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轮志书记述信息产业问题初探

2018-01-23詹跃华

广西地方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通信业门类志书

詹跃华

(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江西 南昌 330006)

进入新时代,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第三轮志书记述的重要内容。如何全面系统地记述信息产业,方志界还没有可供借鉴的模式。在此,笔者斗胆从信息产业入志的必要性、篇目设置、内容记述三个方面,谈点浅陋之见供参考,为编修第三轮志书做准备。

一、信息产业记入第三轮志书的必要性

(一)信息产业记入第三轮志书,是反映时代发展的需要

信息产业是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从事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以信息及其设备、设施等产品为主要产出,生产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业。信息产业有其技术化的一面,也有其广泛的社会化一面。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产业突飞猛进,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有关部门在国民经济统计中也将信息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信息产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轮志书记述信息产业,可以反映信息产业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脉络。

(二)信息产业记入第三轮志书,是体现基础地位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以2~3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高速增长,规模跃居全球前列,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4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1.31万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687倍、3851倍和455倍。彩电、手机、个人电脑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跃居全球首位。海尔、联想、华为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①提高抵御全球经济危机能力 加速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变强[J].IT时代周刊,2008(23).第三轮志书记述信息产业,可以体现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二、第三轮志书信息产业的篇目设置

信息产业记入第三轮志书,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篇目设置。篇目设置必须考虑涵盖信息产业的全貌,妥善处理集中分散、篇(卷)名称、归类排序、分类构成四个问题,使之科学合理。

(一)集中分散问题

信息产业的篇目设置问题,在首轮志书中尚未显现出来,由于信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门类不全,其相关内容按传统分类方法分散于交通邮电、工业、科技等门类记述。第二轮志书记述时限内,信息产业进入发展阶段,但未形成规模。从已出版的第二轮志书看,大多数志书未设信息产业篇(卷),仍按首轮志书分类方法,将相关内容分散在交通邮电、工业、科技等门类记述。如安徽省《濉溪县志续编》(1986—1996)卷三交通邮电供电设第二章邮电,黑龙江省《大庆市志》(1986—2000)第二篇城乡建设设第十一章邮政、第十二章电信,江西省《上饶地区志(1991—2000)》设卷十五邮政通信,它们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放在电子工业、信息传播与服务的部分内容放在邮电行业记述,将软件开发放在科技事业中反映。极少数志书设置专篇,冠名信息产业,但其门类残缺,没有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实际上就是通信业。如江西省《吉安县志》(1986—2005)第十一编信息产业设第一章邮政,下设第一节邮路、第二节设备、第三节业务;第二章电信,下设第一节网络、第二节设备、第三节业务、第四节互联网;第三章移动通信,下设第一节中国移动、第二节中国联通、第三节小联通通信、第四节无线寻呼。第三轮志书如何反映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是采取集中还是分散设置的方式?笔者认为,信息产业在第三轮志书记述时限内已发育成熟,且规模庞大,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三轮志书应该集中设置信息产业篇(卷),全面记述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突出时代特征,尽管信息产业在全国的发展具有地区不平衡性,但其也具备一定规模,入志内容是充实的,只是各地区的发展程度不一,导致其下辖分类及内容存在多与少的问题。

(二)篇(卷)名称问题

第三轮志书集中设置信息产业篇(卷),其篇(卷)名称如何拟制?从已出版的第二轮志书看,有的志书设置信息产业篇(卷),其下辖门类只有邮政、电信和互联网,其他行业未发展成产业或分散至相关篇(卷)记述,它的篇(卷)名称改用通信业比较妥当。如江西省《新余市志(1983—2007)》第十五篇信息产业设第一章邮政、第二章通信、第三章无线电管理、第四章政府办公信息化,所设门类均属通信业。可见,对于信息产业门类发育不全的地区,其志书不能以信息产业为篇(卷)名称,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紧扣记述的具体内容,以实际内容来制定篇(卷)名称。在制定第三轮志书信息产业的篇(卷)名称时,需要考虑志书记述的信息产业内容包含哪些方面。如果信息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内容包含信息设备制造业、通信业、信息服务业,其志书就用信息产业作为篇(卷)名称。如果信息产业发展缓慢的地区,信息产业门类往往发育不全,信息设备制造业几乎空白,仅有部分信息服务项目存在,对这样的地区,其志书就不能用信息产业作为篇(卷)名称,应以信息传播与服务业冠名。2017年6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把国民经济行业分成20个门类,其中第9个门类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志书用信息传播与服务业作为篇(卷)名称,也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名称相符。

