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新变化

2018-01-23陈曼平

广西地方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头巾瑶族壮族

陈曼平

(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广西 南宁 530007)

广西解放后,经过民族识别,确认了12个世居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成立后,随着全国各地因工作、学习、婚姻等各种原因迁入广西的人不断增多,广西民族成分更加多元化;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广西,经济文化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更为广泛和密切,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与外界交往日益增多,逐步改变了历史上的封闭和隔阂;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观念、审美意识发生巨大变化,服饰也顺应时代变化,向着健康、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装面料、装饰材料的变化

广西少数民族服装面料历史上绝大多数是手工业生产的土布,农村大部分衣着材料靠家庭自纺、自织、自染。自治区成立后,随着纺织工业、商业贸易的发展,少数民族衣料及服饰装饰材料逐步依赖现代工商业,穿戴也逐渐跟随市场提供用品的情况来调整,逐渐形成工业生产什么、市场有卖什么就穿什么的新的服饰消费观。20世纪50—60年代,城镇的干部职工、居民、学生等服装面料多用上海青、阴丹士林、北京蓝、白府绸、咔叽布、各种花纱布、各色灯芯绒等机织布,少数民族聚居区也开始有部分群众采用少数品种的机织布。例如,桂平瑶族用上机织黑色斜纹布。龙胜各族自治县侗族妇女除了穿自制侗布外,也有的兴起穿各种花色机织布、针织品衣物;龙州县壮族妇女喜爱用士林布、三角(四角)绒布、天鹅绒、斜纹布等。70年代兴起的确良、涤卡等化纤布、毛呢料,由城市推及乡镇,少数民族群众衣着面料喜用涤咔叽布。80年代后,服饰面料除化纤、棉麻布外,还常见有丝绸、呢绒、毛料,衣料质地不断向精致、高档发展。少数民族服饰面料逐渐出现以纺织工业产品替代自织自染的土布,以机织花边、阑干替代手工制作的织锦、绣品,以各色花布、绸缎料来做服装的装饰材料,以机织毛巾来代替自织绣花土布包头巾。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年日常服饰很少用祖祖辈辈传统的自织、自绣的土布服装,日常衣着装饰渐由繁缛趋向简化。

二、服饰色彩的变化

色彩是服饰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服饰文化丰富内涵的载体之一。广西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崇尚的色彩以及忌讳的颜色,积淀了各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尤其与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政治因素等有关系。例如:南丹、大新、那坡、隆林等地,在土司统治时期,土司规定土民只许穿蓝、黑二色衣物,不得穿白色和花色。由此形成这些地方的壮族等少数民族服饰尚蓝色、黑色的习俗。隆林、那坡壮族以黑色衣服为贵,以黑衣、黑裙、黑头巾组成盛装(礼服),在参加婚宴、走亲做客、过年、节庆活动中才穿。平时常服则为白色、蓝色。如隆林委乐一带的壮族妇女劳动时穿白衣白裙配白头巾、草鞋,居家、赶圩时穿蓝衣、蓝裙、配蓝头巾、布鞋。那坡县青年妇女平时不穿红色、花色衣服,花色布只用于做襟衬装饰或小孩衣服。又如,居住在深山的瑶族适应经济生活中的刀耕火种、狩猎采集,多穿黑色、蓝黑色衣物;桂中一带的壮族、侗族、以及桂西北的瑶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环境多为青山绿水,经济生活以水稻生产为主,加上多产蓝靛作土布染料,故衣服多为蓝靛染的深蓝色、蓝黑色,形成传统服饰用色崇尚青蓝,辅以用本地出产的薯良等植物染料染的紫红色、暗红色。随时代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少数民族服饰色彩方面的传统文化积淀也自然渗入新的成分,相应出现新的调适。例如,自治区成立后,在20世纪60年代,历史上土司统治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以机织布代替土布,不断适应工业生产布料花色的多元化,逐渐改变了只穿单一色彩衣服的习俗。在那坡县,壮族老年人衣着除蓝黑色外,还有咖啡色、灰色等,中青年衣着也不拘于蓝、黑色,衣服色彩新添了浅蓝、白、黄等系列,青少年曾一度崇尚草绿色;青年妇女也改变了历来不穿红色、花色外衣的习惯。70—80年代,那坡县城镇周边的壮族青年日常穿着很少固守“黑衣壮”的服饰传统,平果县的壮族女青年日常衣着已经多用时令花色布而少用传统的靛染蓝黑色土布了。桂北瑶族逐渐用工业新品种上市的各种机织花色毛巾代替传统的自织白色土布包头巾或全白毛巾。桂中一带的壮族、侗族以及桂西北的仫佬族、毛南族、水族服饰颜色在沿袭青色、蓝色基调的同时,也有时尚的追求。如贵港壮族女青年外衣人喜蓝色,而内衣则多用白色,以白衬蓝为美。

