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吉林省红色文化传承与应用的思考

2018-01-23曲芳艾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吉林省革命红色

曲芳艾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顺利发展的历史记忆和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与底气,它是在革命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但又超越了革命文化的新文化形态,并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①张侃:《红色文化、国家记忆与现代国家建构的宏观思考——一个政治哲学的维度》,《福建论坛》2017年第7期。不忘初心,方可砥砺前行。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应当充分利用开发出一批有重大价值的文化精品,以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传承为重要内容,以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把红色文化传承和应用好,推动吉林文化的大发展。

一、红色文化中不同时期红色元素的丰富内涵

红色文化的内涵,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以为,红色文化是指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史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包括革命传统、革命理论和革命精神及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建树,和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创业精神和先进事迹”②曲鸿亮:《福建红色文化:历史、现状与思考》,《福建论坛》2017年第7期。。由此可见,红色文化是由多种红色元素构成的,不同时期吉林红色文化元素的构成也有所不同。

(一)党组织的创建和初步发展时期的红色文化元素(1921年7月—1931年9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即派出党员和革命者到吉林省境内进行革命活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吉林省得到广泛传播。“从1926年9月成立吉林省首个党组织中共长春支部时起,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为九一八事变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①中共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编:《中国共产党在长春七十年》,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年,第16页。。这一时期的英雄事迹和革命遗址是需要保护好和利用好的宝贵红色资源。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文化元素(1931年9月—1945年8月)

1931年,吉林省沦陷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长春成为日伪法西斯统治东北的中心。吉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抗日,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反动统治,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以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为代表的抗日将领和广大军民”②吉林省档案馆编译:《东北抗日运动概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73页。,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形成了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东北抗联精神”,这是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锻造出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文化元素(1945年8月—1949年9月)

吉林解放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平战役”等战役,以上战役后吉林解放区处在了城市迅速收复阶段,为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积蓄了力量。“1948年长春的和平解放,为争取长沙、北平等地接受和平改编、守军起义提供了成功经验”③中共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编:《中国共产党在长春七十年》,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年,第128页。。吉林地区城市解放后通过提供大量军工产品及战勤服务,有力支援了前线的作战,并加快了东北乃至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期间发生在吉林省的重要战役是吉林红色资源不可多得的红色元素。

(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红色元素(1949年10月—今)

1.吉林省的“工匠精神”。首先,最具代表性的是“一汽精神”,它是指汽车人为改善和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面貌,拼搏工作、自强创新的精神。建国初期,“一汽”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其产品走向全国各地,“一汽”的技术和人才输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为新中国起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次,是当代“大国工匠精神”代表之一的长春客车厂。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摇篮和发源地。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长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年生产轨道客车数量最大的制造工厂。长客生产的复兴号动车84%的技术是中国自己的技术,其性能指标领先于世界,开启了中国轨道运输业迅猛发展的新时代。

2.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红色电影”。红色电影是缅怀先烈、不忘国耻,增强民族意识,树立爱国精神的重要途径。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有重要影响的电影、戏剧、小说等作品。这些作品中大多具有英雄主义色彩和反映革命精神“红色”元素的存在。长春电影制片厂被称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拍摄了《白毛女》《五朵金花》《上甘岭》《刘三姐》和《英雄儿女》等大批优秀影片,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3.空军航空大学。东北老航校是空军航空大学的前身,设有航空馆。现今航空馆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了航空前辈艰苦奋斗、创办航校的历程。航空馆是东北地区唯一以航空为主题的展览馆,是吉林省、长春市重要的“爱国主义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空军航空大学培养了杨利伟、翟志刚和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等许多航空英雄模范,为共和国培养了工程院院士、空军机务标兵和将军。“学校被誉为‘飞行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和‘将军的摇篮’”①《空军航空大学航空馆开馆 展示多国百余架飞机模型》,中国军网,2012年9月1日。。

4.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人资源。吉林省拥有:“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光学泰斗”王大珩,“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两弹元勋”朱光亚以及谭竹青、黄大年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红色标兵。其中被誉为“新时期时代楷模”的黄大年事迹更是感染着无数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中华儿女。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及其应用现状

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大体分为四大类②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参见迟海波等编著《红色文化资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遗址遗迹类红色文化资源、建筑与设施类红色文化资源、重要革命历史文物和重要文艺作品。吉林省红色遗址遗迹大都分布在密林山区,完整存留下来的较少。主要红色建筑与设施类的资源保护工作已进行全面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对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遗存物品等建立展陈文物数据库,对文物进行统计、分类、造册并建立电子档案;加强了红色文艺作品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具体分类及其分布情况如下:

