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岭南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作用

2018-01-23徐远通

岭南文史 2018年3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湾区岭南

徐远通

粤港澳大湾区占地5.65万平方公里,人口6765万人,经济规模约1.4万亿美元,创造了占全国13%的经济总量。当今世界,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海湾及其腹地。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公认的知名三大湾区。而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在面积、人口和外贸总额上都远远超过上述三大湾区,在经济总量上仅次于东京湾区。整体上,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广阔、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已经是世界级大湾区。

尽管粤港澳大湾区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和世界上其他湾区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涵纳两个特别行政区及两种不同的制度,内部之间在经济制度、行政体制、金融财税体系、法治体系乃至文化心理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粤港澳是三个独立的关税区域,实行三种法制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行政壁垒和无序竞争等非市场干扰因素还较多,粤港澳三地的交流和融合仍有一定隔阂,极大影响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破解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消除文化心理上的屏障,推动整个大湾区的一体化融合发展,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长期任务。当前,要推动制度创新,激发活力,应当从文化建设的交流合作和创新做起。

“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尤其是粤港澳地区的语言、文化、习俗相同,粤港澳三地文化都以岭南文化为基因,基于深厚的地缘、史缘、亲缘等关系,形成不同文化特色和相互间独特的文化关系。大湾区应当在打造新岭南文化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岭南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助推作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岭南文化新辉煌,把湾区建设成为岭南文化创新的基地、中华优秀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和世界文明交流的高地。

一、发扬岭南文化开拓进取的传统,建设多元文化相交融的“一体化大湾区”。

岭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从赵佗开拓南疆,到惠能宗教改革;从康梁的思想启蒙和维新变革,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广州起义的枪声,到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生活和活动在岭南的思想家、历代先贤和革命先驱,其卓越的业绩及思想贡献,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陶冶和造就了岭南人开拓进取的精神。

针对粤港澳三地当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孤岛自守、以邻为壑和唯洋是从的消极文化心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大力弘扬岭南文化这种开拓进取的传统,坚持用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消除心理屏障,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培育文明风尚和社会氛围,使湾区成为先进文化主导与多元文化相交融的“一体化大湾区”。

大湾区建设要坚持做好文化交融工作,潜移默化,滋养人心,让人们在文化熏陶中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一是要从青少年抓起。建议粤港澳教育部门要紧密合作,联合在中小学开设“中华优秀文化与岭南文化”课程,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同时在大湾区内以多种形式组织粤港澳青少年的联谊和中小学校际交流,加深对祖国的感情。二是要从民间团体抓起。建议大湾区文化部门要加强协调,支持民间文化团体和文化单位,通过“文艺表演”“旅游专线”和“民俗活动”等形式,在大湾区内传播和展示杰出的岭南先贤名家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和充满开放活力的新时代文化,提升大湾区的文化软实力。三是要从网络和新媒体抓起。建议粤港澳湾区信息部门要共同配合,实施大湾区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促进岭南传统文化艺术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推动网络文学、微电影和动漫等新兴文艺繁荣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引领大湾区文化一体化交融发展。

二、发扬岭南文化引领潮流的传统,建设经济文化相融合的“时尚化大湾区”。

岭南文化是适应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文化形态。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宗教艺术、价值观念等,通过港澳传入广东,继而扩散到内地,使岭南文化“得风气之先”,又“开风气之先”,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大力弘扬岭南文化这种引领新潮流的传统,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使湾区成为引领新时尚之区。

近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文化产业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增速始终高于同期GDP增速。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作为经济新增长点,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尚文化创意产业是带动中国进入新一轮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是推动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大湾区要大力集聚与民间文化产业有关的资本、人才、技术、内容等中高端资源,形成一个强大的生产力集群。港澳地区有市场营销、沟通海内外的优势,粤地则有文化及市场的优势,应着力将粤港澳联合起来,打造出一条共融共惠的创意、设计、出版、会展、演艺产业链,建设一个经济、科技和文化更加融合的时尚湾区,展现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特色。

为推进大湾区的时尚文化建设,粤港澳政府部门应加强互动,率先做好舆论宣传,把握发展机遇。建议优先考虑如下几项工作:一要积极协调三地联合组建出版如《粤港澳湾区时尚导报》等有权威性话语权的报纸及相关期刊,及时推介大湾区经济和社会新信息、新风尚;鼓励三地文艺工作者拍摄反映大湾区时尚动态的影视作品,出版各种文艺作品。二要构建时尚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平台,支持重大创意产业项目,扶持时尚文化创意的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支持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文化贸易与品牌维权,资助时尚文化创意领域共性技术的研究,努力占居产业链的高端,在大湾区打造有国际影响的时尚创意产业带。三要每年定期由三地合作举办“岭南时尚文化周”,以统一的区域品牌形象和本土化的文创产品,向外界展示粤港澳的文化风情和中国创造的魅力,展现岭南文化特色和新时尚,引领时尚文化潮流。