三、日常服饰款式与着装的变化

(一)少数民族常服(便装)趋向简化、汉化

自治区成立后,居住在城镇、乡镇集镇的少数民族,或者靠近汉族人口较多地区的少数民族,历史以来与汉族交往比较密切的的少数民族,如壮侗语族人群,他们的服饰变化较明显,日常服饰与着装趋向简化、汉化。各少数民族服饰款式与着装的变化大多趋同,也有地域差异。

1.壮族 壮族穿着趋向简化、汉化最为明显和普遍。20世纪50年代末期,宁明、三江等县壮族男青年就兴起穿中山装、西式长裤。60年代,上林、扶绥、罗城、都安等县大多数壮族男青年和部分女青年兴穿时装,上林县农村大部分中青年少穿传统唐装,多穿大小反领或尖领、圆领的花衬衫及春秋时装;少穿大裤头宽裤筒唐装便裤,多穿刚合腰身的时装裤。隆安县、天等县农村壮族女青年也有改变唐装便裤习俗,兴穿时装裤。70年代,邕宁、贵港、百色、上林、隆安等不少县的壮族青年兴穿汉式成衣,有的穿西装、牛仔服、小喇叭裤等,宁明县除了上石、下石山区农村妇女仍然穿唐装衣服外,县城、大的集镇及附近地区的壮族青年大多穿时令成衣。

2.瑶族 瑶族着装的变化主要是男子喜穿汉式服装,妇女常装装饰趋向简化。上林县正万乡1952年就开始有少数瑶族人穿中山装,1954年瑶族老年男子开始改穿唐装。50年代末期,中山装在青壮年中盛行,上林县、恭城县瑶族青壮年也穿上中山装,有的穿青年装等汉式服装,只有老年人仍然穿黑布唐装。60年代,巴马瑶族自治县甘长乡瑶族妇女开始有穿花布衣和蓝士林布汉式裤。东兰县有的瑶族青年穿上汉式时装,70年代,瑶族男子穿汉服的渐多起来。如三江侗族自治县瑶族中青年男子有穿中山装,或以唐装上衣配中山裤装,少数知识青年以西装为礼服。老年男子多穿机织布唐装便服。中青年妇女多穿民族常服,或以唐装上衣、汉式成衣配时装裤,老年妇女仍穿本民族传统服饰,但多为简装,很少有绣花装饰。80年代后至20世纪末,都安瑶族自治县瑶族除老年人外,很少有人穿土布唐装了。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青壮年男子平时多穿汉式服装,在喜庆活动、节日时才穿民族服装。富川瑶族自治县瑶族男女青年大多兴穿汉式服装。百色地区在外工作、读书、做生意的瑶族人兴穿中山装、西装、时装。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瑶族男青年即便不外出工作,也有穿国防装、时令青年装的。灌阳县、全州县、桂平市、隆安县、融安县等地的瑶族大多数青壮年男子平时着装与当地汉族着装无多大差别;扶绥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瑶族妇女平时着装与当地汉族妇女着装几乎一样。但是,各地瑶族中老年妇女以及边远山区的瑶族群众,如平乐县大扒瑶族乡等少数瑶族聚居村落的瑶族群众仍然保留穿本本民族服装。

3.苗族 自治区成立后,苗族着装缓慢发生变化,有聚居地与散居地的差别、男性与女性的差别。例如,散居在融安县等地的苗族服饰,与当地汉族、壮族服饰无多大差异。龙胜各族自治县部分苗族男青年先后改穿中山装、时装,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偏苗男青年中,有的穿西裤,有的也穿唐装、中山装、仿军装。但是,在苗族聚居地,基本还保持本民族服饰。

4.侗族 侗族服饰在20世纪70—80年代后才见明显的变化。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中青年男子平时着装与当地汉族、壮族常服差别不大,由常穿唐装渐改为穿汉式时装,少数人也穿西装,逢年过节、喜庆活动时才穿本民族服装。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妇女着装也有些变化,除中老年妇女外,青年妇女平时很少穿民族服装,劳动、赶圩时大多穿长裤,很少穿传统的百褶裙。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侗族男女着装大多与当地汉族、壮族相同。

5.其他少数民族 仫佬族、毛南族、水族等民族服饰在20世纪50年代基本如旧。自治区成立后,老年人、中年妇女着装一般还是沿袭旧式,青壮年男子着装与当地汉族、壮族大致相同,随着时代的变化,先后兴穿中山装、国防装、汉式时装、针织服装、运动服装、夹克衫等,部分女青年也有穿夹克衫、针织服装、汉式时装。一般在节庆、喜事活动时才穿本民族传统服装。

