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8-01-22彭潇敏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新型智库图书馆管理

摘要:智库服务的发展对于图书馆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图书馆智库服务尚且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解决.例如思想理念、人力资源和经费投入以及需求调研这几个部分。相应的,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期望可以借此帮助维护我国图书馆智库服务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 新型智库 服务要求 问题改善

智库服务的兴起激发了国内各类研究机构为国家决策献出一份力量的强烈热情,对于图书馆来说则是一次行业意识觉醒的机会,在图书馆行业上的自我专业认同也有一定的帮助。而智库本身就是一种基于人工智慧建立的决策服务,其可以做到由服务供给端发力对图书馆智库服务进行丰富和完善,在不断地实践中可以进行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的探索。

一、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现状

(一)理论研究

首先,从期刊论文方面的检索数据来看,直至2017年九月底,在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之中将篇名作为检索项,对“图书馆”和“智库”两个关键词进行同时性的模糊检索,与其相关的期刊论文总数都不超过150篇[1]。而从这些论文资源的研究主题上来看,基本上停留在研究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基本概念,也对其服务方式与内容有一定的阐述,重点集中在作用影响、障碍因素和发展策略以及实践成果四个方面。但是整体上来看,同质性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从中发现现存的系统创新能力不足以及深入性缺乏的状态。

其次,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基本情况来看,在课题选题上,近年来该项目的课题指南当中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所设置的选题数量来看正在逐年增加,并且已经有高校教师相继通过课题选题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由此可见,国家正在逐渐地对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引起重视。

然后,在期刊选题上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期刊智库研究转为期刊的重要选题,目前也已经出现了以智库研究为主的学术期刊,促进了我国新型智库理论研究交流平台的良好形成。像《情报杂志》就已经自16年起,在每期的内容上基本都开设了“情报与智库”以及“智库研究”两个专栏。

还有,关于会议主题上也可以看出图书馆借对于智库研究的重视,近年来较多的研讨会开展过程中主题均对智库有所涉及。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图书馆界已经对新型智库建设引起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就目前而言,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还不够充分,研究视角上应当从宏观走向微观,并且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证研究,从而为图书馆智库服务提供充足的助力。

(二)实践开展

就全国范围的图书馆智库服务开展情况来看,虽然众多高校图书馆已经率先开启了智库服务,但是从我国境内各级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数量总体的庞大来看,智库服务的占有比例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并且就算是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中的智库服务占有比例也没有超过百分之二十。

综上所述,我国的图书馆对于智库服务还尚未形成充分的认识,所以整体服务开展的参与度也不甚理想,许多图书馆的智库服务现今依旧处于缺位状态,就算是已经开展智库服务的图书馆也未能保证实质性的深层次智库服务,主要还是停留在信息资源支撑以及决策参考支持等方面,对于自身的特色定位也未形成清晰的认识[2]。由此可见,我国图书馆对参与新型智库建设依旧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理念障碍

科学的理念对于智库的发展来说是具有先导作用的,已经发展一段时间的智库理念近几年在我国的发展对于图书馆来说依然属于新型服务。由于智库理论知识的薄弱,以及相关学者对于智库和图书馆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先天优势未做好充分的认识,也使得图书馆智库创新服务新思路无法得以充分地拓展[3]。近半数的高校图书馆员不能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概念,并且并不了解自身所在院校的智库建设情况,这种理念的缺失就使得实际运行过程中图书馆对于智库服务的重视不够充分或者尚且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二)人力资源障碍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对于智库服务水平的要求来说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为智库服务本身要求操作上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就知识服务而言也是一种增值性知识服务,所以就要求馆员具备操作智库服务的基本素质,而要想为学者提供高水平的常态智库服务,就需要为其建立高素质的智库服务团队。而上述措施因为体制上的限制,图书馆针对用人招聘方面并没有充分的自主权,而我国也并没有设立相应的馆员职业准入机制,即使近年来已经将馆员招聘时所要求的学历标准进行提升,但是并未真正地向图书馆输送如具有创新能力的馆员,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馆员也比较容易因为各种原因换岗或者调离岗位,同时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并不能提升馆员的宏观视角以及政治敏锐性,所以图书馆馆员实际上还需要具有政府机构及研究机构的工作经历,如果不能充分满足上述情况,都会为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经费投入障碍

