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改革:清家底、严管理、促发展
2018-01-23张道明闫中进
张道明 闫中进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华龙区59个行政村先后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社员股东25029户,人员界定106336人,清产核资88172万元,量化资产31676万元,已基本完成了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
坚持“三清两公开”。“三清”:一是资产核查清。华龙区编制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清查“一册十五表”,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二是成员界定清。采取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慎重化的办法,以解决问题为宗旨,实行抓大放小,单刀直入,提高效率。如马呼村将1998年第二轮土地延包时分有土地的村民直接确定为原始股东;谢庄村以改制基准日实际在册人口登记情况为基础,以人员排查摸底数据为佐证,对股权享受对象进行了科学界定。多数村由人口排查小组逐户进行排查,填写《人口摸底表》,经户主签字确认后,再进行张榜公示,最终进行确定。三是股权设置清。在股权设置上以成员股为主,是否设置集体股等其他股权,由村(居)依据实际情况民主讨论决定。多数村选择只设立成员股,不保留集体股。在股权管理方式上实行静态管理,考虑今后新增人口问题,明确可以采取股权户内继承或增资扩股方式进行股权调整。“两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严格“四议两公开”程序和“七榜公示”制度,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坚持创新“两种模式”。一是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了“三管、二审、一监控”管理机制,即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受村(居)委托,管资金、管资产、管资源,村审议、乡审计,区级网络平台监控。目前,全区统一监管农村集体资金1.1亿元、集体资产1.5亿元、集体资源(未承包土地)1006.5亩,实现了区级网络监管全覆盖。二是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对村集体经济较好的9个城中村、城郊村,着力发展集体物业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对以农业为主、集体资产较少的18个郊区村,采取“资源+资本”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项目。
坚持强化“四项保障”。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直17个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办)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改革村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区、乡(镇、办)、村三级书记联动抓改革的工作机制。二是政策保障。制定出台了《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一系列文件,印制了股份合作制改革问题解答、资料汇编和操作手册等,指导规范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经费保障。华龙区政府每年列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考察学习、宣传培训、督导检查、资料印制等费用支出。财政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华龙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开发了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农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交易信息。四是督导保障。建立健全工作台账、考评奖惩、责任追究等奖惩机制。由华龙区督查局牵头,抽调区委农办、农牧局等部门人员,专门组成股改工作督导组,进行不间断督查。建立“三通报”制度,利用微信群、手机报等手段,实行一天一通报、一周一书面通报、半月一次推进会现场通报,确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