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娘
2018-01-22
丽娘的父亲教书,平时喜欢读汤显祖的《牡丹亭》,她出生时,起名丽娘。她母亲生了弟弟之后,身体一直不好,长期卧病床上,家里家外的一切事务便早早地落到丽娘身上。
冬天的夜来得快,刚刚在街头的时候天还亮着,转了一条小巷,就看不见路面了。丽娘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拉着弟弟小雨,快步回家。小雨眼尖,看见门口有一个粘着黄泥的大大的鞋印,拉了拉姐姐的衣角,手指鞋印:“姐姐,你看!”
丽娘看了鞋印一眼,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用力捏了一下小雨的胳膊,推开家里的木门,屋里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丽娘放下篮子,摸索着走到灶边,拿出火柴,划了一根,点着灶台上用墨汁瓶做的一盏煤油灯,灯盏上随之出现了一颗黄豆般大小的火苗,把屋内一切影影绰绰照明了。
小雨站在灯火前,人不大,显出的黑影比他实际的人还长两倍。十来岁的小孩正在长个儿,肚子饿得快。小雨为了让姐姐抓紧烧饭,嘴里嚷嚷说:“姐姐,我肚子饿。”
丽娘“哦”应了一句,却没有忙着烧饭。她在灶台前张罗忙活着,又拿鸡蛋,又切猪肉,从玻璃瓶中掏几条干虾,抓一把香菇木耳泡进水里,掀开木板箱取出一大叠粉干候在灶台边。
小雨眨巴眨巴几下大眼睛,问姐姐:“姐姐,今天晚上我们不做饭,都吃粉干?”
丽娘刮一下小雨的鼻子:“做梦吧,你。有饭给你吃就不错了。”
“那你这……”小雨盯住灶头那几样食材,不解地咕噜着小嘴。
“家里来客人了。”丽娘头也不抬地回了弟弟一句。
明明只有自己和姐姐两个人,哪还有什么客人呢?小雨满心疑惑。
丽娘俯身在灶洞里塞满干草,点上火,吩咐弟弟接着往里续柴,转身走到灶台前,煎荷包蛋,烧“碗头”,下粉干,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炒粉干点心便端上了桌。
丽娘走到房屋正中,抬头冲着梁上的一个黑影笑吟吟地喊道:“上面的大叔,下来吃个点心吧!”梁上的黑影怔了一下,觉得自己反正被发现了,再藏下去已经没有意义,现在家里面只有一个姑娘和一个小孩儿,拿他也不能怎么样,溜走就是。主意拿定之后,黑影抱住一根柱子哧溜一下,落下来,稳稳地站立在地面上。微弱的灯光映照着这位不速的来客:黑衣,黑裤,黑鞋子,脸上蒙着黑的头巾。好俊的一副身手!
丽娘招呼说:“这位大叔,躲在上面这么久,一定饿了吧。这一碗点心是刚烧的,您赶快趁热吃了吧。”
蒙面人看了一眼丽娘,也不言语,径直走到桌前,见了满满一碗冒着香气的碗头和点心,禁不住咽了一口口水,不管三七二十一,扯下蒙在脸上的头巾,抓起筷子,立刻狼吞虎咽吃了起来。不一会儿,如风卷残云,把碗里所有食物吃了个精光。吃完,打了一个饱嗝儿,那汉子霍地站起身,重新将黑头巾蒙住自己的脸,双手一抱拳,终于开口说了一句话:“谢谢姑娘的点心!”话音未完,人已经出了门。
母亲躺在床上,听到动静,问丽娘:“丽娘,刚才谁来啊?”丽娘连忙进屋,把刚才凶险的一幕向母亲述说了一遍。母亲听完,夸赞女儿做得对:“俗话说:乞丐得交,贼也得交。贼人做偷窃的事,也是出于生计所迫,好生对待人家,便是积了阴德。”
稍后,丽娘的父亲回家,母亲把女儿刚才应对窃贼的做法說了一遍,父亲甚感满意,乘兴说了郑板桥作诗送贼的故事: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兰花盆。”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落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着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送了两句诗:“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做人。”
小雨听完父亲讲的故事,说:“那郑板桥只是扶了把小偷,我姐姐还给小偷烧点心吃呢!”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曲光辉