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福建省粮食产业发展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8-01-23黑龙江省粮食局调研组

黑龙江粮食 2018年7期
关键词:晋江粮食食品

黑龙江省粮食局调研组

2018年6月19日至21日,省粮食局局长朱玉文同志带队赴福建考察学习,参观了达利集团、盼盼食品、中国粮食城等骨干企业,与当地粮食部门及企业负责同志围绕粮食购销、食品加工情况进行了深入座谈,特别是全面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总结的“晋江经验”。通过调研,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视野进一步开阔、理念进一步提升、思路进一步拓展。

一、福建省粮食流通等有关情况

(一)粮食购销情况

福建省是全国第四大粮食消费省。总体看,近三年粮食平均消费量358亿斤,平均产量132亿斤,供需缺口平均在226亿斤左右,粮食自给率仅37%,其中水稻、玉米、大豆自给率分别为60%、5%、5%左右。从水稻品种看,近三年平均消费稻谷产量99亿斤(稻谷折大米69亿斤,下同),大米平均消费量116亿斤,大米供需缺口平均在47亿斤左右。从消费结构看,年籼米消费量102亿斤,占稻谷消费总量的88%;年粳米消费量约14亿斤,占稻谷消费总量的12%。大米进口以越南、菲律宾为主,省外购进以湖北、湖南、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等省为主。从玉米品种看,近三年平均消费量82亿斤,产量4亿斤,供需缺口78亿斤。缺口中从我省购进约15亿斤,吉林省约32亿斤。从大豆品种看,近三年平均消费量64亿斤,产量平均约3亿斤左右,供需缺口60亿斤,不足部分以进口大豆为主,占90%以上。近年来,因绿色优质安全的独特品质,加之两省长期密切的产销合作关系,特别是“黑龙江好粮油”的持续宣传营销,黑龙江大米在福建口碑好、市场大、影响力强。福建省粳米消费中约8.4亿斤来自黑龙江,占粳米总体消费量的60%。

(二)粮食产业发展情况

福建省从2005年开始,坚持每年举办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简称福建粮洽会),按照“互惠互利、市场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建立产销衔接平台,在加速粮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探索出成功路径。一是全新升级福建粮洽会。在粮食贸易洽谈的基础上加入粮食精品展、粮食机械设备展和粮食科技对接等功能,每年吸引全国各地1000多家粮食企业和科研院所,4000多名粮食同行参加,并新增6·18粮油产品及技术设备展,分“粮油精品展区”“粮油科技展区”“粮油设备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展出面积达到9000平方米,实现了从单一的贸易洽谈会议到集贸易洽谈、产品展示、项目推介、科技对接等多功能展会的转变。二是推进粮食科技产学研对接。主动邀请河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粮食科研院校发布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举办粮油设备技术和智能粮食机器人推介会等系列活动,有效推进了粮食科技产学研对接。仅2015年、2016年两年就征集到粮食科技项目498项,成功对接46项,充氮气调、惰性粉防虫、光电色选机、自动垛粮机、智能烘干机等一系列新技术成功转化到粮食企业,提高了粮食储粮和加工科技水平。三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每年省级财政安排4000万资金,支持鼓励省内粮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到产区建设生产基地、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推动引粮入闽。比如,福建象屿集团与我省粮食局合作投资农产和生化,玉米深加工企业3个,产能达到120万吨。福建省粮油贸易企业永辉超市与中粮集团、北大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优质大米的定制生产。

(三)关于福建晋江经验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深入晋江市调研,总结提出了“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六个始终坚持”就是始终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处理好五大关系”就是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两个月后,习近平同志分别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晋江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关键在于晋江的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和走出了一条被人们称之为“晋江模式”的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晋江经验”从此诞生,并成为引领泉州、引领福建改革发展的重要标杆。2017年,晋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1.5亿元,一县占到了福建全省经济总量1/16左右。从百亿元级企业到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从制造基地走向品牌之都、体育之城……“晋江经验”提出以来的16年里,晋江“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县域经济实力持续位居“全省第一”和“全国十强”,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中小城市建设的样板。

二、福建省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一)“两头在外、中间加工”的生产模式,为产业经济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福建山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超六成的粮食需从省外调入,从资源禀赋角度而言,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优势不明显。但通过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全力推行“两头在外、中间加工”的生产模式(即原料、销售在省外市场,加工生产在省内),解决了制约粮食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泉州为例,始终坚持把特色食品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出达利、盼盼、友臣、金冠、雅客、安记、回头客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主要产品糖果产量占全国20%,现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7个,目前已成为全国休闲食品重要的生产基地,所辖晋江、惠安两县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再比如,福建象屿集团围绕延伸粮食产业链,通过投资收购、混合所有制等形式投资黑龙江省粮食产业,特别是从打造专业化种植服务平台和粮食精深加工项目入手,布局我省富锦、北安、依安、绥化、五大连池、嫩江、讷河等粮食主产区,形成九大现代化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到“十三五”期末,将建成包括淀粉、酒精、糖、发酵产品和变性淀粉等系列多个品种的深加工产业园区,年玉米深加工总规模达到500万吨。

