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扶贫研究*
2018-01-23◎汪姣
◎汪 姣
一、研究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再次被大家关注。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认真落实实施关于乡村决策的部署,有序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地也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关联性较强的产业,2011年被写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7年 “旅游+”被写入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意见表明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2017年9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这些文件的颁布都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三农”问题和旅游扶贫的高度重视。旅游扶贫正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活力、强劲的造血能力和巨大的市场带动作用,成为我国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力量。[1]
二、制约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全域旅游未形成合力,政府层面缺乏统筹规划。全域旅游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提升,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社会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在民族地区,部分政府部门没有明确的思路,格局单一,全域旅游未形成合力,政府层面缺乏统筹规划,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如何使地方政府和景区开发商、经营商不再依赖于门票经济,将传统的“景区旅游”转变升级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应树立全域旅游发展观,通过盘活景区发展思路,调整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景区对客服务水平,以此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促使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2.农旅产业融合度不高,农业现代化发展薄弱。目前在我国民族地区的农村,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融合不紧密、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旅结合的经营组织发展迟缓,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有限。[2]农村的休闲产业拉动能力没有显现,农林产品单一、涉及面狭窄,没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和服务,雷同产品以及恶性竞争的态势依然存在。旅游业的综合效能和产业带动能力未能充分发挥。此外,民族地区农民的技能素质较低,农村复合型人才、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也阻碍了先进技术融入渗透到农村、农业中;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也严重阻碍了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
3.村寨空心化严重,文化保护力度不够。城乡公共设施配套的差异,使得村民外出打工的比例逐年增大,民族地区的农村留守的只是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民族村寨的空心化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生长的土壤,村民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没有了村民的民族村寨,便失去了灵魂。乡村美,首先是文化美;乡村振兴,文化引领;乡村旅游,文化为本。[3]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没有受到重视,乡土文化也在慢慢消失。纯粹的重视基础建设而忽略人文内涵的挖掘会让乡村逐渐失去活力和温度,从而与城镇同质化,这些都不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4.生态保护观念淡薄,乡村环境亟待改善。“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4]当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统筹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而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由于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民族山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一大问题,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淡薄,人们居住的环境卫生还需整改,各地区之间农村人居环境不平衡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要实现乡村生态的振兴,首先要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二要全面整顿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改善农村基本生活设施。第三,要注意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乡风乡情,保护农村风貌,实施乡村绿化,充分保护树木森林资源,持续推进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
5.乡村振兴,缺乏智力、技术支撑。民族地区大批乡村青年人才背井离乡去往大城市发展,导致实现乡村振兴缺少人才,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步伐。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怎么样才能留住人才,让乡村有“人气“。怎样才能培育现代农民,职业农民?目前,农民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培训,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此外,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要充分重视和利用当地的职业教育院校,职业教育可以为乡村提供人才保障、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扶贫的模式构建
1.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做优产业集群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转型升级的新方向。要发展全域旅游,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高瞻远瞩,全面布局,构建旅游新的产业体系,提升旅游产业带动能力,培育区域旅游新增长极,培育旅游市场消费新热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全域布局、全民参与、全业融合、全程服务”的产业发展新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领域规划,打造“全时、全季、全程、全域”的旅游产品业态体系,做大、做精、做优“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产业集群,最终实现全域旅游。
2.构建“旅游+”产业融合的可持续扶贫模式。民族地区要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积极探索产业精准扶贫的多元模式。民族地区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发展旅游产业为切入点,根据自身的自然生态资源条件,量身定制,进行产业融合,通过实施“旅游+农业”、“旅游+文化” “旅游+电商”、“旅游+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出贫困地区自身产业造血的基础,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农户参与发展,帮助村民拓宽致富渠道、提升致富能力,让精准扶贫的道路越走越宽,最终实现贫困地区村民的精准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3.绿水青山“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由于历史等各种因素,我国民族地区大都处在的边远地带,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正是这样,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较好地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多彩,为乡村振兴和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中也明确表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如何将民族贫困地区的“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让贫困民众脱贫致富,各民族地区必须立足实际,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进旅游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于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环境,保护好这些珍贵资源,让它始终保持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秀丽的自然景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4.