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上海市杨浦区一条普普通通的老式里弄有一家武术俱乐部——上海兰桂坊绵拳武术俱乐部,在这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绵拳代表性传承人、第三代绵拳掌门人孙红喜亲自传授具有海派风格的武术绵拳。他将绵拳带进上海市昆明学校、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等学校,为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努力着。

武术世家家传渊源

走进上海兰桂坊绵拳武术俱乐部,发现地方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大,但挑高的层高颇具特色,十分适合习武。此时孙红喜正在指导徒孙练习绵拳,没有魁梧的身躯,没有夸张的肌肉,黑黑瘦瘦的他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武术界”名人,不但是中国武术协会会员,还是一名国家级武术裁判。虽然戴着眼镜,却遮掩不住习武之人独有的精气神。与他交谈时,也能感觉到“武林中人”的豪迈。

1957年出生的孙红喜先生,爷爷是绵拳一代宗师孙福海先生,父亲是原上海淮剧团大武行、绵拳第二代主要传承人孙长根先生。据孙红喜介绍,绵拳又称神拳,1920年由河北沧州人孟光银传入上海,其祖父孙福海为其弟子之一。在孟光银逝世后,孙福海根据师傅遗愿在兰桂坊内创办绵拳俱乐部,其弟子多为穷苦工人。孙福海在世时收徒较多,其传人弟子遍及上海杨浦、虹口、黄浦、普陀、徐汇等地区。“我爷爷当时看到很多码头工人非常穷困,觉得传授他们一些武艺,既能使他们强身健体,又能拥有一定保护自己的能力。”孙红喜说,“这个地方(兰桂坊武术俱乐部)就是我爷爷教拳的地方,建筑风格也未改变,很多东西都保留了下来。”

孙红喜的父亲孙长根艺名孙少芳,当初在淮剧团是出名的大武生。由于武术底子好,武打戏演得特别精彩。孙长根虽然天资聪慧,但为人低调,且十分勤奋,尽得家传绵拳精要。孙红喜练习绵拳,也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孩提时,看到父亲在练拳,我觉得非常有趣,就在旁边跟着比划。”谈起学习绵拳的经历,孙红喜回忆道:“父亲看到我在旁边学得很起劲,就开始慢慢教我一些动作。大概7岁时,我开始正式跟着父亲学绵拳。说起来也奇怪,当时我对父亲教我的其他武术都不是很感兴趣,就对绵拳特别喜欢。再大点,懂得了绵拳的种种优点,就对它更痴迷了。”

在家人的影响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孙红喜全面掌握了绵拳的功法和技艺,成为名副其实的“武林高手”。

与时俱进 弘扬绵拳

绵拳又被称为“神拳”,以往也确实非常神秘。“在公园里看到很多人打太极,推八卦,你看到过有人练绵拳吗?没有,老祖宗不允许的。”在文革时期,由于绵拳注重技击,实战性很强,在民间甚至被称为“黑拳”。虽然孙福海、孙长根及其同门大力传播绵拳,但也因为绵拳的种种特性,令这种具有浓郁海派特色的古老拳种不如其他武术声名远播。

“祖师爷曾定下规矩,不做公开教授。小时候学拳的时候,只能在自家客堂,关上门拉上窗帘,开始练拳。”孙红喜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2008年,在杨浦区、街道等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上海兰桂坊绵拳武术俱乐部”正式挂牌成立。“要让绵拳摘下神秘的面纱,让它为社会服务,为全民健身服务。”孙红喜言出必行。他联络几十年的师兄弟们,走向社区、街道、学校,为市民服务。工作8小时后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孙红喜一边坚持每天习武,一边投入大量的时间做公益。只要对弘扬绵拳有益的事,再苦再累他都会去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努力下,2009年绵拳申报区非遗成功。2011年,又成功申报上海市非遗,2014年,绵拳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指着桌上的铭牌,孙红喜动容地说:“牌子不重,可它的含金量非同小可,武术界只有绵拳属国家级非遗。”

如今,绵拳已在各地成立了多家分会和训练基地,上海市昆明学校小学部、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分校、许昌路第五小学、控江民办中学、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等都已正式成为传习基地。绵拳甚至走出了国门,孙红喜在法国、德国、阿根廷等国家都有了弟子,并多次带领门下弟子到香港、杭州等地参加国际性的传统武术比赛,屡创佳绩。

当然,孙红喜能将心思都放在发扬绵拳上,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在谈到妻子时,他十分感动:“我特别感谢我的妻子,有她在,我才能一心一意地推广绵拳。很多时候因为参加交流活动、比赛,都需要自己掏钱,她不但没有责怪我,还十分支持我。甚至有时候离教拳的时候还早,她都会催促我早点出门,免得让徒弟们等。”孙红喜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了发扬绵拳的事业中,是因为他谨记祖父与父亲的嘱咐。“我觉得我有一种使命,就是把绵拳传承并发扬下去。”

分文不取收徒甚严

作为上海地区极少数的传统武术项目之一,作为在绵拳发源地上成立的上海兰桂坊武术俱乐部董事长兼总教练的孙红喜,他不但没有以绵拳为生财之道,反而在俱乐部上花费了不少。“我有自己的工作,可以养活自己。绵拳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没想过要用这个来赚钱。”绵拳走进社区、学校需要人手,孙红喜及他的弟子亦不收取任何报酬。

时代在变化,很多东西跟着在变,但有一条传下的祖训孙红喜坚持不变,那就是“有德之人,分文不取;无德之人,千金不教”。由于名声在外,各地前来求学的人很多,孙红喜一看人品,二看武德。“人品一般,想着学武是为了欺负别人的这种徒弟不能收。否则功夫越好,危害越大!所以我收徒很谨慎。练武很苦,有些人想学习绵拳,我会教他一些基本功让他锻炼身体。如果他真的感兴趣,能坚持下去,我会对他进行一些考察,觉得人品武德没问题的才会正式收徒。”对于孙红喜的为人,许多熟悉他的人都交口称赞,甚至还有特警前来拜师。孙红喜徒弟众多,有男有女,还有国际友人,但他们进入孙红喜门下,都必须经过正式的拜师礼。“徒弟与学员还是有不同,我们更像一家人,所以祖师爷的规矩不能废!”

虽然孙红喜收徒门槛较高,却不收一分钱。“这也是祖师爷定下的规矩。我们能成为师徒也是缘分。”有些徒弟家庭情况并不是很好,作为师父的孙红喜经常让他们来家里吃饭。徒弟家里有事,孙红喜也一定会尽力帮忙。有时候出去比赛,家境不好的徒弟的各种费用也会由他这位师傅承担。不但教授武艺,他还关心徒弟们的生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徒弟们获得众多荣誉的同时,也得到众多的美誉。

孙红喜,这位绵拳第三代掌门人肩负着祖辈的托付,靠着自己的努力,为发扬绵拳这一具有海派特色的古老拳种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福海徒弟俱乐部
一个温暖世界的方向
Mark Twain
开春时节
徒弟和保险柜
仓央嘉措
孙福海书法作品欣赏
神探大脑门(1)探长出题考徒弟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