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声音·代表们这样谈粮食

2018-01-23

黑龙江粮食 2018年3期
关键词:化肥大豆农药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3月5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部长通道”上表示,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农业农村部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继续推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从当年的6000亿斤达到今天的1.2万亿斤,化肥作为科技进步的成果,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氮磷钾,对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化肥施用过多也的确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从“十三五”开始,农业农村部大力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效果明显,化肥农药使用量已经实现负增长,提前3年实现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兴农号召,继续推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一是抓重点品种,特别是在果菜茶等园艺产品上加大工作力度,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行动,推广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治。二是抓新型经营主体,指导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头减化肥减农药。三是大力推科技创新,提高化肥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金融创新、对有机肥进行补助等措施来促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实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来源:农民日报)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食品安全监管要坚持“零容忍”

3月3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和食品安全工作。根据国家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的结果,我国主要农产品近几年来的合格率总体都稳定在96%以上,应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上是有保证的。同时,我们要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等问题坚持零容忍。”

下一步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由高产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尤其要把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首先,要做好源头治理,推进产地环境清洁化,要按照国务院“土十条”和“水十条”的总体部署,大力开展清水净土工程,尤其要做好正在开展的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对土壤污染实施分类、分节、分区治理,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健康安全。第二,做好生产管控,推进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要大力推进、大力发展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尤其要持续地推进农药、化肥、抗生素等农用化学品的减量使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保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首先是产出来的。第三,加强全程监管,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化,尤其要加强基层的监测预警和监管能力建设,加快国家追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源:农民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罗玉平:建立产业基金支持“玉米调改”

全国政协委员、中天金融集团董事长罗玉平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金融精准脱贫模式,建立“玉米调改”产业发展基金,定向支持龙头企业以“一乡多业”“一业多乡”等方式实现规模种植、高效种植,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西部地区目前种植的玉米生长不佳、质量不好,面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大难题。对此,罗玉平委员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引导财政资金、社会资本联动金融机构成立“玉米调改”产业发展基金,投向包括规模优势特色种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旅一体优势项目、农业产业链。此外,充分发挥金融企业的优势,鼓励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支持龙头企业。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与村级合作社签署合作协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确保农民利益。另外,将精准脱贫与“玉米改种”相结合,打造利益联接机制,化解资金、技术、市场空缺,解决农民“种难、卖难”的问题。

罗玉平委员说,精准融资、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放大金融的力量撬动更多资金,以“玉米调改”产业发展基金为样板,推动实现扶贫产业基金的市场化、资本化。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蹚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要做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要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和期望,也是我省新时代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使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点和短板在“三农”,大头和重头也在“三农”。进入新时代,我们将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的指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建设农业强省,努力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迈出新步伐、蹚出新路子。

我们要力争在粮食综合产能上站排头,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标准化水平,确保粮食种植规模、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质量水平持续稳居全国之首,成为国家稳固可靠的大粮仓。力争在农业结构调整上站排头,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巩固绿色食品第一大省地位,推动粮食大省向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转变。力争在农业生态保护上站排头,发挥整体生态化优势,加强黑土地保护,扩大农业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成果,严格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打造全国最优的农业生态环境。力争在农业综合改革上站排头,以深化“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牵动,加快推进改革、提速、集成,培育新动能,释放新活力,努力创造更多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

(来源:人民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高向秋:加快推进黑龙江大豆产业振兴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非转基因大豆尤其是优质食用大豆生产基地,2017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突破5000万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国1/2,90%以上用于食品加工或直接食用。近年来黑龙江省虽然制定并出台了一些支持和鼓励大豆产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性补贴,但我国大豆产业仍面临种植成本高,优质、功能性、高端品种研发投入不足、推广慢,市场体系不建全,产、运、销资源配置不够优化,销售环节多、成本高,最终传导至种豆农民售粮成本增加等短板。

针对上述问题,我省全国人大代表高向秋建议,将黑龙江省列为优质食用大豆发展区,加大对高蛋白大豆、无腥豆等特色专用品种培育推广的引导投入,适度发放引导性种子补贴,通过实施大豆差异化战略,充分发挥绿色、高蛋白、非转基因优势,确保我国大豆种植业乃至整个产业链从源头上进一步提档升级。支持黑龙江大豆交易中心建成与市场化服务联动,优化产、运、销资源配置平台,逐步推广构建适应我国现阶段新经济、新业态的全国大豆市场体系。建设全国性大豆交易中心,目标是争夺高蛋白大豆定价权、话语权,打造中国乃至世界高蛋白大豆定价交易中心。建议国家支持黑龙江大豆交易中心大宗电子交易资质的审批,助推现代金融工具服务大豆实体经济的进程,多管齐下,合力打造与市场相适应的中国大豆市场体系。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全国人大代表徐建国:创建具有农业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

佳木斯粮食总产量约占全省的20.8%,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徐建国建议国家支持佳木斯创建具有农业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随着国家实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作为农业大市,佳木斯面临着农业“大而不强”、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创建具有农业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我们将在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抓住“头”的基础和优势、补齐“尾”的农业产业化短板,从供需两端发力,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四个方面发力,希望国家给予政策支持。

徐建国认为,创建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着力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强化农业生产各环节技术创新,加快良种研发应用,推广种植技术,发展大数据等,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二是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要求,扶持发展一批产销一体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加销。三是着力推动智能农机建设,发挥粮食主产区涉农工业基础和农机应用市场优势,从供需两端发力,建设智能制造科技园,组建智能农机创新中心,实现播种、施肥、植保、收获智能一条龙。四是提升知名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农业品牌营销战略,加强与国内外市场合作,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叫响“生态米都”城市名片。

(来源:黑龙江日报)

猜你喜欢

化肥大豆农药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