少数民族常服趋向简化、汉化,重要的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和衣着消费观念的变化,年青人喜欢购买成衣。例如,1990年至1992年,广西农民购买成衣支出比重占衣着消费比重分别为62.8%、64.49%、75.2%。其中主要消费群体是青年人。汉式成衣如中山装、国防装、针织服装、运动装、夹克等颇受农村少数民族青年的青睐,由年轻人带动了常服趋向汉化的变革。少数民族常服趋向汉化的现象是少数民族在民族平等基础上不受外力强制的调适性的自我发展,是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表征之一。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精华也为汉族所接受,如壮族、侗族、苗族、瑶族服饰的百褶裙、开胸对襟无扣衣等特色款式,京族的旗袍式长裙等,也被吸收融入汉式时装系列,汇入都市流行色之中。

(二)少数民族穿制服类衣着的新时尚

广西解放初至自治区成立前,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的人基本上是穿本民族服装。在外工作、读书的回到家乡若不换上民族服装,往往会遭到老人责备。例如,壮族用壮语斥之为“窘登朴官”,意思是老是穿官服,忘本了。

自治区成立后,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观念的逐步转变,广西少数民族穿制服类衣服的逐渐多起来,20世纪80—90年代后,少数民族穿制服类衣服的更为普遍。

1.穿旧军装、仿军装、国防装。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广西各族人民素有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光荣传统。20世纪50—80年代,抗美援朝、援越抗美、自卫还击等一系列战事不断,广西各族人民参军参战的政治热情高涨。如1950—1953年,广西有17.3万青年参加志愿军。1971年,在65个县1217个大队的11个少数民族中征兵,后来每年都为培养少数民族骨干而征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青年入伍,同时在农村建立民兵预备役组织。广西少数民族热爱和崇敬解放军,对本民族子弟穿上军装有自豪感。复退军人回到家乡,大多成为家乡建设的带头人、骨干,受到父老乡亲的尊敬和爱戴。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复退军人一般爱穿或习惯于穿旧军装、仿军装款式的服装,他们不穿本民族服装不但不会受非议,乡亲、族人还会引以为荣。有不少中青年兴穿仿军装类的服装,如国防装曾流行很久。

2.穿工作服、行业制服、公职人员常服。自治区成立后至20世纪70、80年代,广西兴建了大批工矿企业,许多少数民族青年经招工进厂矿,成为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例如,1958年广西从农村招工21万人,“三五”至“四五”时期(1966—1975年),招收职工大幅度增加,1975年职工总数达到185万人,按照民族政策,每次招工都有少数民族子弟。1969—1979年,企业招工大量从农村优先招收贫下中农子女,退休职工子女可以顶替进厂矿。70年代,广西纺织、化纤、服装工业兴起,招收大量女工,大批少数民族女青年进工厂,成为穿工人制服的新群体。此外,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亦工亦农的季节工、临时工、轮换工等,有不少数民族群众有机会到工矿企业工作。50—70年代,工人职业很光荣,社会地位较高,穿工人制服招人羡慕,可谓时尚。少数民族子弟穿工装回乡休假探亲等,不但不会受非议,反而使得家人族人感到很有面子。

与此同时,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少数民族队伍不断壮大。例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955年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县干部总数的44%,1965年上升到64%,1985年达到69%。80—90年代,各市县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比例都相当大。例如,1982年,都安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比重为93.9%;1985年,该项比例在天等县为96.8%,隆安县为91%,大新县为89.6%,宁明县为72.6%,三江侗族自治县为64.9%;1987年,该项比例在金秀瑶族自治县为71.7%,富川瑶族自治县为50.2%,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51.5%;1988年,百色市的比例为60.9% ;1989年,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比例为45.9%;1990年,南丹县的比例为56.9%,武宣县的比例为64.5%。总体上看,各市县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比例在一半以上。这些少数民族干部平时穿着和汉族干部基本一样,从服饰上看不出少数民族的服饰标志。在机关事业单位中,一些行业、部门如工商、海关、商检、铁路、公安、检察等,有行业、部门制服的,少数民族工作人员也同样穿所在单位制服。各少数民族对自己的子弟能成为国家干部职工是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他们看来,穿上工作服、公职人员常服,就是“公家人”,即使穿上这些服装回到家乡,族人也感到荣耀,脸上有光。一般不会苛求换上民族服装。

