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米粉与舜德文化
2018-01-23
中华米粉,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承载着中华美食文化,特别是舜德文化。中华米粉禀赋稻米能与天下万物相处的“和谐”本质,成就了米粉的传世美食大名。
4200多年前的上古时期,舜帝为了教化地处苍梧的三苗百姓,传授农耕和麻织技术,带领伊蒲子、放齐等几位老臣和一队工匠,从帝都蒲坂(现山西永济)出发,先后来到已经种植稻谷1万多年的洞庭之南、潇湘之滨和苍梧之野。娥皇、女英两位聪明美丽的贤妃也随舜帝来到南方,协助丈夫为百姓做好事。
舜帝一行在南方宣扬道德文化,推广先进农作技术,文明教化成效显著。但一日三餐的饮食却成了大问题,由于北方人习惯于吃面食,难以适应南方的籼米饭。如果从北方转运粟稷来制作面食,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而且舜帝坚决要求大家与百姓同食,不准特殊。
此时,娥皇、女英决心为大家攻克饮食难关。在随舜帝来到盛产优质稻米的祁水之东后,就地取材将大米煮粥,又用石碓把大米舂得粉碎,成功做成米糊、米豆腐、糍粑、米粉肉、米糟酒等适口的食物。两妃还想到家乡蒲坂的“河漏”(清康熙帝改为“饸饹”)滑溜柔软,味香利口,就采用“河漏”的制作方法,将牛角钻几个粗麻线大小的孔,把稀和的米浆倒入牛角内,落入沸水锅中煮成“米河漏”,拌佐料食用,但这种做法耗时费力量又少。经反复试验,选用当地粒壮、米长、浆水多、有韧性的新大米,浸泡在温热水里,泡到用手指一捏即碎的程度,然后舂成干湿适度的细米浆,滤干后置于竹簟架在锅中,悬水加热保温,使米面胚料发酵至一定程度后,起出胚料揉按至软糯程度,做成团子浸入沸水略煮至外呈熟黄、内仍生白时,放入石碓中再舂,舂到溶合粘糯为止,然后挼成米团,放入预先用木头掏空一个圆洞、底部戳穿许多细孔的榨粉粉筒,用圆木挤压粉筒内的米团,榨出细长而晶莹剔透如缕缕银丝的“米河漏”,在沸水中煮熟盛入碗内,灌入用动物骨头和水熬成的鲜汤,加“罩子”、葱、蒜和醋等佐料,供大家食用。
“米河漏”既满足了大家的口腹之需,又缓解了乡愁。随着时间的流逝,本土先民在频繁的战乱和灾年中为了求生存或谋发展,远徙全国各地和异国他乡,带去了舜德文化和米粉制作技艺。人们见这些勤劳朴实的米粉人既有礼貌,做出来的米粉又好吃,便口口相传称之为“文明米粉”。
由“米河漏”到米粉,这种由稻米浆热处理成形的食物,发展到今天更是五花八门,主要品种有:鲜湿米粉、干米粉、方便米粉、米排粉等;知名品牌有:湖南祁阳文明鲜湿米粉、宁远禾亭水粉、东安赵氏抢水条子、常德米粉,江西干米粉,广西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云南过桥米线、腾冲饵丝,广东濑粉、波纹米粉、沙河粉,福建兴化米粉、台湾新竹米粉,以及柬埔寨金边米粉、越南捞檬粉、泰国粿条等。
米粉与面条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变换着不同的名称,米粉在秦汉叫“粲”“米索”“飧”和“糒”,唐宋叫“米缆”,元朝叫“米糷”,明清叫“米线”,还有叫米面的。这些名称也记载在《周礼·天官》《释名》《齐民要术》《事物纪原》《唐书·艺文志》《宋氏养生部》等古籍中。
米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变换着不同的名称,而米粉“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只能用南方早籼稻米,才能制作出不同形状的米粉。米粉是食物中的“君子”,它外形洁白柔顺,人见之后顿生爱意;内在品质是“和而不同”,这是由于它对原料品质要求严格,且大米的生物特性决定了米粉难以入味。尽管米粉有汤米粉、炒米粉、卤肉粉、凉拌粉等诸多种吃法,但想出味则需要依赖所搭配的食材和佐料。“文明米粉”的“鲜汤”原料是用敲破的新鲜猪胴骨,先猛火烧开,后文火炖烂,把粘附在骨头上的肉炖化,把骨头里面的髓炖溶,再加佐料而成。享有盛誉的桂林卤肉粉、沙河炒粉等,米粉可以与任何食材佐料和睦相处,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