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俄农业合作中的共识与分歧的研究
2018-01-23刘怫翔
◎刘怫翔
一、中国需要进口越来越多的粮食和饲料
中国居民的食品构成出现了显著变化,人们对动物蛋白消费量显著增加了。1980至2013年期间,中国居民的动物蛋白消费量增加了4.26倍。1985年中国居民年均消费肉类19.6千克,而2013年年均消费肉类61千克。[1]据估算,2050年中国将进口价值1500亿美元的鸡肉、猪肉和牛肉。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调查服务机构(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s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的预测报告,在2023年中国将成为饲料玉米最大输入国,玉米进口量占世界玉米贸易总量的40%。[2]
从2004年起,中国成为食品净进口国。目前,中国进口小麦占小麦总消费量的6.0%,玉米和大米分别占3.4%和2.0%;牛肉、猪肉、鸡肉和牛奶分别占10.3%、9.8%、9.8%和12.7%;鱼类和海产品占18.5%。中国进口小麦在760万吨左右,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中国的牛肉进口数量在2004年至2013年期间增长了4.2倍,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拉丁美洲国家。从1996年至今中国大豆的进口数量增长了17倍。目前中国进口大豆数量占世界大豆出口总量的一半。1996年,在中国的饲料中大豆所占比例是3.2%,而目前在饲料中大豆的比例超过了20%。[3]虽然中国进口的粮食比例很小,但若考虑到中国巨大的消费人口数量,粮食进口绝对值是十分巨大的。
从1978至2006年,中国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4%以上。然而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中国耕地资源显著递减。除了保证水稻和小麦的自给以外,中国正在增加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量。有专家预测,2030年中国进口的粮食、肉类和奶制品数量将继续增加。到那时,中国的大豆和玉米需求量分别是98992和281319千公斤,自产量分别是14722和241572千公斤,自给率分别是15%和86%。奶制品需求量是83824千公斤,自产量是65362千公斤,自给率是78%。羊肉、牛肉、猪肉和鸡肉需求量分别是5736、8959、60325和24529千公斤,自产量分别是5069、8617、59603和24611千公斤,自给率分别是88%、96%、99%和100.33%。[4]
为了保证粮食和饲料安全,中国正在尝试在国外租赁耕地种植农作物,以保证粮食和饲料安全。[5][6]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签署了土地租赁合同,同时中国在东南亚和独联体国家也积极进行农业投资。到2014年底,中国的农业企业在非洲租赁的土地至少在24万公顷以上。然而,中国正常的海外农业投资和土地租赁却被一些人渲染为殖民主义。受此影响,2013年中国与乌克兰的土地租赁协议被迫取消,2016年澳大利亚某公司终止了与中国投资商的土地租赁合同。2016年哈萨克斯坦修正土地法典,在涉及到外国人租赁土地问题上引发一些人的不满。由此可见,中国在海外租赁农用土地困难重重。
二、中国需要加强在俄罗斯农业投资开发
鉴于上述原因,中国的国际农业合作必须实现多元化。目前俄罗斯面临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远东地区农业本来就不能自给自足,现在更是雪上加霜。这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为中国与俄罗斯加强农业合作提供了客观条件。俄罗斯政府曾经多次表示愿意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进行经济合作。
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具有互补性。中国有发达的农业技术、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而俄罗斯缺乏资金和劳动力,但却拥有丰富的未开垦的土地资源,尤其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农业潜力十分巨大。西伯利亚地区土地面积为514495.3千公顷,占全俄罗斯土地总面积的30.09%,其中农业土地面积56677.1千公顷,耕地面积23988.2千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240公顷。远东地区土地面积为616932.9千公顷,占全俄罗斯土地总面积的36.08%,其中农业土地面积8013.3千公顷,耕地面积2757.2千公顷,人均耕地面积440公顷。这一广袤地区的农业资源仅仅被利用了一小部分。