(一)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

1.遗址遗迹类红色文化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省内共有100余处红色遗址、遗迹,主要集中在东部山林地区,其中尤其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遗址为特色。这些遗址分布在延边、白山、通化、吉林等地,其中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抗联密营遗址是蒿子湖抗联密营遗址。由于其大都处于山林中,这些珍贵资源有待发掘。

2.建筑与设施类红色文化资源。这类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与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有较为密切关系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关设施。吉林省有着丰富的建筑与设施类红色文化资源,较著名的有长春苏军烈士纪念塔、四保临江指挥部旧址、四平战役纪念馆、杨靖宇烈士陵园、中共东北局梅河口会议遗址、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和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等。

3.重要革命历史文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大量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存留下来。其中东北抗日斗争时期中共吉林特支第二交通站隐藏文件用的花瓶、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五独立师少年营使用的单刀、辽宁民众自卫军使用的电台等,皆为吉林省博物院馆藏一级文物。另有一些文物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重要的文物仍留存于民间,有待进一步征集。

4.重要文艺作品。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军民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中包括诗词、歌曲、小说、顺口溜、快板书、民谣等形式。如《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歌》《东北抗日联合军歌》,有“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等经典词句,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艰苦和抗联军民战斗到底的决心;还有快板书、歌曲等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反映了军民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应用现状

目前,吉林省有69个爱国主义基地,分布在全省9个地区,这些爱国主义基地多数都是依托革命遗址、遗迹设立。此外,2016年12月,吉林省有8个红色文化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①数据提供来源于吉林省旅游规划办。,分别是:白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临江市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及烈士陵园、陈云旧居,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难地、城墙砬子东北抗日联军诞生地、七道江会议旧址、东北抗日联军纪念园);四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四平烈士陵园、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烈士纪念塔;梨树县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长春电影制片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白城市中共辽吉省委辽北省政府办公旧址和侵华日军机场遗址群;辽源市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珲春大荒沟抗日根据地遗址。②《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公布》,《中国旅游报》,中红网,2017年2月17日。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景区在宣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红色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已得到有力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目前,吉林省部分红色遗址、遗迹、文物等由于年代久远、保护意识不强、修缮经费不足、缺乏协调统筹和专业人才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红色资源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红色旅游文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制约。为此,要理性面对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秉持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使命,以教育和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为目标,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红色文化资源知名度偏低。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数量与其他革命老根据地相比,数量少、类型也不齐全,但独具特色,珍稀而重要,与拥有巨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陕西、江西、重庆、福建等地相比,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开发有待加强。

2.部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不力。红色资源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性。吉林省的一些革命旧址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或农村,历经风雨侵蚀,损毁严重;有些被人为破坏而失去原貌;有些因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改造等需要被拆除已荡然无存。

3.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不充分。吉林省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比较分散,资源难以整合。除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吉林省红色旅游景点外,其他区县的红色资源由于知名度不高、体量单薄,基本上还处于旅游产品初级阶段,至于配套设施、内涵挖掘、线路设计、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等,基本无从谈起。

4.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吉林省修缮和保护了许多红色文化资源,但缺乏有效利用。而已经开发利用的,因开发模式简单,整体效益并不高。红色文化资源在转化为旅游产品时,停留在遗址参观、文物陈列、文字图片介绍和讲解员解说上,缺乏参与性、体验性活动,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震撼力,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5.公众红色文化意识缺乏。对本地红色文化的宣传不足,多数群众对红色文化缺乏了解,参与保护和宣传的意识较弱。许多遗址内外堆放农具、杂物,遗址、遗迹已无法突出出来;当地居民对革命人物故事认知度较低,缺乏对红色文化保护责任感,到红色文化遗址参观体验的意愿不高。

(二)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思想观念认识不够到位。吉林省文化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如多年来着力打造的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长春电影制片厂等已然成为吉林省的特色名片。然而,各级政府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才刚刚起步,有些部门和领导思想认识上尚未完全到位,认为这项工作投入较大,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却不大,忽视了其所能够产生的社会价值。

2.红色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对红色遗址的保护、建设、开发、利用,资金是根本保障。而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旧居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而这些遗址的保护和维修需要大量的资金。通过调研,吉林省还没有专门资金用于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由于基层财政负担不起,这成了当地发展红色文化的重要瓶颈。

3.发展红色旅游缺乏协调统筹。吉林省红色文化旅游仍处于点状发展,缺乏对资源的整合,旅游项目趋同化倾向严重。吉林省尚未把本地红色资源置于全国红色文化大局之下,未能打破原有建制与多省、多市共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实现资源共享。