3.学生着装。自治区成立后至20世纪70、80年代,基础教育不断发展。一般,学生上学不出乡里的,大多穿本地服装。但是,到县城以上外地学校读书的,多穿外地时兴的装束。各少数民族对外出读书的子弟大都让其随外界服饰潮流,高小、中学毕业回乡的若习惯穿汉式服装,父老乡亲也认可。90年代,城镇中小学校服普及,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也穿校服。河池、百色地区等一些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不少人穿上各方资助、捐赠得来的汉式服装、运动服等。少数民族家长们对子弟们上学读书寄予厚望,平时并不要求子弟们非穿本民族服装不可。

广西少数民族穿制服类衣着的新时尚,折射出一种对先进文化的开放态度和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透析出一种积极上进的文化心态,即吸收融合先进文化,向往现代文明,希望本民族跟上时代的步伐,兴旺发达。

四、日常发型、冠带、鞋袜、配饰的变化

(一)日常发型与冠带的变化

各地壮族妇女冠带发式变化不大。有少数剪齐颈短发,而大部分保留传统冠带发式。不同的冠带发式有特定的标志性涵义。例如,龙州县壮族妇女中,梳刘海的是未婚少女,把前额刘海从左往右梳向右耳上方,用发夹夹住,就标示已订婚或已婚但未生育;不再留刘海,把头发全部往后脑梳结发髻的就表示已做母亲了。又如,凤山县长洲、砦牙一带,少女用纯白头巾包头,包成羊角形,头巾两端有五彩线织的图案,缀白色线穗子;已婚少妇用白底蓝线方格子头巾包头,包成盘碟形,头巾两端缀黑白混杂线穗子;老年妇女用蓝色或黑色头巾包头,包成桶箍形,头巾两端无线穗子。再如,都安、大化一带的壮族妇女,也是以头巾包扎样式来区别婚否。未婚的将毛巾叠成三四层如手帕般大小幅方块,盖在头发上,已婚妇女用毛巾包全头并打结;宜山(今河池市宜州区)、环江大体如此,已婚妇女用头巾包头,在右耳上方露出一二寸巾端如独角状,作为区别于未婚女子的标志。武宣、象州、柳江等县妇女头饰具有标志人生阶段的功能,青年姑娘戴环饰珠子的不封顶的箍头帽子,中年妇女用白毛巾包头,老年妇女用黑毛巾包头。

70年代后期,各地城镇壮族中老年男子普遍剃头戴帽,很少有包头巾的了,男青年随时尚理发,女青年发式趋向随意和多样化,有结长辫子的,有束马尾子、扎刷把的,还有剪短发、留披肩发、理运动装等,一般不兴包扎头巾了。

80—90年代,老年妇女大多仍盘发结发髻、包扎头巾,不过,逐渐购买各色机制头巾、毛巾取代自织头巾或土布巾,也有少数剪短发的。

2.瑶族 自治区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瑶族发型变化最大的是,男子逐渐将传统的蓄长发改为剪短发,盘头趋向简化。例如,巴马瑶族自治县瑶族在50—60年代就将传统的用长条蓝布盘头改为用2尺机织白布或一条毛巾包头,有的改为戴布帽。80年代后,大多数地方的瑶族男子平时头饰不再椎髻缠帕,改为理短发、剃光头,戴帽子。例如河池一带瑶族未婚男子普遍理短发。但是,各地瑶族中老年妇女以及偏僻山区的瑶族妇女大多仍然保持传统冠带习俗,尽管如此,冠带还是逐渐简化,她们多购买棉布、绸缎、毛呢料作包头巾,或者买成品头巾,自己挑花织作头巾的逐渐少了。在一些地方妇女头饰也有部分变化,例如,富川有的瑶族女青年逐渐将传统头饰改为梳短发、结短辫,冬季戴帽、包花头巾;恭城有的瑶族妇女逐渐将包头改为戴棉布帽、呢子帽、毛料帽等。

3.其他少数民族 自治区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苗族男子大多将传统的结发髻盘头巾改为剃光头、理短发,用青蓝布包头或戴帽,苗族女青年兴购买花头巾包头。侗族男子除老年人外,大多戴帽,包头帕的越来越少,有的苗族女青年随时尚剪短发。仫佬族男子多剪发戴帽,妇女仍然以发型作为婚否标志,发型稍有变化,未婚的剪短发或梳辫子,已婚的结发髻于后脑处,少妇额前梳刘海。80年代后,仫佬族有的青年人随时尚烫发。毛南族男子普遍理发,常装一般不包头,冬季兴戴绒线帽;中青年妇女兴剪齐肩短发。回族妇女常装逐渐少戴盖头,多是在民族节庆、集会时才戴盖头。水族除老年人外,中青年男子已不再包头,冬季戴布帽;中青年妇女用机制头巾包头,青年姑娘逐渐改变盘发辫、头插梳子的传统,与当地壮、汉族无多大差别。

