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22朱书娟
朱书娟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愉悦学习,有效记忆,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更为独特有效。小学高年级语文中有很多基础知识都是需要学生背记,如果用传统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增强语文知识的生动性、趣味性,也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是一门语言,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需要理解和背记的内容。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大量的背记有可能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维能让抽象的语文知识更具体化、图形化,使其图文并茂,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所以,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减轻学生的压力,降低知识难度,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它能像一把钥匙一样打开学生的大脑潜能,促进学生有效思考。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思维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提高,使孩子的学习更加轻松、有效,也使老师的教学更加顺利、有序,从而大大提高了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切实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高效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习能力也受到了小学语文老师的关注。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自学能力的限制,他们很难在无人监管的过程中自主、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或者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并能按照学习任务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及时调整更加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作为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导学生预习,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模式。比如,在学生独立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选定一个重点知识点切入,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根据导图收集信息、分析内容、探索知识,使预习的知识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再加上小组的合作,获得理想的预习效果,使思维导图更加清晰,重点内容更加突出,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促进语文教学。
2.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
实践证明,小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还停留在表面上,他们的思维也停留在形象思维上,对一些抽象知识、概念很难达到彻底的理解。比如,阅读,这种需要知识范围广、理解能力强的学习内容,学生就很难有质量地完成。而现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出现及时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抽象、复杂、难懂的内容,思维导图能使它变得可视化,且能运用符号、图形、线条等简单的方法把相关知識连接起来,将晦涩、枯燥的知识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思维导图就能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写作目的简洁、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从结构到内容到段落的重点等,所有的重点信息都涵盖其中,容易记忆,使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得到培养,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也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我的理解中,思维导图既是一张知识结构网,也是一张有较清晰路线的探宝路,学生只要把这条路上的知识点当成是关卡,一个个地或记忆或理解或运用,就能沿着这个方向,一步步到达知识重点,这也是学习内容的核心,是一路知识点的结合和总结。显然,这种有图、有文,易理解的学习方法,能不断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不断前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应有的热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和愿望,不断付出努力,深入探究,获得新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收集丰富的信息。避免简单机械的学习,这也是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建构自己知识脉络的关键。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式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理解,并深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达到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升华和知识的迁移。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作用也有问题,但是只要老师能在教学中正确对待问题、解决问题,并寻求运用思维导图的更好方法,科学、合理地构建思维导图,就一定能拓展和丰富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天萍.试论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12):132-133.
[2]张立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5(16):105-106.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是GS[2018]GHB1166。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