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2018-01-23武明宇孙大为
◎董 玥 武明宇 孙大为 张 淼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及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同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推进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一、我国农业转型发展背景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走高产高效、食品安全、资源环境和谐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其中的总体目标要求到202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在经历多年的快速发展,迎来了一次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出台的,农业发展由增加产量为导向转向提升质量为导向,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局面。这样一来,农业转型升级速度必将加快。
二、农业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与市场的矛盾
粮食生产成本价格双高,国际竞争力低。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据显示,2004年到2015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堪称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史的奇迹。从46974万吨连续增长到62143万吨;同时,粮食、油料、畜产品的进口数量却呈逐年递增形式。2015年我国进口粮食12477万吨,同比增加了24.2%,大豆的进口量最高,达到8169万吨,同比增加了14.4%。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在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时,也给农产品调控带来新的挑战。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高成本、高库存、高进口,农业基础薄弱等因素造成我国农业生产的这种现实。
(二)水土资源的约束
1.耕地短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合理的垦植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问题。据统计,我国化肥使用量全球最高,亩平均使用量远超世界平均使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量的1.9倍。不仅造成了土地污染,也危害了食品安全。我国农药施用量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14.6公斤,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约有50万吨,残膜率高达40%。过度的使用农膜而不考虑其降解问题,导致了耕地的次生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些污染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人类的健康以及生存环境造成了极严重的影响。
2.水资源匮乏。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173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的1/4。在缺水的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的用水量在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也在增加。全国已有600多城市缺水,每座城镇每年缺水200亿立方米,农业生产每年缺水超过300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限的农业水资源还要向工业等非农产业转移。人口的急剧增长,加大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农业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同时,旱灾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积最广、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而且受灾面积在逐年增大,已经开始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及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在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入到重点工作之中。同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对其内涵做了详细的解读。指出,结构性矛盾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同时存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进行改革。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途径
1.去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有些产品即使降低价格,消费总量也不会再增长。因为产能过大,中国的玉米和棉花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如在北方农牧交错区、西部风沙干旱区、西南石漠化等地区减少玉米种植面积 。
2.去库存。我国既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又是农产品消费大国。2016年玉米价格呈断崖式下跌,尽管有国家补贴,可农民相对于往年来说还是损失惨重。与玉米不同的是水稻,主要用于口粮消费,国家要保证粮食绝对安全。短期内水稻在国家政策和最重要口粮属性的因素下,价格保持稳定将是大概率事件。但从长远来看,水稻价格的市场化将不可避免。
3.去杠杆。强化市场的去杠杆化,从政府杠杆主导向市场调节主导转变,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4.降成本。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创新经营体制;推进农村绿色发展,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由依赖资源消耗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降低污染成本;控制生产资料成本,营销成本。
5.补短板。加速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就要走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道路,促进城乡公共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城乡均衡发展,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准;配合消费需求,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行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进产品品牌化营销;延伸农业的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一条龙升级。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作制度创新
耕作制度是作物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农作制研究(FSR)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耕作制度的延伸与扩展,针对因缺乏相应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支撑的单项技术推广应用难,技术效果难以实现等问题展开的。我国农作制度是借鉴FSR对传统耕作制度的延展。农作制度的研究核心是解决在生产要素资金、劳力、土地、技术上的合理配置,以充分提高特定区域内资源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的高效利用和系统运行的经济成效。通过构建农作制度模式和设计配套的综合技术体系,优化资源的使用率,使其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产量和效益双提高。从现实角度观察,因地制宜协调区域“生态”与“高效”的矛盾,创新农作制度体系,是推动地方科技进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建设高产、高效、优质、生态文明安全现代农业的突破口。
五、构建生态高效农作制度的途径
(一)构建生态高效种植制度
长期以来,中国粮食产量持续走高,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支撑,从开始的低产到现在的超高产一直是中国农业生产的目标。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为了农业的发展,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作为代价。但由于质量问题与成本问题,我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这种“高投入、高产出”传统集约化模式难以为继,同时严峻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生态高效种植制度,需要提高生产技术,改进种植模式等,使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推进。一方面,改进已有的种植制度,以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环境为前提,及时秸秆还田,实现用养结合与种养结合等;另一方面,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从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模式。
(二)构建高效生态养地制度
由于“过施”、“偏施”、“滥施”化肥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产生的“负面效应”,导致农田出现一系列“生态”问题如土壤肥力下降、板结严重农田环境污染等等,并由此造成农产品污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谐、有效推进食品安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地积极倡导推广实行农田“生物生态综合养地”技术体系。各地区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和气候、环境等特点,大力强调科学合理施肥、施药。养地制度必须与种植制度相匹配,核心是提升地力和耕地质量。一是“适度”施用化肥,控制化肥的施用量。二是改进施用方法,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三是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的结合施用,充分发挥肥效。四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五是扩大种植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如进一步扩大绿豆、大豆、花生、油菜等养地作物的种植面积。六是扩大有机肥源,如加大重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河塘污泥等的有效利用 。
(三)制定轮作休耕保障政策
众所周知,我国的国情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而民以食为天,保护现有耕地是关系到我国十几亿人口吃饭的要事。为此,我国提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的实施。据报道国家确定的休耕区主要集中在地下水严重超采的漏斗区、重金属及面源污染严重区、生态退化区。政府科学合理的制定休耕轮作补贴政策,不仅对上述所提及的休耕区域,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也更加深远。不同地区按照区域特性采取个性的补助方式,落实到乡镇村,兑现到每个农户农民的手中。鼓励试点地区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的具体实施情况,建立轮作休耕效果的标准评价体系,以综合指标结果作为实行补助发放制度的重要依据。
结语:创新农作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需充分考虑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使农业资源优化配置,补齐短板缺陷,发扬长板优势,适应并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收,农民添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