(二)日常穿鞋的变化

历史以来,少数民族多跣足,穿鞋视为奢侈的享受。鞋是极为珍贵的用品,往往在节庆、探亲访友时穿鞋,赶圩时,将近走到人群汇集之处才洗脚穿鞋。自治区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少数民族穿鞋的状况有所改善,但发展不平衡。壮语北部方言区大多数县壮族人穿鞋基本与当地汉族相同;而壮语南部方言区大多数县壮族群众平时劳动仍然跣足,赶圩、走亲时多穿草鞋,妇女们走到圩场、县城附近才换穿布鞋进街入城,节庆时多穿布鞋、绣花鞋,晚上一般穿木屐。其他的少数民族大致如此,有限制地穿鞋,以自制草鞋、布鞋为主,少数人购买解放鞋。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穿草鞋、木屐的渐少,逐渐兴穿胶底布鞋、运动鞋、解放鞋、雨(水)鞋。70年代中期以后,增加了塑料鞋、皮鞋。许多地方壮族群众购买棉线袜子、尼龙袜穿,改变了历史以来不穿袜子或少数人穿土布袜的状况。瑶族、苗族、京族等少数民族基本改变了跣足习俗,兴穿解放鞋、球鞋、水鞋等胶底鞋,京族仍喜穿木屐,罗城、扶绥、融安隆安等地的瑶族穿鞋与当地汉族、壮族基本相同。80—90年代及以后,少数民族穿鞋也逐渐随时尚,例如喜欢穿皮鞋。1991年广西农民每百人购买皮鞋数量比上年增长40.9%,其中有不是少数民族青年。侗族传统的尖头绣花鞋逐渐被平口素面鞋及工业生产的各式鞋所取代,不过,在天等、那坡的把荷、向都等边远山区歌圩上,仍然有一些少数民族妇女穿传统手工自制绣花鞋。伴随穿鞋消费的变化,带来一些习俗、服饰文化观念的变化,例如,壮族、瑶族鞥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陪嫁鞋都是新娘亲手制作,此习俗逐渐改变,陪嫁鞋可以用购买的布鞋、胶鞋代替新娘自制绣花鞋。又如,彝族传统观念中,妇女本来就该会做鞋,如果哪个女子买鞋,就会被取笑为愚笨、懒惰,至今不再以买鞋来判定姑娘笨与懒了,买鞋穿已成为彝族服饰文化的新内容。总的来看,自治区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广西少数民族大多买鞋袜穿,穿鞋袜趋同,鞋袜品种、款式大都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穿鞋袜一般是有城乡区别、档次区别、季节区别、男女老幼区别,而无民族区别了。

(三)日常佩饰的变化

自治区成立后,60年代,少数民族基本沿袭民族传统佩戴饰物,中老年人、山区妇女、儿童大多保持传统佩饰习俗。城镇及附近的一般不全守旧俗,主要变化是常装佩饰趋向简化。龙州、防城、天等、那坡等壮语南部方言区一带的壮族妇女一般佩戴银镯子、银耳环;桂平等地大多数瑶族群众平时一般只佩戴戒指、手镯、耳环等小件饰品,只有在盛装时才佩戴银牌、大银圈等贵重银饰品。龙胜各族自治县有部分苗族女青年平时少佩戴大件银饰品,只带戒指,兴戴手表。80年代后,毛南族妇女已很少佩戴饰物,多是给小孩子佩戴象征平安吉祥的配饰品。

她倒大方的承认,没有怪责我的意思。我却觉自己是多嘴,一个女人不该对另一个女人的着装有这样面对面的评头论足。

广数民族传统配饰品也有较大的变化。自治区成立后,经过耐心宣传、教育,逐步停止生产历史上那些体积大、质量重的传统佩饰品,或以组织代用品供应,例如,逐渐停止生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佩饰品以及耗银量多的大件笨重佩饰品,采取以铝代银的办法制作类银饰品,提倡以小巧玲珑、轻便美观的佩饰品代替沉重的、体积大的、对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不利的佩饰品。例如,如将传统的一个项圈约重0.5—1公斤改为一个的项圈重量不超过0.5公斤,含银量由全银改为一般占70%左右。同时,佩饰品图案也推陈出新,例如,儿童银帽以“祖国花朵”字饰代替传统的“十八罗汉”图案。这些改进都能为少数民族所接受。一些少数民族青年追随现代文明时尚以手表来代替传统的定亲手镯。这些日常佩饰文化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逐步向着新时代文明方向发展。

五、少数民族服饰传承的精华——盛装(礼服)趋向精致、完美

广西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盛装(礼服),自治区成立后,少数民族盛装(礼服)习俗不但得到延续,而且着装越加精致完美。

(一)盛装(礼服)的制作愈加精致、讲究装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盛装(礼服)的制作愈加精致、讲究装饰。