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建设需要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作为支撑,在新型智库建設的过程中,需要购置纸质书籍资源与电子资源,还要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同时聘请专业的智库专家来进行智库服务平台的构建,并且做好相关的宣传活动等,这些都是需要经费投入的。现在来说,主要经费来源为政府拨款,来源单一且额度固定,如果政府以及学校未能给予图书馆智库服务以充足的专项经费,则会造成智库服务无法在图书馆顺利开展。

(四)需求调研障碍

用户需求能够帮助智库服务进行精准个性以及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在我国智库主要可以分类为政府、社科院、高校、企业以及民间五类,这些智库所面对的用户对于智库的服务需求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用户需求的共性在于要求智库服务具有全面准确的优点,并且能够保证时效,在时代发展中具有前瞻性,并且能够帮助人们对于各专业有更为深刻地理解。但现在所面临的现实是智库用户的服务需求各种各样,需要在对其背景和行为习惯分析得当的前提下进行量身打造,这既是重要关键也是一大难题。如何充分全面且准确的对智库用户进行个性化信息推送,以及有针对性的来构建智库资源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但是就目前的总体条件而言,还存在诸多困难[4]。

三、解决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服务意识

首先要确保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协同发展,根据不同机构的整体条件来提供信息保障增值服务,并且需要具有发展的目光,不能仅仅将智库看作是某个图书馆的智库,而是要在图书馆的基础上实现发展。

其次,对于图书馆智库服务发展的理论研究相关内容与实践发展内容都需要做好充分的了解和持续的关注,馆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阅读相关的图书专著与期刊论文、研究报告等来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在智库主页搜索浏览、参与智库研讨会以及积极地与同行进行交流来帮助落实智库服务的实践发展。

(二)开展宣传推广

宣传推广工作需要从智库的三个方面出发,分别是智库的知识、成果以及服务这三个部分。其中智库知识包含其内涵、类型、功能、建设途径、知名范例介绍以及发展现状等部分。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能够提升社会大众对于智库意识的认识水平,并且为后期的智库服务开展工作可以奠定一定的用户基础[4]。而智库成果则主要指的是关于智库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平台推向社会以扩充智库成果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最后,关于智库服务的内容,其包括服务的内容、流程、成效以及典型案例等部分,通过服务推广能够直接让用户体验当智库服务的优势,对其产生认可,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与经费资助,也为获取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提供了基础。

(三)加强资源建设

智库本身是通过对数据信息以及知识进行加工分析与提炼,从而实现知识转移与整合,以形成智库成果的生产方式来运行的,所以必须重视起面向智库的多元资源建设,无论是以政府决策与科技咨询需求为出发点的资源建设,还是以技术路径与产业整体发展的信息整合出发的资源建设,都需要建立起以智库研究为导向的信息支撑体系。并且还需要从用户需求基础的角度来制定智库资源建设规划,在揭示已有智库资源、购买纸质资源和商业数据库、建立数据库、挖掘OA资源、加入文献资源建设联盟、借助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以及收集灰色文献与智库成果产品等过程中来不断地努力尝试促进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图书馆智库服务需要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定位调整,着重发展支撑性服务,把握智库发展的良好时机来进行服务创新。此外,还应着力于已有服务进行有效地融合与发展,将智库服务与图书馆之间的共通之处进行利用,运用组合式发展的方式将类似的工作手段进行有机融合,在不断沉淀的过程中学会厚积薄发,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之中实现规模体系与规范常态。

参考文献:

[1]张惠梅.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17,37(09):109-115.

[2]祁建国.在新型智库建设中提升党校图书馆服务能力[J].新疆社科论坛,2017,(06):104-105.

[3]郭爱菊.公共图书馆嵌入新型智库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03):36-40.

[4]魏来,吴雅威.图书馆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09):50-54+94.

(作者简介:彭潇敏,单位:陆军工程大学軍械士官学校,助理馆员,主要研究领域:图书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新型智库图书馆管理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思考
加强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
人脸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背景探析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探究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