三、发扬岭南文化开放包容的传统,建设面向新型全球化的“国际化大湾区”。

岭南地区是中国历史上几次移民潮的最后归宿地,粤港澳大湾区的几大核心城市文化发展脉络,都带有移民城市的深刻印记。不同地方的文化都被引入这一区域后与原生文化交融共生,中西方文化也在此交流碰撞,这使得整个大湾区的文化呈现更强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大力发挥岭南文化开放包容的传统,加强国际联系,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优势,打造文化互联互通、资本相互融通、民心深度沟通的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主动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地区占全球人口的63%、全球贸易额的35%、全球生产总值的30%。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辐射50%的“一带一路”地区,在创新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大湾区是面向新型全球化、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湾区要建设多种有益的发展平台,如大湾区民间文化博览园、大湾区民间文化贸易平台等,加强与世界各地的民间文化交流。同时,应积极促进大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融合发展和价值观认同。港澳大湾区将是全世界唯一“一区两制”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地方,这对“一国两制”、“一球两制”具有启示和推动作用,对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融合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大力提升大湾区国际文化形象,要积极开发粤港澳深厚的侨乡文化资源,推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一是要突出重点,优先推介能够代表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岭南文化精品,大湾区各级政府和文化单位协同制定文化输出策略,遴选确定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文化精品,切实做好名人名家以及名牌科技、艺术等文化产品在海外的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和经验,彰显民族文化自信;二是要寻求合作,通过海内外传播媒介和华侨团体,从多种渠道和多个层面推介岭南文化,争取大湾区内的出版单位与国外出版社“联姻”,中外出版单位从选题策划、翻译编辑到发行销售全程合作,依托国际销售渠道和发行网络开拓海外文化市场;三是要创新载体,建设好湾区各类华侨博物馆,切实保护以华侨为题材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加大侨乡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力度。推动侨乡文化持续走出去,建立“华侨恳亲平台”等载体,切实增强与新生代华侨华人的血肉联系,吸引广大侨胞回来探亲访友、观光旅游、投资发展。要不断从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实践中进行岭南新文化的再创造,扩大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度。

四、发扬岭南文化守信务实的传统,建设凝聚各方人才的“精英化大湾区”

从唐宋的“蕃坊”、“市舶司”到清代的“十三行”,岭南的商品贸易历史久远,重商思潮是岭南文化的内在特质。它在促进岭南多元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造就了讲实惠、重信用、守规则的秉性,形成了岭南文化守信务实的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岭南地区率先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不囿于传统观念束缚,灵活创新,勇于实践,讲求信用,在制度创新方面引领全国,市场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大力发扬岭南文化守信务实的传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用文化软实力吸引创新创业的人才,打造“文化硅谷”,构筑精英人才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应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汇集人才,促进高端人才、高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发展,形成“培养引进一批人才、发展壮大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由于体制机制差异,目前粤港澳三地在人才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上仍存在协作不足和流动不畅的问题。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市场以畅通三地人才流动,吸引内地、港澳人才乃至全球精英共同参与大湾区建设。畅通港澳和内地的人才流通渠道,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秩序,促进人才在整个湾区内的流动与发展。同时,应从交通设施、教育、医疗以及文化娱乐生活等方面打造完善的配套设施,让高水平人才乐于在大湾区工作和生活,以岭南人守信务实的精神,使粤港澳大湾区真正成为凝聚各方人才的“精英化大湾区”。

为做好人才储备和培育,粤港澳三地政府应会同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专题研究大湾区教育发展,加强高等教育合作。争取在高校师生通关便利化、扩大内地高校招收港澳学生的数量和比例、港澳高校科研成果在内地孵化政策等有突破,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吸引全球最好的师资和生源到粤港澳高校。同时,积极推动大湾区高校之间的联合,探索构建一个跨区域的“大学联盟”平台,在平台上实现学生交流、交换、学分的互认,实现通识课、慕课等精品课程的共享。并争取通过这一大学联盟的平台,建成粤港澳高校与国内外的企业、科研单位的深度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为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引领和动力,为新时代岭南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新的思想和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号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挖掘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岭南文化的软实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将激励大湾区建设事业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为大湾区文化心理交流和融合,提供更有力的精神支撑。可以期待,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步上新台阶,岭南文化也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绚丽多彩的活力!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湾区岭南
忆岭南
岭南文化名家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对新时代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不辞长作岭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