1.壮族 各地壮族盛装比常服制作更为讲究,主要是更增加镶边和绣花,讲究装饰的精致美观。例如,防城一带壮族妇女盛装是在衣脚边、裤脚边镶红布边。宜山(今宜州)、都安一带壮族多在衣服袖口用红布镶四五寸的宽边,宁明县居住深山的弄人(“弄”字有山字头,为壮族),出嫁的盛装衣裙均要精心刺绣,装饰精美。那坡县壮族的盛装为黑色套装,黑衣衣角、袖口周边要用彩线锁边,黑裙的裙脚要綑3条边,黑头巾两端要綑阑干花边。隆林委乐一带壮族的黑色礼服的制作比白色、蓝色常服更讲究精致。白色常服衣料为不经染色的粗土布,衣领、襟边、裙脚直接用3寸宽白色或蓝色、黑色布条綑边,或者不镶边,衣襟不绣花,配用的白头巾两端保留编织的线穗。蓝色常服档次比白色常服稍高,衣料为蓝靛染的土布,衣领、襟边衣服底边用红、黄色或深蓝色布条镶边,裙脚配饰方格花纹,配用的蓝头巾两端用红、黄色线捆边。而黑色礼服制作特别讲究,上衣面料用质量上好的黑色细布,有的布面织出小方块形状的图案(叫花肖)或者小麦穗图案(叫郎浪,)有的布料要靛染好几次制成柔韧光泽的黑色亮布。衣服的镶边非常精致,用红、黄绸缎为底,以五彩绒线绣上精美图案,再镶到袖口、襟边、衣脚边上,并用红、黄色绒线綑边,衣领等处绣花,装饰得艳丽而端庄;黑裙比常服增加装饰,镶接3寸宽白绉布,白布边再镶一道3寸宽的红黄两色边,裙头两侧各缝有一长一短两条绣带,带端有彩穗。配用的黑头巾是白色、蓝色常服头巾的3倍,装饰也较之雅致,巾端织出网状格子,带有长线穗子。

2.瑶族 龙胜红瑶妇女的盛装上衣做工十分精细。青少年的衣服多以桃红色布料为底,用浅红、黄、绿、紫等彩色丝线按布料经纬纹路挑花,左右对称,华贵艳丽,制作一件大约要花一年时间;中年妇女的衣服多以黑布为底,用红色系列丝线挑花,有的挑花覆盖整块布料,有的只在肩、肘、前臂袖子挑花,挑花部位的红基调花纹与黑底布相互映衬,美丽而庄重。三江瑶族妇女盛装的衣袖向外的一面绣满图案,围裙不但绣花,还要镶7道花边,呈倒三角形依次排列,使围裙的底部只见一个小三角形。南丹白裤瑶的男子盛装是在裤脚边缘镶1寸宽的瑶锦花边,再用黑白两色线绣米字形花纹,两边裤筒膝盖处各绣一个红色的有五条垂直条状构成的五指形图案,每条顶端加绣十字形花纹。白色盘瑶妇女的盛装是用最好的黑布料缝制黑上衣黑长裤,衣袖镶红、蓝、黄3道色布和2道黄花边,衣服配套的还有布牌、背心、围裙。布牌为白布底,长方形,四周镶几道锦边;背心绣花镶锦,色彩斑斓;围裙为黑布底,四周镶蓝色等色布,色布之间饰花边。

3.苗族 三江苗族常服(便装)衣裙不绣花,盛装则精心装饰。一般是在衣角、襟边、领口处均绣花鸟虫鱼纹饰。胸前配饰的围兜上部正中绣大葵花,周围密布绣满各种山花纹样,镶上用苗锦、绸缎配制的方形图案,鲜艳华丽。有的在衣袖口至肘处镶苗锦、蓝色布宽边。

4.侗族 侗族妇女的盛装衣服与常装便服比,款式不变,只是增加精美的绣花。而侗族男子的盛装有特别的款式,在重大节庆活动场合才能领略其风采。主要是特定环境中穿的3种礼服,即芦笙踩堂活动穿的“芦笙歌舞装”,“抬官人”祭祖节穿的“芦笙衣”,抢花炮活动穿的“武士装”。“芦笙歌舞装”款式最精美的叫“百鸟衣”,因用多种羽毛做装饰而得名,又称“羽翎制衣”。为直裙式长衣,襟沿、肩、臂、袖口、前胸、后背部满饰艳丽的补子图案,甚至前后整个下半幅都用侗族锦镶饰,几乎成了侗锦花衣。下摆处钉上一圈15—20条绣花小绶带,每条绶带下端悬吊3簇串珠羽毛,形成3层3圈白羽毛花簇珠帘。挑起芦笙踩堂舞时,绶带翻飞,羽毛跳荡,串珠闪亮,轻盈多姿。此外还有无领右衽大襟上衣配黑长裤,直领对襟上衣配白长裤等款式,长裤饰以织锦、绣花绑腿。一种盛装“芦笙衣”是正月初八“抬官人”祭祖节穿的礼服,一般是蓝色对襟上衣,下穿配长至脚踝的包裙。包裙镶饰许多形状各异、大小不等、色彩斑斓的绸缎团花补子,补子图案大多为花草虫鱼,周边缀饰数串羽毛串珠。“武士装”是抢花炮比赛前举行鸣放火枪、火炮仪式上仪仗队穿的礼服。全身服装为黑白对比为基调,配饰绣花绑腿,呈现威武雄健而不失潇洒俊俏的风格。