(三)归类排序问题

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在第三轮志书中如何归类排序?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弄清信息产业的定义。关于信息产业的定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10年版)解释为“担负信息生产、流通和应用的产业。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相关电子技术的硬件、软件制作及服务等”,百度汉语解释为:“指专门生产、收集、整理、传递信息,并制造各种信息设备的工业。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信息产业指与电子计算机有直接关联的工业。包括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及制造、程序设计等行业。广义信息产业则是把出版、印刷、新闻、广播通讯、广告等以及上述狭义信息产业所包括的行业一并称之为信息产业。”我国统计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对信息产业的范围界定,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设备制造,包括信息产品设备的生产、销售和租赁;二是信息服务,包括信息的传播、加工、处理和管理;三是信息技术服务,包括软件设计、计算机服务等。从上述定义和界定可以看出,信息产业下辖门类既有第二产业(信息设备制造业),也有第三产业(信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它们都属于经济领域范畴,是经济部类的组成部分。根据这种性质定位,第三轮志书可在经济部类设置信息产业篇(卷),排在第二产业后、第三产业之前,即工业篇(卷)之后和商贸、金融等篇(卷)之前,这样比较科学。

但是,有人把信息产业归入基础设施部类,这种归类有待进一步斟酌。目前将通信与水利、交通、电力等归于基础设施,是基于传统上认为交通邮电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信息产业不仅包含通信业中的邮政、电信、互联网,还包含信息服务业、信息设备制造业等,这些内容不能归入基础设施。也有人认为,设置信息产业篇(卷),涉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其分类的科学性。笔者认为,只要基本做到横排门类、互不包容,在记述中没有过多的交叉重复,就符合志书分类的要求,设置信息产业篇(卷)归入经济部类是可行的。

(四)分类构成问题

第三轮志书设置信息产业篇(卷),能不能涵盖信息产业全貌,关键要看其下辖门类是否齐全。在思考信息产业篇(卷)分类构成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根据上述对信息产业的界定,信息产业可分为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播业、信息服务业等门类。其中,信息服务业由信息基础设施、计算机服务、软件开发与应用、咨询服务、行业管理等基本类目构成。要注意横分门类时,不能缺漏要项。如咨询服务是改革开放后新兴的行业,没有直接的政府管理部门,容易被遗漏。(2)传统信息服务业内容,如出版印刷、新闻广电、档案图书等,在首轮志书、第二轮志书中均未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按照现行社会分工,将其归于文化部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样考虑现行社会分工,以及与首轮志书、第二轮志书相衔接,方便读者使用,第三轮志书也可将这部分内容放在文化部类记述,其记述角度要立足信息化,突出时代特征。(3)通信业作为信息传播业的重要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考虑到社会分工的实际及与首届志书、第二轮志书的衔接,可将通信业作为信息产业篇(卷)下的一个门类,由邮政、电信、互联网等类目组成。有些志书的通信业门类直接以四大通信运营机构分类,即在通信业门类下设电信、移动、联通、铁通4个类目,分别反映4个通信机构在志书记述时限内的设备、收费、销售等情况。这种以四大通信运营机构分类有些欠妥,志书反映事物要求按照行业性质分类,而不能简单地以机构分类。比较完整的通信应包含机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电报等类目,在反映通信机构时,则可按照机构名称分设,把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四大通信运营商包含在内,如有其他运营商,一并放入。

基于以上思考,信息产业篇(卷)可分为信息设备制造业、通信业、信息服务业三章。其中,信息设备制造业章设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广播视听设备制造、基础元器件制造等节;通信业章设邮政、电信、互联网等节;信息服务业章设信息网络建设、计算机服务、软件开发与应用、咨询服务、行业管理等节。这些章节设置,可涵盖信息产业的基本面貌,是志书记述信息产业的主体内容。