“观念扶贫、智力扶贫、智慧扶贫”三位一体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乡村振兴,志气、智力和智慧缺一不可。能否有效激发以村民为主体的内生动力,是旅游扶贫成功与否的关键。旅游扶贫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建立科学的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 的落后观念,加强培育贫困户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引导民众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通过自己的奋斗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首要的是脱贫。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路径,需要智慧,而智慧扶贫则离不开智慧旅游的带动。民族贫困地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整合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农产品资源、特色手工艺品、农家乐、民宿等资源,积极构建互联网营销平台,为旅游消费者提供网络查询、预订、交易等服务,配套完善乡村旅游信息服务功能,提升乡村旅游网络化建设进程。让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真正的繁荣起来,让贫困村活起来、让贫困户真正脱贫,走真正的绿色环保、持续性发展的智慧旅游扶贫新道路。
四、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扶贫路径选择
1.构建产业融合体系,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效应。旅游扶贫,本质上是产业扶贫。乡村振兴要注重产业的培育,产业兴,旅游兴,农村兴。[5]民族地区围绕乡村和旅游,构建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促进农业转型和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效应,凭借“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电商”、“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研学”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培育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业态,打造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促进贫困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 农业”的实施可以通过打造旅游观光农场、采摘乐园、休闲中心、农业科技园、旅游农副产品中心等项目集群;“旅游+ 生态”,则可以通过构建避暑农庄、度假天堂、森林氧吧、生态园林等产业体系来实现;“旅游+文化”的开展需要打造以民俗和乡土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民俗博物馆、乡村生产体验馆及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等产业形态;“旅游+康养”,通过将乡村景观和健康养生结合,满足老年人市场对“健康、愉悦、长寿”的养生需求;通过“旅游+体育”,让旅游者参与到乡村传统体育项目中,传承传统民族文体育文化;通过“旅游+研学”让中小学生进入乡村,了解乡村、了解农业,了解乡土乡情;通过“旅游+电商”,将民族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引入市场机制,对接市场需求,实现农产品的转型升级,将特色农业资源转变成经济资源,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2.挖掘特色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挖掘、提炼、包装特色文化是提高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需要各村落村民充分认识自身的文化的独特性,产生民族文化的认同,共同营造独一无二的村落文化。品牌是区域旅游的名片,要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乡村旅游品牌,使乡村本土文化旅游具有更鲜明的品位和形象。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在挖掘、提炼特色文化,打造旅游品牌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打造乡村精品旅游村寨。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本土传统村落、民族村寨、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农业遗迹、戏曲曲艺等文化精髓,紧紧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并把每个要素做好、做大、做强,做出特色,通过进一步的市场策划包装,形成“一村一品”的旅游发展格局,更好地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需求。第二,依托乡村文化底蕴,打造独特的文化节庆。立足乡村,挖掘文化,通过举办民族传统节庆、歌舞庆典、民族服饰艺术节、民族体育文化节、农事活动趣味赛等活动,将民族民俗、村寨文化、乡土文化融入其中,突出乡土性、民族性、特色性。第三,鼓励各地区村寨将民族传统艺术、民间手工制作技艺、民族美食工艺、戏曲民歌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到旅游项目和产品中,推进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村寨文化。
3.开发多样化的乡村旅游商品,创新商品营销模式。乡村旅游独有的区域特点,使得它承载着游客对乡土风物、家乡味道的美好感情,能够起到树立当地旅游品牌形象的作用。乡村农副产品丰富多样,因其绿色生态、无污染、有机性等特点深受城市居民喜爱。民族地区的土特产、水果、有机蔬菜、传统手工艺品、饱含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都可作为旅游商品出售给旅游者。在旅游文化的挖掘、旅游商品的研发和创新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当地的区域特点,用艺术理念、融入本地、本民族的文化、尽可能沿用传统民族工艺,开发多样化的乡村旅游商品来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研发创新出了新的乡村产品,还需要快捷畅通的销售渠道。乡村旅游商品营销可以通过建立广泛的电子网络设施,在网络电商平台进行产品宣传、预订、付款等销售服务,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推动乡村旅游营销方式创新发展。农产品披上“新的外衣”,走向了旅游市场,成为农旅结合的重要载体,为贫困农民拓宽了增收渠道。乡村地区发展旅游是将游客请进来,而发展电子商务是把农产品卖出去,这“一进一出”两个路径,双管齐下,将民族地区的不利变为有利、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4.汇聚社会力量,服务乡村振兴。农民的脱贫,乡村的发展、振兴,不仅要靠当地农民树立独立自主、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服务技能,而且需要培养、引进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员参与,才能指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人才缺乏,技能和服务水平不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的人才瓶颈。通过与本地职业院校的合作,定向培养,政府出台优厚的待遇引进人才等方式把人才的引进、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服务下乡的通道,培养、引进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为乡村振兴服务。
五、结语
从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乡村”到十九大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问题一直受到国家重视。目前,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农民的精准脱贫问题尤为重要。而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项利民工程,是能够让民族地区的农民脱贫、实现致富的民心工程。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中,分析了制约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探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通过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融合、绿水青山“生态+”、“观念扶贫、智力扶贫、智慧扶贫”等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并通过发挥“旅游+”的综合效应、挖掘特色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创新商品营销模式、汇聚社会力量,服务乡村振兴等途径促使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