5.其他少数民族 盛装(礼服)的制作都比常装(便服)讲究精致。如仫佬族女子盛装衣服精心镶边,鞋子要用五彩线编织,在鞋面编结大绒线球。毛南族女子盛装衣裤比常服多都镶3道细条黑花边。彝族的盛装为黑色礼服,精心綑边,袖口处要綑3道边。

(二)盛装(礼服)的着装愈加注重整体搭配、追求完美

广西各少数民族在着盛装时,注重头、足、佩饰等整体搭配,穿戴方法也特别讲究,与佩饰穿常装便服大不同。例如:

1.壮族 隆林委乐一带的壮族妇女着盛装时要穿黑色衣裙配黑色包头巾、翘头绣花鞋。平时头巾包扎很简便,将头巾盖在头顶,左右巾端翻折到头顶上即可;而盛装时包扎头巾很讲究,头巾从左向右绕二三圈后转回到左耳上方打结,留出一端线穗垂于左耳边;系扎围裙时,将短带结于腰后,长带垂于前身两腿间,行走时前后4条彩带穗子随身摆动,婀娜多姿。男子着盛装要配穿厚底圆头黑布花鞋,鞋头装饰黑布制作的5瓣花,有的花瓣上还绣花,鞋面两侧也绣花。那坡壮族妇女着盛装时佩戴绣花垫肩。崇左壮族妇女盛装时头巾包扎与平时不同,将头巾在头上精心盘成人字形,头巾两端的线穗从左右耳边垂下。都安一带壮族着盛装时,男的要配带红帽、穿鞋袜,女的要戴花簮,大的银耳环。宁明居住深山的弄人(“弄”字有山字头,为壮族)女子出嫁着盛装时,配以七八对骨质饰品缠臂。其他大多地方壮族着盛装时多配穿绣花鞋。

2.瑶族 瑶族着盛装非同寻常。例如,金秀盘瑶妇女平时戴一二对手镯,盛装时手镯要戴七八对不等。南丹白裤瑶男子着盛装时打绑腿的绑带要用彩色丝线编织的彩带。百色盘瑶着盛装时有的要配套特制的布牌、背心裙、围裙。妇女盛装最突出的是各种配饰配套齐备,装饰物件色彩斑斓。一般要把银牌、银链、银项圈等各种银饰品大件小件全佩戴上,头上、颈部、手上、胸前、衣背都饰满银饰品。各地瑶族着盛装的风貌也有地域差异。例如,融水花瑶着盛装时,头上要戴顶板,顶板为特制的高架,架子上装饰瑶锦,左右两边对称吊坠串珠,有的架子呈人字形,饰满彩色串珠和线穗子,好像彩色塔冠。金秀、桂平等地瑶族新娘盛装时头上与身上缠绕、披挂织锦彩带,几乎满身锦绣,五彩缤纷。富川高山瑶新娘盛装时除了佩戴所有银饰品外,还要头戴凤冠,并用红线编成的线帘子(俗称遮脸线)遮脸。贺州土瑶男子参加婚礼着盛装时,身穿近10件上衣,每件衣服一种颜色,一件比一件略短,穿上依次露出不同颜色的衣边;头上裹盖10—20条毛巾,最外层毛巾披上2—5斤重的丝线,垂挂10—20串彩珠,整个头饰约有七八斤重,有的10个手指全戴上戒指。女子盛装时在外套后幅腰部以下装饰一块瑶锦,并连缀8—10串红丝线穗子,头上在帽顶盖上20余条毛巾,缀以2—3斤丝线、10—20串彩珠,整个帽子有七八斤重,不仅10个手指全戴上戒指,手腕还要戴上20余个手镯。贺州过山瑶着盛装时,头饰为用头巾裹成尖塔式“帽”,加缀红、黄等色丝线,整顶“帽”重达10余斤。蒙山瑶族妇女着盛装时,用宽幅瑶锦缠绕发髻,头顶上盖一块方形头帕,帕的四角垂吊红线穗。外衣加套一件绣花镶锦花背心。都安布努瑶妇女着盛装时,胸前满挂彩珠、银饰品,特别是5—6块半月形上弯的大银片,几乎覆盖前胸,头顶竖束一块银牌,银牌上缠满绣花帕,帕上缀挂银链、串珠,使之垂于额前,满头的装饰像一朵盛开的菊花。百色蓝靛瑶妇女着盛装尤其是婚礼盛装时,包头后再套上银饰盖头,银盖头由100片银片叠成,似鱼鳞状,在头盖左右两边各插一支银钗,银钗上垂吊2条银链,链子上雕刻鱼龙形花纹。百色盘瑶妇女着盛装时,前胸挂饰布牌,穿绣花背心,背心周边饰满红绒球;腰间裙带垂挂丝线穗子,以黑布帕缠头,硕大如盆,缠至最外层,在前额处露出红底瑶锦,黑色盘头正中亮出一方红锦,格外抢眼,故有“红头瑶”之他称。田林县凡昌乡瑶族妇女着盛装时,胸前要挂6块不同花纹的银牌,衣领钉上28个或35个八角形银星,两耳挂银耳坠,双腕戴4个银手镯,除拇指外,8个手指都戴上银戒指。田林那兵乡瑶族新娘着盛装时,头上的银钗悬挂银片,身上悬挂银链银珠,行走时叮当作响。