日本学者分析,为了满足国民的食物需求,中国对于同俄罗斯远东农业有关的项目十分重视。中国政府支持企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农业。目前中国企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至少长期租赁60万公顷土地。2012年,俄罗斯国有直接投资基金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俄中投资基金(Russian-China Investment Found,RCIF)。 目前,RCIF已经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中俄共同项目的投资人。据俄罗斯远东开发部的消息,中国投资者已经宣布投资30亿美元用于以上投资项目。[7]
三、俄罗斯希望加强俄中农业合作关系
弗拉基米尔·弗兰茨科维奇分析认为:俄罗斯农业技术创新水平滞后,俄罗斯多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不发达,因此每年农业生产损失很大。据估算,俄罗斯每年损失农产品可以达到1500~2000万吨。若俄罗斯依靠自身力量收获农作物,则必须增加9万台康拜因和28万台大型拖拉机。更加棘手的问题是,俄罗斯农村缺乏熟练掌握农业技术的劳动力。这是由于因为这里的大多数青年人都移居到城市居住,农村只剩下年老体弱的老年人。因此,俄罗斯应该把自己丰富的土地资源与中国具有潜力的企业结合起来(с о ч е т а я с в о и б о г а т ы е з е м е л ь н ы е р е с у р с ы с п о т е н ц и а л о м к и т а й с к и х п р е д п р и я т и й)。[8]
弗拉基米尔·弗兰茨科维奇进一步指出:虽然俄罗斯与中国的农业合作历史悠久,但是农业合作规模增长缓慢,高层次农业技术合作不多,近年来俄中农产品贸易只占了俄罗斯贸易总量5%。俄罗斯联邦政府认为,发展远东地区正在成为俄罗斯政府主要的战略性选择(Р а з в и т и е Д а л ь н е г о В о с т о к а я в л я е т с я г л а в н ы м с т р а т е г и ч е с к и м в ы б о р о м п р а в и т е л ь с т в а Р о с с и и)。这是因为远东地区资金和劳动力严重不足,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不能自给自足。俄罗斯想要发展远东经济必须借助于外国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对远东地区来说,中国具有绝无仅有的地理优势(у н и к а л ь н о е г е о г р а ф и ч е с к о е п р е и м у щ е с т в о)。[9]
莫斯科的国家研究大学(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的学者 Ozcan Saritas 和 Ilya Kuzminov(2017)分析了农业全球化的挑战和趋势及其对俄罗斯农业的影响,主张俄罗斯对农业全球化采取适应性战略(strategies for adaptation),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并建议对俄罗斯农业中的作物耕作、牲畜饲养和食品加工三个主要产业实行国家层面的科技政策。[10]
日本学者分析:俄罗斯与欧洲关系恶化,经济受到严厉制裁。因此,普京总统强调要与亚洲各国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并优先发展远东地区,同时要求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减轻税负,改善投资环境。2012年俄罗斯在中央政府内设立了远东 开 发 部(М и н и с т е р с т в о Р Ф п о р а з в и т и ю Д а л ь н е г о В о с т о к а)。日本政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信息,并提供了8个经济合作项目。但是日本学者也指出,从实际情况来看俄罗斯选择的最大的合作伙伴还是中国,并预测或许在俄罗斯和日本经济合作实现的时候,中国已经占据远东市场的大部分了。
日本学者分析:早在2014年,梅德韦杰夫总理就对中国政府领导人说:“对于进行远东开发的俄罗斯和想要确保食品的中国两国来说,农业合作是重要的事情(極東の開発を進めたいロシアと食料を確保したい中国の両方にとって、農業に関する協力は重要なものといえる)。” “我们关心着西伯利亚和远东农业项目中颇具魅力的中国投资。作为拥用最大的耕作面积的世界上国土最辽阔的国家,我们能够给中国供给食物,特别是农作物”。[11]
四、中俄在农业合作中的分歧
近年来,在俄罗斯笼罩着恐惧中国农业投资开发的气氛。2015年一家中国投资公司在后贝加尔边疆区租赁11.5万公顷土地,此消息在俄罗斯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当地居民和权利机关都不同意签订租赁协议。在俄罗斯国家机构和公众当中还出现“中俄力量对比失衡论”,认为日益强大的中国会对俄罗斯领土构成威胁,担心中国会提出“领土要求”和“人口扩张”。[12]