(二)“像做芯片一样做薯片”的经营理念,为提高粮食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不竭动力。在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的新形势下,技术成为左右成败的关键因素,更是第一生产力。泉州市政府以15家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通过申报技术创新和产学研专项扶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各级重点创新项目研究,引导企业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食品、饮料研发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密切产、学、研联合开发,鼓励企业通过设立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人才参与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不管是薯片还是芯片,都要掌握自己的技术。”这是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蔡金垵多年来的经验之谈。他们一直致力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系省级技术中心,同时还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德国DMF研究所等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了密切联系与广泛合作。在强大的技术支撑下,保证了每推出一种新品都是市场热销精品。“盼盼”旗下系列膨化食品、烘焙食品,以及“艾比利”膨化系列食品持续热销,集团正向百亿企业集团冲刺。

(三)“做给自己亲人吃”的品牌意识,是食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的制胜法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告别短缺经济。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质量竞争,良币必将淘汰劣币。质量优则品牌强,品牌强则企业兴,企业发展壮大所依赖的正是让消费者放心的品牌和产品。在调研中我们感到,福建的食品加工企业在坚持做诚信品牌、做良心品牌方面达成了一致和共识,“做给自己亲人吃”的品牌意识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达利食品集团恪守“用心创品质”的企业理念,以“为消费者提供品质生活、健康饮食”为企业目标,2017年,立足国人对健康营养的摄取需求,推出天然不添加的“豆本豆”豆奶,深受市场欢迎。改集团已成长为收益过百亿、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综合性现代化食品企业集团,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四)“渠道为王”的营销方式,为打造食品产业集群赋予了有力支撑。对加工企业来说,营销渠道的建设是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了企业产品市场的开拓,决定了企业产品的最终销售,也就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市场竞争强调的就是速度,产品更新换代快、消费者行为变化快、竞争对手反应快等因素,都影响着市场营销渠道建立的模式。福建省食品加工企业在长期的市场打拼中,始终把精简、互动、高效并且高度自动化、网络化作为营销渠道建设的核心目标。比如,达利集团在全国16个省(区)会城市建立18家子公司,不断扩展深耕遍布全国的分销网络,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形成了良性循环、相互促进。从事火锅料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持续发力建设营销渠道,营销驻外机构包含5个分公司和30余个联络处,营销网络涉及经销商和大型商超近600多个,包括沃尔玛、永辉、大润发、家乐福、麦德龙等著名连锁超市,以及呷哺呷哺、海底捞等特通餐饮客户及良品铺子等休闲食品客户,形成了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

三、对我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启发和借鉴

(一)深入学习“晋江经验”,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注入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出的“晋江经验”,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精髓,“六个始终坚持”的重要启示,体现了对当年改革开放大时代与泉州、福建率先发展意志相结合的战略把握,“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的重要论断,指明了后发赶超地区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战略转型的阳关大道。学习“晋江精神”,推动黑龙江粮食产业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坚定落实“两头两尾”,按照庆伟书记“对标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驰而不息发展高质量粮食产业,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更高标准上推进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业,实现我省从粮食产量大省到粮食产业强省的跨越。二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跳出粮食抓粮食,以科技化、工业化、现代化产业化理念谋划项目,立足龙江优势,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优路径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三是推动粮食产业“老字号”改造升级、“原字号”深度开发、“新字号”培育壮大,形成“全流程优化、全链条协同、全要素整合”,打造搬不走的优势和行业领先的竞争力。

(二)强化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粮食加工业提质增效。引导企业发展“专品种种植、专品种收购、专品种收储、专品种加工”的“四专模式”,加快产业融合步伐。强化组建营销联盟、制定实施大米地方标准、设计大米标识、品牌推广宣传等措施,合力打造品质优良、绿色健康、口感香醇的黑龙江大米品牌。积极鼓励稻米加工企业采用“中国好粮油”“黑龙江好粮油”标准开发绿色优质稻米产品,采取“大包变小包”“小包变精品”等方式适应市场消费趋势。鼓励企业增加功能性优质稻米产品供给,拓展中高端市场,满足多元化、差异化市场消费需求。结合实施主食产业化工程,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和食品研发机构积极开发粳米主食系列产品。引导和支持玉米加工企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新品类,由淀粉、酒精等初级产品逐步延长到结晶糖、氨基酸、辅酶Q10等精深加工产品,并结合东北制药产业优势,逐渐向生物医药等领域扩展,加快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转化增值能力。

(三)强化产销合作平台,抢占销区更多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粮食价格逐步回归市场,更加真实反映供求关系,黑龙江大米在福建的销售量正逐渐提升。我省应抓住有利机遇,充分发挥福建粮洽会、龙江金秋会一南一北两个品牌展会平台作用,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持续加大产销合作力度。继续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巩固扩大“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专项营销成果,充分借助政府的公信力将营销向纵深推进。充分借助当地卫视、交通广播、党媒、政府网等关注度高、影响力强的媒体强化黑龙江大米的宣传,同步发挥手机APP、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媒体的作用,强化线上线下结合,宣传我省优质粮油品牌,扩大销量。

(四)转变招商工作方式,打造粮食产业集群。在粮食产业领域,应加快实现从粗放盲目招商到精准目标选商、从优惠政策招商到优化环境引商的转变,提高招商引资效率。要通过建立粮食产业招商项目库,强化以商招商,重点引进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四高”项目落地。特别是要瞄准国内外“百强”食品企业,全力引进龙头企业,促进粮食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我省粮食产业的国内外竞争力。目前来看,利达集团和盼盼集团这两个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均设有分公司,可重点招其在我省投资建厂。

猜你喜欢

晋江粮食食品
珍惜粮食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