三、第三轮志书信息产业的内容记述

信息产业篇目设置完成,其记述的基本内容也就框定。若要提高第三轮志书信息产业篇(卷)质量,还需在内容记述上下工夫,做到把握记述要点、抓住兴衰演变、注意全面系统、避免交叉重复。

(一)把握信息产业各类目的记述要点

第三轮志书信息产业主体内容确立后,因受志书篇幅限制,不可能事事都记,还应把握各类目的记述要点:(1)信息设备制造业,不仅要记述全行业的规模、结构、产品等,更要着眼于重点企业的建设,包括投资规模、技术装备水平、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研制及其效益,因为在信息产业发展初期,重点企业往往代表该行业发展的水平。(2)通信业,重点记好邮政、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的设施建设、机构设置、业务运营等情况。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通信网络,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技术水平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些内容应成为入志的重点。同时,邮政、电信、移动、联通、铁通不断推行各种新的服务业务,这些业务不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获得广泛的社会效益,对人们生活影响很大,这些内容需要加重笔墨记述。(3)信息服务业,侧重信息网络建设和计算机服务、软件应用与开发、咨询服务等内容。记述信息网络建设,重点放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状况及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记述计算机服务、软件应用与开发、咨询服务,要注意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

(二)抓住信息产业内事物的兴衰演变

第三轮志书记述信息产业,必须翔实反映各项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抓住志书记述时限之前发生、发展而在时限内消失的事物和在时限内发生、发展的事物,以及时限内发生、发展和消失的事物,揭示事物兴衰演变的内在规律。一是抓住志书记述时限之前发生、发展而在时限内消失的事物,如通信业中的电报、无线寻呼,它们都是志书记述时限之前就有的通信业务,其中电报还是传统通信业务,随着移动通信和电传业务的发展普及,它们的市场受到冲击,业务量逐年下降,并在志书记述时限内基本消失,但是,它们曾给社会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也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改变,其作用不可磨灭,应当在志书中记述清楚。二是抓住志书记述时限内发生、发展的事物,如互联网作为这个时代的新兴产物已经出现,它不仅给人类的通信时代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信息时代的产物不能忽视。目前,互联网的用途比较广泛,已应用于农业、工业、商贸、金融、旅游、科技、医疗、教育等方面,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在互联网上开设网站,建立微信公众号,传播和收集信息,还有社会上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这些事物在志书中要详细记述。三是抓住志书记述时限内发生、发展和消失的事物,如通信业中的小灵通,是志书记述时限内产生并流行一时的通信产品,由于通信科技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消失,像这样的事物也应在志书中有所记述。

(三)注意信息产业内容的全面系统

第三轮志书记述信息产业,应注意内容的全面系统性,反映其发展变化的全貌。在改革大潮中,信息产业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国家制定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使之迅速发展。第三轮志书要系统记述信息产业的结构、规模、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和典型企业,以及信息产业是如何推进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反映信息产业发展变化时,需要改变过去那种记事不记人的写法,选择典型的人与事,运用以事系人的方法记述,增强志书的可读性和鲜活性。同时,还要改变过去那种报喜不报忧的做法,既要记述信息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与经验,也要记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失误,为后人发展信息产业提供参考。只有注意信息产业内容的全面系统性,才能更好地突出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

(四)避免信息产业与其他门类的重复

信息产业包含信息设备制造、信息产品开发与应用、无线电管理、互联网等内容,会与其他相关门类发生交叉,事物交叉是允许的,但机械的重复必须避免,否则影响志书质量。第三轮志书要理顺信息产业与其他相关门类的关系,采取各有侧重和集中一处记述的方法,避免内容机械重复。如工业篇(卷)的信息设备制造和政府篇(卷)的无线电管理、电子政务等内容,集中放入信息产业篇(卷)记述;信息产品的研究、生产、应用等内容涉及信息产业和科技,信息产业篇(卷)侧重记述其生产与应用,科技篇(卷)侧重记述其研究与成果。

猜你喜欢

通信业门类志书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千奇百怪的动物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王莫
展览后记 跨越艺术门类的西部陶艺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作战门类出版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2015年第一季度通信业主要通信能力
2014年第2季度通信业主要通信能力
2013年3月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