3.苗族 龙胜苗族着盛装时,用八九条头巾包头,是平时的几倍,盘头大如草帽。三江苗族妇女着盛装的蜡染百褶裙时,要配套绣花腿套,并用织锦彩带绑扎,穿绣花鞋,头插银簪、银钗、银花,颈戴银圈,身佩银链、银铃、银扇、手戴戒指、手镯,全身银饰品少则几斤,多则20余斤,周身银光闪耀。有的戴以织锦编出的帽子,并插上红花,如同花冠。那坡、隆林等地苗族传承一种古老的盛装,男装衣服为内外两件套装,内长外短,扎宽幅腰带。女装衣领翻向两肩,领边用白布滚边约五六厘米宽,外衣背后至腰间绣方块图案花纹,配穿裙、扎腰带。平时包头用一二条头巾,盛装时增至八九条。

4.侗族 侗族妇女盛装,除了衣服增加绣花装饰之外,着装时一般要增加佩饰品种类和数量,有的增加穿衣的件数。配套的饰品有头饰、耳饰、颈饰、胸饰、背饰、手饰、足饰几大类,头饰品有银冠、银花、银簪、银梳等,颈饰品有银项圈、项匾、项链等,胸饰有银牌、银盘、胸花等,手饰有戒指、镯子、臂圈镯块(手臂饰物)等,各种饰品造型精美,大多形大质重,庞然气派,也有的小巧玲珑,雅致怡人。例如三江程阳一带侗族妇女着盛装时,头上插5枝簪花,高达尺余,颈上戴5个项圈、项匾,宽度覆盖胸部和双肩,最重的达一二十斤。三江林溪、独峒、八江等地侗族姑娘盛装时,从里到外穿白、蓝、黑三层衣服,脖子悬挂大片盘式银圈,在胸前如同满月,头戴羽绒花,头饰如同一树繁花。

5.其他少数民族 仫佬族着盛装时,要配套穿上精心制作的有装饰的鞋,妇女要增加佩戴银环、银钗等饰品。毛南族着盛装时,男子腰缠8尺长的黑布腰带,缠腰时要让腰带两端的彩色线穗外露;头裹8尺长的黑头巾,从左至右缠绕头部,让有线穗的巾端露出在头顶上扎成羊角状,俗称羊角巾。男性长者穿特制的“马镫衣”,有名望的穿特制的“骑马裤”。女子包头巾,还要插簪戴镯,或佩挂数斤重的银牌,脚穿有双桥、猫鼻、云头等多种样式的绣花鞋,肩背佩花竹帽。京族着盛装礼服,是在平时便装外加穿旗袍式长裙。

总之,各少数民族盛装都比日常便装更精致、更美观,更讲究整体搭配与装饰完美。在各少数民族的礼仪民俗活动、节庆文化活动中,盛装(礼服的)风采令人大饱眼福。少数民族盛装(礼服)成为民族传统服饰的精华代表,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物化表征,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展示民族风情的亮丽窗口,强化地缘性群体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的信息符号,更是开发旅游观光、经贸活动、拓展与外界交往的的崭新名片。

猜你喜欢

头巾瑶族壮族
瑶族织锦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四条头巾
壮族山歌
头巾的颜色
头巾的颜色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