俄罗斯一些州和边区还利用其他理由阻止中国投资者在俄罗斯开发农业。2012年9月24日,俄罗斯做出禁止中国劳动移民在远东等地的一部分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决议。在俄罗斯阿穆尔州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不允许中国移民栽培农作物。这两个州的权力机构认为中国农业生产者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使用了俄罗斯禁用的杀虫剂、杀菌剂和有毒化学物质。俄罗斯农业部称,在中国出口的肉类产品中检查出来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在鱼类等水产品中检测出了高浓度的水银。据此,俄罗斯加强了对从中国进口的食品的检查和限制。
为了不过度依赖中国,俄罗斯加强了与朝鲜、日本和独联体国家的农业合作关系。今后俄罗斯将要利用来自朝鲜和独联体国家的移民取代中国人从事农业生产。阿穆尔州在土木建筑、木材加工和农业三个领域已经与朝鲜缔结协议。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和车里雅宾斯克州已经立法禁止中国人在那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在2016年以后,俄罗斯加强了与日本的农业合作关系。在2015年以前,日本从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数量比较少,主要是小批量的脱粒谷物和未脱粒谷物,其产地主要是西伯利亚。2015年日本从俄罗斯进口食品总价值2亿9000万美元(大约304亿日元),其中9成是水产品。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日本从俄罗斯进口玉米的数量大幅度增加。2016年7月26日俄罗斯农业部宣传处发布消息:俄罗斯政府做出决定,增加对日本出口农畜产品的数量。日本方面则认为,俄罗斯生产的猪肉和鸡肉价格比较低,仅相当于一些国家价格的三分之二。在日本饲料价格很高的情况下,更希望从俄罗斯进口猪肉和鸡肉。
俄罗斯还加强与北非和近东地区的农业合作。最近,俄罗斯小麦出口已经连续三年保持高位。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А.В.Д в о р к о'в и ч)强调:本农业生产年度(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俄罗斯要继续维持小麦出口大国地位。俄罗斯农业部预测,2016-2017年俄罗斯出口谷物大约为3700万吨。而上一年度出口谷物3390万吨,其中小麦2460万吨。俄罗斯小麦绝大部分出口到北非和近东地区。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的马卡罗夫(И.А.М а к а р о в)分析认为:目前俄中两国农业合作的规模相当有限。2015年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食品(蔬菜和水果除外)大幅度下跌。一些固有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俄中农产品贸易的开展。首先,中国对食品市场持有针对性的保护主义(targeted protectionism)。虽然中国对肉类等产品的关税比欧亚经济联盟还要低,但对于像小麦这样的俄罗斯大宗主要农产品却征收很高的关税(65%),对小麦、玉米、大米和甜菜等农产品还实行配额制度。十几年来,中国限制从俄罗斯进口粮食,仅对俄罗斯个别地区粮食出口取消了限制。其次,中国还采用其他贸易限制措施,如繁琐的关税手续、质量标准、技术壁垒、包装要求和标签要求等。
在中国看来,俄罗斯的农业贸易保护也颇多。即使是在西方国家经济制裁、俄罗斯对中国的农产品需求量十分大的情况下,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蔬菜和水果也征收最高36%的关税。而对中国出口的烟草、水产品、谷物和食糖征收的最高关税可以达到357%、167%、100%和68%。俄罗斯还限制中国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资料入境。即使是中国企业自用的农业机械过境俄罗斯也要缴纳保证金,而且在那里使用不允许超过2年。另外,俄罗斯地方政府对中国的农业投资政策缺乏稳定性,缺少统一的收费标准,严重限制了中俄农业合作规模。如2013年中方出口俄方的农产品只有264种,占全部农产品种类的34.6%,而俄方出口中方的农产品种类仅仅109种,占全部农产品种类的14.3%。
综上分析,中俄农业合作存在互补性,双方有许多合作共识,但是也存在分歧。然而,无论是论从中国粮食和饲料安全角度考虑,还是从农业经济发展角度考虑,中国都应该利用西方国家经济制裁俄罗斯的时机加强与俄罗斯(特别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农业合作关系。而对于俄罗斯所关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