4.相关专业人才匮乏。吉林省的红色文化建设缺乏大量相关的可用之才。一是红色文化研究力量比较薄弱,针对吉林省东北历史及红色文化建设开展的学术活动、课题及成果都较欠缺。二是伴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推进,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紧缺专业性、技术性的文物保护人才。

四、探索吉林省红色文化传承和应用新路径

红色文化以精神和气质为基本特征,是一种软实力。红色文化作为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价值和道德感召,不只是静止形态,而且是以现实为基础不断重构的历史存在,是具有当下性的社会活动。①张侃:《红色文化、国家记忆与现代国家建构的宏观思考——一个政治哲学的维度》,《福建论坛》2017年第7期。当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红色文化为底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②冯潮华、林蔚芬主编:《中国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传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页。,构成实现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成为探索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性应用新路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保证红色文化的历史真实性

通过对吉林省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前提是保证红色文化的历史真实性。首先,通过开展实证研究,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还原”历史真相。其次,通过客观有效的历史教育,获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阵地。

(二)唤醒革命历史记忆的情感

1.以重大党史节日、革命历史事件纪念日、重要革命人物诞辰周年等为契机,策划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纪念或庆祝活动,让吉林省的东北抗联精神和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薪火相传。

2.在宣传、教育、展演等各项活动中,突出红色文化要素。结合“全民读书月”和“三下乡”等活动,让红色书籍、戏曲进乡入户。

3.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等形式,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将红色文化自然融入,从而激发全社会参与保护的热情与责任意识。

4.在革命旧址举办红色演出、红色会议等场景再现表演,让游客和演员共同演出,还原革命历史事件;或让游客穿上当年的衣服,通过射击、攀岩、野战等趣味性项目,体验战争年代的惊心动魄。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红色文化统筹管理体制

1.组织协调保障。根据《吉林省文物保护条例》相关文件精神,联合宣传、发改、住建、规划、财政、旅游等部门,组建吉林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协调红色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重大事宜,强化区域协作,改善管理,凸显优势。

2.加强整合规划。把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总体规划,纳入全省城乡建设规划中。加强各县区之间的区域统筹与关联性,防止相互争夺、相互推诿、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3.完善考评责任机制。把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纳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要明确红色资源的保护主体,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四)实行投入主体多元化,拓宽红色文化项目融资渠道

1.吉林作为红色资源大省,应提供专项资金用于抢救和保护濒临损毁的红色资源。从各级文化事业建设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物保护和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以保障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要积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策划项目,争取中央、省级财政红色文化扶持资金。

2.通过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坚持红色资源所有权归政府的前提下,吸引社会和民间资金参与建设,逐步减少政府的直接投资。但应注意项目开发必须有效、有序进行,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防止掠夺式开发,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

3.政府搭建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拓宽融资渠道。

(五)加强媒体推介,扩大吉林省红色文化的知名度

1.利用长白山旅游业、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东北亚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经贸文化展会,做好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展示和红色旅游的宣传推介。

2.争取上级宣传、广电部门以及知名电视台、电影公司的支持,创作几部有分量的、反映吉林省东北革命斗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或各大卫视黄金时段播出,提高当地知名度。

3.通过各种广告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国性电视台播放旅游宣传广告,并在主要交通干道和高速路口及沿线上投放一系列宣传标语和广告牌,全力打造“红色吉林省”品牌。

(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吉林省红色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是定期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培训,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二是选派优秀人员去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经验成熟的地区考察、学习和培训,并促进全省红色文化人才的互动交流,使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逐步提高。

2.引进专业人才。吸引高校相关领域的优秀毕业生来吉林省红色基地工作,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工作待遇和生活环境,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优长。

通过调研和思考,笔者认为吉林省红色文化是英雄的吉林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革命经验和革命理论以及由此凝结而成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现象,可以称之为吉林红色文化。吉林红色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锻造出伟大的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即东北抗联精神;代表产业工人精神的、拼搏创新的“一汽精神”;充分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具有知识分子表率作用的“黄大年精神”等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基因传承好。”①《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讲话》,中国军网,2014年12月15日。如今,吉林省红色文化已成为吉林文化的灵魂,并由此形成吉林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在建设新吉林的实践中,深深植根于吉林大地的深厚、广泛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猜你喜欢

吉林省革命红色
红色是什么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红色在哪里?
3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89.67万t 同比下降11.19%
2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53.67万t 同比下降49.92%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